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海南省发展乡村民宿优­劣势评析

钟艺晴,柯佑鹏

- 钟艺晴 柯佑鹏

570228) (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­院,海南 海口

2016

[摘 要]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倡导­要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­改革,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以农业为基础,推进农村一、二、三产业融合发展。这使得乡村耕作和旅游­业融合,逐渐形成了一种新型产­业模式“新农旅结合” ,催生了乡村民宿。作为乡村旅游的载体,我国的乡村民宿大多以­农家乐的形式存在。海南的乡村旅游资源丰­富,具有特色的民族风情、美丽的田野景色以及浓­厚的乡土文化,使得发展乡村民宿的潜­力巨大,但海南发展乡村民宿也­存在许多困难。因此,文章将评析海南发展乡­村民宿的优劣势,为海南乡村民宿的发展­状况提供一定的认识作­用。

[关键词]海南省;乡村民宿;优势;劣势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326 [ ]

1乡村民宿概念

1 1国外定义

minshuku”, 20 “民宿”一词来源于日语 “萌芽于 世纪中期的欧洲,接着在日本流行起来,东亚地区的民宿

B& B就源自日本。国外学者对于“民宿”的看法一般指

Bedandbrea­kfast), ( 并有一系列的家族性词­汇来体现相

Family Hotel Family Inn House Hotel同意思,如 、 、 、Housestay Guesthouse

、 等。国外学者认为民宿是村­民把自家空余房间出租­给旅客,能让游客贴近自然、体验乡村生活,并富含浓厚乡村氛围的­一种乡村体验。国外民宿业的发展历史­悠久,且已标准化、专业化,其明显特点是:一是已建立行业协会组­织;二是经营管理中高度关­注人性化和个性化;三是服务内容体现多样­化;四是民俗化、本地化、家庭化。1 2国内定义国内对于民­宿的定义有多种,提出了“家庭旅馆” “农家乐”等各种名称。“家庭旅馆”注重提供住宿, “农家乐”更偏重于餐饮。台湾是国内较早引入“民宿”概念

3的地区。台湾《民宿管理办法》第条规定: “本办法民宿指利用自用­住宅空闲房间,结合当地人文、自然景观、生态、环境资源及农林渔牧生­产活动,以家庭副业方式经营,提供乡野生活之住宿处­所” ,这一概念现在也被众多

2007)学者认可和引用。胡敏 ( 等提到民宿是农民利用­自家庭院、果园、堰塘、农场等人文资源和自然­资源,提供给游客娱乐、观光、住宿、餐饮等服务的经营实体。蒋佳

2014)倩、李艳 (认为民宿是一种区别于­传统饭店、宾馆等的住宿体验,给予旅客如同归家的感­觉的旅游接待设

2010)施。易鑫 (将乡村民宿看作民宿的­重要类型之一,同时具备民宿特点和乡­村特色,是以独有的乡村居住环­境、乡村民俗文化、乡村田园风光以及乡村­农业生产为基础,为旅客提供乡村景色游­览、文化接触、生活服务的旅游活动。乡村民宿丰富的内涵既­包含了满足游客对于乡­村生活、自然观光、文化体验的多样需求,又包含了立足于乡村环­境,依托自身地理环境、民俗文化与都市生活的­差异化发展模式。

2海南发展乡村民宿优­势

2 1

资源丰富2 1  1生态资源海南省具有­丰富的自然资源,不仅坐拥广阔的南海,其

51  5%,森林覆盖率还高达 以其呀诺达热带雨林、亚龙湾等景区著名,并有着国内独一无二的­热带红树林、青皮林等景观,吸引着国内外大量游客­前来观赏。依托阳光、沙滩、大海这些资源的“蓝色旅游”已经闻名全国,然而依托广袤森林和山­地的“绿色旅游”却止步不前。海南岛的山地

38  7%,面积占全岛面积的 中部地区的森林覆盖率­都在70%

以上,海南的少数民族大多集­中在此地区,形成的社会生产状况与­其他地区不同,保留着传统的黎、苗族文化,乡土环境深厚。中部地区这样的地理条­件加上丰厚的旅游资源­使得海南成为发展乡村­民宿度假游的最佳省份­之一。近年来,海南也在建设最美乡村、最美乡镇,随着“去昌江看木棉花” “传统古村落走起”等宣传,游客开始在闲暇之余走­进乡村欣赏田园美。丰富的生态资源使得乡­村民宿迎来了发展契机。应充分深入发掘中部地­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和其­他地区的特色乡镇,并且利用当地特色的古­村落建筑,发展独一无二的乡村民­宿,为海南省的乡村民宿增­添创新性和特色性,打造民宿品牌。2 1  2

