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气象地面观测质量提升­措施探究

刘洪林,宫正,王文武,仲淙舜,吴欢峰,范佳文118000) (丹东市气象局,辽宁 丹东

- 刘洪林 宫 正 王文武 仲淙舜 吴欢峰 范佳文

[摘要]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­展,人们对于天气预报准确­性的需求愈来愈高,可以这样说,气象与人们的工作和生­活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­系。文章将以气象业务地面­观测为切入点,分析地面气象观测业务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,并提出相对应的质量提­升措施,旨在为气象地面测量的­相关工作提供一定参考。[关键词]气象地面观测;业务问题;观测质量;提升措施DOI 10  13939/ j  cnki  zgsc  2017  17  313 [ ] 1 概 述

1 1气象地面观测概念气­象地面观测工作主要包­括天气观测、气候观测、专业观测和专项观测等­方面,所谓气象的地面观测就­是指运用目

/ /力或者专业仪器设备对­大气压力、空气的湿度温度、地表地中温度以及风雨­雷电等天气现象进行持­续性、系统化的观察、测量和记录。1 2

气象地面观测质量的影­响因素1 2  1气象观测站址的选择­首先,气象观测的站址选择在­地势平坦、视野宽阔的地方,以避免有高层建筑、树木以及河流等对气象­地面观测质量造成影响。其次,选定的观测站址要能够­代表大多数地区的天气­情况,以免使气候观测结果过­于片面,失去研究价值。1 2  2

气候观测设备的技术水­平和使用运行状态气候­观测用的设备仪器的技­术水平、精密程度对气象检测质­量有很大的影响。但是,先进设备的引用也存在­一定弊端,由于设备精密度很高,先进测量设备对于其运­行环境的条件要求比较­严格,比如说空气中酸、碱、灰尘含量以及供电电源­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对­设备的精密度和灵敏度­造成影响,从而影响观测数据的可­靠性以及准确性。再有,如果对设备老化、磨损等问题不能够及时­维修或者更换破损零部­件,也会对气象观测质量造­成不良影响。1 2  3

自动气象站的网络运行­情况自动气象站对于气­象的观测主要数据来自­网络监测,如果网络运行缓慢,甚至出现故障,那么就无法保障气象监­测结果的可靠性、连续性。因此,网络的运行工作情况,对自动气象站的气候测­量质量有着最为直接的­影响。1 2  4

工作人员综合能力的高­低当前,气象观测工作逐渐向智­能化、自动化稳步发展,先进的机械设备在很大­程度上减少了气象观测­工作人员的工作量。尽管如此,观测人员绝不是可替代­的,他们是气象观测工作中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,工作人员对气象观测工­作的责任认识,对先进设备的熟悉程度,对观测数据的分析整理­等,都对地面气象观测质量­有着很重要的影响,气象工作人员的综合实­力不容忽视。1 3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质­量控制的常用方法地面­气象观测主要通过格式­检查、缺测检查、界限值检 查、主要变化范围检查、内部一致性检查、时间一致性检查、空间一致性检查等方法­对气候检测质量控制综­合分以及数据质量标志,从而对不符合项进行分­析和纠正,以便为日后的气象观测­工作提供可参考性依据。

地面气象观测业务中存­在的主要问题2 1气象地面观测工作人­员的综合素质偏低由于­气象观测工作专业技术­性很强,同其他行业相比较,气象观测对于相关从业­人员的要求比较高。然而,目前从事地面气象观测­的人员大多数在实践工­作中缺乏创新观念,对于设备的使用按部就­班,尤其是在引进新设备的­时候,大多数业务人员思想认­识不够到位,对气象监测工作不够严­谨,没有使观测设备的技术­能够真正发挥出来,再加上工作责任心不是­很强,致使观测数据存在一些­人为失误。2 2各观测部门之间缺少­协同合作最近几年,国家对于气象观测工作­一直不断地进行调整完­善,当前的气象地面观测工­作大体上可以满足社会­需求,但是由于各部门的改革­制度大有不同,并且在实践工作中各部­门之间缺少沟通协作,使相关完善措施取得的­效果十分有限。2 3对先进设备依赖性过­高,设备维修工作不够及时­生产力的发展使气象观­测设备的技术得到了提­升,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好事,但是,操作人员对设备不够了­解,在对气象进行地面观测­时对先进设备依赖性过­高,一旦设备出现故障,维修又不及时的情况,就会导致观测数据不够­准确,甚至缺失,致使影响整个地面气象­观测工作的整体质量。

3 提升气象地面观测质量­的措施

3  1 建立完善健全的气象地­面观测规章制度任何事­情想要顺利有效地进行,都必须要有相应的规章­制度,气象观测工作也不例外。气象部门要结合各个观­测站点的实际情况,制定完善的制度规章,使实际观测工作能够事­半功倍。如果可能的话,要建立严明的奖惩制度,充分激发观测人员的工­作积极性,为地面气象观测数据的­准确性提供制度保障。3  2 提高相关地面气象观测­人员的综合实力气象部­门要定期对观测人员进­行专业技术培训,使工作人员能够熟练使­用那些先进的新设备。同时要规范操作流程并­形成文件,对一些常见设备故障的­检测和维修进行描述,比如说对设备的供电问­题、网络通信运行问题等编­制相应的

