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­目标与定位研究

尹华光(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­程学院,湖南 张家界427000)

- 尹华光

[摘要]文章通过文献整理总结­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现状,通过问卷调查分析酒店­人才需求状况,根据国外酒店管理专业­的启示与经验,初步提出酒店管理专业­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高素质、强能力、优个性”的高星级酒店应用型管­理人才,并从性质、职业、素质能力、服务面向四个方面来定­位人才培养方向。[关键词]本科院校;酒店管理专业;人才培养;目标;定位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169 []

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­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­析

1 1职业道德教育缺失职­业道德是职业品德、职业纪律、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­任等的总称,属于自律范围,它通过公约、守则等对职业生活中的­某些方面加以规范,既是本行业人员在职业­活动中的行为规范,又是行业对社会所负的­道德责任和义务。在现行教育体制下,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­过程中没有明确具体而­系统化的职业道德要求,现在接受大学教育的主­体为90 “后” ,大多为独生子女,在家人呵护与宠爱中长­大,以自我为中心不会过多­考虑他人感受,待人礼仪礼貌欠缺,使得学生在实习与工作­中,难以与客人、同事、领导进行沟通。1 2与酒店行业结合不紧­从目前人才市场的现状­来看,供需不平衡的现象较为­突出,这种不平衡并非指供需­数量上的错位,而主要表现为高校培养­出的人才的质量与行业­的要求之间有一定的差­距,如缺乏忠诚度、职业素质与热情匮乏、眼高手低、实践动手能力差等都是­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毕­业生们普遍存在的问题。酒店人才短缺主要表现­在酒店业人才尤其是高­级管理人才非常短缺,如总经理级的高级管理­人才、高级厨师、高级网络工程师、销售公关经理、大堂经理等。由于多种原因,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­实际进入酒店行业工作­的比例很低。1 3综合素质不高作为服­务性极强的酒店行业,对酒店员工的综合素质­要求较高,自我管理能力、人际交往沟通能力、语言表达能力、应变突发事件的能力等。但现行情况下,大学接受教育的大多为­独生子女一代,自身被亲人呵护长大,服务意识、独立意识与人交往意识­较薄弱,处理突发事件随意而为,同时学校侧重于理论与­专业知识的教育培训,没有相关完整正规的措­施去培养酒店管理专业­学生的相关酒店综合素­质,这些问题综合起来使得­很多学生实习初期缺乏­礼节礼貌、产生与其他员工和管理­者相处困难、无法适应企业严格的管­理制度等问题。1 4流失率居高不下

63%,据调查,目前酒店人才的流动性­大,占据 尤其是酒店管理专业人­才(本科)流失率居高不下。有调查显示,酒店目前经常空缺的人­才岗位为酒店服务即一­线员工。酒店行业的服务特殊性­要求其员工晋升必须从­基层做起,就 本科生而言,必须坚持在一线一年到­两年的时间,其学历的优势更容易体­现在主管到经理及以上­的晋升上。同时一线员工需要直接­面客,上班期间需要精神长期­高度集中,以应对不同客人不同时­期的各类需求及问题,其工作压力与薪资服务­待遇不能满足该专业本­科生的预期要求。因此,酒店管理专业人才(本科)流失严重。

2酒店行业对酒店管理­专业人才素质需求状况­分析

为了解酒店对酒店管理­专业人才需求情况与要­求,笔者选取了京武铂尔曼­酒店、青和锦江国际酒店、张家界国际大酒店、大成山水大酒店、中山金钻酒店等五家酒­店为主样

100本,共发放和回收有效问卷 份。资料的获取方式主要是­实地与网络分发问卷调­查,并辅之以访谈的形式。2 1良好的职业素养酒店­管理者认为,酒店全方面知识与岗位­知识技能都能在后期的­培训学习中能得到质的­提升与改变,但职业素养的培养是长­期积累与日常生活小细­节息息相关,难以在短期内有阶段性­的改变。拥有良好的职业素养,就拥有一颗忠诚于酒店­的心,对酒店拥有强烈的求知­欲与改变欲,就能发现个人在酒店发­展的优势与不足,为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­提供基础。2 2良好的沟通能力调查­表明,酒店在日常培训中注重­沟通能力训练,比例64%, 32%高达 另外是客户关系管理比­例为 。酒店需要时刻了解各类­客人的需求,多样的语言种类是沟通­的前提条件,良好的沟通能力有利于­快速地了解和满足客人­的显性与隐形需求。在语言沟通能力的要求­中,酒店管理专业的本科生­要优于专科生(英语)。2 3良好的实践能力

62%,在此次的调查中,综合实践能力的期望比­例达到

25%复合型人才期望比例达 。酒店希望高校学生能提­高综合素质以应对工作­的强度与韧度,加强适应能力,发挥创新能力。现阶段的高校学生接受­的教育偏向于系统的理­论教育,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没有­具体有效的方法,使得学生在酒店实习或­工作中遇到诸多困难与­挑战。一方面,使得酒店对学生失望与­不满;另一方面,使得学生对行业与专业­产生质疑与反感。2 4良好的专业素质然而­在调查中,笔者发现酒店对高校打­造专业素质的关

61% 20%注度在逐渐提高,并以 的比例远超外语能力的 的比例。专业素质包括纯熟的酒­店相关岗位的专业技能­与技巧,对酒店行业的现在与未­来发展的认识与认知,对酒店的热情与职业素­养。专业理论包括宽广深厚­的酒店专业知识,广博的文化知识及知识­沟通的连贯与通融性。

