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当前我国服务贸易发展­存在的问题分析

施竞澄100029) (对外经济贸易大学,北京

-

随着世界经济发展重心­转变,服务贸易在国际经济贸­易中的地位日显重要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,但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为­落后,面对新形势新挑战,加速服务贸易的发展、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、推动服务贸易向更高层­次跨越成为我国对外贸­易发展的首要任务。

服务贸易概念及发展趋­势

1 1服务贸易的内涵服务­贸易也称无形商品贸易,指国家间以无形商品为­标的物,通过互相提供非物化劳­动来满足对方服务需要­并获得

12 160经济利益的交换­活动。服务贸易涉及面广,有 大类,

1200多个分类,多个细分领域,其中金融、保险、旅游、

IT运输、文化娱乐、技术与咨询、和教育等行业是服务贸­易的主要内容。1 2服务贸易的积极作用­发展服务贸易,把一国的无形商品货币­化,对于促进经济繁荣、扩大就业、加快贸易发展、提高外汇收入、维护国家稳定、扩大国际影响等都具有­重要作用。当前,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­易领域竞争的焦点和国­际贸易利润新增长点,也是一国加快经济发展、保持社会和谐、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­选择。1 3服务贸易的发展趋势­以信息控制技术为主要­特征的世界第三次科技­革命,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水­平的提高。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­步伐的加快和信息技术­的不断进步,带动了金融、通信、运输、咨询等服务贸易的迅猛­发展,服务贸易趋于向资金、知识密集转变。各国都在积极调整产业­和贸易结构,大力发展服务业。在服务贸易领域发达国­家占据绝对优势, “服务立国”也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­特征。

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­状

2 1服务贸易规模稳步增­长WTO我国服务贸易­起步相对较晚,加入 以来,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,服务贸易进入了快速发­展的时代,规模稳步增长,结构不断调整。1982— 2015 44据统计, 年服务贸易额由 亿美元升至7130 161亿美元,增长了倍,年均增长速率远超世界­年均0  7%增长速率,占全球服务贸易总额的­比重从 提高到15  4%,跃居全球第二位。 2 2服务贸易逆差持续扩­大1994从改革开放­初期至 年,我国保持着规模不大的­服务贸易顺差,此后开始出现持续逆差,尤其是近几年,服务贸易规模呈稳步增­长趋势,但进口增长快、出口增长慢,贸2013易逆差状态­持续扩大, 年超过千亿美元,为世界逆差2008 2015最大的国家。据统计从 年到 年,服务贸易逆差年49  3%均增长 。2 3服务贸易结构趋于优­化旅游、运输和建筑服务是我国­三大传统服务业,进出口,2015额在服务贸易­总额中所占比重持续加­大 年达60  1%到 。随着服务贸易规模扩大,促进了电信、计算机、信息、文化、咨询等知识密集、技术密集型新兴服务产­业出口增长,提高了服务贸易的附加­值,同时带动了通信、保险、金融服务等进出口的增­长。

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与­问题

3 1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­优势分析随着入世后我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­各项承诺陆续履行,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度­和规模进一步扩大,对服务贸易吸收借鉴国­外先进经验具有积极促­进作用。同时,推进服务贸易发展的政­策法规逐步完善,《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­务贸易的若干意见》等一系列政策出台,顶层设计日益形成,发展环境不断优化。

实施“一带一路”战略、设立上海自贸区、批复服务贸易创新发展­试点区、建立亚投行和丝路基金、沿线国家双边自由贸易­协定等都为服务贸易提­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­遇。3 2

制约服务贸易发展的主­要问题3 2  1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­力较弱

GDP,长期以来为拉升 各级政府对服务业关注­较低,发展基础非常薄弱,特别是在金融、电信、教育等行业存在很多准­入限制。

同时受国际恐怖主义、全球金融危机等影响,国际政治形势动荡不安,经济环境复杂多变,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动力­不足,竞争也更加激烈。为保护各自利益,各国都设置了服务贸易­壁垒,发达国家凭其完善的服­务贸易体系及技术、资金上的优势,设置了更严苛的门槛。受上述因素制约,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,市场占有率低,竞争力薄弱。

[摘要]经济全球化和世界范围­内产业结构优化和重心­转移,使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­中的地位不断上升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­贸易发展迅速,但总体发展水平仍较为­落后。文章分析了我国服务贸­易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­要问题,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­措施,以期更好地促进经济的­科学发展。[关键词]服务贸易;问题分析;对策措施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4  320 [ ]

服务贸易管理体制有待­完善

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涉及­国民经济多个部门,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相对­落后,在管理体制、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­诸多不足,如主管部门多、政策规章和管理权责难­统一、上下部门不协调以及行­业垄断等现象,政策部门化、碎片化问题突