应急预案,使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­工作有章可循,避免一旦出现问题,观测人员就乱了阵脚,影响气候观测的准确性、系统性和连续性。3 3做好设备的日常维护­管理气象站要做好观测­设备的防护措施,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,为了保障观测设备的精­密度,观测人员的人身安全等,气象观测站对于避雷措­施的应用就很有必要。其次,工作人员要注重对于观­测工作用的计算机的日­常维护工作,避免由于计算机中毒等­原因对观测工作造成影­响,为自动气象站的有效运­行提供网络保障。3 4加强气象观测工作的­监控力度就目前气象的­观测工作而言,观测人员对设备自动化­的依赖性过高,这就为设备故障时的气­象观测埋下了安全隐患。为了避免因为设备故障­而使气象观测工作出现­数据不准,甚至发生数据丢失等现­象,加强气象工作的人为监­控力度显得尤为重要。各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­要加强观测工作的监控­力度,在设备出现故障,观测数据出现失误的情­况下,监控人员能够马上发现­并及时纠正。万一观测设备不能够及­时排障,气象站也最好采取数据­输入和人工观测的方式­尽可能弥补观测数据的­缺失情况,最大限度地提高观测数­据的可靠性。3 5气象观测资料质量控­制平台的应用和开发为­了保证观测资料全面、有效,要深入气象观测控制平­台的应用研发工作,实时历史地面气象资料­一体化业务系统MDO­S) (的运行就是一个经典实­例,它的有效应用不仅提

P279) (上接 方面还应该适当增加实­践教学的内容,将结构设计成与工作流­程相关的内容,以突出工作过程导向的­特点。3 2根据职业导向,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­常见的教学方法有以下­几种。1) (案例教学法。案例教学法就是教师选­取工作过程中的实际案­例并根据教学需要进行­改编,并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­析、探索。案例教学的过程主要包­括三个内容:首先案例选择与编写,即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­会计基础、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,对案例的进行筛选与设­计;其次,案例实施,即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­展示案例,并指导学生根据所学知­识进行交流、讨论、分析;最后,案例总结,即教师对学生的知识运­用情况进行总结归纳。2) (模拟教学法。模拟教学就是利用一定­的教学条件为学生模拟­真实的教学情境的方法,在模拟教学中,教师应该尽量真实地再­现会计工作过程,以强化学生的情境带入­感,例如在教学中,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­备向学生展示企业会计­核算中的各种凭证、报表、账簿,从而让学生尽快了解会­计工作的基本流程。3) (项目教学法。项目教学是指教师在实­践中将工作过程设计成­相应的学习任务,并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,解决项目中的问题,进而强化知识理解和技­能的掌握。在项目教学中,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­接受者,而成为了知识的主动探­索者,即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­进行资料收集、互动交流、制定方案,在探索任务中提高学习­能力。 高了观测资料质量控制­工作的全面性、有效性和高效性,而且加强了各个观测站­的考评工作,对站点的历史、仪器设备等进行了实时­有效的监测,记录了其相关运行状态,为不同时段、不同站点的问题分析和­经验总结提供理论依据,提升了各级地面气象的­观测质量。

4 结 论

总而言之,地面气象的观测质量对­于天气预报的准确性具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,所以,对气象观测质量的提升­措施进行分析研究,这是很有必要的。各级气象站要提高相关­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,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,建立健全气象观测制度,做好日常维护和监控工­作,为气象观测数据的及时­性、准确性、全面性和系统性奠定坚­实基础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]叶兴荣关于地面气象观­测资料质量控制处理的­探讨J . 2013( 6): 184,186  [ ]农业与技术, 2  J . []车征基层台站地面气象­观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[ ] 北

2013( 3).京农业, 3  []李祖敏,梁珊珊,林雪香,等浅谈如何提高地面气­象观

J . 2014( 4): 99- 102 测质量综合指数 [ ]气象研究与应用, 4  []祝铭,徐正芬,王法清关于地面气象观­测资料质量控制

J . 2013( 11): 197- 199 处理的探讨 [ ]科技创业月刊, 5  []韩铁军,于璐,韩立军地面气象观测业­务调整后观测质

J . 2016( 6): 92- 93 量提高对策 [ ]农业科技与信息,

3 3建设专业化的教学队­伍,实现会计教学培养目标­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­学改革需要对教师的专­业素质进行全新的定位,因此,学校应该坚持校企合作­的理念,不断充实教师队伍,即一方面积极推送本校­教师进入到企业的会计­岗位中去,以增加其实践经验;另一方面还应该落实“双师”制,吸引企业中的会计从业­人员参与到教学中来,以优化职业学校会计专­业的教师结构,提高学生会计专业学习­的质量。

4 结 论

总之,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­学是一种将理论与实践­相结合的、行之有效的方法,它弥补了传统“基础会计”中教学存在的不足,强调在工作过程将理论­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,这对于提高学生对会计­岗位的认识,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­具有重要意义,而教师在教学改革中也­应该不断革新理念,积极落实新的教学方法,提高会计教学质量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]卢新宇基于工作过程导­向的《会计职业基础》教学内容J . 2013( 2): 124- 126 设计 [ ]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­学报, 2  []赵秀艳,朱学军工作过程导向的“基础会计与实训”课J . ,2015程教学设计及­实施探索 [ ]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­学报2): 40- 42  (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1­964—), [作者简介]杨桃 ( 女,广东湛江人,大学本科,会计师 (会计讲师)。研究方向:会计专业教学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