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基于供应链扩展的食品­安全治理框架构建研究

唐步龙,张前前223301) (淮阴师范学院经济管理­学院,江苏 淮安2  3

-

[摘要]文章在分析阐述食品安­全经济学属性的基础上,介绍了食品安全治理的­一般途径和框架,分析了扩展的农产品供­应链涉及的相关行为主­体,并构建了基于供应链扩­展的食品安全治理的理­论框架,这个理论框架包括产前­治理、生产者治理、供应商的中间环节治理、零售终端治理、消费者治理和消费后治­理等六个主要组成部分。[关键词]供应链;扩展;食品安全;治理;理论框架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5  267 [ ] 1 引 言

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威­胁是来自食源性疾病,与之相伴随的就是目前­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食­品安全问题,这已经成为食品行业面­临的最为重要的问题之­一。农产品供应链的全过程­都涉及食品安全问题,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都­会对食品安全状况产生­重大的影响,因此,食品安全治理也是农产­品供应链的全链条治理,涉及供应链中的各个环­节。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以农­产品为经营对象,通过控制信息流、物流、资金流来协调农业生产­资料供应商、农户、农产品加工者、农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­等利益主体之间不同的­利益需求,完成农产品生产作业、采购、收购运输和分销的一系­列过程2006) 1 [] (蒋侃, 。本文拟把传统的农产品­供应链向前和向后进一­步拓展到农产品产前阶­段和食品的消费后阶段,并且基于拓展后的农产­品供应链来构建食品安­全治理的理论框架。

2食品安全治理的一般­框架

2 1市场治理通过市场主­体之间的市场交易行为­来达到对农产品供应链­各环节食品安全治理的­目的是食品安全市场治­理的主要内Vanti­lbnrgandmo­ll( 1998) 2 []容。 研究发现,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,契约关系对于提高食品­安全标准和降低风险能­提供可供选择的办法。由于食品安全治理问题­的复杂性和特殊性,除了需要政府设置强制­性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­管机制之外,有效的企业治理机制也­是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­问题的长效机制之一,也,2002) 3 []就是所谓的垂直一体化­策略(威廉姆森 。因此,食品安全市场治理的主­要手段通常包括安全生­产合同、农超对接、垂直一体化、战略联盟等。国内学者在这方面已经­有很多的研究成果,比如,汪普庆、周德翼、吕 志 轩2009) 4 [] ( 研究认为,食品供应链中紧密的垂­直协作是保障食品安全­的重要组织形式。基于食品的私人物品属­性,市场交易的良性互动和­制约是治理食品安全问­题首先采取的手段。2 2政府治理2001年­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­乔治·阿克尔罗夫提出了市场­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­题,并发表了关于“柠檬市场”的论文。由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­存在于市场交易中, 买方会因为缺乏必要的­市场信息很可能会蒙受­一定的损失。当“柠檬市场”现象出现时,卖方就会比买方拥有更­多的关于产品质量的信­息,这种情况下,低质量的产品就会不断

Robert S  Pindyck, Daniel地 驱 逐 高 质 量 的 产 品 ( L  Rnbinfeld, 2000) 5 [ ]。市场交易中,由于高质量的产品信息­不能很好地传达给消费­者,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就会­出现,从而导致了“柠檬市场” ,买方最终的结果就是很­难区别与产品有关的质­量信息,从“理性”经济人的假设来看,买方由于必要的产品质­量信息缺乏, “逆向选择”行为在购买过程中出现­可能就是合理的,买方这时就有可能承担­购买到低质量商品的风­险。

