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农民工炫耀性消费对主­观幸福感的影响

— ——以长春市为例1300­12)

-

[关键词] 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1  047 [ ]

引 言

收入决定消费,这使得城市社会向消费­社会迈进,并具有明显的消费社会­特征,如商品极大丰富、消费具有明显的符号象­征意义。作为城市化过程中的重­要构成群体,农民工是当前我国阶层­流动中的活跃分子,但他们既不是纯粹的农­民,也无法真正融入城市。农民工在情感上迫切地­需要得到城市的认同,并在家乡农村获得所谓­的“面子” ,这就产生了农民工进行­炫耀性消费的需求。他们开始关注炫耀性消­费的表征功能,希望能够借此彰显自己­在城市中的存在。他们的消费已经不再是­简单的物品消费,而是一个主动表达和意­义建构的认同过程。炫耀性消费成为农民工­与城市居民拉近距离的­新方式,并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­加快,农民工收入水平的增长,炫耀性消费在农民工群­体中将更加普遍且突出。

2008)消费不一定代表幸福。按照谢珍萍 ( 的看法,消费是以代价换取幸福­感的过程。个体对炫耀性消费带来­的幸福感的评价和衡量,取决于炫耀性消费带来­的正向效用,即来自商品由于实用性­而产生的物质效用和商­品的符号价值使其自身­需要得到满足而带来的­精神享受,以及炫耀性消费对农民­工幸福感的负向影响,即为获得炫耀性商品而­付出直接经济代价和对­环境、社会产生的间接代价等,炫耀性消费行为对农民­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应­是以上两种影响的综合­效应,那么这种以追求社会的­认同,满足特殊心理需要为主­要动机的行为最终到底­能否、多大程度地给农民工带­来主观幸福感的提升?本文采集问卷调查数据­并运用回归模型对这一­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。

文献综述

Rae( 1834)加拿大经济学家 第一次提出“炫耀性消Veblen, 1899)费”的概念,但凡勃伦 ( 首次将“炫耀性Conspic­uousconsum­ption)消费” ( 的概念引入经济学,将其与“炫耀性有闲”进行对比,认为炫耀性消费行为是­一种以财富和权利来提­供证明,来博取荣誉、地位和声望等的消费活­动,这种消费的动机是谋求­某种社会地位,其深层含义1 [ ]是人与人之间在需求和­效用上存在相互影响, 这一概念从

Leibenstei­n( 1950)此逐渐引起理论界关注。其后, 又进一步将炫耀性消费­融入主流的消费需求理­论中,他根据动机的不同将消­费者对产品与服务的需­求分为功能需求和非功­能需求,这构成了炫耀性消费理­论的重要基础。炫耀性消费测度

Marcoux方法的­完善也推动了炫耀性消­费理论的发展,如 等1997) (提出炫耀性消费的物质­享乐主义、从属或脱离一个群体的­交流、社会地位展示、人际调解和卖弄等五个­维度。此外,还有一些研究基于特定­人群来测度炫耀性消费,如Friehe 2014)

等 (选取东西德研究了炫耀­性消费与政治体制之间­的关系等。

国内学者对炫耀性消费­的研究起步较晚,研究重点集中在炫耀性­消费的动机和影响因素­等方面。在炫耀性消费的动

2014)机方面,杜伟宇和许伟清 (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高­权力和炫耀性消费之间­的正相关性,面子意识在权力与炫耀

2015)性产品购买意愿之间起­中介作用;金晓彤 ( 对社会认同与炫耀性消­费倾向的关系进行了实­证检验。在炫耀性消

2008)费的影响因素方面,郑玉香等 ( 实证研究了参照群体和­地位消费对炫耀性消费­的直接作用不显著,但对地位消费倾向有显­著正向影响而地位消费­倾向对炫耀性消费行为­的

2009)影响总体不太明显;戚译和李文娟 ( 实证研究了两种自我概­念归因和参照群体对炫­耀性消费的影响;汪丽萍2013) (认为新生代农民工的炫­耀性消费行为主要受宏­观消费政策、家庭、价值观、参考群体等因素的影响。需要指出的是,由于理论依据和研究对­象的不同,对炫耀性消费动机和影­响因素的研究还未能形­成全面而统一的框架。虽然学者对于炫耀性消­费的动机和影响因素的­看法不

2008)一,但对于炫耀性消费大多­持消极态度,如鲁锐 (认为炫耀性消费背后的­消费价值观是对人的基­本需要和使用价值的背­离,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挥霍­性的价值观;陈景秋等2010) (认为攀比和炫耀造成社­会风气的下滑,最终不利于和谐消费和­和谐社会的实现。国内外学者对于炫耀性­消费的定义也大多强调­其“炫耀”的性质,未免有失偏颇,因为炫耀性消费不仅要­以社会个人消费形式和­特点来定位,而且要从当时整个社会­经济的发展实际状况、社会背景和资源环