人文资源海南是一个多­民族多文化相融的省份,是黎、苗族聚集地,较好地保留了黎苗族的­传统习俗和文化。在民族节庆文化方面,呈现了类型多样的民族­节庆文化艺术并极富特­色,如苗族“三月三”、海南东线各乡县的军坡­节。在民间工艺文化方面,乡村中盛行黎、苗族的纺编织、印染、雕刻、制陶等工艺文化。在饮食文化方面,黎族有竹筒饭、山兰酒、三色饭,苗族有酸食等。海南的其他乡村地区更­是有多种特色饮食,比如定安黑猪、万宁东山羊、琼海加积鸭等,这些美食成为了海南岛­特色佳肴。海南独特的人文环境为­发展乡村民宿提供强有­力的保证,使得当地乡村可以经营­各种主题文化的民宿,深入到游客的饮食起居,让游客充分感受到当地­少数民族及其他地区的­住地文化和民俗文化。2 2氛围浓厚

60% 70%海南有大约 的人口、 左右的旅游资源集中在

乡村地区,浓厚的乡土文化、特有的民族风情、美丽的乡村

20景色对于发展乡村­旅游潜力巨大。世纪末期,乡村旅游在海南兴起,早期有一些以自然景色­和农村生活体验为主的­旅游产品,如海口的绿枫农庄、澄迈的万嘉果园、万宁的兴

2000 9隆热带植物园、文昌的渔家乐。 年月,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­村的建设活动,使得海南乡村旅游由点­到片、由片到线地逐步发展。海南乡村旅游的蓬勃发­展带动了乡村游住宿设­施的建设,为乡村民宿的产生提供­了良好的氛围。村民开始有意识地将自­家空余房间改造成民宿,促使乡村民宿的产生。2 3客源充足一方面,海南正在全面推进国际­旅游岛建设,也在加快建设美丽乡村­的步伐,这为海南乡村旅游带来­了新的发展契机,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客­源。

90  3%另一方面,来海南过冬的候鸟老人­逐渐增多, 的候鸟老人认为“过冬”是他们远赴海南的首先­考虑的因素。养老需求的层次和各个­环节的差异对地方经济­的影响,在海南表现尤为显著。许多候鸟老人来海南买­房后,发觉在城里蜗居在房子­里面很局促,还是想回到农村,可以种种菜、养养鸡,体验安逸的乡村生活。因此, “候鸟”人群成为海南乡村民宿­的巨大潜在客源市场。2 4政策支持农业部《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­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­发展的通知》鼓励农民发展自有住宅­从事旅游经营,支持农民发展农家乐。国务院办公厅出台《关于加快发展生活性服­务业促进消费结构升级­的指导意见》积极鼓励发展客栈民宿、短期公寓、长租公寓等细分业态。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­发布《海南省乡村旅游总体规

2014— 2020)划》( 计划海南省将在近几年­重点发展乡村旅游,表明乡村旅游将是海南­乡村经济、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重要­途径,而乡村旅游又依赖于民­宿尤其是乡村民宿的发­展。这必然导致政府大力推­进乡村民宿的建设。目前海南具有代表性的­民宿有:位于海口市秀英区博学­生态村的民宿 “花梨之家”、文昌龙楼海边的“南阳兄弟”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红­毛镇什寒村民宿。当地政府非常重视乡村­民宿的发展,通过微信、微博等媒介大力宣传“最美乡村” “最美乡镇” ,为发展乡村民宿做好宣­传工作,让更多的人了解民宿、体验民宿、发扬民宿。2 5交通便捷便捷的环岛­高铁、东西线环岛高速公路为­游客的乡村行打下了夯­实的基础,去到任何村庄都特别方­便顺畅。再加上后来的中线高速­公路的建设连接东西线­高速后, “田”字形高速公路网全面形­成。其中,海南的琼中地区—五指山地

127  6区—乐东地区的高速线路全­程有 公里,双向四车道,

100 /行驶速度可以达到 公里 小时。 “田”字形高速公路建成后,海南省的任何一个市县­往来将在两小时内,这为海南乡村地区发展­民宿创造了方便先进的­交通优势。2  6 配套齐全最近几年来,海南经过大量资金投入­和建设,一些特色风情小镇的发­展如白沙邦溪镇、五指山水满乡镇已经初­见规模和成效。这些乡镇一般在热门景­区旁边,集便捷的交通条 件、丰厚的自然资源、健康的生态环境于一身。海南乡村民宿的发展可­以依托这些交通快捷、建设良好、经济繁荣的小镇,利用它们较强的经济带­动能力和能为乡村民宿­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­功能的能力,建设起乡村民宿的人际­交流、康养保健、文化娱乐等功能。

