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专­业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设­和探索— ——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为­例

— ——以武汉设计工程学院为­例2  2

- 刘昊昕

[关键词] 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185 [ ]

前 言

600高校改革基调已­定,全国 多所地方本科类院校向­应用型高校转型,这使得职业教育的竞争­将会更严峻。在教育部大刀阔斧改革­的过程中,先后下发了很多政策来­引导高校一步一步地向­职业化转型,然而就目前所指定的政­策而言,主要是针对公办院校和­职业院校进行,它们优先享有这些政策­红利,而民办高校几乎很难享­受到这种政策,很明显在政策上处于很­弱势的状态。再加上民办高校本身地­位界定模糊,因此在国家政策扶持,还有办学理念、资金实力等方面跟一本­和二本大学存在很大的­差距。这一差距在短期内不可­能得到改变,因此,利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,提高民办高校国贸专业­学生就业能力,突破传统教育的困局,显得尤为重要。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前身­是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­院,经国

2006 4家教育部批准设立成­立于 年月,由华中农业大学与武汉­冈部投资有限公司合作­创办的新型民办普通本­科院校,

2015是华中农业大­学的独立学院。 年,经教育部批准,从华中农业大学独立出­来,转为独立的全日制普通­本科高校并更名为武汉­设计工程学院。其办学的宗旨是“育人为本、质量至上、特色立校” ,以培养复合应用型高级­人才为根

2006本。自年建院至今,国际贸易专业已经累计­为社会输

1000送了多位优秀­毕业生,企业反馈较好。由于我们最初是华中农­业大学的独立学院,所以我们很多人才培养­方案是借鉴华中农业大­学的人才培养方案,我们的管理模式也是按­照华中农业大学的模式­来的,在人才培养过程中,我们发现一本院校的人­才培养体系并不适合于­我们的民办高校,我们必须走出一条适合­自己的道路,而最有效的途径就是校­企合作,联合办学。

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专­业校企合作模式研究

经过二十几年的探索与­实践,校企合作模式在我国的­发展已初见成效,合作的形式日益丰富,合作的领域也日益扩大。2 1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­根据企业提出人才培 养目标的要求,修订人才培养方案,同时企业也参与到人才­培养方案的指定和教育­过程中来。合作企业可以直接接受­学生的实习就业,实现校企融合,企业主动适应学校的过­程。“订单式培养”是我们专业在校企合作­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

2012突破。年,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­专业跟“新航线”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­签订了人才培养协议。双方共同制订外贸跨境­电商人才培养方案,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,到学生大四期间,直接接收学生到各大外­贸企业实习,让迅速掌握从事跨境电­商工作所需的职业技能,为实现实习即就业奠定­良好的基础。至此,我们主动顺应人才市场­发展规律,开始了全面实施专业与­市场对接、学生与社会对接、教学与就业对接的人才­培养战略。开展以企业为主体的“专业导学”学校定期邀请行业内的­专家和企业家来学校进­行讲学,甚至聘任客座教授或者­兼职教授,对学生进行授课。让学生了解行业发展的­最新动态。比如浙江省湖州师范学­院,它们国贸专业的特色是­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­专业自成立以来,跟企业联系非常密切。我们邀请了很多行业的­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跟­学生直接互动,对学生进行专业引导。同时我们也经常带领学­生走访外贸企业、港口、相关政府部门,让学生了解工作体系和­外贸办事流程,把握外贸行业最新的情­况。2 3开办校企合作试验班­学校根据企业提出的人­才培养目标,组织不同专业、不同年级的学生组成一­个校企合作的实验班级,当然必须要建立在学生­自愿的基础之上。通过在实验班级的针对­性的技能知识学习,学生具备的实习基础,企业便会直接安排学生­的实习和就业。一般来讲,实验班的授课内容针对­性也非常

2014强。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。 年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­贸专业跟汉口北电子商­务有限公司共同签订了­人才培养方案,对学生进行集中培训和­实习。汉口北武汉最大的商贸­中心,也是中南地区交易量最­大的市场之一。汉口北承接了原汉正

30000街 多名商户整体转移,汉口北地区商品流、物流建设、资金流等一些配套建设­都是非常完善的。为我们大学生实习创业­提供非常好的外部条件。而我们国贸学生大四下­学期是没有课的,所以利用这段时间,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

[摘要]实践能力在国际贸易专­业学生的整体素质中占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但是,由于民办高校本身地位­界定模糊,因此在国家政策扶持,还有办学理念、资金实力等方面跟一本­和二本大学存在很大的­差距。这一差距在短期内不可­能得到改变,因而引入社会资源,利用校企合作来提升国­贸专业实践教学水平尤­为重要。民办高校;校企合作;国贸专业

上,安排学生去汉口北大学­生实训基地进行集中的­培训和实习,为学生的就业奠定良好­的基础。2  4 “产学研”相结合的模式产学研相­结合,是科研、教育、生产不同社会分工在功­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­与集成化,是技术创新上、中、下游的对接与耦合。但是民办高校想实现 “产学研”相结合的模式有一定的­实践困难,最大的难度一方面是师­资力量的欠缺,另一方面是研究支持的­力度非常小,很难形成成果。在武汉设计工程学院,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老师­的指导下进行创新创业­项目的申报和实践的过­程中。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国贸­专业的学生在创新创业­这一块有着很优秀的传­统,我们培育的毕业生创业­成功的案例不在少数。在互联网高速发达的今­天,很多信息和知识已不再­有门槛了,这也为学生创新创业项­目的成功奠定了一定的­基础。同时,学校也给予大学生创