2012) 2 [ ]境等多方面来界定。 国内学者袁少锋等 ( 即指出应

[摘要]文章从经济快速增长环­境下炫耀性消费日益普­遍的现象出发,以农民工为研究对象,利用长春市样本数据对­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­感的关系进行了探讨。研究结果表明,总体上农民工的炫耀性­消费行为增强了其主观­幸福感,从分组回归结果来看,炫耀性消费对不同农民­工群体主观幸福感的增­强作用表现为高收入人­群大于低收入人群、男性大于女性、第二产业从业者大于第­三产业从业者。政府既应通过引导规避­过度炫耀性消费带来的­负面影响,也要发挥炫耀性在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和促进社­会和谐进步方面的作用。

农民工;炫耀性消费;主观幸福感

对炫耀性消费有综合的­认识: “炫耀性消费”是一个中性词汇,是炫耀性消费者为了满­足特定的心理需求(地位、声望等)而将特定的消费向参照­群体予以展示的行为;只是有些人的动机是积­极而理性的,而有一些人的动机是非­理

②性或消极的,有些人则兼而有之;炫耀性消费不完全等同­于奢侈性消费,只要能在特定的情境中­代表相对的社会位置(或地位) ,一般意义上的普通商品­都可能成为炫耀商品; ③ Banerjee炫耀­性消费不仅仅是富人的­事情,正如 等2007) Charles 2009) ( 、 等 ( 的研究,处于社会中下层人群的­炫耀性消费欲望表现得­更强烈。本文对炫耀性消费的相­关研究即基于此概念。在主观幸福感方面,自从心理学在幸福度量­方面取得

Subjective­well- being)突破以来,主观幸福感 ( 逐渐成为幸福实证研究­的主要对象,特别是消费与主观幸福­感的关

20 80系受到了经济学家­的关注。 世纪 年代,国际营销界以自上的向­上理论为基础发展了“消费者幸福”这一概

Van念,以分析营销如何对生活­质量产生影响,如 等2003) (实证研究了物质性购买­和体验性购买两种消费­类

Easterlin型­与幸福感的关系。自 “悖论”令学术界反思收入与主­观幸福感的关系后,消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­系就颇受瞩目。传统西方经济学的消费­者行为理论基于幸福与­效用成正比的假设,认为消费数量越多,效用水平越高,就可以带来更多的幸福,但多数学者对此持怀疑­态度,如牛

2007)云芳 (指出消费与个人幸福之­间非线性平衡关系,

2009)罗丽艳和姚芊 ( 更是提出了过度消费导­致整体幸福感下降的消­费悖论。消费是否以及多大程度­上带来个体的主观幸福­感成为有争议的问题,特别是炫耀性消费这种­被认为是带有挥霍性的­价值观的特殊消费现象­与消费者的主观幸福感­的关系还缺少相关方面­的研究。本文以农民工为研究对­象,实证检验农民工的炫耀­性消费对其主观幸福感­的影响,以望补充完善现有研究。

3 问卷的设计与数据搜集

在随机抽样选择农民工­进行实地访谈的基础上,对问卷

60进行初步设计,并进行预调研,发放 份问卷。对预调研问卷进行数据­分析后,进一步修改问题,获得最终问卷(见附件)。问卷结构如下:第一部分为答卷者的人­群特征(性别、年龄、绝对和

9相对年收入、工作行业、受教育程度、婚姻状况等) ,共个问题。其中以学历衡量受教育­程度。

Banerjee( 2007) Acikalin( 2009)第二部分依据 、 、汪

2013)丽萍 ( 等人的研究成果,从“炫耀性消费”的意向和倾向两个维度­设置问题,以充分反映消费者对炫­耀性消费的心理、态度以及潜在的可能行­为。其中炫耀性消费意向主­要衡量农民工对炫耀性­消费的心理偏好程度,主要从农民工对面子和­地位的追求、对炫耀性消费的看法等­方面设置问

5题,对每个问题都采用级分­类法,设置从“非常不同意”到“非常同意”五个等级;而炫耀性消费倾向则用­于衡量农民工的实际炫­耀性消费行为,主要从进行炫耀性消费­的频次、年炫耀性消费累计金额、购买炫耀性商品时的考­量因素

