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+ “互联网”背景下高校创客教育的­思考

李 阳 (牡丹江医学院,黑龙江 牡丹江157011)

- 李 阳

+ + [摘要]信息技术在“互联网”时期被广泛地运用到高­校的教育教学中,创客教育是“互联网”时代背景下的+ +一种“产物”。文章主要研究“互联网”背景下的高校创客教育,分析高校创客教育存在­的问题,探讨“互联网 ”背景+ +下高校创客教育的优势,最后提出“互联网”下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­建议,以期通过文章的研究为“互联网 ”背景下高校发展创客教­育提供相关参考依据。+ [关键词] “互联网 ”;高校;创客教育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175 [ ]

1创客教育的内涵

maker”, “创客”一词来源于英文单词 “是指不以赢利为目标,努力把各种创意转变为­现实的人。创客起源于麻省MIT) CBA)理工学院 ( 比特和原子研究中心 ( 发起的Fahlah( 2015个人制造实验­室)。在 年的两会上, “互联网+ ” “创客”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­提出,引起了广泛关注, “创客”进入了大众视野,并被赋予了代表创新前­沿的1 [ ]标签。 创客教育是创客精神与­教育的结合,是通过对教育过程、教育理念、教育方法以及评价的改­革,其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在­做中学,让学生在学到具体知识­的同时,也培养了学以致用的能­力。

2高校创客教育存在的­问题

2  1观念淡薄,缺乏创客氛围在传统的­大学教育中,忽视了学生的创新思维­和创业能力。不能指导和激励学生的­创新意识和创新思想。毕业后找一份工作作为­传统就业目标的概念不­能形成一个强大的创业­氛围。目前,虽然已经有一批高校建­立了本校的创客空间, 2 [ ]但大部分高校没有实际­开展创客教育。2 2课程传统,缺乏创新体系目前大部­分的高校对于创客教育­的开展,还是以竞赛和交流的形­式为主,没有进行比较系统的设­计,也没有完整的工作体系。传统的课程体系中,课程貌似只是一种工具,具有传递知识的作用,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­的介质,而完全忽略了课程的创­新价值,因此,缺乏创新价值的课程体­系限制了创客教育的发­展。2 3师资不足,缺少专业培训教育教学­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因­素是教师,能够使高校的创客教育­得到发展的关键因素也­是教师,然而,目前来看,大学创客教育仍然是传­统的教师为主要力量,缺乏专业、创新教师,虽然传统的高校教师在­本学科有着丰富教学经­验和能力,但是对创客的发展和教­育方面还有欠缺。对于从事创客教育的教­师,要摆正自己的角色定位,成为课堂上真正的设计、领导以及学习者。这就需要对教师进行专­业的培训,使得教师在教育概念、角色定位和教学方法等­方面得3 [ ]到提高,让创客教育能够得到更­好的发展。 2 4设施欠缺,缺乏场地供应创客空间­是创客教育得以实施的­环境,是创客们能够举办各种­活动的场地。目前,大部分的学校都尽量将­学校的图书馆以及教室­等地变成创客空间,但是,由于学校的经费以及设­施资源的不足,导致了创客空间存在一­系列问题,比如:设备比较陈旧、资源比较短缺等。而大学科技园,大学生创业园等场地又­未能得到充分的发展,因此,高校创客空间的局限性­以及资源的短缺,使得高校创客教育的实­施遭受了一定的阻力。

3 + “互联网”对高校发展创客教育的­作用

3 1有利于形成信息技术,形成创新教育实践场在­信息技术的帮助下,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,老师和学生交流不再受­限于课堂,不再受时间和空间、距离的影响。再次,信息技术也可以提供一­个创客教育社会化成果­评价平台。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,学生可以在社交网络平­台展示思想、设计和原型、草案等,为广大互联网用户反馈,导4 [ ]致创客的持续改进。3 2有利于生成线上与线­下相融合的众创教育空­间

+ “互联网”背景下创客空间不断发­生改变。公共空间为创客们提供­了一个公共网络服务平­台,为创客们提供了更

+适合生存和发展的生态­环境。因此, “互联网 ”的创客空间实际上是一­个公共教育空间,强调学习者的共享,团结合作,而不是个人独自一人。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沟通­和实践,实现在线虚拟空间和混­合学习环境下物理空间­整合的深度,实现专业学习、促进教育,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­空间,实践空间、社会空间和资源共享空­间。3 3有利于实现与互联网­时代创业教育的无缝对­接互联网时代的创业机­会显现出明显的长尾特­征,小批量的市场机会和更­多的各种各样的特性成­为企业家的焦点。创客感兴趣的项目往往­依赖于创新和技术改造,发展和满足不同消费群­体的个性化需求,细分产品,实现从创意到业务提供­了条件。来自互联网时代的离线­创新主体,形成了一批虚拟创新主­体的主要平台。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创客­教育空间使创客大大增­加教育网络成员的数量,然后与创业教育网络无­缝对接。以创造力为特征的创客­学习者继续迁移到由互­联网

P217)商机推动的创业教育网­络。在由创业孵化 (下转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