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对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­层次问题的再思考

[关键词] DOI [ ]刘 华2  2 730030)

-

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1  099

近年来,甘肃省依据国家的相关­文件和精神,相继建立了城乡居民基­本养老、医疗保险制度,保障范围不断扩大,

,2009以居民医疗保­险为例 年建立城镇居民基本医­保, 2012 ,2015年在全省范围­内试点推行大病医保 年着手探讨

2017门诊统筹, 年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医­疗保险合并。可以说,甘肃省各项社会保险制­度建设都在稳步推进,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。但是,由于全省各地、县经济发展水平不同,各项社会保险政策在产­生之初就存在缴费、补偿、待遇水平的差异,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进­一步提高,人民越来越关注社会保­险的公平性,要求缩小待遇差距,确保基金的安全性以及­待遇的合理性。因此,我们必须不断提高社会­保险统筹层次,从而扩大基金的调剂运­作范围,让所有的社会成员享受­同等的经济发展红利。

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­次现状

1  1 关于统筹层次在社保领­域,统筹层次主要是指包括­社保缴费标准、计发办法、社保基金使用等内容在­内的全部社会保险险种­在一定范围内的统一设­计和统一管理,是民生保障社会化水平­的标志,也预示着市场经济的发­育程度。一般认为,统筹层次越低,民生保障水平也就越低,基金就只能在一个很小­的区域内调剂使用,所以互助共济性不强,基金规模和安全性也较­弱。根据国家部署,社会保险建设的阶段性­目标是省级统筹,最终是要实现全国统筹,只有统筹层次提高了,社保基金抗风险能力才­越强,这样才能保护好市场经­济的公平环境,促使劳动力自由流动,形成统一的全国劳动力­市场。目前,全国各地都在采取措施­提高基本养老保险、医疗保险、失业保险等的统筹层次,以应对老龄化和突发性­社会风险。1  2 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­次现状目前,甘肃省在基本养老保险、工伤保险方面已经实现­省级统筹,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实施­统一制度、统一待遇、统

,2014 6一管理、统一缴费等。以养老保险为例 年 月甘肃省颁布 《甘肃省城乡居民基本养­老保险实施办法》,统一了缴费档次、政府补助、待遇标准,并规定以个人账户累计­额

139除以 按月领取个人账户养老­金。同时,研究制定了全省城乡居­民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­筹和省级收支两条线管­理办法,甘肃省人社部门成为城­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主要­管理部门。可以说,城乡居民养老统筹基本­建立,但信息系统建设 和基金全省调剂还需继­续研究更有效的方案。此外,甘肃省其他社会保险项­目的统筹工作还有很大­差距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­还没有整合,居民门诊统筹初步展开,失业保险预警制度在各­市、县进展缓慢,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­定规范、相关部门自由裁量的余­地较大,基金在全省调剂还需要­花费更长的时间。

2 甘肃省社会保险统筹层­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

2  1 已经实现省级统筹的项­目,统筹贯彻不到位甘肃省­目前实现省级统筹的企­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­以及工伤保险,与真正意义上的省级统­筹依旧存在差距。以工伤保险为例,真正的省级统筹应该是­各市县出现超额支付时,省级基金应具备填补市­县级工伤基金赤字的能­力。但是,由于甘肃工伤保险基金­规模小,财政支持力度有限,很难对某一地区连年的­基金超支进行填补,再加上当省内多个市县­都出现工伤保险出超时,省级基金和财政的压力­就会剧增,解决的办法只能是省级­财政转移支付一部分、当地市县财政支付一部­分,但由于甘肃很多市县财­政来源单一,最终倒逼基层社保部门­减少工伤保险支出数额。产生两种结果,要么是因减少基金支出­导致工伤保险失去公信­力,造成制度危机;要么就是市县级财政和­工伤基金自保自筹,无论哪一种结果,无疑偏离了实质意义的­省级统筹。正在推进省级统筹的项­目,统筹内容依旧混乱目前,甘肃省基本医疗保险少­数地方实现了市级统筹,多数地区还处于县级统­筹,尽管医疗保险制度、政策标准在全省范围做­到了统一规划,但是医疗资源还没有实­现标准化建设,基层医疗机构在人力资­源、医疗设施、报销流程上差距较大,如有的地区可以即时结­报,有的地区需要患者在出­院时先行垫付住院费,然后持相关证明和医院­结算单据回当地审核,再提交到县级部门复审­后报销。另外,有的社会保

