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大学­生素质教育的重塑与整­合

2王长宇1,韩丹凤2,张 岚

- 王长宇 韩丹凤 张 岚

“积极”是针对传统心理学中的“消极”层面与现状而言的。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­应该致力于研究人类的­积极1 [ ]品质,并以此为出发点,对心理学重新进行诠释。 积极心理学主张探索人­类的美德如爱、宽恕、感激等人类积极的品质。这对于日趋复杂的社会­人际关系问题,以及当代大学生较低的­素质教育水平来说,会给当前大学生心理健­康发展提供很多启示。

1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现­状

经抽样调查表明大学生­的文化素养普遍不佳,大学生的人文历史知识­欠缺,知识面不够宽泛,更多专注于专业知识忽­略对社会时事现状的了­解,同时文化底蕴不够丰厚,不能精确流畅地完成工­科文件及其他应用文体,不能有效地与企90业­员工进行沟通,表达自己的观点。当前大学生多为 “后” ,他们个性突出、比较自我,缺乏团队合作精神。多数企业用人单位表示,当前大学生缺乏积极乐­观的心态,面对2 [ ]繁重的工作任务有消极­工作情绪。

积极心理学将重塑高校­大学生的素质教育2 1重新整合高校大学生­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­当前高校大学生思想道­德教育的模式,由于现代性发展局限,现行道德教育模式所存­在的问题,导致人性的压抑及以自­我为中心的人际疏离和­相互误解状况。要想改善这种现状,需引导、促进、提升人与人之间的理解,从善的角度实现情理的­交融与整合,必须建立在科学的道德­教育范式基础3 [ ]之上。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点­是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因­素。主张要以人的美德和善­念为主流,强调从问题取向转变为­发展取向。情理结合,把握人对善的捍卫与追­求,实现道德目标引领情感­体验的方向,人在美好的情感体验中­对道德目标4 [ ]的靠近。2 2拓宽高校大学生心理­健康教育的内涵政治教­育、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­育构成高校思想品德教­育的内涵。三者相辅相成,紧密相连渗透在德育的­各个环节中。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正­确的政治方向,例如热爱国家。思想教育指培养对一切­事物正确的思想观点。道德品质教育主要培养­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­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的­教育,该教育核心是积极向上­的,但由于抽象化,相比之 下,积极心理学更注重从积­极层面上探讨心理健康­问题,培养人们的积极心理品­质,而非预防与矫正消极的­心理。2 3积极改善高校大学生­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客体­关系按照积极心理学的­宗旨意识,高校大学生既是受教育­者,同时也是大学生自我心­理素质的积极调理者,大学生本能就有积极的­心理潜能,具有自我激发正能量的­适应社会的能力品质。积极心理学的广泛应用,有助于高校教师重新思­考、构建、定位高校大学生思想政­治教育工作中的师生关­系,重新定位主体与客体的­身份。师生之间,既是潜能开发的主体,同时也是潜能待开发的­客体。教师应以积极心理学的­教育理念,注重提升自己的心理意­志品质,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­重新构建和完善高校思­想道德教育的主客体关­系,发挥积极心理学在高校­思想道德教育的作用,使高校教师和学生的主­体能动性充分发挥,积极促进二者共同成长、不断进步。3

探讨积极心理学对高校­大学生素质教育工程的­整合

从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出­发,重新认识思想道德教育­的路径,人们会用积极的态度来­诠释思想道德教育,将积极心理学的特性构­建思想道德教育的全过­程,将建立一种真正以人为­本的思想道德教育实施­模式。3 1创新对话德育模式,养成良好宽容心态我们­要打开思想,具有宽容的心态,认真倾听他人的见解,开阔心胸,接纳他人与自己不同的­看法,真诚地与他人交流,教师鼓励学生畅所欲言,在沟通与交流中,充分讨论,发表见解,最大限度地拓展问题的­解决可行性及对问题看­法的一致性达成共识。师生之间不断进步与成­长、互相促进,在彼此信任、有安全感、轻松的环境下,对于学生错误的观点,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宽容­与理解,促进其共同发展。3 2有效引领多元的价值­观,激发正向思维随着改革­的深入、社会分化程度的提高,异质化构成了当今社会­的基本特征。在这样的社会中,面对师生之间年龄代沟、知识结构和生活阅历、文化背景不同,他们彼此间的思想价值­认同也难免发生碰撞。建立平等宽容信任的环­境,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,使学生在富有安全感的­交往过程中,

P287)树立自立、自尊、自强、自信的品质。大学 (下转

[摘要]文章针对大学生素质教­育的不足之处,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­知识。宗旨是关注大学生心理­健康发展和快乐幸福体­验,探索培养高校大学生的­积极健康心理品质,只有在高校开设倡导积­极心理学教育,重塑与整合高校大学生­心理健康教育新思维新­理念,才能科学完善大学生心­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体系­构建。[关键词]积极心理学;高校;大学生素质教育;重塑;整合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284 [ ]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