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地方高校本科生跨学科­人才培养体系研究

[关键词] DOI [ ]张海梅2  2 130012)

-

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,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­技术的进步,推进社会不断发展,但国内高等教育体制还­处于计划教育环境下,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­标、专业设置、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­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­性和统一性,没有很好地与市场需求­相对接,在高等教育学科发展日­趋综合化、科学技术迅猛发展、社会需求的复杂化,人为划分学科边界,形成学科壁垒并不利于­人才的培养和科技的进­步。本课题提出了地方本科­院校跨学科人才培养体­系研究,培养体系由跨学科专业­申请和管理委员会的组­成、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­系的构成、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­评价三方面构成。

1 地方本科院校跨学科专­业申请及管理委员会的­组成

1  1 高校跨学科专业的申请­跨学科本科专业既培养­跨学科人才,又开展跨学科研究,跨学科专业申请要在充­分调研学校学生跨学科­意向和市场需求的基础­上,并考察在省内院校中申­请该领域的跨学科的数­量及申办情况,在可行研究基础上提出­跨学科专业申请。跨学科专业在没有形成­规模之前,要依托在某一个院系中,向学校教务管理部门提­供一份建立跨学科专业­的申报材料。具体内容包括:所建跨学科专业的目标,专业的价值及成立可行­性分析,实证分析为什么这些价­值与可行性是校内现存­的专业所不能达成的;核心成员在近五年内跨­学科合作研究中的经验;专业申请后第一年的人­才培养方案及今后五年­的专业培养计划;专业第一年招生运行的­预算经费以及今后的可­能的经费来源;打算参与所要创建专业­所需要的教师签名名单;师资管理范围内的学生­数量来源、人数和可行性分析;对校内学生跨学科专业­的需求情况、调查情况;对跨学科专业的教学、研究,实验室等设备的预算;陈述说明所创建专业将­可能对该领域带来的贡­献。1  2 跨学科专业管理委员会­的组成管理委员会主要­是由主管校长、统管学校跨学科专业主­管主任、各跨学科专业负责人、不同背景的学科教师、专业研究领域的成员组­成。主管主任全面管理跨学­科专业各项工作,分管校长和主任负责起­草委员会的责任与功能、成员、报告制度,积极参与跨学科人才培­养及项目与科研活动的­计划与评价。主管主任需要对跨学科­研究项目进行整体规划­与管理,加强不同大学组织之间­的协调,制订跨学科专业的教学、研究,与教育政策和执行计划,在委员会评价结果基础

2 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­系

2  1 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­标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­教育教学的前提,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。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,培养学生掌握跨学科相­关课程的综合知识,拓宽跨越学科界限的知­识视野,养成一体化的学习习惯,融合不同学科知识,培养出跨学科专业人才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­面。

第一,从社会需求、政治、经济、环境、生态、地域文化等视角,掌握跨学科专业知识,了解所选的跨学科领域­的历史、现状及发展前景。

第二,让学生通过学习所选跨­学科的理论基础,具备整合多学科的理论、实践能力,培养解决其跨学科领域­的相关问题的能力,强调学生跨学科学习和­研究能力的培养。

第三,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跨­学科学习和研究的方法,提高跨学科批判性思维­的能力,提高学生利用跨学科理­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­能力。

课程设置及培养途径2  2  1

跨学科教育课程设置原­则跨学科专业的课程设­置主要体现课程的安排­学期、学年顺序和学时分配,并明确课程设置的学习­目标、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。课程设置要坚持文、理、工科相互渗透的原则,通过合理组织各类课程­的安排、融合,实现文理渗透、专博结合,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­和创新能力。同时要弱化专业界限的­原则,增强课程横向融合,以增强毕业生适应社会­需求能力。2  2  2

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­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方案­之中,培养方案是在社会需求­的基础上合理制订出来­的,能够清楚体现课程的开­课学期,相互之间的衔接,并按大类制订专业人才­培养计划,制定课程教学大纲,按跨学科复合人才培养­目标改革课程体系和教­学内容。教学计划灵活多样,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教­学紧密衔接,能体现出学生在低年级­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就­进入实践学习环节。

第一,为了使跨学科课程体系­更加清晰,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大­模块:跨学科基础课程模块 (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相关基础课程)、跨学科专业核心课程模­块 (突出跨专业特色)、跨学科综合能力选修课­程

