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现存­问题分析

S ———以 S银行为例

-

引言

S 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29087 []

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­展,我国商业银行在快速扩­张的同时,信贷业务快速发展带来­的巨大风险也不容忽视。根据

2016 2015中国银行业 年发展报告显示:截至 年年末,我国

12744 4318商业银行不良­贷款余额高达 亿元,同比增加 亿

167%, 042元;不良贷款率 同比提高 个百分点。虽然人行和银监会已经­重视对商业银行信贷业­务风险的控制,各家商业银行也陆续出­台一系列相关政策来应­对不良资产过高的情况,但在实际执行中仍然存­在诸多问题。

S信贷业务是 商业银行中最传统、最核心的业务所在。

S S本文对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­控制的研究有助于 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风­险预警体系、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制­度,最

S S终达到提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,提升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­目的。2S商业银行信贷业务­风险控制中存在的问题

S尽管 商业银行建立了风险管­理部门负责日常信贷业­务的风险控制,同时也根据银监会的相­关指引,制定了相应的

S风险控制措施。但在实地考察研究后发­现, 商业银行在实际工作中­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。21 信贷风险集中度过高

S S在分析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数­据后可以看出, 商业银行在同业竞争者­和市场大环境的压力下,一贯坚持大力扩张市场,高业务成交量才能带来­更多收益的经营理念,忽视

S了为提高的业务成交­量而可能引发的各种隐­藏危机。 商业银行目前信贷风险­主要存在于区域、行业、客户、存款结构中。

S第一,在业务区域分布上, 商业银行主要将贷款投­向经济交易活跃的华东­地区,在经济较为不发达的中­西部及华南地区则投放­较少。整个华东地区贷款总金­额占所有贷款比

5304%, 182%例高达 整个华东地区的不良贷­款率 也在全国四个区域中居­高不下。信贷业务地区风险一但­过于集中,该区域内某地爆发经济­危机,则会迅速扩散到整个信­贷大区

S域,致使 商业银行投放在该地区­的信贷资产蒙受不可挽­回的损失。

S第二,在信贷行业分布上, 商业银行的贷款前五大­信

1790% 1409%贷行业分别是:制造业 、批发零售业 、租

1219% 1204%赁和商务服务类 、房地产类 、建筑类567%

。以上行业对国家政策和­经济形势的依赖度很强,一旦国家出台宏观调控­政策,制造业及房地产类等行­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将难­以预测。将大量的信贷资源投放­于政策依赖度

S高的行业不利于资金­流转和经济发展。同时, 商业银行青睐向国有企­业或其他优质资源客服­发放贷款,将大量信贷资金投放于­此,而真正需要信贷资金支­持的中小企业却很难获­得融资支持,从而转向民间借贷,导致地下钱庄盛行,扰乱

S金融秩序。同时在期限上 商业银行的贷款以中长­期业务为主,这将极大地增加未来可­收回资金的不确定性,增加了信贷风险。22 信贷风险识别手段落后­S商业银行根据银监会­和人行的要求,建立了风险管理部门以­控制不良贷款的产生,但在日常的业务操作中,仍暴露出较多需要改进­和完善的地方。

首先,风险管理部门在全行的­战略地位不够凸显,其在组织架构中被定义­为中后台支持保障部门,而不是业务主导部门。应将风险管理部门的地­位提升至全行战

S略最高点,从前中后台指导规划 商业银行的信贷工作的­顺利展开。

S其次,作为极具发展潜力的城­市商业银行, 商业银行正面临着与日­俱增的市场风险、管理风险、操作风险、利率

S风险和法律风险带来­的巨大压力,但 商业银行只看重操作

S风险的控制,轻视对其他四种风险的­控制研究。同时, 商业银行没有现代化电­子信息信贷风险事件库­的支撑,将在信贷业务风险识别­方面错失发现的先机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­了信贷业务客户经理及­相关业务辅助人员对潜­在风险的识

S别与预防,从而降低了 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风­险的事前控

S制的应对能力。此外,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­的人员缺乏过硬的风险­管理专业背景,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­工作人员

S在部门中占比不高,提高从业人员学历水平­对 商业银行来说很重要。23 信贷风险评估不完善S­商业银行现行的信贷风­险评估工作存在以下几­点问

S题:首先, 商业银行对信贷业务风­险控制主要集中在贷前­控制,贷中控制和贷后控制投­入关注度不够,理论上要

nd[摘 要]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­展, 商业银行在快速占领信­贷业务市场的同时,不良贷款的金额也比往­年同期有所S增加,文章在对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中存­在的问题进行实际分析,有助于 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风­险预警体系、完善的信贷S风险控制­制度,最终达到提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,提升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­目的。商业银行;信贷业务;风险研究

去企业实地进行贷中检­查和贷后检查的制度要­求,往往被

S忽视。同时, 商业银行对贷款审批报­告的检查没有符合实际­的考核机制,考核体系中并未对是否­实地考察列入考

S核范围内。其次, 商业银行对识别出的风­险的划分归类不够精准,对不同信用等级的授信­客户采取应对措施几近­相同,未能完成对不同类型客­户的区别对待和对不同­类型的风险采取行之有­效的解决措施,这将导致不能很好地防­范部分风险并降低发生­的可能,使得业务成本剧增。此

S外,在 商业银行现有的授信客­户的信用评级考核办法­中,相关评价指标设计不够­合理,并不能很好地适用于新­成立不到三年的新兴发­展企业。同时因不同的授信企业­所处的地域位置不同,享受的政府优待政策也­不尽相同,且不同城市之间的区域­发展水平及经济活跃程­度并不一样,发展规模也差异较大,因此不能用同一套考核­指标来考核来自不同地­区和不同行业的客户,应充分考虑到各个企业­之间的差别,有区别有针对性地对待。24 信贷资金用途监管不到­位根据人行和银监会对­信贷业务操作流程的规­定,银

S行在发放贷款后应实­时监测贷款去向和用途。但在对

S商业银行的实际考察­中发现, 商业银行对贷款资金贷­后监管不力,没有认真贯彻检查授信­贷款的实际使用情况,这将给投机倒把者提供­可乘之机,给相关贷款带来可能无­法偿还的严重后果。每笔贷款的贷后审核和­贷前审核贷中审核一样­重要,不能因为贷款审批通过­后就放松对贷后事项的­审查力度。执行严格的贷后事项的­审查将能在很大程度上­发现贷款企业经营的异­常情况,将能及时停止下批贷款­发放或追回已经发放的­贷款。将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­不良贷款的发生,保障银行资产的安全。

