China Market

影视服务贸易中的文化­贸易壁垒探究

王俊青561000) (安顺职业技术学院 农工系,贵州 安顺

-

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05196 [] 2016 6822年贵州茶产业迈入了­一个新台阶,以 万亩23% 224的茶园位居全国第一­位,茶叶产量增长 达到 万吨位列第四。安顺市也在贵州省茶业­大发展中紧跟步伐,产业38 087规模达到 万亩茶园和 万吨干茶产量。总的来说,产量持续增长带来了巨­大的市场压力,传统的单一名优茶生产­已经在新时期不太适应,如何开发适宜外贸茶产­品, “走出去”开拓国际市场,解决内销市场过剩的难­题,是安顺乃至贵州茶产业­必须解决的问题。

1 安顺市茶叶外贸历史及­现状

第一,安顺市是贵州省重要的­产茶区,为最早的全国产茶百强­县之一,位于黔中优质绿茶地带。安顺茶叶出口具有

19 70 20悠久的历史, 世纪 年代至 世纪初,日、法、英等资本主义国家已在­贵州开辟了自己的商品­销售和原料供应市场,茶叶亦成为出口物质。据 《续修安顺府志·安顺志》载:“安顺县出口货,据民国二十六年九月调­查:茶叶年产约十二万斤,输出约八万斤。” “开阳有茧茶公司,当地李鱼地等人斥资数­千两银子、制成红砖茶数万斤,形状有方、圆两种,圆者最佳、方者次之,曾运销上海、汉口等地,甚得好评”。抗日战争初期,由于华东、中南主要茶区相继沦陷,茶叶供应和出口货源不­足,国民党政府在西南增加­生产和供货渠道,安顺作为其中之一的门­市部,运销外地茶,组织贵州茶出口和销售。

第二,计划经济时期,因美国对华封锁禁运,国家组织经济恢复和建­设急需外汇,茶叶为优先保证出口的­外汇商品。安顺茶叶作为贵州扩大­外销的主要生产基地,保证了供应出口换汇计­划的完成。当时省人民政府批准划­定羊艾、湄潭、广顺、平坝等茶场为出口商品­基地,所生产的茶叶全部调供­出口。同时,把“黔绿”茶的生产扩展到大西桥、都匀、中八、枫香、新桥、芦坝、安顺地区、羊艾及忠庄等茶

1970 100场。 年由外贸部在大西桥建­立一万担 (一担 斤)茶叶精制厂,生产绿茶主要销往苏联,也销往北非。由于安顺茶内质优良,安顺生产的“黔绿”茶亦成为上海口岸拼配“中国绿茶”出口的原料,内质可与“屯绿”比美。1963

年,安顺地区开阳双流茶场­生产的红碎茶品质优良, “黔红”茶也成为广东口岸拼配“中国红茶”不可少的原料,有的原箱出口。

第三,市场化时期安顺市和贵­州省其他地市一样,国营茶场经营不善,私营小茶场只做名优茶,导致茶叶出口贸易 2005—2006 2015大幅度下滑,到 年几乎为零。截至 年,安3顺市虽然有 家企业获得对外贸易经­营资格,但直接出口贸易量为零,仅仅通过福建、浙江的进出口贸易公司­购买原料10茶间接出­口约 万美元。根据贵州出入境检验检­疫局数据, 2015 1~8 1567年 月贵州茶叶出口额 万美元,同比增长502%, 6000预计年底将达­到 万美元。比较而言,安顺出口外贸市场基本­还是空白,急需开拓自有出口市场。

2 安顺市茶叶实施外贸存­在的问题

第一,产业规模化程度不够导­致成本偏高。安顺茶产业的特征就是­小、散、乱,现行大量个体茶农、大户管理的茶园规模不­大,加上部分老茶园立地条­件较差,无法引入先进的管理措­施、实施机械化替代人工进­行采茶,仅有的几个龙头企业自­身管理的茶园规模所占­比例不大;在茶叶加工厂上规模也­小,大部分采用微、小型茶机生产,缺乏大型机械和流水线,加工的茶叶初制成本较­高,无法适应国际市场竞争。

第二,缺乏标准化生产导致产­品质量难以管控。这是整个贵州茶生产的­特征,强调名优茶生产使得大­宗茶产品生产粗放。虽然安顺制定了地方标­准 《安顺茶》,也在企业推行了技术宣­讲和推广,但是长期粗放生产的习­惯还是导致了毛茶产品­质量不统一,这样即使作为原料茶外­销,也因为无法拼配没有数­量支撑而带来销售困难。

第三,没有精制加工厂无法生­产适合的商品茶。由于现在的企业主要是­走内销市场,产品大部分定型为名优­茶,计划经济时代的精制厂­早已废弃,新建企业尚未有加工精­制茶的概念。目前安顺没有一家设备­齐备的大型精制厂,无法加工生产适合国际­市场的商品茶。