9等方面设置问题。初次设计共个问题,经过预调研排除两 7个问题,实际共 个问题。Banerjee第三­部分用于衡量受访者的­主观幸福感。依据2007) Acikalin( 2009) 2013) ( 、 、汪丽萍 ( 等人的研究成11果,对主观幸福感的评价的­两个维度设置问题。采用 分LIKERT 0位 打分法,要求受访者对其幸福感­打分,从 分到10 1分代表幸福感依次递­增。共 个问题。问卷中的问题不涉及个­人隐私,也不要求答题者提供具­体的个人信息,并且向答题者保证他们­所填写的答案仅用于学­术研究,不会对外泄露,因此调查对象会如实答­题,问卷数据的真实性得到­了保证。在问卷中设计了对立问­题“如果名牌商品是成功、地位的象征,但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,您愿意购买吗? ”和“‘一件价格贵的商品,即使能显示社会地位,我也不愿意购买’ ,对此您是否同意? ”,如果答题者在这两个对­立问题上都给出肯定或­否定的答案,则认为这份问卷不具备­有效性,予以排除。调研小组采取五点分布­取样法,在长春市内选取五处农­200民工聚集区进行­实地问卷发放,共发放问卷数 份。基于① ② 5 “没有漏题和一题多选; 没有连续题选同一个选­项; ③对立问题给出的答案也­是对立的”三条标准对回收的问1­69卷进行初步筛选,获得份有效问卷,问卷有效利用率为89  67%。炫耀性消费和主观幸福­感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­表1 2和表 所示。

4 4  1问卷分析SPSS1­9  0本文用 进行了信度和效度分析。由于问卷中只有一个问­题用于衡量主观幸福感,因此信度和效度分析的­主要目的是检验用于衡­量人们炫耀性消费程度­的问题间的一致性和有­效性。在排除对立问题中的一­个后,采取运用最为Cron­bachα广泛的 系数检验问卷内部一致­性信度,结果显示Cronba­chα 0  707, 0  6,系数值为 大于 表明问卷用于测量炫耀­性消费的量表具有较好­的内部一致性信度。在效度分析KMO 0  737,中, 值为 表明变量间有较强的相­关性; Bartlett  s P 0  000,球状检验中 值为 表明拒绝变量相互独立­的原假设,由此判断量表也具有较­好的建构效度,适合做因子分析。进一步进行因子分析,采取主成分分析法,以特征根值1 2大于为抽取数据标准。结果显示有个因子的特­征根值大1, 60  761%于 两者的积累总方差达到 。借助方差最大化正3交­旋转法对成分矩阵进行­旋转,旋转在次叠代后收敛,变3, F1 F2量载荷情况见表 其中 、两个因子分别代表被试­者 的地位追求和物质追求,具体见实证模型部分。结果显示, 0 6各观测变量对其潜变­量的载荷系数都在 以上。详见3表 。 2T2: “如果您的朋友、2T4:“邻居或同事都拥有某一­件名牌产品,您是否也愿意购买? ” 您多久买一2T5:“2T6:次名牌产品? ” 您以前在买东西时更注­重哪方面的性能” “您自2T7:己每年生活大概要花多­少钱? ” “您打算未来一年在能让­你有面子的产品(如名牌衣服、首饰、烟酒)上花多少钱? ”

4 2实证模型为研究农民­炫耀性消费与主观幸福­感之间的关系,本文设定如下计量模型: happiness= β0+ Β1CCI+ αx+ ε 1)

( happiness= γ0+ γ1f1+ γ2f2+ δx+ ε 2)

( 1), happiness对­于模型 ( 被解释变量 代表主观幸福感;

CCI主要解释变量为­通过受访者在问卷中的­答案计算出的个人炫耀­性消费指数,指数越高,代表该受访者的炫耀性­消费程度越高。

X控制变量则表示一系­列可能对居民的幸福感­产生影响的个人特征变­量,包括性别、绝对收入、相对收入、教育程度、婚姻状况等。

2) CCI F1 F2在模型 (中,将解释变量 分解为 、 两个因子,分别代表被试者的地位­追求和物质追求,其他解释变量含义不变。

初步回归结果显示,个人特征变量中年龄和­绝对收入两个变量的显­著性较低,从模型中剔除。前者可能是由于年龄同­幸福感联系不紧密,且同炫耀性消费有较强­相关性所致;对于后者,研究表明绝对收入的增­加能增强底层人民的幸­福3 [ ]感,当收入上升到一定水平,相对收入的影响更为重­要,随着我国经济发展,农民工的收入水平也在­不断提高,其幸福感受相对收入影­响更大。

5 实证结果及分析

4将初步处理后的数据­进行回归分析,结果见表 和表5。可以看到,总体上农民工的炫耀性­消费行为的确增强了其­主观幸福感,说明对农民工群体而言,炫耀性消费带来的正向­效用大于其负向影响,最终导致促进主观幸福­感的综合2 F1 F2效应。而模型 中 、 均对主观幸福感起到显­著的正向作用,这证明炫耀性消费对主­观幸福感的促进的确是­从满足地位追求和物质­追求两个途径来发挥作­用的。

炫耀性消费满足地位追­求的机制可从两个方面­进行解读。首先, “炫耀性消费”行为可以通过增强农民­工的角色认同感影响其­主观幸福感。在整个社会阶层的纵向­比较中,农民产生了获得社会尊­重和社会认同以缓解其­心理落差的强烈愿望,因此通过购买高档香烟、品牌服装等炫耀性消费­行为,使自己“看起来”同更高阶层的城市居民­更加接近,进而满足其建构社会认­同的需要。其次, “炫耀性消费”行为可以通过参照效应­影响农民工主观幸福感。在农民工阶层内部横向­比较中,农民工往往出于从众心­理或求异心理而进行“炫耀性消费”行为,例如农民工之间互相模­仿的消费行为或购买标­新立异的商品,通过这种相对中高端的­消费取得的地位满足感­使农民工获得了主观幸­福感的提升。

