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

应用型本科院校 “双能型”教师队伍建设探究

———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­院为例

-

李魁梅 (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,重庆 400074) “双能型”教师培养的问题

第一,建设理念与思路不清晰。在 “双能型”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,理念与思路不清是最突­出也是最严重的一个问­题。“双能型”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协­调性查,没有完善和配套的政策­及系统对教学考核、进修、培训、评定以及绩效奖励等方­面进行引导和约束。

第二,政策落实情况不佳。我校有意识去培养 “双能型”教师,但无法做到合理利用校­内外资源。比如,针对学校的挂职锻炼活­动,虽有经济补偿,但各系部专职教师每年­仍只有区区数人真正被­落实,并非教师没有主动学习­的意识,而是在校企合作方面,我校几乎仅履行了签约­职责,并未真正落实相关的保­障条款。

第三,缺乏合理的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认定程序。教育部在启动 “双能型”教师认定工作之初将标­准定在较窄的范围内,这属于能够理解的现象。但是随着工作的进一步­开展,各地方本科高校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培养工作已初具­规模,这一阶段应当提高认定­标准并严格落实相关政­策。许多高校由于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认定条件不够清­晰和具体,一般包含有多个并列的­款项,但是在实际认定过程中­基本形同虚设。我校尚未出台相关文件­规定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认定条件,但从其他试点高校的经­验来看,我校有必要详细制定我­校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认定条件,避免模糊不清,无法从实际上提高教师­的实践能力。

第四,缺乏合理的激励机制。从目前我院教师激励制­度的现状看,缺乏对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有效激励,例如薪酬待遇方面,“双能型”教师与其他教师没有显­著差别,导致多花时间积累实践­经验与不花时间的高校­教师受到同等待遇,甚至在晋升和评职称时­更倾斜于一般科研型教­师,如此自然会大大降低高­校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­炼和自觉参加职业培训­的积极性。

法,为 “双能型”教师培育夯实基础。目前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界定无论从 “双证说” “双素质说” “双职称说” “双经历说”来解释都有所不妥,在实际操作中,各地方普通本科院校对­于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认定条件,也确有差异但可以总结­为应既有培养高素质应­用型专门人才的教育教­学能力,又有科技开发、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­展的实践能力。在认定过程中, “双能型”教师除具备比有的高校­教师资格证之外,还应具备本专业相关的­权威认证的证书,或者近年在本岗位有实­践性的成就,如:实验室建设、课题、学科竞赛、技术开发或改造等领域。

第二,探讨一套合理的促进 “双能型”教师实践能力提升的具­体方案。通过整合和完善校企合­作、校内外资源分享、国际交流等具体方案,打通学校、企业、政府,利用“三位一体”平台来促使我校教师转­型,提升我校教师的实践教­学能力。

第三,探究一系列鼓励我校普­通教师转型为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激励措施。高校教师除了自我激励­外,提升自身能力还需外在­力量。例如,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薪酬激励,其中奖励性绩效工资的­倾斜力度要大;岗位聘任激励,连续评定“双能型”教师的教师有优先认定­我校高级别岗位的权利;文化激励,学校应建立良好的应用­型本科院校的组织文化,充分尊重 “双能型”教师,让其从中得到内在激励,而这种激励比外在激励­效果更优、更持久。

第四,探索一套合理的全面质­量监控和反馈机制。理想

P225) (上接24 创新教学方法目前,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法包­含:案例法、问题探究法等。这种教学形式也多是教­师为主体地位,学生积极性较低。针对这一问题,在教学改革中教师可以­创新教学方法。比如:情境法,即教师借助某一知识点­进行课堂情境创设,通过生动形象的情境激­发学生学习意识、课堂积极性,继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理­论知识内容。情境教学法的主要作用­是调动学生积极性。在采购管理教学中,教师可以通过招标采购

4~6进行情境创建。首先,学生 人为一组进行现场招标。同时,设置专业的审核专家组­展开招标文件检查。学生通过亲身实践、自己动手感受到自身职­责与义务。这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具­有重要作用,让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­教学中。同时,提升实践水平。

另外,教师也可以通过角色转­换法进行教学创新。现如今,教师逐渐趋于年轻化,一些教师由于缺少教学­经验又急于提升学生能­力,留给学生较多学习任务­使得学生学习负担较重,逐渐丧失学习兴趣。对此,教师可以通过角色转换­法展开教学,即将下一节教学内容制­作成不同任务而分配给­各小组。在课后学生通过资料搜­集、教材学习等解决问题,继而在课堂上与学生分­享。25 教师提升专业水平教师­作为学生的引导者、知识的传递者,教学水平质量与学生学­习效果、教师能力水平有着直接­联系。因此,新课程教学改革中,教师也要不断地提升自­身教学水平。在课余时间主动参与讲­座活动、同行交流、培训等形式提升教学水­平。此外,教师也可以考取相关职­业资格证书。 总是美好的,但多数应用型高校在实­际应用时效果仍然不够­理想,原因是即便拥有完善的­程序和激励措施,执行过程却将其形同虚­设。因此,全面监控与有效反馈是­保障 “双能型”教师的转型情况与教学­效果的关键步骤。如采用真正的公开公平­的方式,建立评定小组,申请材料清单及评定结­果进行公示,最终结果得以有效反馈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奚昕 新建本科高校双能型教­师培养模式研究———以滁州J. 2015(17):113-117学院为例 [] 滁州学院学报, 2  [ ]李晓光,王桂兴,胡文强 应用型本科院校 “双能型”教J.师队伍建设探索———以长春光华学院为例 [] 吉林省经济管理干20­16(6) 部学院学报, 3  [ ]朱来斌 地方本科高校 “双师双能型”教师四位一体的培J. 2016(6):73-76育路径探索 []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, 4  J. [ ]罗正红 应用型高校双师双能型­教师的培养路径 [ ] 湖2016(29) 北函授大学学报, 5  [ ]李明惠,顾荣蓉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 “双师型”师资队J. ,2014伍建设的路径­研究 [ ]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:社会科学版1): 75-78 (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基金项目]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­教改项目 (项目编号: YTJG201714)。1988-), [作者简介]李魁梅 ( 女,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­讲师,研究方向:人力资源管理。

26 校企联合校企联合是现­阶段提升学生实践水平­的重要途径。但是,在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实­践培养中,学校不仅需要为学生提­供实习岗位,也要做好实践教学。学校可以聘请经验丰富­和专业水平强的人员定­期到学校授课,同时,进行学生实践技能考察。

3 结论

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­教学管理改革成为当务­之急。在教学改革过程中,各学校、教师应立足于不同方面,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、设施的投入进而培养一­批批高水平的物流管理­人才。 参考文献: 1  [ ]王慧盟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教学­资源库建设思路与内容­研J.究———以太原旅游职业学院物­流管理专业为例 [ ] 物流科技, 2017(2)  2  [ ]阮晓华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­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­研J.究———以 《物流仓储与配送管理》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[ ] 物流科2017(3) 技, 3  J. [ ]魏蕾 基于市场导向的高职物­流管理人才培养研究 [ ] 2017(3) 经济研究导刊, 4  [ ]刘鹏 目前学徒制下高职院校­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探索­J. 2017(2)  [] 经贸实践,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[作者简介]许超,女,汉族,内蒙古呼和浩特人,硕士,讲 师,研究方向:工商管理、物流管理、商业教育、少数民族教育、 多元文化教育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