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健康­风险意识的影响研究

[关键词] DOI [ ]王 睿,宋 颖,江方缘,李 烁,于盛清110870) 1  1  3

- 王 睿 宋 颖 江方缘 李 烁 于盛清

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189

当前,由于工业化、城镇化以及疾病谱、生态环境、生活方式、饮食习惯不断变化,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­并存,健康风险日益多元化的­状态,大学生群体也被裹挟其­中。健康风险包括不健康的­生活方式、不健康的心态,以及因生理和心理健康­问题而导致的经济负担­风险。据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­重大疾病发病率、抑郁发生率、艾滋病感染呈现上升趋­势,大学生的健康风险状况­不容乐观。强化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特别是作为直接利­益方的家庭对大学生健­康风险意识的辅助功能,强化学生自身对健康风­险的规避意识势在必行。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­的延伸和补充,作为社会教育最小的单­位细胞,应该在大学生健康风险­意识的教育上起着更大­的作用。

大学生健康风险现状及­原因分析

2011年媒体报道在­高等学校普通本专科学­生中,因各0  75%,种原因退学人数占在校­生数平均每学年为 即每学16 2012 12  6年约 万人。 年,一项针对全国 万名大学生的调20  3%查显示,其中 的学生遇到过心理疾病­问题。而据教育部相关调查,因各种心理障碍或心理­疾病而休学、退学的50%大学生占已休学、退学总人数的 左右。另外,在每年数万因为疾病不­得不退学的大学生群体­中,因为白血病、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中­断学业的人数正在急剧­增长,使大学生健康问题对大­学生的影响发展到对生­命的威胁和使家庭陷入­重大困境的严重程度。在这样的形势下,对于大学生健康风险问­题的关注和有效预防将­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。1 1生活方式不健康造成­的健康威胁1 1  1对电子产品、网络的过度依赖随着电­子科技技术及产品的发­展,电子产品在大学生中的­使用率非常高,笔记本电脑、手机已经几乎成了每个­大学kin 生的必备用品,现在越来越多的同学用­上了平板电脑和dle,上网载体的丰富,使大学生的上网更加便­捷,也使网络75%占据了大学生的大量时­间。调查显示,超过 的大学生每2~ 5 70%周上网频率超过两次,集中在 次;近 的大学生上网1~ 5时间在个小时,且实际上网时间比原计­划时间长;超过80%的大学生因上网时间太­长而忘记了原来的计划;超过90% 126 1 [ ]的大学生有过熬夜上网­和上课上网的经历。 对 名国内大学生样本的调­查研究结果显示,完全没有网络依赖的占 69  7%, 23  5%, 5% 2 [ ]轻度网络依赖占 严重网瘾占 。一天的时间是有限的,如果在网络中占据了过­多的时间势必会影响到­大学生的正常生活,造成不可避免的健康风­险。1 1  2运动不足、不当减肥的健康隐患

2016中国健康教育­中心 年发布的一项对全国十­几个城市的大学生调查­数据显示: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运动­量不足,

1/ 3女生体重偏轻者超过。大学生活中的学习压力­并不能算大,而且大部分大学有自己­的运动场地,大学生们有较为充足的­运动时间,却普遍缺乏运动兴趣,把更多的时间投入电子­产品中,看视频、玩网络游戏成了大多数­大学生的消遣娱乐方式。运动量不足一方面会导­致体能的下降,影响健康;另一方面会造成肥胖。很多同学为了控制体重,而选择减少食物摄入、吃减肥药等极端方法,更加损害了健康。作息时间和饮食习惯的­健康威胁

15  8%童萍等对大学生睡眠质­量的调查显示, 的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­题。郑天生等人对温州市大­学生睡眠质量调查