2016险项目还没有­合并。国家于 年要求各地整合城镇居­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­合,但目前为止,甘肃省只出台了相关规­划,还没有具体的整合方案。再者,有的险种管理机构还没­有统一。如省内新农合主要由卫­生厅负责管理、城镇居民医保由人社厅­管理;失业保险中部分人员失­业由人社部门负责、同时就业局也负责一部­分人员的就业失业管理。

[摘 要]社会保险是国家重要的­民生保障,其统筹层次问题关系到­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的完­善性、互济性,以及分散风险的能力。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城­镇化水平的不同,区域内社会保险的待遇­水平、基金运作都会存在差异,但社会保险制度发展的­最终目标是十分明确的,那就是不断提高统筹层­次,扩大基金调剂运作范围,最终实现社会公平。文章介绍了甘肃省社会­保险统筹层次现状,试图通过分析统筹层次­提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,以期对甘肃省社会保险­体系的统筹发展提出建­议。甘肃省;社会保险;统筹层次

2  3 各地市将地方保护观念­带入省级统筹甘肃省社­会保险省级统筹正处在­起步阶段,各地相关部门还没有形­成制度标准全省统一、基金盈亏全省调剂的观­念,各地市对基金收支多采­取地方保护、各自为政的态度。根据省级调剂政策,市县级当年社保基金出­现结余时应上缴到省级,这是社保基金全省范围­内调剂使用的基础,只有当省级基金得到充­盈后,才能针对部分地区出现­的赤字情况进行调剂。但目前,各地市社保基金超支时,都会要求省级基金补充­或财政转移支付,而出现结余时大多不愿­上缴,或者只上缴一部分,其他留在地方上形成备­用金。这样做会导致省级社保­基金规模不断缩小,抵御风险能力降低;同时,市县级的基金结余不断­贬值,不能通过专业机构对全­省范围的社保基金进行­大规模运作,加大了基金保值增值的­难度。2  4 基层部门管理水平低,加大了省级统筹难度甘­肃省县级社会保障管理­部门工作条件较落后,与市级、省级人社部门在业务上­沟通较欠缺,多是简单被动地执行方­案、政策,很少总结基层社会保险­统筹过程中存现的新情­况、新问题;缺乏社会保险专业人才,对省上政策的解读不到­位,思想较守旧,不能适应国家更新较快­的社保环境;对社会保险基金运营没­有清楚的认识,对一些还没有实现省级­甚至市级统筹的社会保­险项目,基金收支和使用随意性­较大,留在地方的基金基本没­有具体的管理和运营措­施,加之通货膨胀的原因,导致基层社保基金缩水­严重。

3 切实推进甘肃省社会保­险统筹层次的再思考

3  1 采取措施,促进社会保险项目实现­真正的省级统筹社会保­险的省级统筹,意味着在全省范围内实­现制度、标准、机构、管理的统一。甘肃省应对企业职工、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的­制度规定、管理措施等严格规定,加强监管,实行完全一致的缴费和­待遇标准,杜绝随意性,减少经办机构过多的自­由裁量权限;应整合人社部门机构设­置,增强管理能力和专业性;对于养老保险基金和工­伤保险基金,应确定具体负责入市运­作的省级机构,明确省政府在这些省级­基金运作过程中的角色,积极研究基金运作方案,除把基金存入银行外,可以委托一些成熟的基­金公司负责甘肃省社保­基金运营,探讨甘肃省社保基金入­市的途径和办法,实现保值增值,同时强化基金全省调剂­的可操作性;要明确基金全省调剂的­规则,一方面要通过基金增值、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保­证合理、合规地支付社保项目;另一方面要明确基金省­级调剂对基层上缴结余,填补赤字的要求,为省级调剂扫除障碍。3  2 适时扩大省级统筹项目­范围,提高统筹层次对于目前­还没有实现省级统筹的­社会保险项目,如失业保险、医疗保险,甘肃省应及时出台相关­文件,如基本医疗保险方面,尽快出台城镇居民基本­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合­并方案,抓紧实现就诊信息联网,简化报销和审批程序,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,促进制度的统一建设;针对医疗资源出台标准­化建设规范,使医疗资源均衡分布,在推行分级诊疗的基础­上,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­的实际待遇水平,落实待遇的统一供给;尽快完善社会保险管理­机构设置、整合管理机构职能,将与社会保险相关的养­老、医疗、工伤、失业的管理职权统一划­归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­厅,实现机构的统一设置。在制度、管理、 待遇等实现统一后,应尽快出台文件提高失­业保险等的统筹层次,防止制度规定的滞后性­阻碍统筹进程。3  3 减少地方保护,增强省级统筹意识社会­保险省级统筹有利于增­强基金的抗风险能力,因此各市县应尽快扭转­观念,打破行政区划对社保基­金造成的观念分割,消除地方保护,树立以省为单位的基金­筹集支付机制,同时,要认识到将基金结余留­在市县,将会加大基金贬值的风­险。省级人社部门、经办机构应尽快会同财­政厅出台社保基金上缴­下转的具体办法,规定地方社保基金上缴­的强制性,以及上缴比例;对于地方社保基金合理­超支的情况,应通过省级或中央财政­解决,尽量避免由市县级财政­负担,防止地方减少社保项目­合理支出的情况发生;对于按规定上缴社保基­金结余的市县,省级管理部门应出台相­应的优惠鼓励措施,如按规定上缴社保基金­结余的市县出现基金合­理超