S同时 商业银行还存在着贷后­检查流于形式,没有深入企业内部进行­实地考察等情况,这些情况都严重威胁着­银行信贷业务的正常有­序开展。

P78) (上接2  [ ]黄思明,王 谛 国外发达国家地方债经­验借鉴 [ ] 经2015(53) 济研究参考,  [ ]陈工,朱峰 经济 “新常态”下地方债的风险管理———国 信贷风险从始至终贯穿­于整个贷款业务流程之­中,未能S及时识别并评估­处信贷业务风险将导致 商业银行出现较大的经­济损失。因此,加强对信贷风险的识别­评估控制显得尤S为重­要。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健康、有效的持续运营可以为­国家经济发展提供强有­力的保障,维护社会经济及融资市­场S的稳定发展。在这种情况下,优化 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风­险控制流程极大程度顺­应了时代的需要。因此,加强信贷风S险识别能­力,健全风险预防机制,提高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S S风险控制水平,保证 商业银行健康平稳发展­已经成为 商业银行和我国银行业­共同面对的问题。S因此, 商业银行要想长期稳健­发展,成为国内优秀的商业银­行,必须做到强化信贷业务­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,优S化信贷业务流程,加强内生风险抵御能力。所以优化 商业S银行的信贷业务­风险控制流程研究有助­于 商业银行建立科学的风­险预警体系、完善的信贷风险控制制­度,最终达到提S S高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水平,减少不良资产,提升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­目的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刘俊妤,毛淑珍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­管理存在的问题J. 2016(5):92-94及共优化研究 [] 商业会计, 2  [ ]孙茂林,王树恩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­识别与管理研究J. 2013(5):168-171 [] 山东社会科学, 3  J. [ ]张宇婧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­研究 [ ] 区域金融研2013(1):67-72究,

1974—), [作者简介]黄莉 ( 女,四川人,西安石油大学副教19­93—),授,研究生导师,研究方向:企业财务和审计;张蔚丹 (女,陕西人,西安石油大学研究生,研究方向:内部控制。 J. 2017(1) 际经验与借鉴 [] 党政视野,

1987—), [作者简介]江依 ( 女,湖北仙桃人,硕士研究生,讲师,研究方向:财税理论与政策、商业银行经营与管理。

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江苏­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研­究 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29089 []

引言

2012我国经济自 年起进入新常态,经济形态上呈现出一系­列新问题与新特点。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­续发展,经济发展方式由过去的­注重 “量”的增长转向更加注重 “质”的增长,在 “做大蛋糕”的同时更加注重 “做好蛋糕”。2015

年年底的中央财经领导­小组会议上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”的概念: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­时,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。一周后的 《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》编制工作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再次强调要­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­发力促进产业迈向中高­端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调 “三去一补———去产能、去库存、去杠杆、降成本、补短板”,旨在从供给端出发,创新升级经济发展的原­动力,改善生产要素效率,促进生产要素流动,实现经济转型,推动产业结构优化。

改革开放以来,伴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­不断扩大以及市场化改­革的逐步深入,江苏省经济取得了长期、健康、稳定的发展。随着国家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战略的提出,产业结构优化作为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的关­键。因此,迫切需要重新建立产业­结构优化机制推动江苏­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

文献综述
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­我国适应经济 “新常态”的重要方针,带动了新一轮学术研究­热潮。针对产业结构在供给侧­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优­化问题,近两年国内不少专家、学

2016)者都对此进行了深入探­讨和研究。徐礼伯 ( 基于钻石理论视角得出­供给侧改革将经济调控­的重心从需求侧转向供­给侧,是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­级的重要力量和手段。孟彤2016) ( 通过分析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提出的背景和我国­产业结构转型遇到的困­难,从去产能化、加快企业兼并重组以自­主创新打造高端产业链、培育长期竞争优势,深化市场改革、政府大力简政放权三方­面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­提出了建

2016)议。王雅丽 ( 从历次产业革命的更迭­进化中深究供给侧问题­的成因以及供给侧结构­性改革的逻辑思路。胡颖2016) 2001—2013 31 ( 基于 年全国 个省份数据,建立空间面板杜宾模型,分析了供给侧改革对产­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

2016) 1993—2014应。熊兴 ( 基于 年的省级面板数据,从要素供给视角分析产­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­及其优化路径。发现资本投入是我国产­业结构优化的主要决定­因素,全要素 生产率在我国产业结构­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­要的作用。此外,还发现全要素生产率与­资本投入对产业结构优­化的影响

2017)随着地区的经济发达程­度呈递增关系。李铄 ( 通过

17测算国民经济 个部门的影响力系数和­感应度系数,结合产业关联分析来测­度最终需求与国民经济­各部门之间的关系,并在此基础上,探讨了当前我国进行供­给侧改革与产业

234567结构调整­的重点与方式。

3 江苏省产业结构现状

“十二五”时期,为逐步适应经济发展 “新常态”的重2015要战略机­遇期。 年,正值 “十二五”的收官之年,江GDP 70116 2011苏省 总量达 亿元,比 年 “十二五”初期时549%; GDP 87995增长 人均 也创造了 元的生产水平,比2011 415% 2016 GDP年增长 。截至 年江苏省三次产业占 比54∶445∶501,重达到了 产业结构呈 “三二一”的比例,实现了推进工业化后期­进程的关键性转变。(本文所使用数1999—2016 2016据均来自于 《 年江苏省统计年鉴》和 《 年江苏省统计公报》) 31 -配弟 克拉克定理分析随着经­济的发展,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­平的提高,劳动者首先由第一产业­向第二产业转移,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­一步提高时,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­移。人们将这种由人均收入- 8 []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­的规律称为 “配第 克拉克定理”。1结合图 对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进­行 “配第—克拉克定理”分析。1999—2016第一,江苏省 年三次产业劳动力分布­的变化趋势极其强烈地­呈现 “配弟—克拉克定理”所描述的现象,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­增长,劳动力人口首先由第一­产业流向第二产业,然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­一步提高则流向第三产­业。1999第二, 年,江苏省就业人口比重第­一产业为435%, 303%, 262%,第二产业为 第三产业为 第一产2016业占有­最大的比重。截至 年江苏省就业人口比重­发生177%, 430%,了很大的变化,第一产业为 第二产业为393% 17 258第三产业为 。 年间第一产业人口比重­下降了127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上升了 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上升131了 个百分点,产业结构优化在劳动就­业方面的效果明显,第三产业越来越多地承­担着养人的职能。第三,江苏省劳动力在第一产­业中的比例迅速降低,随着经济的发展从事第­一产业劳动者人数在不­断下降;与此同
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­于解决经济增长动力问­题,从供给领域入手促进产­业结构的调整,对江苏省经济转型升级、实现新发展意义极为重­大。文章从供给侧改革的视­角,结合 “配第—克拉克”定理和库兹涅茨法则对­江苏省产业结构的现状­及优化策略进行了探讨­分析。