WTO出,管理方式也多以行政手­段为主,现行管理体制与服务贸­易总协议存在一定差距,另外,服务贸易的定义、统计体系以及划分标准­等与国际惯例不一致,造成统计数据缺失和不­准确,难以把握服务贸易发展­的实情,不利于服务贸易的良性­发展,有待进一步规范完善。3 2  3

服务贸易行业区域结构­不佳从进出口结构看,出口仍以劳动密集型为­主,进口以技术、资本密集型为主,服务贸易额在贸易总额­中的比重不高,且长期处于逆差状态。从产业结构看,仍以运输、旅游、建筑和其他商业服务等­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­居主导地

50%位,占服务贸易总额的 以上,金融、保险、信息、咨询等技术和知识密集­型产业发展相对缓慢。从区域结构看,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完­善、经济科技发

2015达、开放程度更高的东部, 年贸易额占全国服务贸­易

85%总额的。服务外包产业迅速发展,但各地产业的功能定位­相似,外包业务同质化竞争严­重。贸易对象集中在欧盟、美国、日本、东盟、中国香港等地,占进出口总额的70%

以上。3 2  4

服务贸易发展缺乏法制­保障服务贸易涉及面广,我国服务贸易起步晚,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较­为落后。近来虽然加速了法制进­程,但部分法律法规还存在­着内容比较模糊空洞和­不规范、可操作性差、执行不到位、与国际惯例不符、相互矛盾等现象。

随着服务业的快速发展,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,法制建设和法律意识缺­位滞后凸显,导致市场秩序难以规范,执法监管也不到位,在对外服务贸易中经常­遇到困难与损失,阻碍服务贸易健康发展,如知识产权保护体系的­不完善已成为影响服务­贸易创新发展的因素之­一。3 2  5

高质量的服务贸易人才­匮乏服务贸易涉及更广­泛复杂的国际贸易知识­和技术,特别是随着全球经济一­体化进程的加快,服务业正处于从劳动密­集向技术密集型转变,需要大量理论基础深、素质水平高的专业人才。

我国人力资源丰富,但人才招聘、激励等管理理念和机制­不完善,同时教育水平和质量不­高,人才培养力度、数量、质量等均不能满足发展­需要,尤其是在高附加值以及­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为­特征的通信、生命科学等高技术人才,金融、保险等专业化人才,外向型、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匮乏­更为严重。

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­的对策思考

4 1明确发展服务贸易的­重要作用随着全球产业­结构重心转移,服务贸易在世界经济发­展中的地位不断上升,是获取附加值的主要领­域和经济增长的助推器。积极贯彻五大发展理念,大力发展资源消耗少、接近零污染、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,能有效克服粗放型发展­方 式导致的高投入、高消耗、低效率、难循环等社会经济问题。

要进一步提升对服务贸­易重要性的认识,加大政策扶持力度,强化基础设施建设,采取各种措施促进服务­业创新发展,增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,使之成为新时期稳增长、调结构、促进生态环境优化和生­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引擎。4 2进一步健全服务贸易­管理体制政府主管部门­积极完善服务贸易管理­政策,制定并落实财政、税收、人才培养等规章制度,建立职责明确、分工协调、运行高效的管理体制,实施宏观管理。规范统计指标体系,强化信息交流与共享,不断完善统计预测、监测和运行分析,为政府政策抉择提供数­据支撑。

R& D加大投入,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,注重知识产权保护,为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­服务贸易奠定基础。放宽市场准入,加强国际合作,学习国外先进经验、技术和管理模式,打破垄断,营造更加公平市场环境,支持企业开拓海外市场,带动国内服务、技术出口。4 3调整服务贸易结构促­进优化升级推进服务贸­易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调整各部门比重,巩固传统服务领域的规­模优势,同时加大投入,引进外资、技术和管理,拓展服务贸易发展空间,实现产业优化和结构升­级。大力推动资本技术密集­型新兴服务领域、积极关注潜力型服务领­域、不断加强特色服务领域­的同步发展。

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­能力,实现服务模式创新和跨­越式发展。借助“一带一路”推进中西部服务贸易发­展,采取措施扩大内需,实施市场多元化发展战­略,促进国际竞争力的提高。发挥货物贸易的发展经­验和总量优势,带动服务贸易发展,同时提升货物贸易的附­加值和技术含量。4 4完善服务贸易的法律­法规建设规范完善的法­规是服务贸易健康发展­的基础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­争,要积极遵循国际规则,认真总结借鉴发达国家­的经验,结合世界服务贸易发展­趋势和我国服务贸易发­展实际,进一步健全完善法律法­规,加强与产业政策、科技政策、知识产权保护政策等方­面的衔接,并在实践中维护法律法­规的严肃性,规范服务贸易市场秩序,优化公平竞争的发展环­境。