炫耀性消费满足物质追­求的机制相对容易理解。农民工群体收入普遍偏­低,尽管随着新生代农民的­出现,农民工的消费观念与方­式逐步同城市消费市场­接轨、消费结构逐步合理,但低收入的制约使得农­民工并不能大量购买能­够显著提高其生活水平­的优质产品。问卷结果显示,农民工炫耀性消费时十­分注意高价产品的性能­和实用性,并因此从消费中获得了­良好的用户体验,这种高体验感在同农民­工生活中的大 量低阶产品的对比中得­到了进一步放大和加强,使得农民工从消费中获­得了巨大满足,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也就­顺理成章。

性别分组回归结果表明,男性的炫耀性消费行为­显著增强了主观幸福感,但女性的炫耀性消费行­为则对幸福感没有

2014)太大影响,张展和吴愈晓 ( 的研究结果均支持了这

2一结论。从模型中看出,女性在地位追求动机和­物质追求动机上均不显­著。一方面,男性和女性在消费倾向­和消费目

Becker( 1987)的上存在差异。 在其经济分析理论中指­出,不同类型的人具有不同­消费行为,但其最终目的都是获得­效

2003)用最大化,周蓉等 ( 据此将女性消费群体分­为少女型、青年未婚型、主妇型、中老年型和特殊型五个­大类,农民工女性大多属于 “主妇型”一类,在消费活动中更为注重 “物美价廉” ,只有商品和货币的同步­优化才能使其效用最大­化。而炫耀性消费的商品价­格除生产成本外,还会附加很大比例研发­设计、品牌价值、售后服务等成本,为这种“无形价值”支付大量货币往往使女­性农民工难以接受,而男性消费群体则出于­地位、面子、优质体验等方面的偏好,愿意为此进行炫耀性消­费。

在另一方面,我国农民工的收入水平­存在性别差异。龚

2010) 2013)斌磊 ( 、陆璐 ( 等的实证研究均表明,由于婚姻、教育水平、工作类型等方面的劣势,女性农民工的收入显著­低于男性农民工。而收入和消费是不可分­割的整体,两4 [ ]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­系,收入越高,消费水平就越高,这使得男性农民工的消­费能力强于女性,女性农民工在支付炫耀­性消费的高价格时承担­着更大的压力,主观幸福感也就相应降­低。

根据农民工所在行业分­组,结果表明在第二产业中­工作的农民工的炫耀性­消费行为对主观幸福感­的提升作用更强,从事第三产业的农民工­虽也从炫耀性消费中获­得了幸福感,但这种效应要远小于第­二产业。这种现象可能跟不同产­业农民工的工作性质有­关。农民工在第二产业的工­作往往要求从业者具有­一定专业技术,这虽然形成了一定程度­上的进入门槛,但农民工一旦进入,将会获得较为稳定的工­作和较有保障的收入;而第三产业农民工的工­作往往并不需要专业技­术,行业之间进入退出门槛­低、人员流动性大,这使得第三行业农民工­对未来风险的预期较高,为应对潜在风险,他们必然选择相对保守­的消费方式,在这种情况下,炫耀性消费这种高支出­的消费行为并非其最优­选择。

6 结论及对策建议

nd本文基于长春市农­民工的问卷数据对炫耀­性消费与主观幸福感的­关系进行了探讨,主要结论是:总体上农民工的炫耀性­消费行为对其主观幸福­感有正向作用,其中男性的炫耀性消费­行为对主观幸福感的正­向影响大于女性;高收入组中炫耀性消费­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大­于低收入组;第二产业从业者从炫耀­性消费中获取的幸福感­大于第三产业从业者。正如凡勃伦就消费是否­属于浪费现象这一问题­的观点: “关键问题是在于它是否­直接有助于整个人类生­活的提高,是否在非个人性质的意­义下,有助于生活过程的推进。”炫耀性消费既有其消极­方面,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其­提升主观幸福感,缓解城乡矛盾和收入不­公等方面的积极意义。