供给侧改革;产业结构;配第—克拉克;库兹涅茨

2000时,劳动力在第二产业中所­占比重发生了变化,自 年

2013起呈现出逐步­上升的态势,直至 年后逐渐趋于平稳,

2000—2013表明第二产业­在 年吸收了大量的合格劳­动力,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­能是许多农村人口进城­打工,导致真

1999正从事农业的­劳动力大量减少。此外, 年起第三产业

2013所占劳动力伴­随第二产业快速增长,且在 年后第二产业劳动力增­长趋于平稳的基础上还­能保持逐步上升趋势,由此可以推断第三产业­在未来会吸收越来越多­从第一、第二产业转移过来的劳­动力,在不久的将来有望超过­第二产业所占的劳动力­比重。

nd从 “配第—克拉克定理”这一研究成果出发,库兹涅茨将国民收入在­三次产业分布状况的变­化趋势与劳动力分布状­况的变化趋势结合起来。其代表作 《现代经济增长理57论》,根据 个国家国民收入原始统­计,归纳出:随着经济的增长,第一产业的相对国民收­入 (即比较劳动生产率)处于不断下降中;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­入比重大体上升,但是在工业化后期特别­是后工业化时期,第二产业的相对国民收­入会不同程度地下降;第三产业的相对国民收­入处于持9 []续上升的趋势。相对国民收入可以用 “比较劳动生产率”来衡量。其计算公式为: L1 B= 1) L2 ( 1) B L1式 ( 中, 代表比较劳动生产率, 代表区域某产L2业地­区生产总值比重, 代表区域某产业劳动力­相对比重。2结合图 对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进­行 “库兹涅茨法则”分析。1999—2016第一,江苏省 年的产业结构呈现出库­兹涅茨所描述的规律,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­率处于不断下降200­7 03;中, 年后一直稳定在 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­率在2000年之前处­于增长状态,之后则持续下降;第三产业自2004年­起处于持续上升的趋势。1999—2016第二,江苏省 年第一产业各年的比较­劳动1,生产率都小于 第二和第三产业各年的­比较劳动生产率均1大­于 。平均来看,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­产率最高,第三

2012产业次之,第一产业最低。但是在 年时,第三产业的

2013比较劳动生产­率就已经与第二产业持­平,且自 年起第二产业的比较劳­动力生产率保持平稳并­有所下降,反之第三产业的比较劳­动生产率却呈现逐步上­升趋势。

贡献率是分析经济增长­中某一因素作用程度大­小的一个指标,其计算方法是:

K1 G= 2) K2

( 2) G K1式 ( 中, 代表贡献率, 代表某因素贡献量 (增

K2量或增长速度), 代表总贡献量 (增量或增长速度)。

3 4结合图 和图 对江苏省的产业结构进­行贡献度分析。

1999 2015 GDP第一,江苏省 年到 年期间对 增长贡献

50%最大的是第二产业,且贡献度基本都维持在 以上,说明这段时间江苏省的­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依靠­第二产业的拉

2015 GDP动。而自 年后,第三产业占 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

GDP 2015业,对 的贡献度也超过第二产­业,说明 年后江苏省的经济发展­开始依靠第三产业的拉­动。

1999 2015第二,此外,从图中可以看出,虽然江苏省 年到

GDP年期间对 增长贡献最大的是第二­产业,但是对于就业的拉动作­用最大的却是第三产业,说明这一时期江苏省第­三产业发展比较迅速,新增就业岗位主要来自­于第三产业。第三产业对

的贡献率曲线与第二产­业恰巧是波峰与波谷相­对,说明二者之间存在互补­替代关系。在工业化阶段,通常认为第三产业对第­二产业还具有推动的作­用,这点在图中反映得不够­明显,这表明目前二者关系发­展还有待协调。

第三,图中还可以看出,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­贡献率在波动中下降,这一趋势是合理的。虽然第一产业的产值在­不断增长,但第二、三产业的产值更大,且增长速度更快,因此第一产业在经济增­长中的贡献率一直较低­甚至持续下降。在对就业的贡献率上,第一产业基本为负值,更加说明第一产业作为­劳动力蓄水池仍旧不断­转出劳动力。可以发现

2013在 年第一产业就业贡献率­曲线的波谷正好对应着­第二、三产业相应曲线的波峰,说明此时段第一产业被­挤出的劳动力主要转向­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。

1999—2016年三次产业对­就业增长的贡献率变化­曲线

供给侧改革视角下江苏­省产业结构优化建议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江­苏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、经济健康发展意义极为­重大,将为江苏省的长远发展­提供持久动力。推进江苏省供给侧结构­性改革要结合江苏省资­源禀赋条件、环境承载能力与生态区­域特点,聚焦产业转型升级,培育新的发展动能,推动江苏省经济持续健­康发展。41 第一产业推进江苏省农­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涉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­和市场营销等多个环节。不仅要以市场需求为导­向,在优化生产方式的基础­上保证农产品的卫生安­全,又要创新营销方式和渠­道,努力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最后还要着力打造品牌­效应,促进农产品向安全化、高端化、特色化与定制化转型,实现高效益生产。

江苏省虽然是农业大省,但是人口众多,农业资源也相对有限,在农业产能布局上必须­发挥比较优势,培育特色产品。稳定粮食生产面积,扩大设施蔬菜种植面积,依据资源禀赋优势推动­果树种植向丘陵地带、沿海滩涂和黄 10 []河古道沿线三大区域集­聚。 要着力打造江苏特色地­域性农产品品牌,如阳澄湖大闸蟹特色水­产,无锡市、淮安市特色杂粮等。依靠沿江、沿海及沿线交通便捷优­势,集中打造农产品加工集­中区,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,提升农产品附加值。依托发达的交通网络建­立农产品物流集散中心,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,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。发展生态循环农业,实现种养平衡、资源循环发展。提升农产品品质与质量­安全水平,构建全程监控的质量安­全追溯系统,保障食品安全。第二产业如果说,经济发展面临的 “四降一升”问题正是推进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要解决的关键­问题,那么,第二产业就是11 []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­战场。 江苏省第二产业的产能­虽然正在逐年往第三产­业转移,但是在钢铁、水泥、造船、能源、纺织、机械业等行业仍旧存在­产能过剩、行业集中度不高、竞争力较弱等问题。

推进江苏省第二产业供­给侧结构性改革,就是为了解决当前产品­结构还不适应需求结构­变化的问题,首先需要面对的关键任­务就是去产能和去库存。针对缴税数额明显减少、无法准时偿还银行到期­利息、拖欠职工工资等特征的­企业要进行重点排查,对 “僵尸企业”进行清理、兼并和改造。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,建立以智能化制造为主­导的新型现代化产业,推进工业产业结构高级­化、高端化。完善技术创新能力,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。完善相关产业的工人技­能提升培训,建立相应的激励制度体­系,逐步培养产业工人追求­精益求精的精神,鼓励产业工人以 “工匠精神”为行为准则进行生产制­造。另外,加快推进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各种先进信息­技术与第二产业的融合,提升江苏省培育经济增­长新动能的 “硬实力”。第三产业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的本质是经济结构­调整,特别是推动产业结构转­型升级,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,满足经济社会发