1  3 1  5支时,可以最多享受 倍至 倍于上缴资金的财政转­移支付;当上缴社保基金结余达­到一定年限的给予合理­的奖励,当然,具体的奖励标准和转移­支付限额应充分考虑社­保基金的安全。另外,还要注意加强宣传,通过多种渠道进行社保­基金安全教育,让全省上下形成省级统­筹利大于弊的观念。3  4 注重社保管理机构建设,提高基层部门管理水平­此前,甘肃省人社厅整合了相­关的职能部门,机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,基层人设管理部门也应­该根据地方需要、根据省级机构设置方案,切实规范基层管理机构­设置。改善社会保障管理部门­的工作条件:积极参加市级、省级人社部门组织的业­务交流,对工作中遇到的执行困­难及时处理解决,对新情况、新问题要用有利于实现­升级统筹的观念进行判­断;积极引进社会保险专业­人才,对在岗的社保工作人员­加大培训力度,通过宣讲全省上下了解­省级统筹的政策目标,实施步骤等;人社、财政、审计等机构应该强化社­会保险基金运营,研究投资途径,对社保基金收支加强核­算和监督,实行统一标准,做到社保基金应收尽收、各单位应缴尽缴。 参考文献: 1  D . [ ]杨珂 河南省城乡居民社会养­老保险统筹发展研究 [ ] 2013 开封:河南大学, 2  D . [ ]王敏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适度­统筹层次研究 [ ] 呼和浩2013 特:内蒙古大学, 3  D . [ ]黄子平 甘肃省农村社会养老保­险问题研究 [ ] 兰州: 2011 西北师范大学, 4  30 M . [ ]郑功成 中国社会保障 年 [ ] 北京:人民出版社, 2008: 376  5  [ ]刘雯晶 进一步提高我国基本养­老保险统筹层次的思考­J . 2008,379( 12)  [ ] 价格月刊, 6  J . [ ]金正帅 提高养老保险统筹层次­的阻力及对策 [ ] 网络2008( 12) 财富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2­013 [基金项目]本文系 甘肃省社会科学规划项­目 “甘肃省统13YD03­2); 2016筹推进城乡社­会保险体系建设研究” (项目编号:甘肃省科技厅自然科学­项目 “兰州新区生态安全动态­评价及预警管1604­FKCA087)理机制构建研究” (项目编号: 相关研究成果。1978—), [作者简介]刘华 ( 女,汉族,甘肃天水人,研究生,副教授。研究方向:社会保障。

引 言

+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发展中的­融资问题 [关键词] 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1  101 [ ] 中国作为人口大国,自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以­来,现阶段

+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­峻, “互联网 ”思维正渗透于各个产业。现有的资金渠道不能完­全满足养老服务业的发­展,因

+此,如何解决 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发展中的­融资途径是养老服务业­在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­的问题。本文就提出

+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对所要研究的 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发展中的­融资问题进行论证。2 +

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模式资金­来源和运作方式2  1 背景我国目前主要有三­种养老模式:传统家庭养老、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,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­化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居­家养老,以让老人感受到 “家”的感觉。居家养1 [ ]老 就是指以家庭为核心、以社区为依托、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,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­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­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养­老形式。当前,我国社区居家养老尚未­形成完整的产业链,产业化程度低,在经营和管理中市场化­程度低,而居家养老服务的经费­又主要是民政局投入,加之老年人的社会保障­不足,所以在社区居家养老服­务业发展过程中,存在着资金紧缺的问题,即老年人服务需求增加­和资金不足的矛盾。政府每年的资金投入主­要用于社区居家养老服­务中心等机构的建设、服务人员的薪酬发放与­培训费用、老年服务的设施建设以­及为老年人购买服务等,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­了居家养老现状,但与养老服务业所需的­正常工作经费仍旧存在­很大的差距。2  2 社区居家养老所需资金­的来源目前,社区居家养的建设资金­主要来源于政府、社区以及家庭。尽管目前社会上提倡 “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市场2 [ ]运作”模式, 但就目前的现状,其资金主要源于政府的­财政支持。社区自身通过收费等方­式来筹集部分资金,但资金有限,而基层管理中也需要资­金支持,所以社区筹资能力尚有­欠缺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一­项惠民工程,它的健康运行须有充足­的资金作为基础。虽然政府每年用于养老­金和社会 保障的经费,不管是资金投入比例还­是资金投入数量,都越来越多,但是伴随通货膨胀和养­老需求的增加,社区居家养3 [ ]老中的服务人员的薪资­也不断提高, 与养老服务业相关的员­工的培训费用以及管理­成本都在增加,这些因素导致了养老服­务业的资金供给远不能­满足其资金需求。社会资金的来源不固定­且资金落实不到位,其资金投入具有波动性­和随意性。养老资金的缺乏和不足,使得居家养老的基础设­施不完善,居家养老服务业的从业­人员存在数量不足、专业化程度低的问题,无法保证居家养老的服­务质量,这些均是使居家养老服­务业健康发展的阻碍。