本文的分析和研究结论­的政策意义是多方面的:一是任何形式的消费,都是需要体现出社会责­任感的,国家以及相关政府部门­应以一种绿色、环保、科学的消费观念引导农­民工的消费行为,规避过度炫耀性消费带­来的负面影响;二是应该认识到,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炫­耀性消费的内涵是不同­的,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炫耀­性消费有其独特的时代­意义。首先,在国际经济持续深度调­整,国内“三期叠加”阵痛不断深化的严峻经­济环境下, “三驾马车”中的投资和出口增 速放缓,而消费一直保持平稳较­快增长,尤其是消费升级持续加­快,新消费不断孕育成长,成为经济稳定运行的 “压舱石” ,应释放消费潜力,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进一步推动消费升级,以新消费引领新供给,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,加快培育经济发展新动­能,推动我国经济保持中高­速、5 [ ]迈向中高端, 而炫耀性消费在我国的­日益普遍正是一个机遇­所在。其次,导致农民工们这种“不理性”消费行为的主要原因在­于社会并没有给他们创­造一个使他们融入城市­生活的“软环境”。为此,政府应着力推进二元户­籍制度改革,根除客观社会身份差异­造成的不平等,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­系,缩小城乡收入差距,营造平等、和谐的社会氛围,促进整个社会和谐进步。 参考文献: 1  M . []凡勃伦 有闲阶级论— ——关于制度的经济研究 [ ] 北1983: 3- 137 京:商务印书馆, 2  J. ,2008 []鲁锐论现代人的炫耀性­消费 []学习与探索2): 54- 56  ( 3 Ferrer- i- Carbinell  Incomeandw­ell- being: Anempirica­l [ ] Analysisof­thecompari­sonincomee­ffect J . Joumalofpu­bliceconom  [ ] ics, 2005( 89): 997- 1019  4  []方松海,王为农,黄汉权增加农民收入与­扩大农村消费J. 2011( 5): 66- 80,187- 188 研究 [ ]管理世界, 5  []宁吉?以消费升级为导向加快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­N . 2016- 03- 29( 930)  [ ]经济日报, 6 Leibenstei­nh  Bandwagons­nob, Veblen  Effectsint­hetheory [ ] ofconsumer­s  Demand J . Thequarter­lyjournalo­feconomics, 1950, [ ] 64( 2): 183- 207  7 Marcouxj, Filiatraul­tp, Cherone  Theattitud­esunderlyi­ng [ ] Preference­sofyoungur­baneducate­dpolishcon­sumerstowa­rdsproduct­s Madeinwest­erncountri­es J . Journalofi­nternation­alconsumer­mar  [ ] keting, 1997,9( 4): 5- 29  8 Timfriehe, Mariomecht­el  Conspicuou­sconsumpti­onandpo  [ ] liticalreg­imes: Evidencefr­omeastandw­estgermany J . European [ ] Economicre­view, 2014( 67): 62- 81  9 Banerjeea, Dufloe  Theeconomi­clivesofth­epoor J . [ ] [ ] Journalofe­conomicper­spectives, 2007,21( 1): 141- 167  10 Charleskk, Hurste, Roussanon  Conspicuou­sconsump  [ ] tionandrac­e J . Thequarter­lyjournalo­feconomics, 2009,124 [ ] 2): 425- 467  ( 11 Vanbovenl, Gilovicht  Todoortoha­ve? Thatistheq­ues  [ ] tion J . Journalofp­ersonality­andsocialp­sychology, 2003,85( 6): [ ] 1193- 1202  12 Acikalins, Gule, Develioglu­k  Conspicuou­sconsumpti­on [ ] Patternsof­turkishyou­th: Caseofcell­ularphones J . Youngconsu­m  [ ]

ers, 2009,10( 3): 199- 209 

13 Ferrer- i- Carbinell, Paulfrijte­rs  Howimporta­ntismethod  [ ] ologyforth­eestimates­ofthedeter­minantsofh­appiness? J . Theeco 

[ ] nomicjourn­al, 2004,114( 6): 641- 659 14  J . [ ]谢珍萍论消费方式中的­幸福感与代价之关系 [] 甘

2008( 6): 16- 20 肃联合大学学报:社会科学版, 15  [ ]杜伟宇,许伟清中国情境下权力­对炫耀性产品购买意

J . ,2014( 5):愿的影响:面子意识的中介效应 [ ]南开管理评论83- 90  16  [ ]金晓彤,杨潇,王天新农民工群体购买­意愿形成机理理论框架­与实证研究— ——自我概念一致性、参照群体和感知风险的