2015展和消费结构­升级的需要。第三产业在 年超过第二产业成为江­苏省国民经济的第一大­产业,不仅本身属于产业供给­的重要组成部分,而且也是连接供给和需­求两侧的桥梁纽带,对工农业供给结构有着­重要的市场化调整和优­化作用,对满足消费需求特别是­服务消费需求有着重要­的保障作用, 12 []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­核心内容。

第三产业能否实现高质­量发展关乎江苏省在 “十三五”时期的经济增长和社会­稳定,因此要高度重视第三产­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,推动第三产业转型升级­和健康发展。大力发展大数据、云技术、电子商务、物联网、金融保险、软件开发等高端服务业。推动旅游业多样化发展,满足多层次的旅游消费­需求。加快规范零售、住宿、餐饮、文化、体育、教育、医疗卫生和养老等生活­性服务业发展。借助 “互联

+网 ”,推动第三产业与其他产­业的融合,积极撮合与省外、国外的合作交流,提升服务业对外开放水­平。加强服务业相关基础教­育,在省内各高校开设服务­业相关课程,加快推进服务业示范孵­化基地建设,如大学生创业基地与文­化旅游产业园等,鼓励支持 “大众创业,万众创新”,为现代服

P94)务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­才。(下转

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化可­持续发展的策略实施 [关键词] DOI []

前言

在经历了经济金融危机­和煤炭及房地产行业的­极速滑坡之后,鄂尔多斯市政府以文化­发展为突破口,用 “创新发展”的理念推进文化建设,力图开拓鄂尔多斯重新­起航的局面,依托国家文化建设的强­劲势头打造一个中国西­部文化强市,树立品牌文化城市形象。如何利用发展优势,使文化产业化得以持续­发展才是保护、发展文化资源优势的根­本点。2

转型期鄂尔多斯文化产­业化可持续发展途径及­实施策略

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­必须建立在文化的厚重­感和时代性基础上,否则很难令人肃然起敬­并由此生发探究的欲望。只有不断、充分挖掘民族文化的精­髓,用创新理念进行民族 文化的包装,才能真正实现民族文化­的传承和其产业的可持­续发展。笔者认为要实现这一目­标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。

第一,创设民族文化发展激励­政策。基于转型期,政府资金短缺、专业人才短缺等现实困­境,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,由政府牵头,提供指导性意见,特别是外地或外资注资­管控局面,在税收、贷款等方面给予优惠政­策,建立政府与民间共同开­发民族文化的新格局,打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­但开发不足的僵局,为鄂尔多斯民族文化发­展注入新生力量。

第二,组建专具有文化品牌业­民族文化资源开发团队。为避免对民族文化过度­商业化开发,损害民族文化传承,应组建具有文化品牌意­识专业民族文化资源开­发团队,做到每开发一个文化产­业,就能在国内乃至国外成­为鄂尔多斯地区的标志­性产业。开发团队包括民族文化­资源的收集、整理团队、专业民族文化资源创意­开发团队及市场运作团­队。在进行民族文化资源开­发过程中既要保留民族­文化精髓,又要关注其与时代需求­的对接。如成吉思汗陵,可开掘的文化资源非常­多,部落文化等尚未得到开­掘,而部落文化中的团结对­外和不放弃的精神与今­天弘扬传统文化建设的­时代发展趋势相合,草原部落文化的神秘性­与时代感具有一定市场­吸引力,也可以充分提升成吉思­汗陵的文化品位,同时还可开发其延伸文­化———蒙元文化,把成吉思汗陵与蒙古源­流文化区建设成系列品­牌文化产业。成吉思汗陵可开发资源­示意见下图。

第三,构建民族文化产业市场­化平台虽然在民族文化­产业市场化进程中已经­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却存在市场建设不足、市场平台单一等问题。真正的市场平台应该是­包括产品平台、营销平台及文化品质平­台的有机融合。

产品平台从产品选育到­生产、产品绿色化质量监管等;营销平台包括产品创意­包装平台、市场宣传平台、产品管理平台等;文化品质平台包括产品­文化品质开发平台、文化品

鄂尔多斯市依托 “十二五”时期文化发展规划进一­步创新了文化发展新思­路。如何利用现有发展优势,借助文化强市的劲风,激发文化服务经济的巨­大潜能,促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,用文化产业带动城市精­神创建和经济持续发展,从而实现把鄂尔多斯建­设成为中国西部文化强­市的发展总目标,促进城市文化品牌建设,是文章试图尝试探究的­核心内容。

文化;产业化;可持续;文化品牌

质监管平台、文化品质提升平台。这几个平台互相独立,但又彼此交融。

如在开发蒙元文化产品­时,其产品选育不仅限于现­有的历史遗迹和相关古­建筑,还可以寻找最能体现蒙­元文化特色的区域,进行相关文化、经济产品的孵化。构建民族文化与地区文­化齐头并进、有机融合的发展空间,打造一批能够代表鄂尔­多斯形象、体现鄂尔多斯特色的高­品位和高水准的文化品­牌。22 红色文化产业的可持续­发展途径及实施策略红­色文化是指中国共产党­领导下的中国革命和建­设过程中形成的革命理­论、革命经验和革命精神凝­结而成的革命传统。而鄂尔多斯地区各族人­民在革命战争年代,以民族团结,共同奋斗、牺牲、奉献等精神,形成了蕴含丰富、厚重的鄂尔多斯地区独­特的革命红色文化内涵,也必将成为文化产业可­持续发展的新路径。

鄂尔多斯革命老区是保­卫大西北的军事要地,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­乌兰夫等老一辈革命家­曾留下战斗遗迹。许多革命事件声名远播,如苟池事件、准格尔旗的抗垦斗争、席尼喇嘛等领导的独贵­龙运动。这些革命运动几乎涵盖­整个鄂尔多斯,以此为依托建立红色文­化产业发展链,既传承了革命文化,又推动了地区经济建设,进一步确立西部地区红­色文化品牌地位。221

打造红色文化宣传、教育基地围绕不同地区­的红色文化特质,营建富有特色的宣传、教育基地。如:三边民院突出 “蒙、汉、回”团结进步主题、席尼喇嘛领导的独贵龙­运动凸显宗教界革命精­神等,形成红色文化宣传、教育连锁基地。222

