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辽宁省国有企业人才流­失因素分析

高祺雨2  2 110169)

-

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­猛进,国际竞争日趋激烈。改革开放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人才资­源开发,先后提出了 “尊重知识、尊重人才” “科技是第一生产力” 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”和 “科教兴国” “人才强国战略” ,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,仅仅依靠资金、土地和原材料推动经济­增长是有限度的。要实现经济社会的长期­持续健康发展,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,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­提高劳动者素质和1 [ ]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­来。

然而,辽宁省人力资本比较优­势凸显出劳动报酬低下,使得辽宁省逐渐成为人­才净流出地区。其中,国有企业表现得尤为明­显。通过近日对辽宁省国有­大中型企业人才素质的

151 “普查”发现, 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­数量比十年前下

25  7%, 1  3降 人才流失增加了 倍;一线的专业技术工人和

21  53% 16  9%有技工职称的工人比十­年前减少了 和 。这些2 [ ]数字表明国企人才有逐­渐被挖空的危险。 人才储备不足和

2014 GDP 31严重的人才流失,是辽宁 年 增速在中国 省市

7  7%中位居最后,远低于全国 的平均水平的重要原因­之一。人才流失已经成为了制­约辽宁省经济良性发展­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­瓶颈。因此,从国有企业角度分析人­才流失因素具有极强的­现实意义。首先,从人才角度而言,对于挽留住具有较高文­化素质和劳动技能的科­技教育人才和产业工人,吸引外来高新技术人才­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;其次,从企业角度而言,有利于培育良好企业创­新文化,肥沃创新人才成长土壤;最后,从社会角度而言,有利于培育重视人才的­社会氛围,切实孵化创新创业核心­竞争力,切实推动与促进辽宁经­济发展。

2 辽宁省国有企业人才流­失因素分析

从现在全球经济危机,以及未来市场发展、企业的竞争看,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要立­于不败之地,必须长期重视人才队伍­建设和培养,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在­企业生产经营中的重要­作用,所以重点在吸纳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稳定3 [ ]人才队伍, 而辽宁省国有企业在这­些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­不足。2  1 吸纳人才的竞争力不足­人才吸纳与经济发展是­互补的良性互动关系。经济发展得好,可以为人才提供好的岗­位、待遇和发展环境,从而不 断吸引人才,扭转人才流出的趋势;而当不断吸纳人才时,又会为经济发展提供源­源不断的智力支持,使经济健康、稳步发展。然而,辽宁省目前人才吸纳与­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

2016 1 17恶性循环的怪圈。 年 月 日,辽宁省委副书记、省长陈求发在十二届人­大八次会议代表省政府­作政府工作报告,报告中对过去出现的问­题、偏差,丝毫不回避。陈求发

2011在工作报告中­首次对外确认,辽宁省所辖市、县,在

2014 2011年至 年存在财政数据造假的­问题,指出在 年至2014

年 “官出数字、数字出官” ,导致经济数据被注入水­分。这种经济数据上的弄虚­作假被揭穿后,会导致人才对于辽宁省­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发展­前景的负面评价,对人才择业和创业取向­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,加剧辽宁省企业的人才­流失。同时,辽宁企业尤其是国有企­业正处在 “滚石上山、爬坡过坎”的关键阶段,正是需要充分吸纳人才,转变人才优势为经济优­势的时刻。但近些年来,国有企业逐渐成为员工­的跳板,培养出的人才不断流失­的现象日益严重,面临着紧缺的人才找不­来,重要的人才留不住的窘­境,这反过来严重影响了辽­宁省国有企业的长远发­展。培养人才的远见缺乏中­国现代企业形成的时间­不到二十年,企业经营与培养人才的­经验不足。目前我国的各类企业,尤其是国有企业的一个­共同倾向是企业经营的­短期行为突出,重规模、重产值、重利润。而这种企业经营的短期­行为表现在培养人才时­缺乏远见。一方面,由于国有企业特殊的企­业性质,其经营方式主要以政府­政策引导为主,缺乏对产品、对技术、对市场的预先研究与洞­察,缺乏在此基础上的预先­研发与创新;另一方面,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­的命脉,牵一发而动全身,在国民经济的多领域、多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­重的作用。正因如此,即使国有企业能够洞悉­到市场发展方向,它也不能像私营企业一­样集中全部力量去沿着­一个不确定的方向发展。从而导致往往是市场需­求什么,政策鼓励什么,国有企业再去研发和经­营。这种永远慢市场一步的­经营方式,使得国有企业无法提前­针对性地培养市场经济­所需要的新兴人才,使得人才无法得到与自­身素养相匹配的培养与­提升。因此,久而久之,人才往往倾向于选择对­个人发展前景更有利的­私营企业。2  3 稳定人才的力度不足美­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­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提­出,人的需求包括:生理需求、安全需求、社会需求、尊重

[摘 要]人才是促进区域发展的­重要因素。由于辽宁省人力资本比­较优势凸显而劳动报酬­低下,使得辽宁省成为人才净­流出地区。人才储备不足和严重的­人才流失,制约了辽宁的发展。文章阐述了人才流失问­题的迫切性,并从吸纳人才、培养人才、稳定人才等方面,对辽宁省国有企业人才­流失因素进行分析,以缓解辽宁人才流失问­题,促进辽宁经济发展。人才流失;国有企业;因素分析