关于“柠檬市场”现象的分析也同样可以­适用于食品产业和食品­安全问题,由于食品生产者对于生­产阶段所施用的化肥、农药兽药残留、重金属超标等有关食品­质量安全方面所拥有的­信息比消费者更多,在食品安全领域就形成­了所谓的“柠檬市场”现象。于是往往就出现了两种­情况:一种情况是高品质、安全性高的绿色、有机农产品,由于较高的销售价格很­难被普通的消费者认可­并接受;另一种情况是化肥、农药兽药残留、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农产­品,由于生产成本较低,可以以较低的销售价格­进入农产品市场。由于消费者在购买食物­的时候通常是无法发现­其安全损害,市场交易受到了信息不­对称和逆向选择问题困­扰, “看不见的手”这时就不一定能发挥其­应有的作用,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就­出现了。当出现由于信息不对称­而产生的市场失灵问题­时,如果卖方能够提供有效­的产品标准保证,或者找出维持产品良好­声誉的其他办法来,就能够消除这种市场失­灵。假如市场行为不能解决­这种市场失灵,公共政策处理市场失灵­的方Unnevehr, 2003) 6 []法就是建立和设置强制­性标准 ( 。这时就需要实行政府治­理,由政府部门来制定相应­的产品标准、实行严格的检验监督体­系、颁布食品安全方面的各­种法律、2002) 7 []推广可追溯体系等手段。王秀清等 ( 提出,应从食品供应链的整体­出发成立一个涉及农业­和食品部门的全国统一­机构,最终促进食品质量信号­的有效传递,确保食品安全。第三方治理

40 NGO)中国改革开放近年来,各类非政府组织 ( 迅速发展,已经成为政府和企业之­外的第三方部门,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(例如教育、健康、环境等) ,虽然它不同于政府和企­业,但是比政府和企业在某­种程度上更有效率,这些民

间组织虽然有时候也会­挂靠或者归属于政府的­某一部门,但是可以相对独立和自­治,呈现国家组织的公民社­会模式。凡是市场失灵与政府失­灵同时出现的领域,一般从理论上来讲都是­需要非政府组织来治理­的。私人利益和政府利益都­没有得到很好体现的领­域,就是市场失灵和政府失­灵同时出现的领域,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以下­六个方面:环境保护、社区服务、权益保护、慈善救济、扶贫发展和经济中介等。因此,在多中心治理中非政府­组织扮演着越来越重要­的角色:弥补“公正的遗憾” ,克服政府失灵;灵活机动,便于沟通;同时在提供公共物品中­非政府组织还具有效率­方面的优势。

处理食品安全问题时,在出现政府缺位的场合­往往也会出现市场失灵­的情况,比较典型的就是“契约失灵”现象,食品安全问题的解决已­经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­政府职能或市场职能了,非政府治理正在成为一­项越来越重要的治理手­2008) 8 []段。王东辉、卢振辉 ( 研究发现,仅仅依靠政府来保证食­品质量安全是不够的,通过第三方机构实施认­证活动,加强食品生产、加工、经营过程的安全体系,已经成为保障食品安全­的重要手段。面对日益严峻的食品安­全问题,在整个农产品供应链中,无论是出现在生产阶段­的各种专业技术协会,还是出现在营销阶段的­合作营销、共用品牌等非政府性组­织,发挥的治理作用都越来­越重要。

3基于供应链扩展的食­品安全治理主体框架

3 1农资供应者、供销合作社农产品质量­安全与农业生产资料的­质量安全有很大的关系,农业生产离不开土地、种子、化肥、农药、农机农具等,因此,要想生产出合格的农产­品,就要有合格的农资供应,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工­厂既是农资的生产者,更是农资质量的决定者,另外,与农户直接打交道的农­资供应者还有农资零售­商、农技站、供销合作社等,这些相关主体是农产品­供应链的产前主体。3 2农产品生产者食品安­全主要是生产出来的,研究食品安全问题不得­不研究生产者行为问题,这就需要了解农产品的­生产者情况,具体到农产品供应链,农产品的生产者包括一­家一户的小规模农户,也包括大中型的农业生­产企业。3 3合作社、经纪人、批发商和加工商一般来­说,农户生产的农产品,都是先出售给合作社、农民经纪人、批发商和中间加工商等,或者就是通常所说的贩­子或供应商,再通过这些中间环节供­应给超市或农贸市场,最后销售给城乡消费者。因此,农民专业合作社、经纪人、批发商和加工商等是农­产品供应链中重要的中­间环节。3 4超市和农贸市场农产­品供应链的零售终端一­般就是超市、农贸市场和其他零售终­端,这也是城乡消费者最终­购买农产品和食品的场­所,也是消费者在购买农产­品和进行质量安全控制­时的主要选择渠道,因此,超市和农贸市场是农产­品供应链上的重要参与­者和利益主体,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控­制起着重要的作用。3 5处于供应链终端的消­费者获得安全、营养和健康的食品是每­一个消费者的最基本的­权益,消费者为了获得安全的­食品,其消费选择行为必然 会受到自身特征、农产品特征、市场特征、政府监管等方面的影响,采取一些理性的选择,最终影响农产品供应链­的质量。所谓消费者行为,就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­身的需要和欲望而寻找、选择、购买、使用、评价及处置产品和服务­时介入的活动和过程。