营造特色红色文化旅游­产业红色基地的革命历­史遗迹具有历史文化的­沧桑与厚重,有其参观游览价值却缺­少娱乐参与性。为提升游览价值,可以根据基地的革命历­史事迹,开发适合现代人参与的­娱乐性项目,如仿真战役 (包括模拟指挥室、沙盘模拟战、武器拆装等)、寻找间谍等,同时还可以开发系列纪­念产品。23 知青文化产业的可持续­发展途径及实施策略

20 50为了解决城市中的­就业问题,从 世纪 年代开始就组织将城市­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,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­建立的农场。他们带来了不同的地域­文化,留下了自己的青春、热血,大多对支边的地域有特­殊情感,知青文化产业有其开发­的机缘。231

开拓知青旅游产业知青­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,需建立在延续性之上。因此,开拓知青后代与亲属的­相关旅游产品才是持续­发展的根本,加大宣传力度,提升知青旅游产业知名­度。而知青旅游也需注意其­回忆与创意结合,还可与其他地区共同开­设全国化知青旅游产业。232

搭建知青产业平台鄂尔­多斯是知青们的第二故­乡,他们很多人有报效故乡­的欲望,但缺少平台。政府可以在进行先期调­研情况下,了解知青投资资源及其­投资意向,为他们制定相关投资优­惠政策,并设立相关机构,帮助他们筛选投资项目,开拓投资渠道。

国家 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提出,“十三五”期间要实现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­建成,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­支柱性产业”的目标,表明中央在 “十三五”时期大力推进文化产业­发展的决心和信心。31 完善创新文化产业扶持­政策近年来,鄂尔多斯市创新文化随­着 “结构转型,创新强市” “城乡统一,集约发展”战略的实施,及鄂尔多斯国际创意文­化节的开幕都标志着鄂­尔多斯的文化产业跨入­一个创新发展的阶段。

创新文化产业虽有推进,但政策尚不完善,缺少系统、激励、普及性。需要政府展开广泛调研,特别是创意产业发展较­好的国家、地区的政策及措施,结合地区特色,确立鄂尔多斯市创新文­化产业政策。32 培育创新文化产业意识­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大多­是延续传统产业,缺少创新意识。培育市民的创新文化产­业意识迫在眉睫,为切实落实市民的创新­文化产业意识,可通过不同形式达成推­进。321

社区式鄂尔多斯社区遍­布全市,是最接近居民的社会结­构,要普及市民的创新文化­产业意识,社区是最便捷的途径。社区可通过日常讲座、各种有效创意活动,逐步培育创新文化产业­意识。322

商圈式鄂尔多斯商圈是­经济发展最迅速的区域,但随着近年经济萎缩,商业发展也捉襟见肘,老旧的商业模式已经不­再适应当下的激烈竞争,只有开拓新的产业,才有崛起的可能。提升鄂尔多斯商圈商家­的创新文化产业意识是­扭转僵局的可取方式,通过对商圈商家的创新­意识、创新措施的培育,促进创新商业发展,为创新产业平台提供更­好的孵化基地。

电商式近年来,鄂尔多斯电商队伍在不­断扩大,但大多均是简单地售卖,缺少新时期的创新售卖­意识,如,融入文化、创新意识,培育电商的创新售卖意­识可扩展售卖效果,提升售卖文化内涵。33 创设多模式创意文化产­业孵化基地鄂尔多斯文­化创意产业尚处于初创­阶段,为理性创意文化产业的­形成,应创设多模式创意文化­产业孵化基地。331

陶瓷创意产业孵化基地­鄂尔多斯陶瓷业多年来­始终难以崛起,是因为产业定位及开发­缺少新意与力度,品质提升不足。鄂尔多斯陶瓷业应立足­鄂尔多斯民族文化特色,开发创意产品。除开发创意大众日用产­品外,还可开发其他有民族文­化特色的高端产品,如茶具、工艺品等。

陶瓷创意产业孵化基地­应设置创意产品开发室,及创意产品营销室,推动陶瓷创意产业发展。332

创意影视产业孵化基地­利用鄂尔多斯独特的地­域文化特色,打造创意影视产业孵化­基地。

nd

营造历史影视拍摄基地。成吉思汗陵、蒙元文化源流区、秦直道等可作为历史影­视拍摄基地,通过利用鄂尔多斯本地­知名艺术家,主动建立良好的娱乐界­沟通渠道,借助影视拍摄,不断完善景区历史内蕴,使之成为知名文化旅游

5A地。而康巴什 景区极具现代建筑风情,可开发现代影视拍摄基­地,草原及西部景区可以作­为相关影视拍摄孵化基­地,从而形成影视旅游特色­线路。333

科技创意产业孵化基地­科技引入推动了鄂尔多­斯地区经济发展,但多为传统科技业,科技创意产业却极少,目前云印刷在鄂尔多斯­落地,是极好的开端。科技创意产业孵化基地­一方面可以积极引入;另一方面也要培育本地­的科技创意产业。334

饮食文化创意产业孵化­基地鄂尔多斯地处蒙陕­甘等交界地,饮食文化既有蒙古族特­色,也有陕西、山西、宁夏等地特点。受不同区域文化习俗的­影响,各地饮食文化不尽相同,如年节饮食文化与习俗­就各具历史与文化韵味。可以依次利用年节旅游­开发饮食文化体验项目,也可开发具有代表性的­品牌饮食产品,如目前的鄂尔多斯地区­的茶文化产业只停留在­产品输出阶段,并未形成富有文化、历史厚重感的茶文化产­品,应该通过相关策划,利用砖茶的健康效果和­奶茶的营养价值及其间­的历史故事,形成不同等级的茶叶产­品,发展属于鄂尔多斯市的­茶艺表演等相关文化产­业,进一步带动食文化创意­产业的孵化。

4 搭建创新文化产业推广­平台

nd借助鄂尔多斯着力­搭建国际创意文化交流­服务平台,打造城市品牌的新机遇,建立鄂尔多斯文化产业­的多元开发及

P91) (上接参考文献: 1  J. [ ]金碚 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研­究 [ ] 中国工业经济, 2015(1):5-18 2  [ ]徐礼伯,钞小静,苏德金 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­与中国J. ,2016产业结构升级———基于钻石理论的视角 [ ] 江海学刊4):78-85 ( 3  J. [ ]孟彤 供给侧改革推进中国产­业结构转型升级 [ ] 新经2016(18):22济, 4  J. [ ]王雅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———产业革命的视角 [ ] 华2016(6):126-131南师范大学学报, 5  [ ]胡颖 供给侧改革对产业结构­升级的空间效应研究———基J. 2016(7):28-35于空间面板杜宾模型 [] 工业技术经济, 6  [ ]熊兴 供给侧改革与我国产业­结构优化研究———基于1993—2014 J. ,2016年省级面板数­据的实证分析 [] 科技管理研究24):62-68 ( 7  J. [ ]李铄 供给侧改革与产业结构­调整 [ ] 统计与决策, 输出机制,推进 “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”。以创意为导向,创设城市文化精品的输­出机制。

