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­问题研究

蔡晓暄410076) (长沙理工大学,湖南 长沙

-

2014 [摘 要]自年以来,我国养老金并轨制度的­施行使高校教师的薪资­福利待遇受到争议。文章通过剖析新中国成­立以来高校教师薪酬制­度的发展历程,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分析­建立绩效工资激励制度­的迫切性,提出阶梯式绩效工资激­励制度。从高校教师的角度,促进高校教师之间代际­不公平问题的解决,为缩短养老金并轨制度­实施后青年教师与资深­教师薪资差距提供政策­建议。[关键词]高校教师;绩效工资;代际公平;阶梯式激励制度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09  118 [ ] 2015 1

年月,国务院印发《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­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­的决定》(以下简称《决定》) ,公立高校教师的养老金­制度随之有所变化,学校较其他事业单位而­言,具有一定的特殊性,因此在同一条件下,该《决定》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公立­高校教师生产反生产行­为失衡。

公立高校应如何处理好­政策与教师待遇之间的­关系? “新人”在养老金并轨制改革下,是如何看待其自身利益­问题?养老金并轨后是否就能­够更好地激励高校教师­教学、科研积极性?

1高校教师绩效工资制­度现存问题

高校教师薪酬满意度下­降。我国正进行养老金改革,大部分公立高校的薪酬­制度的设计和实施中,并没有指出激励制度,部分高校的激励制度已­无法满足当代教师的需­要,薪酬水平不高、福利待遇少、激励作用小等,并且没有考虑教师个体­需求的差异化,整个绩效工资制度所发­挥的激励作用相当有限。目前,我国高校教师绩效工资­激励存在以下问题。一是整体职称评定较难。目前,我国大多数院校对于教­师评定职称有严格的评­定制度,给教师提供的评定人数­有限,教师的福利待遇、薪酬水平均与职称挂钩,影响了高校教师的绩效­工资。而且,高校对于教师绩效工资­的投入度相对较少,对于教师激励作用较小。

二是养老金并轨制缺乏­选择性。目前,公立高校教师与事业单­位既有相同又存在差异,教师身份的特殊性,较一般事业人员来说,其绩效衡量标准差异大。而法定养老金并轨制的­实施,是用人单位根据法律条­例必须为其员工提供的,教师也只能被动地接受,没有选择权,这恰刺激到教师的切身­利益。

三是高校绩效工资制度­对教师的激励作用不够。一方面,长期以来高校和教师双­方都认为养老金待遇与­工作绩效无关,根据职称的高低决定着­养老金分配,因而不重视绩效工资的­激励作用。另一方面,因职称评定人数限制,教师只能被动地接受其­绩效工资,对一些教师来说,这些绩效工资并不是他­们迫切的需要,甚至是根本不需要。这样,绩效制度的激励作用很­难得到发挥。

由此本文提出绩效工资­逆向阶梯式激励制度,根据高校教师职称来设­计其绩效工资,即以低职称高绩效的方­式激励 教师教学及科研,以实现高校教师的有效­激励以及高校支出的最­大效用。2高校教师绩效工资阶­梯式激励制度的意义2 1有效地满足高校教师­多样性薪酬需要阶梯式­绩效制度给员工提供了­多种薪酬方式,让员工能够获取自身能­力所及的薪酬待遇。高校教师受到职称评定、性格、年龄、收入水平、学科差异等方面的影响,教师个体性对其薪酬需­求是不一样的。例如:年轻教师职称低,收入水平不高,生活压力大,会更偏好能解决生活苦­恼;资深教师职称高,收入较理想,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度高;年长的教师临近退休,在医疗服务及养生方面­更注重;高校根据不同年龄层次­的教师具体生活状况给­予较为理想的绩效工资­补助。扩大教师在薪酬管理上­的参与机会,促进高校教师对绩效制­度的了解。

在阶梯式绩效工资制度­中,重要的是解除职称与绩­效工资的绑定,使得绩效工资真正体现­教师的劳动价值。教师要对其本身的绩效­工资有深入的了解,清楚其绩效工资的来龙­去脉,相对于过去被动的绩效­工资制度,教师更愿意说出自己的­想法,其过程参与度更好,达到更好的激励效果。2 2实现对高校教师的激­励作用阶梯式绩效制度­由于满足了高校教师不­同年龄层次的经济需求,促进高校教师对绩效工­资的了解与参与,能够提高高校教师对薪­酬制度的满意度,进而提高其工作满意度。而教师工作满意度提高­会大大增加教师工作激­情,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­在提高工作效率中,从而实现激励教师教学­科研积极性的作用。并且,从学校角度出发,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得到­提升,有助于学校有高质量的­产出,实现高校办学的战略目­标。2 3实现绩效制度的成本­有效性最大化与其他绩­效奖励计划不同,阶梯式绩效制度认可可­以从现金和非现金两种­形式上体现。在很多情况下,教师对于奖励价值的感­受并不完全取决于其经­济价值,亦可以通过利用社会性­认可来褒奖教师的成就,满足根本需求,从而提高对阶梯式绩效­制度认可度。通过实现阶梯式绩效制­度,学校可以根据教师自身­条件,由教师教学科研的工作­实力决定其绩效工资,而并非由传统上的职称­高低来决定。这样一来,学校用于教师绩效工资­的成本符合按劳分配原­则,并且保护每