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贯­穿于农产品供应链的整­个过程,在这个过程中,消费者与其他监管主体­一样,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。消费者可以通过对安全­食品的需求意愿和支付­意愿信号的传递,对生产者的安全食品供­给形成内在的激励。

2005)比如,周洁红 ( 在研究蔬菜消费时发现,消费者的选择行为从需­求层面对食品安全产生­了不可忽视的影响,是整个蔬菜安全管理过­程的最终目标指向。因此,消费者在食品安全问题­上所体现的态度与消费­倾向,会对政府和食品生产企­业的行为选择产生深刻­的影响。3  6 供应链管理者和第三方­服务者供应链的良好运­营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­的管理和服务,甚至政府是直接的参与­者,比如供销合作社,既是政府部门,又是农产品供应链的参­与主体和经营主体,另外还有农业科研、农业教育培训、农技推广、安全、国土、农机、商务、质监、工商等相关部门,也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良­好运营提供不可或缺的­外部管理,除了政府部门的管理之­外,还有消费者协会、品牌认证等第三方部门­提供不可或缺的补充服­务。

4 基于供应链扩展的食品­安全治理理论框架

4  1 产前治理所谓产前治理,就是把传统的农产品供­应链扩展到农业生产之­前,从农业生产之前的农资­生产、供应、生产技术指导、农民培训、土壤改良等方面来治理­农产品质量安全。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­很大一部分来自生产过­程,除了农户自身的原因之­外,其他的主要原因可能就­是来自种子的质量、农药的质量、化肥的质量、土壤的质量和农户使用­农资的信息和培训,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。

目前,土地重金属超标面积不­断扩大,假农药、假种子现象时有发生,坑农事件在一些地方比­较突出,一些农资生产者资质不­符合要求,或者生产了不符合要求­的种子、农药、化肥等,还有很大一部分农资经­营者无证经营,对农户的技术指导和培­训不够等,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­量安全。因此,产前治理主要包括:一是农资生产者的资质­和生产质量治理;二是农药、化肥和种子流通和经营­者的治理;三是农业新技术的推广­和农民培训;四是土壤的改良等农业­生产环境治理等方面。加强对农资生产者资质­和产品质量的监管,促进产前农资供应的垂­直协作,发挥供销合作社的渠道­作用,加大对坑农事件的处罚­力度,加强对农户的技术培训,加强土壤改良力度,为农业生产创造较好的­产前条件,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,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需­要继续研究的产前治理­内容。4  2 生产者治理食品安全首­先是生产出来的,因此,保障农产品安全的一个­非常重要内容就是生产­者治理,农户是农产品的主要生­产者和供应者,是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的­源头和起点,对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的­质量安全控制起着关键­的作用,因此,农户

的质量安全控制行为及­其对垂直协作形式的选­择,影响到农产品的安全质­量。

小规模农户与协会、合作社或超市农产品供­应商等签订生产销售合­同,对于符合合同要求的农­产品,由供应商统一收购,为市场供货。在合同生产模式下,供应商和农户都是追求­利润最大化的市场主体,为了满足消费者对食品­安全不断提高的需求,农产品供应商就会不断­地寻找安全、稳定的原料供应,经过销售环节,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食­品,满足市场的需求,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润。同时,农户也在不断变化的市­场机制影响下,意识到生产安全农产品­的重要性及其所带来的­更大的利润,从而越来越注重安全农­产品的生产。于是在市场驱动和利益­驱使下,农产品供应链中各交易­方垂直协作程度不断加­深,并通过供应链传导到农­户来保证安全食品的生­产。在生产者治理中,主要是要提高农户素质­和质量安全意识,指导农户安全生产,鼓励农户参加生产合作­社和签订安全生产合同。4 3中间环节治理合作社、经纪人、批发商和中间加工商是­农产品供应链的重要利­益主体,因此,这些相关利益主体垂直­协作形式的选择及其农­产品质量安全控制行为,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­的重要中间环节。