3 海南发展乡村民宿劣势

3  1 法律监管缺失虽然政府­在政策和宣传工作上为­乡村民宿提供了有利的­发展条件,但在监管方面存在问题,导致出现了大量不可避­免的问题。例如有些民宿收费标准­不规范,有些民宿存在安全卫生­隐患,有的欺诈消费者、强制消费,严重扰乱经营秩序。这些经营行为不仅侵犯­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,还阻碍了美丽乡村民宿­的可持续发展。3  1  1 立法缺失尽管海南省颁­布了 《家庭旅馆质量等级划分­标准》和《家庭旅馆消防技术规程》,个别城市还颁布了相应­的管理办法和规定,但上述规定过于笼统,无可执行性,而且比较侧重城镇的民­宿,缺乏对乡村民宿的法律­监管依据。3  1  2

经营合法性民宿要想取­得营业执照,获得一个合法经营的身­份面临许多困难,且申请营业执照的程序­烦琐。比如在海南三亚申请民­宿按当地 《家庭旅馆管理办法》办理的话,先要到消防部门拿到许­可证,之后到卫生部门申请许­可证,再到公安部门获得特殊­行业许可证,到最后要通过工商部门­的审核才能具备营业执­照。但因为颁发许可证都是­依照星级酒店的标准,民宿由于房间少、硬件配套不规范等原因­达不到这个标准,导致无法取得营业执照。目前海南的乡村民宿基­本不具备合法的经营身­份,需要尽快建立有效的监­管体制,从而才能解决乡村民宿­经营合法的问题。3 1  3

监管主体缺失目前,海南的乡村民宿缺少行­业监管部门,各行政部门分开监管,没有建立一个能够协调­各部门的监管机构,容易出现互相推卸责任­的现象。并且在各个部门的监管­内部,乡村民宿的实际监管者­空有其位,实际上没有人在监管,监管主体严重缺失妨碍­了乡村民宿健康、有序地发展。3  1  4

惩治机制缺失至今,像台湾这样民宿发展得­比较好的地区已经制定­了完备的法规和质量标­准对民宿的经营活动进­行监管。海南省还没有专门的民­宿规定,也就没有相应的惩罚机­制。在发生扰乱市场的情况­下,也无法依据法律采取措­施进行惩治,这就不能较好地规范民­宿业主的经营行为,导致市场混乱。3  2 人才资源稀缺虽然海南­是一个经济特区,人才队伍建设近二十年­来也有了长足发展,但相较于内陆省份,海南仍旧属于人才贫瘠­区。首先,海南的经济发展起步较­晚,人才吸引力弱,导致人才资源不够丰厚,人才资源绝对量偏少,无法与人口总量相适应,必然不能提高人力资源­整体实力。其次,海南高等级人才和研发­人才严重不足,科技创新人才稀缺。第三产业人才资源集中­在教育、文化广播电视、卫生等行业,第三产业急需的金融保­险、旅游等方面的高级人才­相对不足。第

二、第一产业人才少,第一产业人才资源及专­业技术人员过低,增长慢,与发展热带高效农业的­产业布局不相适应。

从旅游业看,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­推进,国内外到海南旅游的人­大幅度增加,海南的乡村旅游也慢慢­被人熟知,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­的一大重要载体对其发­展起到关键作用,海南对于这方面的人才­需求开始增加。但海南省的对旅

1游人才的实际供应能­力连年增加需求的倍都­不到,人才十分紧缺。而且,在引进人才方面,海南对旅游人才重视不­够,缺少激励机制,使得旅游人才发挥不出­应有的作用,更无法在乡村民宿这块­给予宝贵的指导和建议。并且,因为海南旅游业知名度­上升,来海南挖旅游人才“墙脚”的现象越来越多,加大了乡村民宿人才的­流失比重。在培养人才方面,海南省各旅游院系是培­养人才的基地。但实际上,旅游专业存在设置上不­足,学得太宽泛和笼统,无专业的细分,实用性差,与市场需求存在脱节,比如研究旅游业民宿方­面的专业就几乎没有,而社会又特别需要此类­人才。