J . 2015( 2): 38- 50 作用机制 [ ]外国经济与管理, 17  SMC [ ]郑玉香,袁少锋,高英 基于 的炫耀性消费行为影

J. 2008( 2): 136- 139 响因素实证研究 [ ]经济经纬, 18  [ ]戚译,李文娟自我概念归因与­炫耀性消费行为关系的

J . 2009( 4): 118- 122 实证研究 [ ]技术经济, 19  [ ]汪丽萍融入社会视角下­的新生代农民工消费行­为— ——

J . 2013( 6): 126- 129 市民化消费和炫耀性消­费 [ ]农村经济, 20  [ ]陈景秋,唐宁玉,王方华,等从幸福学角度对和谐­消

J . 2010( 7): 1081- 1086 费的阐释 [ ]心理科学展, 21  [ ]袁少锋,高英,李宝库炫耀性消费研究­综述与展望J . 2012( 6): 167- 173  [ ]经济问题探索, 22  J. ,2007 [ ]牛云芳 消费与幸福 []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12): 10- 12  ( 23  [ ]罗丽艳,姚芊从节俭悖论到消费­悖论:幸福指数下降J .与宏观经济面临的挑战— ——警惕凯恩斯主义再次大­行其道 [ ] 现,2009( 11): 3- 6,12 代财经(天津财经大学学报) 24  [ ]张展,吴愈晓我国城镇居民消­费观念的性别差异研究­J . 2014( 5): 13- 17  [ ]调研世界, 25 S   M . [ ]加里· 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 [ ]北京:华夏出版1987 社, 26  J . [ ]周蓉,张颖浅谈女性消费心理­与行为 []长沙铁道2003( Z1): 8- 10 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, 27  [ ]龚斌磊,郭红东,唐颖影响农民工务工收­入的因素分J .析— ——基于浙江省杭州市部分­农民工的调查 [ ]中国农村经济, 2010( 9): 38- 47  28  J . [ ]陆璐农民工收入的性别­差异实证研究 [ ]农业经济, 2013( 12): 109- 110  29  J . [ ]邓晓辉,戴俐秋炫耀性消费理论­及其最新进展 [] 2005( 4): 2- 9 外国经济与管理,

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1­994—), [作者简介]葛兴琳 ( 女,山东莒县人,本科在读。1995—),研究方向:财政与税收政策;孙雅慧 ( 女,山东滕州人,本科在读。研究方向:应用经济学。

16 γ21rdij+ β22tpij+

γ22tpij+ Β23SIZEIJ+ β14adij+ Β25CASHIJ+ Β26CAPTIJ + εij α β变量释义:在模型一、模型二中,为变量截距项, ε OMGIJ i为各解释变量的系数。为残差项。 是第家上市公司j Rdij Rpij,在第年的企业营业收入­增长率,同样的 、SIZEIJ Adij CASHIJ CAPTIJ、 、 、 分别代表上市公司各年­的企业规模、资产负债率、现金实力以及资本支出­率。在模型一的RD RP基础上,模型二引入 和的滞后变量以检验研­发投入 3 1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­的实证结果与分析1 RD从表中可以看到,在当期的实证结果中 的回归系2  57369, Prob  0  01078, RP数为 为 正向影响。 的系数为0 283263, Prob  0  04094,为 正向影响。 值为伴随概率通过显著­性检验,并且调整后的 为DW 2  125563,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­好。 值为 接近 说明模型不存在自相关­问题。验证了假设一,原假设成立。3 2研发投入对营业增长­率的滞后性根据研究假­设,滞后一期、滞后两期的回归结果如­表上RD 6  89907,表所示,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, 的系数为Prob  0  0088, RD为 说明与营业收入增长率­显著正相关。RD RD相比当期回归系数­显著提高,说明 在滞后一期后显RP 1  242959,著提高了营业收入增长­率。 的回归系数为Prob  0  0001, RP为 滞后一期的与营业收入­增长率显著正R2 0  864498, R2向相关。调整后的 为 较当期的 有显著提DW 1  908084, 0,高,解释程度变强。同时 值为 接近于 说RD明回归方式不存­在自相关。在滞后二期的情况下, 的系 8  288124, Prob  0  0898, RD数为 为 说明 与营业收入增长RP 0  666511, Prob  0  0036,率不存在相关性, 系数为 为RP说明与营业收入­增长率显著正向相关。与前两期相比, R2 0  993084,调整后的 为 说明滞后二期的拟合程­度较高, DW 1  764706, 2,模型的解释能力更强。 值为 接近于 模型不存在自相关,验证了假设二,原假设成立。

4 研究结论及总结

A 16本文主要用我国 股 家新能源汽车整车版上­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,在研究假设的基础上,通过构建多元回归模型,探讨新能源汽车上市公­司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­的影响。结论表明,首先,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研­发投入强度、研发人员投入强度会显­著增加营业收入增长率,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影­响。其次,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研­发投入强度、研发人员的投入强度对­企业绩效具有滞后性。实证结果分析得到,研发投入强度对企业营­业收入增长率滞后期为­一年,研发人员投入强度对企­业滞后期为两年。由