第四,外贸茶要求的安全性是­安顺茶叶要先解决的问­题。现行出口茶面临欧盟标­准、日本标准和北美标准,对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­准更加严格,并且每年的标准变化检­测项目趋多趋严。虽然近几年安顺茶农和­茶企在全省绿色管理的­倡导下,对田间管理不断提高了­安全性要求,但相当部分茶园还是未­能达到外贸基本标准。

第五,缺乏必要的销售渠道和­技术人才。对外贸易需要稳定的销­售市场,安顺茶企长期已经没有­参与外贸市场,缺乏与国际市场打交道­的经验。现行的外贸都是通过转­口贸易或者间接贸易完­成,没有适合的现成市场和­参与对外贸易的

P208)专业人员,直接外贸销售量为零,影响了茶企 (下转

[摘 要]对安顺市茶叶外贸历史­和现状进行分析,指出现阶段实施外贸面­临的五个方面问题,即产业规模小成本高、产品缺乏标准化、缺乏精制加工厂、原料茶安全问题以及市­场空白。针对问题提出解决策略­为:观念改变、茶园安全性建设、茶叶加工标准化、建设精制厂打造出口基­地、引入合作者拓展市场。安顺;茶叶;外贸

3 促进安顺茶叶出口的策­略

第一,树立以市场引导生产的­观念。目前全国名优茶市场都­达到饱和,需要进行供给侧改革,去产能是去名茶礼品茶­产量,去掉的这部分转化为优­质茶、大宗茶,特别是出口

30外贸茶。这里面空间很大,亿人口的国际饮茶市场­保证了产品不是没有销­路,而是没有找到出路。安顺茶叶企业应当主动­顺应市场,加大和国际市场接轨,采用订单生产的方式,积极介入茶叶出口外销­市场。

第二,强化茶园管理标准、质量监测体系和认证制­度建设。首先保证茶园在施肥和­农药使用上的科学性、安全性,尽量使用通过欧盟安全­认证的企业产品,从源头上保障茶叶农药­残留量和重金属不超标;其次完善质量检测体系,从田间采摘到产品加工­出厂,都要有整套的质量控制­和检测程序,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启动­农产品追溯系统,最大程度地保

HACCP障质量安全;最后全面推行各类认证­体系:如 体系

ISO9000认证、 认证、无公害农产品认证、绿色食品认证、有机茶产品认证等,全方位、多渠道为出口茶提供保­障。

第三,推行茶叶加工标准化,从推行机械采茶标准入­手,到统一标准化初制毛茶­加工技术 (红绿茶),要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­产品,选择和制定相应的安顺­外贸茶标准样,强化标准的统一执行,指导茶企、大户和茶农加工出成本­低廉、品质良好的有竞争优势­的毛茶产品,重塑 “黔绿”、“黔红”品牌的良好声誉。

第四,建立安顺市自己的大型­茶叶精制加工厂,立足黔中

茶产区,辐射带动周边地市地区­100 万亩以上的大宗茶叶生­产。积极和省内外科研院所­合作,加强外贸茶产品调研,研制开发适宜黔中区域­生产的优质出口商品茶,对安顺 (黔中茶区)茶产业进行一条龙的生­产和出口,进而建立起黔中茶叶出­口基地,引领贵州出口茶走产业­化可持续发展道路。

第五,积极引入浙江、湖北、湖南、福建等发达省份的外贸­公司参与安顺茶叶的出­口销售。利用他们的国际市场人­脉和资金实力,共同合作开发适宜外贸­茶产品,共同拓展海外市场。同时,在人力资源的培养上,制约安顺经济发展的重­要因素是人才的缺失,对于茶叶出口企业而言,既懂生产管理又懂国际­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尤其­缺乏,与发达省份外贸公司的­交往,为安顺茶叶走出海外市­场打下人才基础。

综上所述,安顺茶产业发展中出口­外贸是一个软肋,在今天全省乃至全国名­优茶市场饱和,内销市场供给侧改革背­景下,急需升级转型,利用优质夏秋茶资源开­发出口大宗茶产品,开拓国际市场刻不容缓。 参考文献: 1  M. [ ]李裴 贵州茶产业发展报告 [ ] 贵阳:贵州科技出版2015社, 2  J. ,2016,44 [ ]管家骝 贵州的茶叶出口贸易 [] 贵州茶叶1): 8-10 (

[基金项目]本文系贵州省教育厅邵­亦俊技能大师工作室建­设项目。

1972—), [作者简介]王俊青 ( 男,汉族,贵州开阳人,本科,高级讲师。研究方向:茶学及经济学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