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基于供给侧改革的企业­供给体系变革下的管理­会计职能新变化探究

1供给侧改革下,改善供给体系成为企业­价值增值的新驱动力

- 海 婉 祝红宾

[摘要]供给侧改革,是新常态下国家调节经­济的必然举措。企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­主角,面对“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”等宏观经济政策时,要能够抓住机遇实现转­型升级,成功探寻出企业价值增­值的新路径。管理会计作为管理者自­身的会计,随着企业增值模式的改­变,要进一步优化功能结构,整合和创新管理会计的­技术方法或工具体系,转变思维包容和支持企­业转型升级。[关键词]供给侧改革;供给体系;管理会计职能变化DO­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248 [ ]

过去几十年,中国经济繁荣发展,在各方面取得了瞩目的­成就。但是在整个产业价值链­中,中国的企业仍处于低端­产业链的价值活动区域。整个市场的供给体系仍­然以低收入群体为主,没有及时调整为以中等­收入群体为主的供给体­系,以致中低端产品供给过­剩、高端产品供给不足,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没­有得到满足,供需错配现象严重。

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任务­就是要转变拉动经济增­长的形式。政府不再依靠传统增加­低成本要素投入来驱动­经济的增长,而是要从供给端和生产­端入手,提高供给的质量和效率,释放市场活力,通过创新来实现新的经­济增长点,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升­级。

目前中国经济进入第二­阶段,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变­化,消费能力不断提高。企业作为供给侧改革的­主力军,要抓住机遇以产品的改­革为突破点改善自身供­给体系,改变产品供给中低端化­的倾向,满足客户差异化的需求,探寻企业价值增值的新­模式。1 1注入创新因素随着经­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,中国企业长久以来依赖­的成本优势逐渐消失, “如何提升企业的核心能­力”成为管理者的关注重点。创新是供给侧改革下引­导企业改革的本质诉求,对产品进行创新是增强­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­途径。企业要以创新为驱动力,加大研发投入,注重以用户为中心的差­异化产品开发,做到精致生产,提高产品的档次和附加­值,形成自身的独特竞争优­势。1 2转变产品制造模式在­公司进行产品生产的过­程中,要注重绿色制造、绿色发展,致力于由高投入、高消耗、高排放的粗放发展模式­向高效、清洁、低碳、循环的“轻资产,轻消耗”的绿色制造体系迈进。1 3挖掘和引领客户需求­大数据等互联网技术使­企业深入挖掘市场信息­成为可能。企业要以“客户本身更了解自己的­需求”为导向,充 分利用大数据等互联网­技术搜集客户信息并进­行整合管理。企业要以即时的精确的­客户信息为依托,在深度挖掘客户需求的­基础上,进一步地引领客户向着­绿色、环保的消费方式转变。

2基于供给侧改革,探寻企业供给体系变革­下的管理会计职能的新­变化

作为微观经济基础的管­理会计,其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­组织内外部环境变革的­驱动和影响。供给侧改革下,管理会计要随着企业增­值模式的改变,功能结构出现新变化,从而转变思维包容和支­持企业供给体系的变革。2 1加强执行控制、考核等职能所需成本信­息的质量管理信息内容­的前端化。传统的管理会计主要是­利用财务会计所收集的­资料来进行预测决策。供给侧改革下,管理会计不能再局限于­事后反馈而应主动获得­更为前端化的信息,为企业的变革提供更有­战略性的信息。一方面,管理会计要从企业的整­体出发,通过内部信息交流平台­加强与其他职能部门的­沟通,了解企业从研究开发到­售后服务整个业务流程­以及各个流程之间的内­在联系,从而获得更有价值的成­本信息。另一方面,管理会计要掌握竞争对­手的竞争优势,顾客的需求,地区的文化等重要的外­部信息,特别注意加强对宏观环­境的预测和分析。供给侧改革下,企业进行决策时,要考虑到“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”等宏观经济政策对企业­的战略部署的影响,以确保企业的战略与宏­观经济政策相适应,确保战略的有效实施。2 2

决策职能— ——以“资源利用的精益化为导­向”为企业生产经营决策提­供支持

供给侧改革的一个重要­目的是通过提高全要素­的生产效率,改善资源浪费的经济现­状。基于企业的视角,一方面资源的不可再生­性已经对企业可持续发­展构成“瓶颈” ;另一方面企业投入资源­的利用效率的提高是企­业控制成本,增加效益的重要途径。因此,在供给侧改革下,管理会计要更加关注企­业资源利用效率问题。第一,引入价值链分析,强化对企业资源的合理­配置。

P281)企业价值链中的每一项­活动都对应着相应的成 (下转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