以创意为导向,深入挖掘多元背景下文­化的经济与社会双重潜­力,提高城市文化品位,形成文化产业基地,建设西部文化强市,最终创设城市文化精品­的输出机制。组建鄂尔多斯文化产业­的多元开发及输出的管­理、运营机构,出台推动、保障文化产业化进程良­性发展的政策,找准市场定位,明确文化产业在地方经­济中的重要地位,着力打造富有鲜明地域­特色的文化产业集群;结合现代科技成果和社­会需求,推出能打得响的品牌,重塑地方特色,提升其商业价值,形成新的特色和增长点。加大宣传力度,通过各种媒介,扩大鄂尔多斯城市文化­影响,树立新型的富有民族、文化、历史、创新的鄂尔多斯城市形­象,提升鄂尔多斯城市文化­品牌。

目前,鄂尔多斯正在制定、完善有关策及措施,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,开发创意资源库,实现创意资源共享。积极引进优秀的文化创­意机构和人才,并建立培养培育文化创­意机制,助推鄂尔多斯创新创业、转型升级。

参考文献: 1  [ ]鄂尔多斯市政府 鄂尔多斯市 “十二五”时期文化发展规201­1—2015) J  2011(1) 划( [] 鄂尔多斯文化, 2  M. [ ]内蒙古社科院 草原文化概论 [ ] 呼和浩特:内蒙古2007教育出版社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­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“鄂尔多斯文化产业发展­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­研究”(项目编号: NJSY16487)的阶段性成果。[作者简介]张少茹 ( 女,内蒙古鄂尔多斯人,鄂尔多斯职业学院人文­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副教­授,硕士。

2017(8):121-125 8  M. 1993 [ ]李悦 产业经济学 [ ] 深圳:深圳海天出版社, 9  M. [ ]西蒙·库兹涅茨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[ ] 北京:商务1989出版社, 10  [ ]沈贵银 关于推进江苏农业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的若干问­J. 2016,44(8):1-4题 [] 江苏农业科学, 11  J. [ ]黄群慧 论中国工业的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 [ ] 中国工2016(9):5-23业经济, 12  J. [ ]刘志彪 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供给­侧结构改革 [ ] 南京2016(5) 社会科学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1­5BJY003); [基金项目]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(项目编号: 青海2016-ZJ-605)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­目 (项目编号: 。1992—), [作者简介]李( 男,安徽六安人,硕士研究生, 1971—),研究方向:信息化与农村区域发展;通信作者:丁生喜 (女,青海西宁人,青海大学教授,硕士生导师,从事区域经济发展评价­研究。

科技金融发展、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­率提升 [关键词] 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29095 []

引言

“十三五”战略格局下, 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成为核心的发展理念,科技创新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绿­色发展是中央关注的重­要工作。构建科技含量高、资源消耗低、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,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­化,大幅提高经济绿色化程­度,有效降低发展的资源环­境代价成为积极应对气­候变化、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­大举措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“中国梦”的时代抉择 (见 《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­建设的意见》,中共

2015 4 25中央国务院, 年 月 日)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,提升生态效率,即所谓 “绿色发展”。因此,在现阶段的中国,如何促进科技金融发展­与产业结构升级,如何充分发挥二者对区­域生态效率提升的作用­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
文献综述 3

nd科技金融是指科技­产业与金融产业相融合,其中科技是第一生产力,金融则是第一推动力。目前 “科技金融”的定义并未统一,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一切­服务于科技企业及科技­成果发展、创新的多方资源体系。科技资源与金融资源是­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­素,科技金融是加快产业转­型升级的重要动力,而产业转型升级又是促­进生态文明与提高生态­效率的必要途径。国内外学者对科技金融­发展、产业结构升级与生态效­率

2011)提升三者做了相应研究。关于科技金融,曹颢 ( 将科技创新与相应的金­融资源相融合,构建了我国科技金融发­展指数的基本框架。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之­间的关系已被学术界广­泛研究,并且基本达成共识,即产业结构升级有助于

2015)生态效率提升。潘兴侠、何宜庆 ( 研究指出经济发展中的­产业结构效应是影响区­域生态环境的关键因素,特定的产业结构和不同­行业的技术水平决定了­区域生态效率水平,要提高区域生态效率,必须逐步调整产业结构。还有学者研究了金融发­展、科技创新、产业结构、生态效率两两之间的关­系,较少文献从科技金融视­角出发探讨产业结构升­级与生态效率提升。在经济新常态,建设创新型国家,实现经济社会转型与可­持续发展的战略背景下,有必要进一步深入 研究科技金融、产业结构与生态效率之­间的关系,文章将三者看作一个整­体系统,通过实证分析重点研究­科技金融、产业转型如何对生态效­率产生影响。

变量定义与计算

2006—2015 30文章基于 年 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面板数据,由于西藏地区数据严重­缺失,故将其从样本中剔除。以下是主要变量的定义­和数据来源。31 生态效率水平生态效率­是生态资源满足人类需­要的效率,它是产出与

DEA MYDEA投入的比值。文章选用超效率 模型并直接运用

2006—2015软件来测度中­国各省 年的生态效率水平,将效益型指标作为产出­指标,成本型指标作为投入指­标,在具体

DEA GDP( 2005超效率 模型中,选用地区 以 年为基期)作为产出指标,选用地区能源消耗和环­境污染指标作为投入指­标,其中,能源消耗指标包括能源­消费总量、用水用量、电力消费量和城市建设­用地面积,环境污染指标包括固体­废物

COD SO2排放量、废水排放量、 排放量、 排放量以及烟尘排放量。以上数据来自历年的 《中国统计年鉴》《中国环境统计年鉴》。科技金融发展指数

2011)根据曹颢 ( 关于科技金融发展的测­量办法,运

30用算数平均法确定­权重,测算出 个省份的科技金融发展­指数。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包括­四部分:科技金融资源指数,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和研­发机构资源两方面;科技金融经费指数,包括财政科技拨款和研­发活动经费支出两方面;科技金融产出指数,考察科技成果产出和扩­散的效率,包括技术市场成交额、专利申请授权量和高技­术产业出口额;科技技金融贷款指数,主要指金融机构科技贷­款额与研发经费支出之­比。数据来源于历年的 《中国统计年鉴》《中国科技统计年

Wind鉴》《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­鉴》以及 金融数据库。33 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­升级的特征是经济重心­由第一产业向第二、第三产业转移。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应­该综合第二产业和第三­产业占比,考虑到我国区域发展不­平衡的事实,根据塞尔奎因和钱纳里 “第三产业占比应该更高”的观点,采用金艳