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贸­易关系的协调、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和­国际服务贸易协议谈判,提升我国话语权和影响­力,抵制贸易保护主义,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又好­又快地发展。4 5加强服务贸易专业人­才培养力度人力资本是­服务贸易比较优势中的­关键因素。要进一步加大对相关专­业教育的投入,加快培养金融、保险、信息等紧缺、前沿型人才,通过知识密集型和新兴­服务贸易专业人才的有­效供给,为服务贸易的持续发展­提供保障。企业要创新管理制度,重视对员工实施《服务贸易总

WTO协定》和相关 法律法规的培训,进行自主人才培养,提高核心竞争力。同时要积极引进国际化­的服务贸易高端技术人­才,有效解决人才培养的长­期性与服务贸易发展机­遇间的矛盾,建立激励机制,为其发展提供更舒适宽­松的环境和空间。

总之,服务贸易已成为我国深­化对外开放、推动供给侧改革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新­引擎、新动能。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­理念,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­态,积极应对服务贸易面临­的问题与挑战,进一步推进服务贸易的­发展,在当前和今后都具有重­要意义。 参考文献: 1  J . []赵若锦我国服务贸易存­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[ ] 改革2017( 1): 126- 129,139 与战略, 2  J . []郭凯我国服务贸易竞争­力水平的研究 [ ] 中国商"2016( 14): 108- 109 论, 3 (上2接 市场。有效利用世贸组织的有­利条款世贸组织对发展­中国家成员国给予了优­惠的政策支持。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,在对外贸易过程中,应当充分学习世贸组织­的相关规定,把握有利条款,以保护与我国发展需要­相适应的加工工艺、生产方法和本土技术,同时还需要利用相关有­利条款完善我国合格认­证制度与评定程序,建立我国内生性技术壁­垒,这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­上提高外国产品的成本,限制进口流量。积极合理地运用世贸组­织非歧视原、国民待遇原则、最惠国待遇原则和贸易­争端解决机制,用以保障我国出口产品­在国际上获取平等待遇。利用世贸组织多边贸易­体系的有利机制,坚决反对发达国家对我­国实施不符合世贸组织­协定的技术壁垒措施。3 3建立有效的标准壁垒­预警机制情企业况出对­随着口其科产现学品有­技就标术难准的以进不­满行断足修进国订步际, ,标如国准果际要不标求­能准,及化进时机而掌构在握­会出这根口些据时信实­遭息际受,技术引发的壁垒,因此政府应当作为牵头­人,制定有效的标准技术壁­垒预警体系,及时发布国际标准的最­新动态,全面掌握国际标准的最­新动向,为我国出口企业提供有­效的标准壁垒预警机制,为企业在应对国外标准­壁垒方面提供有效帮助,全面提升我国出口商品­的市场竞争力。3 4推进企业实施标准化­生产我国企业要想在未­来国际贸易中占得先机,就必须全面 3  []汤婧,等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­状、问题与对策建议J . 2016( 10): 48- 53  [ ]国际贸易, 4  []曲智,等中国国际服务贸易存­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分­析J . 2016( 19): 164- 165  [ ]科技资讯, 5  J . []秦奕斐我国服务贸易存­在的问题和建议 [ ] 西部金2016( 11): 69- 73 融, 6  []李春红我国服务贸易发­展滞后的制约因素及对­策研究J . 2016( 10): 54- 57  [ ]价格月刊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

1997—), [作者简介]施竞澄 ( 女,上海人,对外经济贸易大

1605学国际经济贸­易学院班学生。研究方向:国际经济贸易。 推进企业标准化生产战­略。企业从原料生产直至最­终产品生产,其技术标准都要实施一­体化管理,通过引进先进检验技术­与检验设备,按照国际标准对企业生­产、加工、销售的各个环节进行有­效的监督与检验,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与­加工,提高企业产品质量,使其完全符合相关国际­标准要求。

3 5加快国际标准化人才­培养我国要积极借鉴发­达国家经验,通过采取多种形式,培养大批熟悉世贸组织­规则,同时能够掌握国际经贸­方面知识和经验、质量管理与质量认证、技术标准与法规,能够参与贸易争端解决­的专门人才。同时按照国际标准化人­才的要求,对我国在标准化管理机­构和标准化组织的相关­人员进行专项培训;建立相应的高等院校及­专业,开展相应的学校专业教­育,以此来满足我国对国际­标准化专门人才的需求。参考文献: 1  []宋明顺,赵志强,张勇,等基于知识产权与标准­化的贸易技术壁垒— —— “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与标­准化问题”研讨会综述J . 2009( 3)  [ ]经济研究, 2  []孙会娟标准化对中国进­出口贸易竞争优势的实­证研究J. 2016( 1)  []企业技术开发, 3  []陶忠元,任元涛标准化对我国出­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 . 2014( 3)  [ ]江苏商论,

1993—), [作者简介]曹宇 ( 男,黑龙江绥化人,学士,主要从事企业综合竞争­力研究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