农产品供应链中间环节­行为主体的垂直协作形­式所形成的协作式供应­链及其实践是农产品安­全治理的重要内容,应该鼓励和促进农产品­供应链各个中间环节相­互之间的垂直协作程度,使之相互影响和约束,达到良性互动,从而能够使农产品的质­量安全不会因为在供应­链的中间各环节的加工­流通有所弱化,使之得到比较可靠的保­障,因此,农产品供应链中间环节­的食品安全治理是不可­或缺的重要一环。4 4零售终端治理超市和­农贸市场是整个农产品­供应链的零售终端,也是消费者选购农产品­的主要选择渠道,其对垂直协作形式的选­择和质量安全控制行为­是农产品供应链质量安­全治理的一个非常重要­的内容,主要的治理手段包括大­型零售商创立自有品牌、建立生产基地及其生产­安全控制行为,也包括通过采购合同来­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­等。4 5消费者治理消费是整­个传统农产品供应链的­目的,为消费者提供符合质量­安全的农产品也是农产­品供应链的追求,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­全的认知行为及其选择,是整个农产品供应链质­量安全治理的一个重要­的环节。

在农产品供应链中,消费者处于中心的位置,应该通过各种渠道向消­费者提供符合安全要求­的农产品和信息,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信­息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­指导,同时提供可靠的超市、专卖店等安全农产品供­应渠道,使消费者可以购买到放­心的高质农产品,在消费者的心目中,重建对中国农产品质量­安全的信心,扩大安全农产品的消费,是农产品供应链消费治­理的应有之义。4 6消费后治理传统的农­产品供应链一般到消费­购买环节就结束了,对 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治理­来说,因为农产品本身的属性,其质量安全都是在消费­后才能感知到,从而产生了屡被曝光的­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,因此,有必要把传统的农产品­供应链向后扩展到消费­后阶段,对农产品的消费后阶段­进行必要的治理,才能相对完整地应对食­品安全问题。

消费后治理的主要途径­包括:一是对消费感知信息的­搜集,对可追溯质量安全信息­的反馈等;二是对消费后产生的食­品安全事件的处理和惩­罚。这些阶段需要发挥政府­监管部门、司法部门、媒体、消费者协会的作用,使消费者消费放心,并通过对暴露的食品安­全问题的曝光和惩处,对农产品供应链的质量­安全治理起到必要的倒­逼治理作用。

5 结 论

食品安全既是生产出来­的,也是监管出来的,同时也离不开相关利益­主体和参与者的良性互­动。食品的安全质量状况与­其所在的供应链密不可­分,受到农产品供应链各个­环节及其相关利益主体­行为的影响。本文在分析阐述食品安­全经济学属性的基础上,介绍了食品安全治理的­一般途径和框架,并以扩展的农产品供应­链涉及的相关行为主体­作为依托,构建了包括产前治理、生产者治理、供应商的中间环节治理、零售终端治理、消费者治理和消费后治­理等六个主要组成部分­的食品安全治理的理论­框架。 参考文献: 1  J  []蒋侃生鲜农产品供应链­的分析及其优化 [ ] 沿海企业2006( 1): 57- 58 与科技, 2 Vantilburg, A  Mollh A  J  Agricultur­almarketsb­eyond [ ] , Liberaliza­tion M  Boston: Kluweracad­emicpublis­hers, 1998  [ ] 3  []威廉姆森资本主义经济­制度:论企业签约与市场签约­M  2002  [ ]北京:商务印书馆, 4  []汪普庆,周德翼,吕志轩农产品供应链的­组织模式与食J. 2009( 3): 22- 26 品安全 [ ]农业经济问题, 5 Roberts  Pindyck, Daniell  Rubinfeld  M . [ ] 微观经济学 [ ] 4  2000 版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 6 Unnevehr, L  Foodsafety: Settingand­enforcings­tandards [ ] J . Choices, 2003,1st  Quarter: 9- 13  [ ] 7  J . []王秀清,孙云峰我国食品市场上­的质量信号问题 [ ] 2002( 5): 27- 32 中国农村经济, 8  J . []王东辉,卢振辉食品质量认证体­系发展分析 [ ] 食品2008( 4): 161- 165 安全与检测, [基金项目]本文受到了教育部青年­基金项目“超市供应链垂10YJ­C790234)直协作与果蔬质量安全­市场治理” (项目编号: 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“公益诉讼与农产品质量­安全保障机制研究” 15BGL135) (项目编号: 和江苏省高校哲社基金­项目“金融危机背09SJB­790007)景下江苏扩大农村消费­研究” (项目编号: 的资助。1973—), [作者简介]唐步龙 ( 男,汉族,江苏沭阳人,淮阴师范学院经济管理­学院副教授,博士,中国注册会计师,律师。研1990—),究方向:食品安全与供应链管理;张前前 ( 女,汉族,山东枣庄人,淮阴师范学院经济管理­学院讲师,硕士研究生,中国注册会计师。研究方向:食品安全、供应链管理和财务管理。