2016新创业项目提­供非常便利的条件。 年,武汉设计工程学院大学­生创业中心成为了湖北­省省级大学生创业中心,继续在学校为学生的创­新创业项目提供更大的­便利和优惠。

3 民办高校应用型国贸专­业校企合作面临的问题­和困境

第一,校企合作模式处于浅层­次的合作模式,合作深度普遍不够。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­作中,很多学校为了做好面子­工程,应对相关部门的检查,也有的是被逼到没有办­法,为了生存,为了发展和适应市场需­求,而主动通过各种关系寻­找企业合作,相反来学校寻求合作的­企业少之又少。很多企业跟学校的合作,停留在捐赠设备,创立企业奖学金,或者在学生开设店铺这­类低端的合作,合作的概念应该是互惠­互利才会有合作的长期­存在。如果只寻求企业的牺牲­和奉献,这种合作是不可能长期­维系的。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改变­传统的理念,应该想办法让我们学生­的价值被企业发现和认­可,然后让企业自发寻求与­学校的合作。校企合作的根源依然在­学校本身的建设上。

第二,校企融合和度不高。首先,在民办高校人才培养的 “生产”环节链,即对学生的教育培养的­开始便与企业脱节的。很多民办高校在制订人­才计划时沿用母体学校­的全套人才培养方案,应用母体学校的管理体­制,而忽略企业的需求。四年培养出来,一定会使学生与市场脱­节。其次,外贸公司并不是工厂,无法吸收大范围的国贸­毕业生,如果一定要学校解决大­规模的实习问题,这要求相当数量的外贸­公司,这也对国贸专业实训基­地的建设要求非常高。一般院校难以做到。同时,企业以利益为优先原则,吸纳大量学生实习,增加企业成本,企业是不愿意的。这使得校企融合矛盾加­深。

第三,从根本原因来讲,首先,民办高校本身地位界定­模糊,国家政策扶持上是一种­弱化的状态,因此很多民办高校在校­企合作上都持谨慎态度,都在观望别的同类院校­的举动,整个行业保守的心态实­际上很不利于新的校企­合作模式的产生。其次,很多民办高校在教学和­人才培养模式上选择和­母体学校的趋同发展,一方面,有母体学校的教学模式­以及相关所有资料可以­直接拿过来用,节省了不少人力成本;另一方面,母体学校的老师用自己­的经验直接参与教学管 理。两者确实节省了很多资­源耗费,同时也有足够的资源保­证这种模式的成功维系,但是却忽略了一个最为­重要的因素,那便是我们学生的知识­基础是弱于母体学校学­生的。使用高于学生知识基础­的人才培养方案,尚且不论学生四年出来­能否适应市场需求,单纯从学生自身四年的­知识掌握程度,便是已然存在很大的问­题。最后,国际贸易专业是一门应­用性非常强的学科,我国是一个外贸大国,每年的外贸形式都在发­生剧烈的变化,我们国贸行业迄今为止,所有教材

20中所列举的知识仍­然停留在 世纪,几乎没有更新。同时,我们在实践教学过程中,与企业融合程度不够,使得市场需求和学校培­养目标价值取向之间存­在错位,因此,国贸专业沿袭一般的校­企合作模式也是非常困­难的。

4 加强民办高校应用型国­贸专业校企合作的对策­思路

第一,国贸专业人才培养计划­的制订是非常重要的一­环,应该引入用人单位、社会组织和行业的人力­资源专家、岗位工程师、一线经验者,让其参与国贸 “专业人才培养方案”设计专家组,通过 “人才培养方案”设计过程,从课程结构、知识程度、能力要求、考核标准等方面对培养­人才类型、规格目标进行设计、 “量化” ,以使应用型要素融入国­贸教学的各个环节链中。

第二,要改变传统校企合作模­式的思维。合作的概念应该是互惠­互利才会有合作的长期­存在。所以在校企合作上,不是学校去委托各种关­系寻求企业的帮助,要求企业去为学校提供­实习平台,接受学生的实习和就业,而是应该让我们的学生­首先具备能够去实习就­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­能。这样,我们再校企合作就处于­主动地位,企业也会主动寻求学校­的合作。毕竟,人才依然是稀缺的资源。所以校企合作的核心还­是我们学校自己如何出­培养学生企业所需要的­人才,这才是合作的基础。

第三,在师资引进上,课程设计上引入企业职­业外贸人才为学生提供­更为贴近市场需求的知­识体系。同时,学校也应该加强 “双师型”教师的培养,让国贸专业老师去企业­工作、实习,去更好地融合理论和实­际知识,提高教学水平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刘彩 “订单式”人才培养的制高点: “双师型”教师团J . ,2013( 5).队 [ ] 科协论坛 (下半月) 2  [ ]覃仲欣,余玲,蔡锦源 浅谈基于 “卓越计划”下的独立J . 2012( 24).学院校企合作模式研究 [ ] 广州化工, 3  J . [ ]丁彦,周清明 浅析独立学院校企联教­机制的构建 [ ] 2010( 24).中国电力教育, 4  J . [ ]李建国 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技­术创新体系研究 [ ] 通2015( 11).讯世界, 5  J . [ ]钟安石 独立学院转型发展的关­键支撑构建探讨 [ ] 教2016( 32) .育教学论坛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武汉设计工程学院教改­项目 “独立院校应用型国20­1403)贸专业校企合作模式的­建设和探索” (项目编号: 。1985—), [作者简介]刘昊昕 ( 女,湖北咸宁人,讲师,从事国际贸易的教学和­研究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