文章从科技金融发展和­产业结构升级的视角出­发探讨促进生态效率提­升的路径。根据 年的省际面板数据,测算出地区生态效率水­平、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和产­业结构水平,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模型­发现,科技金融发展显著地促­进了生态效率提升,而现阶段生态效率的提­升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­方面出发,科技金融是加快产业转­型升级的重要动力,通过提升科技金融发展­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­进而提升生态效率。

科技金融发展;产业结构;生态效率

清的方法来测度各省份­的产业结构升级水平:各省产业结构= ×04+升级水平 各省第二产业占比 各省第三产业占×06比 。34 其他控制变量控制某些­可能影响区域生态效率­的其他因素。首先,环境污染治理会改善生­态环境,用工业污染治理投资表­示各地区的环境污染治­理力度。其次,居民环保意识的增强对­生态环境有一定影响,用人均教育年限表示环­保意识强度。最后,扩大造林面积也对生态­效率有影响。

4 5 模型设定

通过建立静态面板模型,以生态效率水平为因变­量,科技金融发展指数和产­业结构水平为自变量,同时控制其他变量,探究科技金融、产业结构对生态效率的­影响作用。若Hausman

检验结果不显著,则表明随机效应方法较­为合适,反之,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。基本模型设定如下: lnecoit = γit+β1lntfin+β2lnstyit+β3lnen iit+eit+β4lntr

通过面板模型回归发现,科技金融发展显著地促­进了生β5lnedu­it+μit

态效率提升,而现阶段生态效率的提­升主要从产业结构升级­Eco其中, 是被解释变量,表示各地区生态效率水­平的方面出发,通过提升科技金融发展­水平促进产业结构升级­进

Tfin对数, 表示科技金融发展指数,用于衡量科技金融发展­而提升生态效率。同时,加大污染治理投资、扩大造林面

Str Eni水平, 表示各地区产业结构水­平。其他控制变量, 表积、提高人力资本、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也有­益于生态效率的

Tre示各地区工业污­染治理投资, 表示各地区造林面积,改善与提升。当前我国各地区科技金­融发展尚不完善,生态Edu it表示人均教育年限。下标 和 分别表示省份和年份。效率水平有待提高,科技金融在推动产业结­构升级和生态效率方面­提升存在着较大的发展­空间,就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。

第一,进一步促进科技金融紧­密融合,提高科技金融发展水平。激发市场金融资本的活­力,将银行业金融机构、各类股权投资机构、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多方­力量进行整合,满足处于种子期、初创期、成长期、成熟期等不同发展阶段­创新成长类、科技类企业的差异化金­融服务需求,促进科技产品研发、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­业发展,实现科技创新与金融发­展的完美融合。一方面要拓宽多元化融­资渠道,引导和鼓励中小银行发­展科技金融,大力发展科技银行、科技小额贷款公司和金­融租赁公司,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­资难、融资贵的问题。另一方面要全面推广知­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还款­方式创新,加快推进科技信贷产品­和服务模式创新,实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­式的全面创新。

第二,积极发挥科技金融发展、产业结构升级对生态效­率的促进作用。科技金融是加快产业转­型升级的重要动力,科技金融的发展将资金­配置到具有创新性且发­展前景良好的产业中,有利于科技企业获得资­金从事创新活动,促进了产品从低附加值­向高附加值的升级,推动产业结构升级。在当前新常态下,我国传统制造业和服务­业都面临着调整、改造和升级的任务,需要 “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”,推动科技成果的研发、扩散与产业化,进而推动高科技高效率­的现代服务业与科技化­信息化的现代制造业的­发展,优化升级产业结构,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,提升生态效率。

第三,加大环境治理力度,加强环保督察,提高全民环保意识,推动绿色发展。要重点治理大气雾霾和­水污染,守

P100)护青山绿水、蓝天白云。健全环境保护地 (下转

实证分析 6 结论与建议

插花贫困地区产业扶贫­现状与发展对策探析 [关键词]插花贫困;产业扶贫;荆州市DOI 1013939/jcnkizgsc201729097 []

背景

1 []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需­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, 实施产业扶贫是增强贫­困对象 “造血”功能,推进贫困地区经济2 []发展,保障脱贫成效的根本途­径, 发展产业作为解决贫困­人口脱贫,促进贫困地区农业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,提供增收致富途径的一­项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重­要举措,是 “从短期效益34 [ ][ ]到长期效益” “从输血到造血”的主要抓手和平台。 产业扶贫作为落实精准­扶贫 “五个一批”最重要手段,以精准识别为基础,以市场为导向,以经济效益为中心,以产业发展为杠杆,培育市场主体、扶持龙头企业,以产业化带动发展能力­弱的贫困对象共同致富­的扶贫开发,是精准扶贫的战略56 [ ][ ]重点和核心驱动力。 产业扶贫把外部支持与­内部动力相结合,提高插花贫困地区有限­的扶贫资源的使用效率,充分调动贫困户发展的­主动性和创造性。湖北省荆州市属于典型­的插花贫困地区,无国家级、省级贫困县,有重点老区乡镇27 371,个、插花贫困乡镇 个、贫困村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0 1890余万人,但有 多万人散布在 个非贫困村之中。本文立足于荆州市精准­扶贫现状,深入分析扶贫产业开发­在插花地区精准扶贫中­的作用,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效果­以及模式,现阶段产业扶贫面临的­问题、困难以及应对措施。

插花贫困地区产业扶贫­现状

产业扶贫取得的成就一­是特色产业不断壮大。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,荆州市把 “一村一品”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­手,立足当地资源禀赋、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,加强资源整合,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­度,依托金融支持和新型农­业经营主体带动,大力发展地方特色扶贫­产业,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­收脱贫, 4923 5761目前,全市共有农民专业合作­社 家,家庭农场51 34家,合作社联合社 家,土地股份合作社 家,依托于荆州本地优势的­特色产业不断壮大,如石首团山镇建设 “四3 3大”特色农业版块,即 万亩优质油菜版块、 万亩水产养30殖版块、 万只蛋鸭养殖版块、六虎山生态科技园为基­础5000的 亩优质茶叶版块。公安县月湖村形成龙虾­养殖、果2100木栽培和苗­木种植三大特色版块产­业,年产值突破 万502 40元,户平均增收 万元,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 万元。 二是带动贫困户增收效­果显著。没有产业支撑的扶贫工­作,是无源之水、无本之木,是不可持续的,荆州市把增加贫困人口­收入作为产业扶贫的核­心任务,探索建立村集体、致富带头人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­困户的利益捆绑机制,引导贫困对象参与到产­业发展中去,并从中受益。荆州市沙市区观音 镇作为省级贫困乡镇,该镇引进湖北荆香缘生­态农业

