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城市群经济集聚对城市­空气质量的影响 — ——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

— ——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

- 王海虹 卢正惠

[摘要]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为­例,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­研究了经济集聚过程对­城市空气质量的影响。结果表明, U”经济集聚与大气污染存­在着倒 “形关系,即在经济集聚的初期,污染随着集聚程度的增­加而增加,之后,随着集聚程度的增加而­减少。[关键词]城市群;经济集聚;大气污染

王海虹,卢正惠 650221) (云南财经大学城市与环­境学院,云南 昆明

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295 [ ]

1研究背景与意义

9城市群是目前全球城­市发展的趋势,在我国的 大城市群中,长三角城市群的优势十­分明显,但其最大的软肋仍是环­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。由于城市群中有着人口­和产业的高度集中的现­象,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种­种环境问题,城市群中的这些污染往­往因为集聚累加、迁移扩散等效应而对环­境1 [ ]造成更大的不良影响。 但与此同时,城市群的治污成本相对­较低,存在着规模经济优势。现有的一部分研究认为­经济集聚为环境带来了­负外部性,产业集聚是造成污染的­主要原因。另一部分研究认为经济­集聚为环境带来了正外­部性,产业集聚有利于减少治­污成本,降低环境污染。不过,这些研究大多处于理论­阐述和现状描述的层面,缺少地区数据与实证分­析的支持。

本文将对长三角地区的­经济集聚对城市环境空­气质量的影响进行实证­分析,并试图给出相应的政策­建议。

2文献综述

国内外的学者对经济集­聚与环境污染进行了大­量的研究,其中学者们对于经济集­聚与环境污染的关系研­究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: Virkanen第一­种观点认为经济集聚会­加重环境污染。1998) Frank( 2001) Verhoef 2002) 2 3 4 [] [] [] ( 、 、 等 ( 以芬兰南部和欧盟等地­区为例,证实了工业集聚是导致­各类污染的2013) 2014) 5 6 [] []主要原因。苏静 ( 、刘满凤 ( 等从我国省级角度进行­研究,发现经济集聚度与污染­程度存在着显著的正相­关关系,经济集聚度越高环境污­染越严重。第二种观点Feld 认为经济集聚可以降低­生产活动带来的环境污­染。如man( 1999) Hosoe( 2006) 2014) 7 8 9 [] [] []、 、李勇刚 ( 等认为产业集聚可以带­来技术创新和溢出效应,企业可以采用更多的绿­色生产技术,使产业发展对环境的污­染程度降到最低。第三种观点认为两者之­间并没有明确的正向或­者负向的2011) 10 [ ]关系。如闫逢柱 ( 认为从短期来看,产业集聚发展会降低环­境污染,但从长期来看,这两者之间并没有必然­的2010) 2017) 11 12 [ ] [ ]因果关系;李伟娜 ( 、刘小铁 (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­认为中国制造业产业在­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环境­造成的影响是不同的,即制造业集聚与大气污­染之间存在着 N” “形的相关关系。

3分析框架与基本假设

3 1 Grossman Krueger

和 对环境效应的理论分析­Grossman Krueger( 1991) NAFTA 13 [ ]基于 和 对 环境效应的研究,当产业集聚达到一定的­程度时,会通过以下三种效应对­环境产生影响:规模效应、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。集聚的规模效应是指集­聚会使生产规模扩大,不可避免地会给周围的­环境带来大量的污染,但同时又会通过收入效­应和替代效应以间接的­方式来改善环境。经济集聚的规模效应对­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主要­表现为大量的企业集聚­在一起加剧了对资源的­消耗以及对环境的污染。

经济集聚的结构效应是­指产业的集聚会引起一­个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。随着一个区域经济的不­断发展,区域中的企业数量也会­不断增加,高附加值的企业相对于­低附加值的企业更具有­竞争力,最后低附加值的企业只­能被淘汰或被转移出去,最终促进了产业结构优­化,有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。产业集聚带来的结构上­的改变有时也会对当地­环境带来负面的影响。例如有些地区为了能够­快速发展经济,便盲目加大招商引资力­度,却忽略了对环境污染的­管控。

经济集聚的技术效应指­的是集聚会带来环保技­术的改善,一方面会减少相同产出­的资源消耗;另一方面会减少相同产­出下的污染排放。另外,集聚经济主体可以共享­中间投入要素、劳动力储备,有利于劳动力的匹配,从而提高生产效率。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会­吸引人才的集聚,高素质人才的集中会带­来技术上的创新和管理­水平的提升。经济集聚有助于要素在­空间上的流动,要素配置会更加经济有­效,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。3 2新经济地理理论关于­产业集聚的分析

Krugman, 1991)克鲁格曼 ( 提出,向心力和离心力是导致­产业集聚与分散的原因。当向心力成为主导力量­时,产业集聚程度就会加强,若拥挤带来生产成本的­增加大于向心力带来生­产成本的减少,则产业会趋于分散。在竞争效应的影响下,一些产业由于生产技术­较为先进所以在竞争中­胜出得以继续留在集聚­区,另一些生产技术相对落­后的产业就会被淘汰或­转移出去。而这些转移出去的产业­为了实现长久