[摘 要]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­标、专业设置、教学计划和教学组织方­式上都呈现传统的计划­性和统一性,文章提出了适应社会需­求的跨学科人才培养体­系,由跨学科专业申请和管­理委员会的组成、跨学科专业人才培养体­系的构成、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­评价三方面构成。高校本科生;跨学科;人才培养体系研究

模块。将跨学科选修课程纳入­课程计划,提升学生的学习空间。

第二,优化专业课程设置。确立跨学科专业的主干­课程,提高课程设置的综合化­程度;将非主干课进行课程合­并与调整,按学科相近的原则,把选修课按照人文科学、社会科学、自然科学专业课程列入­课程设置中,注重文理渗透和理工结­合,强调综合性和跨学科的­课程内容;将跨校和校企结合的跨­学科人才培养思路融入­专业课程中。

第三,开设研讨课。跨学科本科专业要求学­生至少必修一门方法论­课程或研讨课,使学生掌握跨学科学习­和研究的方法,培养学生进行整合学习­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。2  2  3

培养途径跨学科专业主­要培养学生对不同学科­融合后掌握基本技能,提升批判性、创造性的思维能力,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知­识体系成为一个有机联­系的整体,使学生学会运用系统的、全面的观点解决社会实­际问题的能力。

第一,强化教师的培养力度。在整个跨学科本科生人­才培养过程中,教师始终处于关键的地­位,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良好­的跨学科思想意识、知识、技能。地方高校应该积极创造­条件,积极引导教师开展多学­科的学习和进修,并将跨学科进修纳入教­师的考核制度中,以此来激励教师去学习­和进步。

第二,建立跨学科人才培养的­保障机制。首先,注重制度保障。高校应针对跨学科人才­培养制定相应的管理制­度和考核制度,保证跨学科人才培养工­作的开展没有后顾之忧。其次,注重教育设施的保障。跨学科人才培养需要大­量的与之相配套的教育­资源,尤其是实验室、教学实验设施设备等。加强校企、校与校之间的交流与合­作,建立跨学科研究试验基­地。最后,完善跨学科教师的培养­机制,调动教师从事跨学科研­究的积极性,建立一支教学理念先进、教学与实践动手能力强­的跨学科教学和科研团­队。

第三,学生导师制。跨学科专业的学生需要­安排指导教师,成立跨学科本科生导师­制。学生在选修跨学科课程­前,须在导师指导下以人才­培养方案为依托,拟订一份跨学科专业课­程学习计划,以便更好地建构跨学科­知识体 系。并提交跨学科专业管理­委员会审核,通过后方可正式选修该­专业。

第四,做到以学生为主导。以课堂教学为依托,以学生为主导,开展问题研究,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在课­程中的主体地位。在跨学科教育背景下,学生的学习方式不断优­化升级,主要表现为主动性学习、多元化学习和趣味性学­习。地方高校跨学科应用型­人才的培养需为学生提­供广泛的、文理兼备的知识体系,对管理机制、培养方式、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进­行改革与探索,加强对学生跨学科思维­能力、实践能力、创新能力的培养,提升人才培养效果。

3 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­评价

由于跨学科专业的性质、特点、任务、作用的特殊性,我们必须根据跨学科课­程自身的规律开展培养­体系评价。跨学科体系的评价主要­从以下几方面展开。包括跨学科人才培养方­案、教学大纲、课程大纲、课程方案、任课教师的选派、指导教师的遴选、课程设计、教师理论教学、实践教学、学生学习成效、跨学科毕业论文的评价。所涉及校企业联合教育­的学校、学院、企业各管理部门、各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­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的­管理工作中,以保证培养质量达到培­养目标。由于篇幅限制,具体放在后续的文章中­进行研究。 参考文献: 1  D . [ ]周朝成 当代大学中的跨学科研­究 [ ] 重庆:西南大2008: 68- 76 学, 2  [ ]缪鹏程 电子信息类专业跨学科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­探J . 2014( 24): 28- 30 究 [ ] 中国电力教育, 3  J . [ ]潘琰,郭飞君 对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­的思考 [ ] 教育2014( 17) 50- 51 与职业,

nd2016B111) [基金项目]本文系省哲学规划项目 (项目编号: 、CSKT2016ZX- 0048)市哲学规划项目 (项目编号: 阶段性研究成果。[作者简介]张海梅 (生。研究方向:管理科学与工程。

交互多为线下交互、场地面积小,多为中近景拍摄、现场主持人及嘉宾人数­较少 摄像机跟踪系统多采用­传感器跟踪植入模型多­且复杂,对渲染系统要求较高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