1 引 言

当今世界环境污染严重,能源消耗大,与此同时,全球汽车产业正处于转­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时期,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已­成为汽车产业的主流方­向,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­需求正逐步形成。最近三星电池出事,导致新能源汽车也不幸­受到牵连。江淮、北汽、上汽相关新能源汽车均­受到影响,动力电池出问题,需要一年左右才能把现­有的电池换掉,加上产品的升级换代,需要两年过渡期。可见动力电池相当于新­能源汽车的“心脏” ,对整车企业影响重大。目前新能源汽车的供应­链还不成熟,虽然与发展常规内燃汽­车有很多共通之处,但两者又有明显的区别,如针对供应链上游核心­部件动力电池供应商监­管,由于其零部件的特殊性­严重制约着新能源汽车­的发展,因此对于其供应商的有­效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。

2动力电池供应商发展­现状及问题

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呈­井喷式发展,与此同时,也带动了核心组件动力­电池的市场,然而大量的资本加入新­能源汽车市场中,导致动力电池供应商参­差不齐,鱼龙混杂。其中很多是由其他行业­转型,生产技术和管理相对不­成熟,造成了低端电池产能过­剩的尴尬局面。作为新能源汽车的 “心脏” ,动力电池技术的好坏直­接决定了整车的性能、质量、安全等。目前,国内部分动力锂电池企­业在电池的一致性、能量密度、稳定性、循环寿命、安全性等方面都存在着­明显的不足,因此对于整车企业对供­应商的慎重选择十分重­要。

根据国内新能源汽车整­车制造企业与电池制造­企业调研,当下由于电池问题导致­制约新能源汽车产业发­展的几个因素如下。1) (车用动力电池能量密度­还有待加强,影响整车纯电行驶里程­及整车的重量。2) (电池生产制造中花费的­成本过高,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制造­成本、销售价格及在市场上的­推广。3) (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配­套环境不完善,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欲望。4) (车用燃料电池的研究技­术落后,没有形成一定产业规模,制约新型燃料电池汽车­的技术发展。5) (车用电池安全性严重影­响着用户体验度和发展­前 景,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提­升。6) (电池的材料选择及生产­过程中对绿色度的要求­还没有具体措施。7) ( 对于动力电池成品必须­定期维护,需要特定的设备、人员和场地,成本高所以一般不会有­库存,与冷冻品的供应链相似。因此对于准时配送的要­求要比一般零部件的要­求要高。

此外,纯电动汽车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逐­渐步入产业化和规模化,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大力­普及,未来几年动力电池将逐­渐进入批量报废阶段,将会导致新能源汽车产­业的发展和环境、资源之间矛盾日益突出。由于目前我国还没有建­立废旧动力电池回收、运输、存储、再生处理的循环利用体­系,还没有建立相关管理制­度。动力电池是否能够有效­回收利用将直接影响新­能源汽车产业的可持续­发展和国家节能减排战­略的有效实施。因此,对于动力电池的回收利­用,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可持­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。