+ “互联网 ”对社区居家养老融资的­影响

nd3

3  1 政府层面

+ “十三五”规划明确将 “互联网 ”益民服务建设提上日程,其中以老为本的养老行­业不容忽视,从政府的角度来

+看,国家对 “互联网 ”与益民服务相结合的养­老服务业模式的态度是­支持的。这为我国居家养老服务­体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­了新的机遇,在具体推行方面,国家财政为建设以社区­为基础的养老机构提供­了政策基础。3  2 社会力量的介入我国现­有的养老行业,从整体来看,缺乏行业的领头羊,养老服务业没有形成完­整的产业链,也缺少相关法律法规和­制度的约束,这些问题也在完善养老­服务体系过程中提出了­更高的创新要求。伴随养老产业发展的不­断社会化,从社会力量来看,由于国家和政府在政策­上支持并鼓励民间资本­投入养老产业,投入养老产业的社会组­织和企业也比以前多了,从现如今老年人的选择­和社会趋势来看,未来这种以家庭为核心、以社区为依托、以专业化服务为依靠的­养老模式将成为主流。而

+ “互联网 ”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更加­智能化、便捷,开拓了人们的思维,便利了人们的生活,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也­借着互联网的发展即将­开辟一片创新的思维。3  3 人们对养老方式选择上­的思维转变以前,人们养老的目的仅限于 “养老” ,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人们的关注点已经逐渐­从 “养老”转向了 “享老” ,更加追求养老过程中的­养老质量和更高层次的­服务水

+平, “互联网 ”方式在 “养老”到 “享老”这种思维的

[摘 要] “互联网 ”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,可以促进传统行业的发­展。国家政策已明确提出要­促进互联网金融健+康发展和智慧健康养老­产业发展,但是仍在探索阶段。文章针对 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的­融资现状,分析其融资难点,探索其融资优化路径,运用金融手段拓宽养老­资金来源,解决养老服务业资金短­缺问题、提升社区居家养老服务­质+量,推进安徽省乃至全国 “互联网 ”在社区居家养老中的运­用,为提高我国社会养老服­务水平提供意见和建议。社区居家养老;合肥市;优化融资路径

转变过程中充当了重要­的沟通媒介。老年人使用网络的人数

60越来越多,越来越多 岁以上的人通过网络与­亲朋好友交流、在网上阅读和查找信息,这种行为方式的转变为 “互

+联网 ”养老提供了广阔的消费­市场,借助互联网平台,使居家养老更智能化,也更加符合人们的养老­需求。

4 合肥养老服务业的融资­现状

在国家整体养老服务业­融资渠道单一的背景下,合肥市养老服务业的融­资现状堪忧。服务经费不足、筹资渠道单一,合肥市居家养老服务的­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的­财政预算,依靠政府的力量来推动,但 “未富先老”的现状和捉襟见肘的地­方财政,使得居家养老服务经费­并不宽裕;同时,社会对发展居家养老服­务的民办非营利机构捐­款热度不高;现阶段,合肥市的居家养老服务­站的资金薄弱,数量较少,渠道单一,能够覆盖的养老群体也­比较局限,使很多老人的养老需求­得不到满足。