的发展,便也会加快对减污技术­的研发投入。因此从长远来看,生产带来的污染排放还­是呈下降趋势的。笔者从经济集聚不同发­展阶段带来的不同污染­问题出

U”发,借助环境库兹涅茨倒 “形曲线这一经济分析框­架进行研究。本文提出产业集聚与环­境污染的假设,在初期集聚阶段,随着集聚加强污染逐步­加重;在中后期集聚阶段,随着集聚加强,环境问题得到缓解。 4实证分析4 1模型的设立为了验证­城市群经济集聚与大气­污染的关系,设定了如下基本模型: Yit= α0+ α1xit+ α2x2 it+ εit 1) ( Yit= α0+ α1xit+ α2x2 it+ α3proit+ α4regit+ Α5RGDPIT+ εit 2) ( i t Y变量解释:下标 和分别代表地区和年份,因变量X REG表示环境污染程­度,自变量表示经济集聚程­度, 表RGDP PRO示环境规制, 表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, 表示技术ε水平,为随机干扰项。为了检验经济集聚在整­个生命周期U”中与大气污染的关系是­否呈现倒 “形,在模型中引入了经济集­聚的二次方项。4 2变量选取和数据来源­一是大气污染程度。在研究环境污染排放的­实证文献SO2 11 [ ]中,较多的采用 排放来衡量大气污染 ,这是因为

X X2检验结果显示:各变量中只有经济集聚­程度 (、 )为非平稳序列,其他变量均拒绝非平稳­的原假设,为平稳序列。对非平稳序列进行一阶­差分后,各检验值均拒绝了原假­设,表明这些变量都是一阶­单整序列,具有平稳性。4 3  2面板数据协整检验虽­然非平稳变量经过一阶­差分后为平稳序列,但是还需对因变量与自­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协­整检验。本文分别采用Pedr­oni Kao Pe 检验和检验进行面板数­据的协整检验,其中droni Panel- PP Group- ADF检验选取 统计量和 统计量 (见2)表 。 SO2作为大气污染物­的主要成分在工业生产­中排放较多,所SO2以本文选用排­放量作为衡量大气污染­程度的指标。二是经济集聚程度。经济集聚程度表现为经­济活动在单位空间内1­5 [ ]的集中程度 ,用单位面积非农产出来­表示(即二、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之­和与城市面积的比值)。经济发展水平RGDP) REG) (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、环境规制 ( 、技术水平PRO) (作为控制变量,其中环境规制用二氧化­硫产生量与排放量的差­值来测度,技术水平用劳动生产率­来测度 (即人均非农产出)。2004 2013本文选取了 年到 年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­十六个核心城市的面板­数据(上海、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、杭州、宁波、常州、镇江、南通、绍兴、扬州、泰州、嘉兴、湖州、舟山和台州)进行分析检验,文中所选指标来源于《中国城市统计年鉴》《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》,由于上海2012 2013市 年和年的部分数据存在­缺失,所以该部分数据GDP­参考了《上海统计年鉴》。产出指标均根据上年 指数进EVIEWS7  2行调整。计量分析采用 软件。4 3模型分析与估计4 3  1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­通常情况下,用不平稳的数据进行回­归往往会出现“伪回归”现象,因此在回归之前须对数­据的平稳性进行检LL­C Fisher- ADF验。本文分别采用 检验法和 检验法进行1)面板数据的同质单位根­和异质单位根检验(见表 。 结果显示,各统计量均显著拒绝了“无协整关系”的原假设,即各模型中的因变量与­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­整关系,因此,可对原值方程进行回归­分析。4 3  3回归方程实证结果及­分析3 4,综合表 和表 经济集聚对大气污染的­影响由负变为正,说明在目前状况下,经济集聚的加强在一定­程度上会增加污染排放­的强度;经济集聚的平方项对环­境污染的影响是U”显著为负的,即经济集聚与环境污染­之间存在着倒 “形关系,说明在经济集聚的初期­阶段会产生更多的污染,但是到了经济集聚的中­后期,经济集聚带来的规模效­应使得大气

污染的整体成本降低,空气环境质量得到了有­效的改善。鉴于第二个模型中经济­集聚的系数为正,说明我国长三角城市

U”群目前的经济水平仍没­有达到 “形曲线的下降部分,经济集聚还是处于初期­阶段的。技术水平对环境污染的­估计系

1%数在的统计水平下显著­为负,说明技术水平的提高降­低了污染排放。技术水平的提高即投入­要素组合的优化替代了 5结论与政策建议 2004— 2013 10 16本文通过运用 年 年间长三角城市群个核­心城市的数据构建了面­板数据模型,研究结果表明长三U”角城市群经济集聚与大­气污染程度的关系呈倒 “形,就目前来看,经济集聚在一定程度上­会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­放,即对于城市环境污染会­有抑制作用。这些在一定意义上说明,长三角城市群在注重经­济发展、国民收入水平提高的 环境要素的使用,减弱了生产对环境的污­染。环境规制的估计系数为­负且显著,说明经济主体对于环境­的保护意识还不够强,还需要依赖于政府的环­境监督与管制。经济发展水平

1%的估计系数在 的统计水平下显著为正,表明经济发展对于环境­的约束是在不断加剧的。 同时也必须加大对城市­环境质量的重视。5  1 建立区域协调组织,加强区域联动协作城市­群内部的各个城市拥有­的资源和地理生态环境­都比较相似,城市相互之间的影响力­也是比较大的,因此,要想实现城市群资源环­境的整体最优,就需要城市群内部每一­个城市的共同努力、协同联动。首先,在城市群区域内部要建­立统一的环境规则,避免由于法规口径不统­一带来的执法困难。其次,各地应发展当地独有的­资源环境优势,最大限度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