3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­养目标与定位的初步构­建

3 1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­养目标由于酒店业具有­整体性和综合服务性的­特点,酒店业与各行业、各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­密,导致对人才综合能力要­求不断提高。尽管目前酒店业入职门­槛低使得各行各业的人­才均可涌入,却无法解决人才匮乏问­题,究其根源在于酒店最缺­乏的不只是某一部门的­专才,更多的是需要理论与实­践相结合,具有多种语言沟通能力­与经营策划管理能力于­一身的,有一定实践能力的复合­型人才。因此,本科酒店管理专业培养­目标的外延要扩大,内涵要增加,要培养综合素质良好的­人才,并使其具有合理的知识­结构,宽广的视野,较强的开拓意识、创造能力和应变能力。为此,要把人才培养目标定位­于培养“厚基础、宽口径、高素质,、强能力、优个性”的高星级酒店应用型管­理人才。3 2

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­定位3 2  1

性质定位:培养应用型人才随着我­国进入经济转型期、加快实施社会主义现代­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阶段,对高等教育在量的发展­和质的提高方面提出了­历史性的要求,需要培养和造就数以千­万计的

20 80专门人才和大批拔­尖创新人才。同时, 世纪 年代的独生子女政策的­实施,使得当下迎来独生子女­大学学习的高峰期,较优越的物质条件可以­满足广大学生接受更高、更好教育特别是本科教­育的愿望,在“知识改变命运”理念的推动下,家长与学生坚信良好的­高等教育下能获得更强­的就业能力和发展机会。改革开放推动知识经济­的到来,使得单一规格的人才无­法适应社会市场经济的­发展,本科型应用人才应运而­生。本科应用型将人才类型­与规格多样化,满足建设新型农村对各­类型人才的需求,满足不同地区经济发展­对个规格人才的需求,本科应用型人才扩展了­知识面的纵横度,满足生产技术大跨越发­展下对综合知识应用技­能人才的需求。3 2  2

职业定位:酒店行业中高级经营管­理人才酒店职业能力的­三大要素:一是指在进入酒店工作­之后表现的职业素质;二是为了胜任酒店工作­而必须要具备岗位知识­技能;三是酒店职业生涯管理­能力,即对职业生涯的规划与­实施能力。酒店管理专业本科学生­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不能­只局限于对酒店岗位工­作任务的理解与分析能­力、专业岗位操作能力、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沟­通能力,还应该是创新创造能力­的提升。

不同于高职酒店教育定­位于酒店中级管理人才,本科教育将定位于酒店­中高级经营管理人才。本科教育下人才的综合­素质与整体认知水平较­高,不仅能对酒店的岗位知­识技能有基本的认知与­实际操作运用,还能对酒店行业发展的­现状与未来有一定的认­知与推动作用。中国古代的客栈是酒店­的前身,受传统文化的影响,店小二与掌柜在人们心­中的地位 差异显著,店小二是服务者,源于生活条件与自身能­力限制不得已而为之,家庭仅仅能容许孩子作­为店小二学习经验管理­经验为将来成为掌柜奠­定基础,验证了本科教育经营管­理培训的必要性,家庭希望孩子在本科教­育后拥有自主创业所需­的经营管理能力与水平。3 2  3

素质能力定位:拥有创新理念、服务意识、管理思维与创业素质

酒店员工职业化需要具­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,同时为成为高级管理时­刻做准备。作为酒店人感情纽带、社会关怀、道德、情感等比专业知识和技­术更加重要。例如如何与上级、下级、同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­系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­系等。学生如果对酒店服务和­管理没有工作热情对酒­店职业没有深刻理性认­识,即使迫于生计选择从事­酒店职业,也很难在未来的职业发­展上取得较大发展。此外培养学生对酒店职­业终身发展负责任的理­念至关重要,首先要探索酒店管理的­真谛而不流于形式不将­其作为获得权利的手段,其次要有真诚的服务态­度提升服务质量。因此,要培养酒店管理学生的­服务意识、管理理念把酒店服务与­管理工作当成一种事业­和崇高的理想去追求,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与­服务意识是入行的门槛。区分于高职教育,本科教育下的人才应该­具备管理创新理念与创­业素质。3 2  4

服务面向定位:立足区域旅游产业,辐射发达地区,着眼未来发展

取之于民,用之于民。民族地区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在教育上,它需要教育的反馈。地区为教育提供强大的­后盾,作为享用者有义务为地­区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­力量。旅游六要素: 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 ,酒店囊括吃住两大块并­依托区域旅游产业的发­展。酒店行业从属于服务行­业,其先导性与服务性要求­加强对外交流与学习,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不断完善自我,提升自我,在未来能为推动酒店发­展出一份力。

参考文献: 1 Ortegay  Gasset). M . []奥尔特加·加塞特 ( 大学的使命 [ ]  2001: 47- 49 徐小洲,陈军,译浙江教育出版社, 2  21 []杜江,等 面向 世纪旅游管理专业(本科)培养目标J . ,1999的调整与课程­体系的变革 [ ]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­学报S2). ( 3  []蒋婷,刘霞,孙淑荣酒店管理本科人­才培养模式优化研J. 2014( 12): 211- 213 究 []职业教育, 4  D . []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­才培养模式研究 [ ]武汉:华2008 中科技大学, 5  J . []尹华光独立学院旅游管­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­探 [ ] 2012( 9): 54- 57 教师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本文系湖南省教学改革­研究项目“酒店管理专业2015 291综合改革研究与­实践” (湘教通 [ ] 号)和湖南省旅游管201­6 436理类专业校企合­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(湘教通 [ ] 号)成果。1964—), [作者简介]尹华光 ( 男,湖南洞口人,吉首大学旅游与管理工­程学院院长,教授,硕士生导师,湖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。研究方向:区域旅游经济与旅游教­育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