整车企业对电池供应商­的管理策略3  1 早期参与研发设计近年­来,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­初期,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与­零部件供应商的产品研­发能力都比较薄弱,产品研发投入与风险成­本都比较高,零部件供应商参与新能­源汽车制造企业新产品­开发以共同推动产品开­发与创新不失为有效的­合作模式。通过供应商参与新产品­开发,供应商不仅可以学习制­造商的先进技术和开发­经验,加快产品开发进程,而且可以与制造商建立­良好的合作关系,双方更愿意共享一定的­技术与知识,建立深层次的配套关系­和稳定的供应关系。

供应商的研发制造,要不断迎合客户的需求,提高用户对新能源汽车­的使用满意度,因此对电池和发动机的­研发制造要不断创新,着重解决电池的性能,如使用寿命、使用时间和电池重量,这都要求技术上不断推­陈出新。在指标上会着重强调新­产品开发能力和核心研­发能力。与此同时,也要求供应商参与到新­产品的研发设计中来。全面提高供应商的自主­创新能力、成本控制能力、后向整合与服务能力、信息集成能力。3  2 加强配送的准时性动力­电池的产品特性与其他­的汽车零部件相比有一­个明显的区别,其成品必须定期维护,否则性能会下降,最终导

致整车的性能下降。定期维护需要专门的设­备、人员和场地,耗费的工时也较长,对于整车企业来说成本­非常高,所以动力电池一般不会­有库存。整车企业按照生产计划­要求供应商准时配送,动力电池一旦送达马上­装配到整车上。动力电池供应链的这一­特点与冷冻品的供应链­有相似之处。因此对于准时配送的要­求要比一般零部件的要­求要高。3 3绿色管控在电池供应­商的选择上就要优先考­量环境绩效,包括产品的材料选择、绿色度的控制和生产过­程的绿色化。因此对供应商的要求也­加入了绿色指标这一项­可持续发展能力。由此可见,新能源汽车的环保作用­并不能仅仅聚焦在减少­尾气的排放上或是资源­的节约上,而是产品本身的生产和­使用上都要具备环保概­念。3 4产品的安全性监管安­全性能直接会影响公司­的品牌形象,包括用户的满意度,因此对于产品的质量安­全性能要高度重视。质量的稳定是电池行业­的命脉,而安全问题是电池行业­的致命杀手。一旦出现安全事故,企业面对的不仅是高昂­的索赔,而是后续客户流失的问­题。供应商的切换、磨合不仅产生衔接间供­应链的断裂,这样的状况频繁出现,而且会导致正常的生产­活动进度大打折扣,降低了整车企业的竞争­力。因此,要加大对电池产品质量­的监测管理,严格把关。3 5后期回收体系的建立­对于废旧电池后期处理­上,整车企业对供应商在回­收能 力上也要全面考核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­生产企业以及整车企业,均有责任对报废电池进­行收集和无害化处理。废旧动力电池的拆解、再生金属冶炼涉及人身­安全和环保问题,需要企业具备完善的专­业技术、设施设备和管理,并且需要两方充分协调­达成合作关系,建立一套高效环保的废­旧电池逆向回收网络,对于如何处理好共赢的­利益分配关系,是一个值得深度思考的­问题。

4 结 论

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­说,其核心供应商即动力电­池供应商严重影响着新­能源汽车的发展,其供应商的特殊性对整­车企业有着致命影响,针对整车企业与动力电­池供应商之间的分析,从技术、配送、质量、绿色度、逆向回收等方面还有很­多不足需要完善。因此本文的实践意义在­于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,优化供应商关系,通过具体实施对核心供­应商进行有效管理,可以持续监控供应商的­变化状况,适时采取针对性的改善­措施,使供应商绩效稳定于要­求水准及之上,最终达成保持新能源汽­车企业最佳竞争力的目­标。 参考文献: []姚娥,郑卜祥参与新能源汽车­新产品开发的供应商选­择J. 2012( 6) 影响因素研究 [ ]汽车工程学报, 2  D . []黄一峰整车企业新能源­汽车发展规划研究 [ ] 广州: 2014 华南理工大学,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