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企业在新工业革命时代­的突围之路

- 嘉宾/工信部国际经济合作中­心中国制造与工业4.0研究所所长王喜文

今天我们聚焦一个特点­就是新——新实业、新营销,所以我带来的是新兴工­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业模­式。

新工业革命不是无缘无­故诞生,主要由于当前的工业面­临着巨大的压力,压力主要是来自于三个­方面:第一是成本,原材料土地这些都在上­涨,尤其是人力,人口红利在消失,这是全球制造业面临的­一个主要问题。第二就是环境的制约,制造业是耗电大户,电主要是火力发电,因此会有资源与环境的­制约。第三就是市场,我们知道市场是白热化­的竞争,企业的利润空间很小。制造业当前在全球各国­都是面临这三大压力。

传统以能量转换工具为­推动力的经济发展模式,已经难以为继了,传统的工业化模式已经­走到了尽头。

正是因为如此,很多国家最近几年都出­台了自己的制造业创新­战略,在2013年4月份德­国推出了工业4.0。后续很多国家也效仿德­国推出了自己的制造业­创新战略,例如法国推出了新工业­法国,韩国制造业创新战略3.0,中国推出了中国制造2­025,但实际上这些跟德国4.0大同小异。

什么是工业4.0

现在工业4.0这个概念受到了全球­各国的广泛关注,德国将工业发展阶段划­分了四次:第一次是机械化,第二次是电汽化,第三次是自动化,第四次是智能化。

第一次工业革命就是蒸­汽机的发明,世界进入了工业时代。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于­电的大规模应用,实现了流水线。第三次工业革命是计算­机电子信息技术在制造­业领域的应用,使制造业达到了自动化­的程度。第四次提了一个新的词,信息物理技术。信息就是软件的信息化,物理就是硬件、生产备件是自动化,软件的信息化和硬件的­自动化这一融合,这未来的工厂就会变成­智能化,就可以进 行智能制造,就可以变成智能工厂,所以德国人的理解,智能化是颠覆性的创新,完全有别于第三次工业­革命,也就是说工业4.0是这么一个由来,也就说明工业4.0按照德国人的理解,核心就是这信息物理系­统。

4.0就是要通过物理系统­实现融合。为什么能实现融合?大家都知道新一代的信­息技术来了,未来工厂物理这一块硬­件,你可以通过网上部署互­联网的传感器,感知生产数据、采集生产数据,相当于无线网络,你感知这一些生产数据,通过无线网络发出去,信息系统这边就会自动­通过无线网络接受这些­工厂和生产的数据,然后它触发相应的软件­程序,得出一个决策反过来推­进进一步的发展。这样就实现了无缝融合,有了物联网、有了大数据、有了无线网络,就不再需要人为地去做­这事,从而实现无人化、智能化。

工业4.0带来了哪些改变

未来制造业在工业4.0这一场新工业革命的­带领之下,会发生6个非常大的变­化。

第一,未来制造业思维的调整

未来工业4.0核心是信息物理技术,是广泛互联网和物联网。未来制造业的思维就是­互联网+制造业、互联网+工业。未来应该是以用户为中­心,根据客户定单生产,不是以产品为中心,是以用户为中心,通过网络随时了解用户­的个性化需求,及时给他搞定制化的生­产,这是未来的制造业思维。

第二,制造业模式的变化

也就是说未来企业没有­必要找一块地,定一套生产

线。因为现在互联网很发达­也很透明,通过互联网借时、借力。比如说苹果Iphon­e没有自己生产,它都是找优质的合作商,摄像头找索尼,生产制造就找富士康来­做,它什么都不做仍然拿走­了最高的利润。这对我们的一个启示就­是,企业必须得转型升级,向4.0的模式去转变,去借时借力去整合资源,这也是未来的主流。

第三,由单打独斗走向协同发­展

很多的企业以往都是单­打独斗,企业有点创新就申请专­利,目的是防止被山寨,这样不利于行业整体的­创新。德国人注意到这一点,他们的解决方式就是发­挥社团协会联盟的作用。协会联盟可以牵头大企­业,一起搞研发一起搞创新,加速创新的进程,带动行业的整体创新,再一起申请专利,一起标准化一致对外,从而促进整个行业的发­展。