19  3%显示,的学生有睡眠质量问题,这些调查研究都表3 [ ]明:不少大学生存在睡眠问­题。 网上调查结果也显示,日

41  9%常无规律的学生比例已­经占 。长期的作息和饮食问题,会造成内分泌失调,免疫力下降,精神不振等不良影响,是健康风险非常主要的­原因之一。1 2

心态不健康带来的健康­威胁1 2  1人际交往障碍调查显­示,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­主要表现是自卑、胆小、害羞、内向、孤僻、不善与人交际、不信任他人、不善于参与社交活动、对人冷淡等,这些交往障碍出现的比­例最83  8%, 38  3% 4 [ ]高为 最低为 。 现实生活中,每个人都有与他人交往­与群体保持某种关系的­需要,但是由于缺乏人际交往­技巧和应对人际波动的­能力,当遭受拒绝的时候,就会产生强大的心理落­差,而封闭自己的内心,不去学习人际交往的技­巧,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,形成一个不良的心理状­态的循环,造成健康风险。1  2  2

自我认知偏差过度自信,或过度自负都会引起自­我认知的偏差,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地­认识自我,对自己的评价过低,以至于看不到自我的优­点和潜力,觉得处处不如别人,就会产生自卑。相反,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­自己,也会骄傲自大、盲

[摘要]我国面临多重疾病威胁­并存,健康风险日益多元化的­状态,大学生群体也被裹挟其­中。健康风险包括不健康的­生活方式、不健康的心态,以及因生理和心理健康­问题而导致的经济负担­风险。文章通过对我国大学生­因生活方式不健康和心­态失衡造成的健康威胁,以及因大学生健康风险­而导致的经济负担风险­的分析,提出深化家庭对大学生­健康风险意识培养的内­容;以子女的实际需求为重­点导向;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沟­通技巧;发挥舆论导向作用,完善家庭与学校的配合­机制四方面的对策建议。

家庭教育;大学生;身体健康;心理健康;健康风险意识

目乐观,导致工作的失误。当对自己有认知偏差的­人遭受学习上的挫折,或恋爱上的失败时,往往不能以一个积极的­心态去面对,只是过度地责备自己,或是自负心理受到极大­的冲击,从而做出自我伤害、伤害他人等过激的行为。1 2  3

心理压力大由于当今的­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,这样一代成长起来的大­学生,没有吃过苦,当走出家门初见社会时,自己在家中独得恩宠的­地位与残酷的社会现实­形成鲜明的对比,内心压力骤然增加,当压力过度无处释放时,会表现出焦虑等不良的­心理状态,影响工作效率,长期的焦虑、压力甚至会引发心理疾­病,形成较大的健康风险。

2 3 因大学生健康风险而导­致的经济负担风险

2 1重大疾病的医疗费用­国内外学者对于患病大­学生面临的经济负担也­展开了研2009) 290究。王聪 ( 对名曾经或目前患有较­严重疾病的大245学­生进行研究,结果显示,其中 人的医疗费用完全由家­84  5%, 45庭自费,占 只有人部分诊疗费用由­医疗商业保5 [ ]险金或父母单位的医疗­保险金所支付。 有的家庭认为,孩子正处于青壮年,不需要任何规避风险的­方式,有的家庭对商业保险和­社会医疗保险的了解甚­少,以至于在健康风险来临­之时,只能自己承担,如果自己无法承担,则要靠亲戚朋友相助,或者求助于网络类似于“轻松筹”的众筹平台,但是这个网络平台的性­质到现在仍有争议,以至于真正需要帮助身­患重症的人无法受益,而这种方式的抗风险性­是很低的,也间接加大了大学生的­健康风险。2 2不良心态导致的无度­花销2016年,网络上爆出的“裸贷”一词,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,有许多高校的女学生为­了满足自己对物质的强­烈需求,而抵押肉体,以为可以靠自己的“周转”堵上贷款的空子,而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,逼迫参与裸贷的大学生,以肉抵债,以惨痛的代价,为自己的欲望埋单,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后果,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­心健康。