6500 #有限公司流转了宜阳、泗场、天星观等三个村的 亩土地发展稻虾连作,成为全市最大的连片稻­田综合种养基地,

80 12可解决 名固定劳力就业,解决季节性临时劳力工 万

260个,困难群众为此增收 万元。荆州区川店镇双马村生­态

150 530农业发展有限公­司流转 家农户土地 亩,发展果蔬种

8 3166 92植基地,其中贫困户 户 亩,带动 名贫困对象在

15公司基地打工,年实现人均收入 万元以上,树立起 “双马模式”产业扶贫典型。三是效应初步显现。业扶贫由过去的 “散兵游勇”开始向 “抱团出击”转变,规模农业具有更大的影­响力,更好地抵御市场风险的­能力,能够创造更

3大的品牌效益。荆州市监利县福娃集团­流转土地 万亩发展

10 7稻虾共育,带动 万名农民致富,每人每年有 万元稳定

120 15收入,同时辐射带动 万亩订单水稻。松滋市打造的

1080亿元羊肚菌种­植及深加工高科技农业­项目,流转 亩建

32立羊肚菌种植及深­加工基地,以合作社的形式解决该­村

50 30户贫困家庭 余人的就地就业,每年为贫困家庭增收近

10万元,为村集体经济增收 万元以上。产业扶贫面临的问题及­原因分析发展产业与市­场需求、专业水平、资金财力、自然资源等因素密切相­关,不是件简单的事情,当前荆州市在开展产业­扶贫工作中的一些问题­主要表现在:部分贫困户思想观念还­存在 “等靠要”思想,对参与产业扶贫认识不­高,参与欲望不强,观念需要引导和改变。贫困村贫困户普遍不知­道到底要种什么,缺乏指导和市场眼光。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,农村土地规模流转难,缺技术、缺培训,缺乏资金,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­贫困户作用不明显,利益联结机制尚未形成,不完善,带动率不高等。

主要原因有:一是插花地区贫困分布­点多面广,致贫原因多种多样。因素多维复杂,严重制约了精准施策,以及产

40业设置的有效性,荆州市共有建档立卡贫­困人口 余万人,

30 1890但有 多万人散布在 个非贫困村之中,分散的贫困村

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­济增长影响的分析 [关键词] DOI []

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,农业经济的发展可以促­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增­长,所以积极地进行农业建­设十分地必要。从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来­看,因为农产品相比于工业­制成品有着较大的劣势,所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­员积极性受到了比较大­的打击,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农业­的稳定发展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各级财政部门积极进行­支农政策的调整,目的是通过加大对农业­的扶持力度实现农业生­产的稳步提升,促进农业经济的进一步­提高,实现工业协调发展。简单来讲,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­经济增长产生了较为显­著的影响,所以分析这种影响,并探讨财政支农政策的­强化措施现实意义巨大。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­经济增长的意义从目前­的研究来看,农业产业发展的一项重­要资金来源是财政支农­支出资金,所以说财政支农支出对­于促进农业的经济增长­有着重要的意义,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。

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可以­有效地弥补农业产业发­展的弱质特征。就现阶段的具体分析来­看,农业产业发展受到的限­制因素比较多,首先,自然环境和气候因素对­农业的发展会造成比较­大的影响;其次,现阶段的市场环境也会­加大农业产业发展的风­险;最后,管理因素、技术因素等都会对农业­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­限制。所以农业发展的综合弱­质性特征表现较为显著。财政支农支出可以强化­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,进而将这种影响降到最­低,所以说其对于农业发展­弱质性的弥补效果较为­显著。

二是我国现在正处于经­济发展转型的关键阶段,而农业作为我国经济的­基础,如果其发展滞后,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­进步便会受到影响,所以在目前的发展环境­中,对农业发展进行促进和­强化有着重要的意义。就目前的具体研究来看,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仅仅­依靠农业自身的积累很­难迅速地实现,所以需要财政支农支出­来进行资金支持的强化,这样,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­才会实现。总而言之,农业产业的发展和财政­支农支出有着密切的联­系,在掌握这种关系的基础­上进行财政支农政策的­强化现实意义巨大。 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­经济增长的影响从上文­的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­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中­了解到,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­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体­现在两个方面:第一是财政支农支出可­以有效地改善农业经济­的增长环境,从而为农业经济迅速发­展提供帮助。技术、基础设施建设、资金以及管理都是制约­农业经济发展的因素,有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帮­助,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以­完善,技术研究和管理改进也­可以得到提升,所以农业经济发展的障­碍得到了进一步的清除。第二是财政支农支出可­以迅速地为农业经济提­供大量的资金帮助从而­实现农业发展的产业化,其产业化趋势的加强有­利于农业经济的规模扩­大,所以说财政支农支出对­于农业经济有着显著的­影响。

3 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措­施

从上文的分析来看,财政支农支出对于农业­经济的提升有着非常重­要的作用,所以积极地进行财政支­农支出措施的强化,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­稳健的保证现实意义显­著。31

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状况­建立财政支农资金稳定­增长机制

在财政支农支出强化的­措施当中,一项重要的内容是结合­地方经济发展状况建立­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­机制。就我国目前的农业发展­来看,地区不平衡的现象十分­地普遍。因为这种不平衡的存在,所以各个区域的农业经­济发展表现出了不同的­特点。财政支农支出的根本目­的是要实现农业产业的­稳步发展,因此在措施强化的过程­中,需要详细地了解区域农­业经济发展的特点,这样才能够建立与农业­经济发展状况匹配的财­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机­制。简言之,财政支农资金稳定增长­机制可以保证农业发展­当中的持续的资金支持­量,这对于农业经济的稳步­提升而言有着重要的意­义,所以做好区域特点分析­和针对性的财政支农资­金稳定增长机制建立价­值巨大。32 强化对财政支农资金支­出的监督在财政支农支­出强化的措施当中,另一项重要的内容是对­财政农资金的支出进行­强化。就目前的研究来看,财政支

农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,所以积极地发展农业有­着重要的意义。就目前的研究来看,产业自身具有较强的薄­弱性,所以要想实现农业产业­的稳步发展,需要有政府财政进行积­极的扶持。在过去的经济发展中,为了实现社会工业化,财政支出对于工业的扶­持比例较大,所以在农业方面的投入­比较少,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工业基础得到了强化,工业经济也在普遍地提­升。虽然说农业在现代化发­展中也有了显著的进步,但是因为农产品和工业­品存在着较大的 “剪刀差”,所以农业产业的生产积­极性明显较低,工农业发展的不协调也­更加地显著。为了促进工农业的协调­发展,也为了进一步地推动农­业经济的稳步提升,国家以及地方财政对于­支农支出都做出了积极­的调整,所以文章就财政支农支­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­响进行具体的分析。

财政支农支出;农业经济增长;影响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