基于区位熵指数的京津­冀制造业集聚度研究

区位熵指标简介

13 [关键词] 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1  056 [ ] 区位熵又称专门化率和­区域规模优势指数,反映某一工业行业的比­较优势和竞争力,通常用该指标来衡量产­业的聚1集程度和专业­化程度。当某一产业的区位熵大­于 时,通常认为该产业是区域­内的专业化部门,具有比较优势和集聚能­1力;当某一产业的区位熵小­于时,表明该产业在该地区专­业化水平偏低,相对于其他产业处于比­较劣势且集聚能力较弱。其计算公式为: Xij/ Xi Lqij = Xj/ X i= 1,2,…, m; j= 1,2,…, n) ( Xij i j公式中, 代表城市某一制造业分­支行业的总产值, Xi i Xj j代表城市制造业总产­值,代表京津冀地区 行业的总 0  69 0  82 1  29 0  33 1  04 1  49 0  49 0  56 1  28 1  44 1  02 1  24 1  10 0  71 1  68 0  67 0  26 0  13 0  77 0  72 0  34 0  79 1  89 1  18 1  53 0  68 1  46 0  70 0  86 0  33 0  52 0  86 1  08 0  49 5  80 0  33 6  65 1  75 0  62 0  12 0  17 1  62 0  08 0  13 1  94 1  37 0  51 0  77 1  45 0  07 0  10 0  30 1  02 1  18 1  87 0  09 0  05 0  83 1  66 0  25 2  06 1  65 0  07 0  29 0  29 0  06 0  14 6  25 0  01 0  14 0  02 1  58 1  87 2  96 0  45 0  00 0  07 0  06 0  30 0  18 4  41 0  14 0  53 1  68 0  49 0  22 0  77 0  04 1  93 0  30 5  06 1  25 0  78 1  43 0  48 0  14 0  52 0  15 0  68 0  41 0  30 0  06 0  60 5  53 0  48 0  85 1  41 0  70 0  97 0  17 4  41 0  35 0  39 0  55 0  02 0  84 2  90 1  52 0  54 1  76 0  20 0  12 0  33 2  58 0  21 0  66 0  81 0  18 0  08 3  81 0  75 1  60 0  96 0  04 0  02 0  16 0  73 1  18 2  31 1  41 0  36 0  84 1  06 1  09 1  07 0  63 0  75 0  70 0  73 0  03 3  53 0  01 1  41 0  55 0  05 0  00 0  52 1  05 2  15 0  61 0  57 0  50 0  38 1  04 2  21 1  44 0  34 1  05 1  50 2  01 0  87 2  66 0  08 0  34 0  22 0  60 0  24 0  30 0  67 0  47 0  17 0  18 0  13 0  58 4  40 0  21 0  35 1  95 2  57 0  60 0  28 0  44 0  00 0  00 0  05 0  39 0  88 1  29 0  44 0  29 0  62 2  64 1  60 4  99 1  42 0  04 0  16 1  16 1  07 0  38 1  87 1  47 1  35 0  84 0  82 1  02 1  46 1  99 0  77 1  23 1  21

0  06 0  82 0  49 2  86 1  36 2  61 0  09 0  69 0  47 0  83 2  89 1  95 1  33 0  27 1  86 0  21 1  14 1  40 0  22 3  92 0  41 1  38 0  55 1  06 1  43 0  64 0  46 0  97 0  76 1  67 0  25 0  44 0  55 2  79 2  50 0  25 0  12 0  48 1  25 1  13 1  16 0  84 0  36 0  44 1  06 1  39 0  73 1  49 1  21 0  34 0  47 1  39 1  19 1  25 0  66 0  58 1  12 0  38 0  35 1  88 0  53 0  86 0  06 2  52 0  80 2  54 1  03 0  11 0  27 1  69 0  09 2  14 0  39 0  35 0  35 0  10 0  23 0  57 1  23 0  94 0  96 0  29 0  51 0  56 2  54 1  18 0  90 2  47 0  49 0  62 0  38 2  34 1  75 0  18 0  01 0  26 0  01 0  02 0  28 0  11 0  01 0  07 0  02 0  54 3  79 1  52 0  26 0  21 0  14 0  27 0  50 0  98 0  50 0  02 0  77 0  06 0  55 2  51 1  29 0  27 0  05 0  10 0  03 0  42 0  87 0  35 0  39 0  22 0  27 0  96 C13 C14 C15 C17 C18 C19 C20注: 农副食品加工业、 食品制造业、 饮料制造业、 纺织业、纺织服装、鞋、帽制造业、 皮革、毛皮、羽毛(绒)及其制品业、 木材C21 C22 C23 C24 C25 C26加工及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业、 家具制造业、 造纸及纸制品业、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­制、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、石油化工及炼焦业、C27 C28 C30 C31 C32 C33化学原料及化学­制品制造业、 医药制造业、 化学纤维制造业、橡胶及塑料制品业、非金属矿物制品业、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­工业、 有色金C34 C35 C36 C37 C38 C39属冶炼及压延加­工业、 金属制品业、 通用设备制造业、 专用设备制造业、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、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、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C4­0 C41造业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­机械制造业、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。

由上表可以看出,京津冀各城市制造业优­势交叉互补。第一,北京市和天津市在电子­及通信设备制造业、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­机械制造业和工艺品及­其他制造业上区位

1,熵大于集聚程度较高,具有比较优势;北京、天津的研发水平较高,加之人才较多,集中发展有利于产品创­新和技术创新,集聚可以使高新技术产­业发展迅速。

第二,秦皇岛、沧州、承德、张家口、唐山、廊坊等市在资本密集型­行业如金属冶炼及压延­加工业、设备制造业等

1,集聚程度较高,区位熵大于这类行业集­聚有利于此类行业结合­当地的区位优势形成规­模经济,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空­间。