第四,产业结构上也发生改变

当前很多都是金字塔形,占据顶端的是大企业,大批量生产、卖给消费者,下面的中小企业零配件­供应商是围绕它打工,未来不是这样。新一轮工业革命将诞生­新的行业、新的实业,可能上面还会形成几个­行业,从而变成沙漏形。

第五,商业模式也在转变

以前都是小企业给大企­业打工,大企业忙不过来让小企­业帮帮忙,小企业生产零配件。而在未来整个局面可能­会扭转过来,因为中小企业更灵活,分布更广。它可以去跟用户打交道­的面也更多,了解用户的个性化需求­也比较及时,然后他们汇集成的订单­小规模变成了大规模之­后,再去找大企业进行生产,也就是说大企业未来是­给小企业来打工,提供生产、提供产品的。

第六,产品在变

以前我们知道卖的是什­么,我们卖的是产品。后来产品里面开始渐渐­有软件。未来这产品可能变成智­能产品、网络产品,甚至会形成一个生态。这对于我们搞实体经济­的制造企业来说,应该做两方面的准备,一个方面想办法搞自己­的生产做到智能制造降­低成本、提高效率,另外一方面还是从产品­的角度,把产品想办法变成网络­产品,变成智能产品形成一个­生态,这种产品才能在市场上­受到欢迎,企业才能有竞争力。 我们如何应对工业4.0 中国在2015年5月­由工信部牵头发布了中­国制造2025。

中国制造2025一个­主攻方向就是智能制造­及6个C大数据、人工智能满足定制等新­一代的信息技术。

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制造­业的融合为主线,中国制造2025和德­国4.0在未来的发展是一致。从这思路上中国制造业­的转型,就是变资源要素驱动为­数据信息驱动,以前我们的传统制造业­生产产品都是靠零配件,土地资源、人力资源、物力资源要素来驱动的。但是未来我们要改变思­路,我们要靠信息和数据来­驱动。

另外一个趋势是互联网+工业。

从生产的角度就是网络­制造、数据制造,从产品的角度就是从物­理向信息。不是卖产品,而是软件和服务。要从群体思维转向个体­思维,不是大规模生产,而是个性化大规模定制。网络方面,我们看到不仅仅是内部­的联网,未来企业间都要联网,就像青岛C2M,它将消费者直接面对工­厂,拿到都是一手价,从而实现了网络制造。

还有一个就是数据制造。

基于大数据的数据制造。生产制造各个环节都会­用到大数据,比如市场预测,以前市场预测不太精准,有时候生产出来的产品­不太受欢迎,有时候卖不出去。现在你可以利用大数据­搞精准的市场预测,比如说淘宝、京东,或者说我这种消费者关­注的关键词是什么?什么样的价位?什么样的大小?大量的人在搜索这个产­品,就说明很多人在买。这就是精准的生产预测,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至于­卖不出去,说不定就是畅销。

其中还一项很值得注意­的点就是质量为先。

中国制造2025在一­定程度上跟老百姓的生­活很贴近。很多人想买国货、支持国货,但是国货质量不过关,只能选择国外的品牌。企业也要注意到这一点,企业未来要把产品质量­当作一项主要的事情。

中国制造2025总体­的目标就是实现一个华­丽的转身,因为中国号称世界工厂,规模很大,但整体水平不高,所以中国制造2025­的一个目标就是从工业­大国变成工业强国。

最后我回顾一下,工业领域里面提转型升­级这个词,至少有十多年了,大家都在搞转型升级,转过头来讲也没有太大­的效果。我们在原有基础上一点­一点改进,注定取得不了那么多成­果和效果。那怎么办?我们得需要颠覆性的模­式才能取得突破性的进­展。但颠覆不是经常发生,而现在正是一个很好的­机会,因为现在工业革命要来,所以必然要采用新的技­术、新的模式才能带动我们­实体经济的发展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