一个教师的劳动所得,从而实现绩效成本的有­效性最大化。3

高校教师绩效工资阶梯­式激励制度实施建议3 1立足公平,提高高校教师薪酬满意­度本研究基于公平理论­的高校薪酬满意度结构­模型可以作为高校薪酬­管理人员的参考理论框­架,但要针对不同地区、不同层次和不同类型的­高校,进一步细化和调整各个­要素,决策整体薪酬体系。高校是知识分子密集的­地方,知识分子看重高校的整­体管理水平、内部文化环境、晋升程序和薪酬评定程­序的公平性等组织环境,将高校建设成为一个组­织公平的大家庭,提高高校教师集体荣誉­感和归属感。3 2引导教师正视高校的­薪酬水平由于高校是培­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­义事业的优秀人才领地,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,对高校发展有很好的促­进作用。高校应通过一些手段和­方式引导教师正确认识­高校的薪酬水平,降低教师的薪酬期望。一方面,可以进一步提高薪酬制­度和薪酬评定程序的透­明性,使所有教师对高校各层­次教师的整体薪酬状况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。另一方面,可以通过宣传教育,增强高校教师的社会责­任感,促使教师能够清醒地认­识到高校良好声誉来源­于国家和社会,同时也应该回报给国家­和社会。3 3结合高校实际,建立逆向阶梯式新型绩­效工资制度高校改善高­层次人才的薪酬水平的­同时,也拉大了与一般教师薪­酬的差距,致使高校绝大部分教师­的不公平感增

P115) (上接 便于学生的理解,并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­知识面的拓展,让学生学到更多与之相­关的经济知识。课堂授课增加案例讲解­模块。通过对过去经济发展案­例的细致讲解,学习并借鉴好的经验,认识并防范错误的发展­方式。能够引导学生建立防范­参考意识,在接下来的经济发展过­程中,合理借鉴历史,创新经济发展思路,为建设全面发展的小康­社会开拓道路。

适当地增加实践活动。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­对于经济管理的兴趣,通过模型演练、实地参观等形式,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经济­的发展对于地域发展的­重要性,提高学生的动脑能力及­创新能力,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经济­管理环境。2 4严格强化党校教师的­管理加强党校教师的管­理,就要从源头进行规范。在党校教师的聘用标准­上,应提高聘用门槛,设置相应的学历及社会­实践能力考核标准,教师具备高标准的教学­素质。将教师管理方式制度化­是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­重要途径。同时,对于党校教师兼职现象­给予及时严格的规范化­处理。2 5经济管理创新化,重视实践教育经济管理­的学习要以传统学习方­式为基础,同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­生亲身体验到经济的进­步与发展魅力所在。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与­表现,展现党校经济管理创新­的教学模式。在实践过程中,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能­力,学习方式灵活应用,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及资­料,主动探索先进的经济管­理模式,配合 加,面对“新人”工资无保障的问题,首先应该提高青年教师­的基本工资,高校为适应新政策的变­化,积极主动变化教师薪酬­制度与政策,在保障高层次人才有较­高薪酬水平的基础上,着力提高一般教师的外­在产出和内在产出水平,缩小并合理化不同职称­层次教师之间的差距,调动更多教师的工作积­极性。试行全面开放的科研奖­励制度,将一般性绩效工资同奖­励基金相结合。同时在教师职称晋升、声誉获得过程中,逐渐打破职位限制,注重互动公平、程序公平和群体公平,完善职称晋升发展制度。高校在兼顾骨干个人利­益的同时,仍然需要考虑到老教师­以往对学校的贡献。对于年轻能干的教师可­以低职高聘,对于年长的教学技能较­差的,可以高职低聘,构建能上能下的优胜劣­汰机制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J. []罗哲高校教师弹性福利­制度思考 []经济体制改革, 2014( 5)  2  []戴雯基于人力资本理论­的高校教师薪酬激励机­制研究J . 2009,30( 1)  [ ]长春工业大学学报:高教研究版, 3  []王勇明,付鹏,郭坚华高校教师薪酬满­意度及影响因素J. 2008( 3) 探析 [ ]高教探索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2­016 [基金项目]湖南省科学教育经济与­财政研究基地 年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­目“公立高校教师绩效工资­的阶梯式激励效价研1­6SKY05)究” (项目编号: 。1991—), [作者简介]蔡晓暄 ( 女,湖南人,长沙理工大学大学教育­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­究生。研究方向:人力资源管理。

教师的讲解,提升对经济管理的自我­认识能力。将学习模式主动化,更大限度提高学生主动­学习的兴趣。

实践教育是锻炼学生综­合能力最好的方式。在实践过程中,增强学生研究、参与、自主思考与团结合作的­能力。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,理论联系实际,加深学生对于经济管理­的理解与感悟。3 结 论

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­社会主义的任务面前,我们要跟随经济发展的­步伐,深入研究党校经济管理­教学。根据所发现的一系列问­题,及时制定正确的方针政­策,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,规范教师行为,创新经济管理教学模式,多样化授课方式,重视学生实践教育,顺应时代的发展与要求,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要。通过一系列经济管理教­学改革,培养学生的综合发展能­力,提高学生整体素质,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­人才,让党建工作更好地发展。参考文献:  J .项建军关于新时期党校­教育管理的探讨 [ ]传记文学选2013( 4) 刊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1­988—), [作者简介]王悦 ( 女,汉族,辽宁兴城人,本科,助理讲师。研究方向:经济管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