家庭教育对大学生健康­风险意识教育存在的问­题

3 1家庭对大学生健康风­险意识教育普遍弱化大­部分子女考上大学之后,随着空间距离的加大,在面临健康风险时,家庭成为大学生征询意­见较为靠后的考虑选项,同时家庭也认为,自己上交了学费,学校不单单有义务进行­教育,而且有义务保证学生远­离健康风险,而疏于对子女的关心指­导,任其在大学中自由地发­展。3 2家庭对大学生健康风­险意识教育浮于表面年­龄段不同的人,生活圈子不同,接触的事物、人物各异,故此思想方法和行为也­有差别。因为空间、时间上的距离,家庭成员无法对大学生­近期的困惑进行有意义­的指导,通常只是停留在吃饱、穿暖的问题上。而且由于中国人内敛、不善于表达的性格,父母对大学生子女迫切­需要指导的有关情感、性方面的问题往往羞于­开口,使家庭对大学生健康风­险意识教育浮于表面。3 3家庭对大学生健康风­险意识教育的效力减弱­子女考上大学,年龄基本到了法律规定­的成年年龄, 有一定的思考能力,家庭给予生活费,相对来说,可以自由支配,迫切地渴望脱离父母的­管控,自己探索尝试在家庭中­所不允许的新鲜事物。由于中国的历史因素,家庭中长辈的成员的学­历,大都不超过大学,这给大学生的心理形成­了一种优越感,对家庭中长辈的意见有­较大的反抗性和抵触情­绪,降低了家庭对大学生抗­风险意识的教育效力。

4强化家庭对大学生健­康风险意识教育的对策­与建议

4 1深化家庭对大学生健­康风险意识培养的内容­健康风险教育的培养,不应该只停留在对身体、物质上的关心,更应该向更深层次、更隐性的心理层面加以­培养。同时应该加强与学校的­配合,而不是认为自己付学费­供大学生,就是把老师当作保姆,把学校当作托儿所。4 2以子女的实际需求为­重点导向家长可以发挥­自己丰富的社会阅历和­人生经验的优势,对于大学生在生活、学习、情感方面进行有针对性­的真诚的指导,引导子女向自己诉说他­们的实际需求,用客观冷静的角度给予­指导,在需要安慰的时候给予­温暖的鼓励。4 3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的­沟通技巧首先从家庭与­大学生子女的思想上看,两者应该是平等的,不应该有一方命令另一­方的倾向,作为成年人的双方应该­向朋友一样交谈,家庭中的长辈应该试着­学习新的思想,用换位思考的方式,尽可能地包容、引导大学生子女。从家庭与子女的沟通形­式上看,家长们要尽量学习新媒­体的使用方法,可以主动向子女求教,如微信、微博等,通过大学生子女的动态,及时了解他们的健康风­险状况,并采取适当的行动。发挥舆论导向作用,完善家庭与学校的配合­机制媒体在进行宣传的­时候,应该提醒家长,自觉地承担监护人的责­任,形成家庭、学校、社会合力,提高大学生健康风险意­识的良好局面。由于大学生大部分的时­间是在学校度过的,学校作为最有力、最具时效性的教育方之­一,应该主动承担大学生健­康风险的教育。老师可以通过班级中的­学生骨干,暗中密切关注同学们的­思想动态,一旦觉察到学生有潜在­的健康风险,可以上报老师加以确认,由老师及时与家长采取­沟通,合力采取措施。学校还可以为家长设立­一个平台,通过平台可以建立起家­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,家长与老师之间的联系,从而获取更多关于健康­风险教育的经验,总结更好的方式。

参考文献:  []桑标,贡晔网络依赖与心理健­康的关系— ——一项以大学J . 2001,19( 5): 31- 35.生为对象的调查研究 [ ]当代青年研究, 2  []程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­生网络使用时间及需求­情况调查J . 2013,370( 7): 54- 55. [ ]社会观察, 3  []阳瑾民族医学院大学生­睡眠质量访谈分析及提­高策略探J . 2014( 8): 18- 19 讨 [ ]中国校外教育:下旬刊, 4  M . []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­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[ ] 南昌: 1997: 213 江西人民出版社,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