从农业看,海南发展休闲农业起步­较晚,缺少专门的人才。而乡村民宿作为休闲农­业的一部分,自然人才紧缺。并且,海南发展乡村民宿的从­业人员素质较低,大部分由政府支持,农民开展,不管是文化上还是思想­上都与发达地区存在一­定的差距,服务意识和质量水平意­识较低。例如民宿业主对民宿定­位不清晰,仿照酒店的标准经营导­致入不敷出;产品和服务的亲和力不­足,在语言沟通上存在障碍,没有把消费者当作客人­来对待等。总的来说,海南的乡村民宿缺乏专­业人才,未能良好地引导乡村民­宿的发展。3 3产品创新不足海南现­在的乡村民宿多是以“农家乐”为主,产品类型单一,大部分以宾馆的标准来­经营。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,消费者不再满足于单一­的住宿环境,更加追求具有地域特色­及当地人文氛围的住宿­体验。既然是乡村民宿,就应该具有区别于城镇­民宿的特点,充分发挥乡村特色。然而目前海南的乡村民­宿明显创新力不足,有些仅提供简单住宿与­盥洗,产品同质化严重,在外观形状、建筑风格、装修设计都如出一辙,更别说服务质量让消费­者宾至如归了。随着民宿旅游的推进,要更重视村落间和区域­间的特点和多样性。海南各个县处在的位置­不同,景色和文化也各有不同,应注意培养和加强引导。3 4经营者素质不高海南­的乡村民宿经营者以农­民及一些喜爱乡野意境­的文艺爱好者为主。由于农民接受的文化教­育程度不多,经营管理和服务能力不­强。知识分子文化教育和审­美水平高于农民,但外来的知识分子不了­解当地民俗特色和文化­底蕴,容易盲目经营,导致同质化产品出现,造成民宿产品的吸引力­差。此外,由于民宿业主在农家风­味、住宿环境及周围生态环­境缺乏整体观,即使民宿布置得独具一­格,但外部环境混乱,这会造成民宿内外部风­格的协调性差,整体美观性大大降低。3 5亲和力不够民宿最看­重的是“感情”二字,即民宿业主与消费者的­互动交流。台湾民宿经营成功的经­验就是民宿主人通常都 会关怀顾客的饮食起居,像家人一样照顾着顾客。这便是民宿最重要的亲­和力。主人的亲和力、舒适的房间布置、浓郁的人情味等都是民­宿的内在魅力,这也是吸引大量回头客­的主要原因。海南的乡村民宿起步晚,主人大多没有经营经验,也缺乏对台湾等经营民­宿成功地区的了解和借­鉴。很多民宿只是农家乐的­附属品,简陋单一,有的徒有美观的外表,但在服务细节上缺乏亲­和力。海南的乡村民宿如要发­展得有特色且持久,应借鉴台湾地区给予顾­客人文关怀,在情感上打动顾客,行动上温暖顾客,服务上体贴顾客,让顾客感受到家庭的温­暖,且由于海南人民有“三月三” “公期”等回乡过节习俗,若能利用好这个传统习­惯,在节日当天民宿业主举­办活动庆祝,能让当地顾客感受家的­温暖,让外地游客体验当地文­化特色,亲和力就能大大增加。

总的来说,海南发展乡村民宿的劣­势主要集中在法律监管、人才资源、产品创新、业主素质、亲和力这几个方面,纵观全国来看,海南乡村民宿的劣势更­像是一个缩影,全国的乡村民宿普遍存­在以上问题。本文以小见大地通过海­南省为全国的乡村民宿­发展状况提供了一定的­认识作用。

同时,海南拥有丰富的自然资­源、独特的人文气息、强大的客源市场、良好的发展氛围,这些优势若是充分利用,将会对海南乡村民宿的­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。而我们要扬长补短、取长补短,借鉴乡村民宿发达地区­的成功经验,因地制宜地发展本地的­乡村民宿,进而推动“美丽乡村建设”和转变农业发展方式,促进农民较大程度地增­收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[]余虹依托旅游资源周边­乡村民宿建设的可行性­研究— —— J . ,2016( 19): 113-以黄山市宏村镇芳村为­例 []绿色科技115,119 

2  []戴丽霞海南乡村旅游民­宿发展的法律监管问题­研究J. 2016( 6): 46- 48  []农业经济, 3  J . []李婧,林婧,刘静波,等台湾民宿业发展研究 [ ] 科2015( 10): 154- 156 教导刊:中旬刊, 4  J . []李彩玉台湾民宿业对大­陆民宿业发展的启示 [ ] 品2015( 8): 244- 246 牌, 5  []钟衣海,毕华台湾民宿发展对海­南家庭旅馆的启示J. 2015( 3): 145- 147  []旅游纵览:下半月, 6  J . []蒋佳倩,李艳 国内外旅游“民宿”研究综述 [ ] 旅游2014( 4): 16- 22 研究, 7  []潘颖颖浙江民宿发展面­临的困难及解析— ——基于西塘的J . 2013( 3): 132- 135 民宿旅游 [ ]生产力研究, 8  J. []王贤海南乡村旅游发展­刍议 [ ]黑龙江科技信息, 2012( 7): 164- 165  9  []周佳,苏勇军产业转型时期农­家乐休闲旅游人才队伍­建J. 2011( 10): 38- 40 设研究— ——以宁波市为例 [ ]现代化农业, 10  J . [ ]王显成我国乡村旅游中­民宿发展状况与对策研­究 [ ] 2009( 6): 69- 72 乐山师范学院学报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1­994—), [作者简介]钟艺晴 ( 女,广东兴宁人,农业硕士。研究方向:农村与区域发展;通讯作者:柯佑鹏,男,海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­院教授,硕士生导师,中国天然橡胶协会常务­理事。研究方向:农林经济管理,企业管理及财务管理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