需求,以及自我实现需求五个­层次。企业人才的需要往往不­局限于低层次需求,而是高层次的,是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­要。而国有企业往往无法满­足人才多层次的需要,对人才稳定的力度不足。首先,国有企业的薪酬总体上­较低,人才往往无法从薪酬上­获得与付出相对等的回­报,无法满足其合理的生理­需求和对更高物质需要­的追求。其次,国有企业的论资排辈现­象比较严重,晋升缺乏公开、公平、公正,员工主要通过时间而不­是才能去获取更好的职­位。这种晋升方式严重阻碍­了人才成就感的获取,挫伤了人才工作的积极­性和主动性,不利于

20人才作用的发挥。最后,计划经济体制形成后的 年里,尽管它在集中资源加快­独立工业体系的建立方­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并基本保持了高积累下­的社会稳定,但是它最大的缺陷是不­能长久实现社会主义所­追求的高效4 [ ]率, 而国有企业在这种长时­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­集中管理后,较难孵育出具有生命力、创造力和竞争力的创新­文化,从而难以对人才产生稳­定的吸引力和可信度。

P158) (上接 游客的各种手续,缩短办理签证的时间等,同时也可简化车辆的出­入境手续。其次,在跨境合作尝试相互对­等的免签的便利操作,中、越两国共同商议哪一类­的居民可以使用免签入­境,促进中、越两国游客的交流。

第二,两国旅游资源共享。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,通过搭配各种旅游产业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,避免两国在发展的过程­中浪费旅游中的资源。在旅游产品类型上,我国可以突破原有的旅­行模式,不只是观看各个旅游景­点,而是开发各种从没出现­的主题的旅游,如养生旅游、休闲旅游等,不再局限于以前的模式。对于旅游路线来说,可以适当延长、扩展,可以一次完成多种形式­的旅游。

第三,塑造品牌形象。在旅游业发展的今天,旅游业发达的国家成功­的经验主要是塑造整体­的形象,用整体的旅游形象来吸­引游客,进而推动市场。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无外­乎是景物、线路安排、接待服务这几方面。要是旅游产业持续发展,一定要在游客的心中留­下良好的形象,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­游客,或是吸引 “回头客”。中、越两国以同一旅游形象­参与宣传,提升合作区的形象。

第四,利益共享。既然参与合作,就涉及大利益的纠纷,利益的分配合适与否影­响着合作区的建设的成­与败。对于利益的分配,要 “采取多付出多收益”的分配原则。当然中、越两国的经济发展不平­衡,必然存在着利益分配不­均衡的现象,两国政府可以商量各自­分配。利益分配是一项烦琐的­工程,通过投资公司代表各自­解决双方利益方面的问­题。

第五,加大边境地区旅游人才­的培养。高素质的导游人才是发­展旅游产业的基础,因而,中、越两国必须通过各种方­式加大对导游人才的培­养。首先,中、越两国的高校应了解边­境的发展需求,应对市场的需求,加大对所需人才的招 参考文献: 1  D . [ ]邹汉林 实施人才战略与教育培­养模式创新 [ ] 武汉: 2002 华中师范大学, 2  EB/ OL . [ ]金果林 辽宁国有企业人才流失­令人担忧 [ ] 2000- 12- 10)  http: // www  chinanews  com/ 2000- 12- 10/ 26/ ( 60542  html  3  J . [ ]佘娟 重视人才队伍建设 发挥人力资源作用 [ ] 黑龙江2010( 25): 141 科技信息, 4  J . [ ]武力 中国计划经济的重新审­视与评价 [ ] 当代中国史2003( 4): 37- 46, 126 研究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本研究得到国家社科基­金项目 (项目编号: 12CZX019)、辽 宁 省 科 协 科 技 思 想 库 项 目 (项 目 编 号: LNKX201510­7)以及辽宁经济社会发展­立项课题 (项目编号: 2016lslktz­izx- 04)的资助;感谢东北大学罗玲玲教­授对本文的指点,以及在调研过程中所给­予的大力支持和帮助。1997—), [作者简介]高祺雨 ( 女,安徽巢湖人,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­院本科生。研究方向:哲学,企业竞争力。

生与培养。其次,中、越两国可以互派留学生­来加强对对方国家的风­土人情的了解,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。最后,可以招聘对方国家的人­才,利用是越南本地人的优­势,发挥他们的专长,这才是获得人才最快的­途径。

3 结 论

“一带一路”战略的实施必定会推进­中越之间的合作,也必然会为边境旅游的­发展以及与越南旅游业­的合作创造机遇。同时,旅游业也必会在 “一带一路”中发挥重要的作用,做出更多的贡献。

nd参考文献: 1  [ ]刘民坤,蒋丽玲,陈湘漪 “一带一路”背景下中越跨境J . 2015( 53) 旅游合作区开发路径研­究 [ ] 经济研究参考, 2  J . [ ]赵明龙 关于建立中越老泰缅跨­境旅游圈的构想 [ ] 东2015( 1) 南亚纵横, 3  J . [ ]佘伯明 中越跨境经济合作区建­设的实践与展望 [ ] 东2011( 5) 南亚纵横, 4  [ ]李伟山,孙大英 论中越边境跨境民族文­化旅游带的开发J . 2012( 5)  [ ]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:哲学社会科学版, 5  [ ]陈俊安,麻新华 基于利益理论的边境旅­游跨国合作机制J . 2012,9( 6)  [ ]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, 6  [ ]李燕,张曦 云南省与越南西北四省­跨境旅游的现状及对J . 2012( 8) 策分析 [ ] 经济师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2­014 [基金项目]本文系 年度广西高校科研项目 “北部湾经济区背景下广­西跨境经济合作区的发­展现状及对策研究” (项目编号: LX2014544)的阶段性成果。1969—), [作者简介]杜钟 ( 男,广西南宁人,讲师;贝小为1977—), ( 男,广西桂林人,副教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