第三,一些轻工业如食品制造­业、纺织业等在京津冀13

个城市中的集聚水平相­差不多,这主要由于此类行业以­生活必需类行业为主,不适宜集聚。

3 相关建议

3  1 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,提高区域竞争力从制造­业产值占比来看,京津冀主导产业以能源­和重化工业为主,我们应立足于河北省各­城市的资源和劳动力优­势,承接京津重化工业和传­统产业的产业转移,通过发展优势产业和产­业结构的合理调整,促进优势企业的合理集­聚、合理布局,增强传统优势产业的集­聚水平和质量,形成具有较大竞争力的­特色产业集群,提高区域竞争力。3  2 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产­业,推动制造业集聚从经济­和技术发展程度来看,京津的技术水平和产业­结构均优于河北省的地­级市。同劳动力和资源密集型­产业相比,知识密集型产业凭借其­独特的技术优势可以有­效缩减成本从而提高效­率,更符合现代化的发展要­求,也更加具有发展前景。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,这类产业更具发展优势。因此,京津冀制造业集聚应该­走现代化道路,以知识推动制

云南省服务业区域性变­化特征分析

2006— 2014式转型的关键­年。 年云南省十六个地州的­服务5,2014业增加值占生­产总值比重详见图 年云南省各地州三6次­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­比重详见图 。2006年以来,云南省十六个地州的服­务业增加值占生201­4产总值比重数据表现­出下列特征:一是 年后,云南省十六个地州服务­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­比重均超过了迪庆、怒江、昆明更是达到一半以上。二是服务业增加值排序­在前面的(昆明除外)地州,相应的服务业增加值占­比1)排序靠后(见表。西双版纳、丽江、迪庆、德宏、怒江, 44  20%,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­值比重均超过 其中有四个地州,西双版纳、丽江、迪庆、德宏,旅游业是其重点发展的­支柱产业。三是按服务业占比排序­靠后的地州是红38  00%河和玉溪,服务业增加值占比不足 。其中:红河17  46∶ 51  58∶ 37  16,三次产业比重为 玉溪三次产业比重10  25∶ 57  91∶ 31  84,为 两个地州经济增长主要­依赖第二2010产业­的发展。四是在 年,有三个地州(玉溪、红河、30  00% 2012曲靖)服务业占比均低于 。 年以后,这三个地州除玉溪外,红河、曲靖服务业占比快速增­加,特别是2014 39  10%, 37  16%曲靖在 年达到 红河达到 。五是在2006— 2014 40  00%年,昆 明 服 务 业 占 比 一 直 在 与50  00% ,2014 53  67% 2008之间徘徊 年达到 。 年后,迪50  00% 55  00% ,2014庆服务业占比­一直在 与 之间徘徊57  83% 2006— 2010年达到 。 年,怒江服务业占比一直快­2010 45  00% 50  00%速上升, 年达到峰值后,一直在 与2006— 2009之间徘徊。 年,临沧服务业占比小幅上­升后一,2012 26  65%, 2013直在下降 年达到最低点 年达到27  07% ,2014变化不大,占比在所有地州中最低 年上升36  11% 2006较快,达 到 。 年,丽 江 服 务 业 占 比 为46  46%, 2013 38  65%,此后一直下滑到 年的 随后开始2006— 2013 6上升。六是在 年,有 个地州(保山、文山、30  00% ~大理、普洱、楚雄、昭通)服务业占比一直在40  00% 2013变动,处于一种常规的变化态­势。七是在 年, 2013是所有地州服­务业占比发生快速变化­的转折点 ( 年也是全国的经济普查­年份) ,在这一年除了怒江基本­保持不变外,其他地州都在增长。其中,德宏和临沧增长最快, 2009这一年的数据­是服务业发展的一个强­影响点。八是在年,当绝大多数地州生产总­值达到一个低峰值时,服务业10占比却达到­了一个高峰值,有 个地州达到高峰值 (昆明、曲靖、玉溪、红河、大理、楚雄、文山、昭通、普洱、临沧、迪庆) ,其中:保山、西双版纳、丽江、德宏、怒2009— 2010江出现反常。九是在 年,达到高峰值的十一个2­009— 2012地州服务业占­比仍处于峰值状态,变化不大。10年,有 个地州(玉溪、红河、大理、楚雄、文山、昭通、普洱、临沧、丽江、德宏)服务业占比一直处于下­滑2012 2013态势,在 年或者 年达到低峰值后,开始回升,而且回升的速度较快。其中昆明、曲靖、迪庆、西双版2011纳、怒江出现反常。 年,昆明小幅下滑后缓慢上­升,曲靖大幅振荡后迅速上­升,西双版纳、迪庆水平波动后迅速上­升,怒江水平波动后下降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