5 +合肥市 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的融资难­点

5  1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与养­老需求扩张合肥市现有­的养老服务业的资金投­入主要是依靠政府的财­政预算来进行补贴,政府通过税收优惠政策­吸引企业和社会组织来­对社区居家养老进行投­资,而社区的资金筹集主要­4 [ ]依靠收费方式, 社区筹资渠道单一且筹­资能力弱,而由于我国老年人口众­多的现状,普及养老尚难做到,且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­尚不能达到理想效果,老年人得到的养老金不­足以支付其居家养老的­费用,再加之随着经济社会的­发展,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,越来越追求养老生活的­质量,养老需求扩张,加剧了和资金来源渠道­单一的矛盾。5  2 融资难,法律法规不健全政府在­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中有­着主导性的地位和作用。主要体现在:管理职能— —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,规范配套制度;推进职能— ——加大资金投入,注重对企业、社会组织及社区居家养­老服务提供者的政策激­励:监督职能— ——制定详细的社区居家养­老服务的评估标准和体­系,加强对从业人员护理水­平提升的监管,加强对组织机构规范管­理的监管;规划职能— ——从宏观上把握和规划社­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­发展前景及政策目标,指引民间组织和机构朝­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进。然而,政府职能也存在缺失和­不到位的地方,譬如面临着资金筹集渠­道窄、筹集量不足的问题,导致资金投入用于社区­居家养老模式上的力不­从心,严重阻碍了民间养老组­织机构的发展,同时也阻碍了我国养老­事业前进的步伐;对于老年人在社区居家­养老中所享有的权益,国家并没有出台相关的­法律法规进行规范式的­保障,地方政府也存在法律空­白区;政府体制内部存在多头­管理现象,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管理­工作难以及时有效地展­开。

nd6 合肥市 “互联网 ”社区居家养老的融资优­化路径

6  1 加大政府财政投入政府­的财政预算与拨款对社­区居家养老这一惠民工 程来说是基础和必不可­少的物质支撑,尽管政府每年都有一部­分财政资金用于养老服­务业,但这并不能满足需求,社区居家养老是一项社­会性工程,政府还需加大财政性投­入,增加社会福利支出和社­会保障支出,并建立社区居家养老项­目的整体预算制度,扩大社会老年群体的受­益面。6  2 拓展筹资渠道,资金来源多元化我国老­龄化人口众多,在这样的国情面前,仅靠政府的财政投入来­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­业是远远不够的,所以应当借鉴西方发达­国家的经验,扩大资金来源,充分发挥社会力量,运用各种优惠政策,如税收优惠来鼓励社会­其他企业和机构投资居­家养老服务,各种社会力量的投入可­形成竞争效应,以此来降低养老服务业­的成本;政府还可以放宽养老机­构接受社会慈善捐款的­限制,吸收社会资金,使政府的财政资金这一­社会公共财政资本和社­会资金结合在一起,增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­业投融资的稳定性。6  3 以市场为导向,寻求市场型融资渠道从­发达国家的养老模式发­展来看,养老融资不能仅以政府­投入为主。而我国老年人通过互联­网进行休闲娱乐乃至消­费的人数越来越多,可以以老年人的互联网­消费为指引,以市场为导向,政府再加以引导和扶持,针对选择社区居家养老­模式的老年人,开发出其特定的消费产­品,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­寻求一条市场型融资渠­道。6  4 政策扶持,公益和商业相结合养老­产业的发展会产生较强­的社会效应和正的外部­性,客观上可以改善老年人­的生活质量,提高老年人生活的幸福­指数,养老产业的发展要求政­府提供政策支持,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而社会捐赠和商业投入­也可以为老年人的居家­养老添加色彩,提高老年人的养老生活­质量,因此,运用

+ “互联网 ”思维,将政府的政策扶持,公益性与商业性相结合,合肥市可以通过学习和­借鉴发达地区养老服务­业的建设经验,因地制宜,将合适的措施和方法应­用于合肥,改善合肥市养老服务业­融资难的问题,促进合肥市社区居家养­老服务业的发展。 参考文献: 1  + [ ]庞景之,吴清华,卢玲伟 “互联网 ”时代下的居家养C 老模式新探究 [ ] 决策论坛— ——基于公共管理学视角的­决策研,2015 讨会论文集 (上) 2  D  [ ]刘翰林 民间资本介入社区居家­养老服务研究 [ ] 武2015 汉:武汉科技大学, 3  + [ ]张贝倍,邹振华,李金玲 “互联网 ”时代下社区居家J .养老创新研究— ——以蚌埠市为例 [ ] 赤峰学院学报:自然科学2016,32( 11) 版, 4  J . [ ]刘益梅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­的实现路径探讨 [ ] 新2014( 2) 疆师范大学学报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2­016 [基金项目]本文系安徽大学 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­计划20161035­7282)项目 (项目编号: 相关研究成果。1995—), [作者简介]曹静 ( 女,汉族,陕西人,安徽大学经济学院金融­学专业本科学生。研究方向:货币银行学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