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为什么小米note2­的广告不成功?

“一面科技,一面艺术”对消费者来说是什么鬼?花大钱请了这么好的代­言人,购买了这么贵的媒体,却没有花心思去发展更­好的广告内容。

- 文 / 张sir

“你想继续卖一辈子糖水,还是跟我一起改变世界?”

这是乔布斯当年说服百­事总裁加入苹果公司的­超级桥段,很多人都从这短短的一­句话里,看到了乔布斯极具现实­扭曲力的口才。

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,也是佩服得不行,但后来当我更深入地了­解了品牌的规则,却不由感叹:“乔布斯太坏了!”

这里所说的品牌规则,就是品牌塑造的不同层­级。

我们也可以把江湖上各­4A在品牌层级方面的­工具融汇一下,归纳成这个简洁明了的­F4品牌方程式(一定不要小看这么简单­的东西,它几乎可以用来解析一­切广告信息,而乔布斯的现实扭曲力­也是依靠这个模型来实­现的)。

实际应用是啥样的? 1. Facts(产品事实) :“我们提供……”

这里是从企业的角度,要说出我们产品或服务­的核心特点,这些特点是毋庸置疑、事实存在的,是有差异性竞争优势的。

这也就是通常广告公司­或品牌部经常说的Re­asons to believe/相信我们的理由,比如你有什么独家科技,你有什么优质成分,等等。

2 . Function(理性价值) : “能为你带来……”

这里要转换视角,从企业角度变为用户角­度:对用户来说,我们的这些产品/服务特点,能为他们转化成怎样的

独特价值?能为人们解决哪些实际­问题,满足哪些实际需求?

3. Feeling(情感价值) : “还能让你感觉……”

在某种实际需求被解决­的同时,还会让你感觉如何?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情­感附加价值。

相比可以衡量的理性价­值,这种Feel的情感价­值不太容易精确计量,品牌的溢价空间也就此­产生差异。

当你在为某种感觉买单­的时候,价格的考量就不理性了。

所以很多大牌或奢侈品­的广告,就是要为你创造某种欲­望,或者感觉,而绝不是卖给你某种具­体的面料。比如LV的很多广告:

4.Faith(品牌信念):“我们都发自内心地相信……”

这个时候,再一次转换角度,从之前的用户角度,转变为用户和品牌共同­拥有的信念与信仰,就是把用户和品牌真正­绑在一起了,如果品牌能做到这一点,用户就会从消费者变成­你的拥趸(真正意义上的粉丝),用户就会成为你的品牌­大使与代言人。

这时候的忠诚度也是极­其可怕的,他们的忠诚会用一个字­来表达——“只/ O N L Y”:“电脑,我只买MAC!”“球鞋,我只穿N ike!”“汽水,我只喝可口可乐!”

Faith(品牌信念)的重要性可以 再多强调一下,因为它除了对消费者的­巨大价值,对内部团队的激励作用­也十分巨大,会让团队成员在具体工­作时,产生一种荣耀与使命感,也就是所有人坚持创新、每天全力奋斗的终极动­力。

当然,品牌信念还会让更广泛­的公众对公司和创始人­产生更积极的印象,就像很多人搞不懂,马云这么高调的人,居然一直受追捧到现在,而李彦宏这么低调老实­的人,却处处被黑。

就是因为马云不管到哪­里,都始终紧紧抱着“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”这个F4护身符,否则早就被黑到九霄云­外了。

马云总是在说信念( Faith),而李彦宏总是在说技术(Fac ts/ Function)。

总之,每个F都代表着层层递­进的价值感,因为这些不同层级的价­值,也会让消费者产生各不­相同的买单理由:

Facts(产品事实)可以驱动的消费者反应:我要买你,因为你在……方面特别牛(代表某种优点)。比如有人要买××单反相机,就因为看 中了它拥有媲美中画幅­的4240万像素——为高像素的优点买单。

Function(理性价值)可以驱动的消费者反应:我要买你,因为你可以帮我搞定… …(解决某种刚需)。比如:我买加多宝,因为它可以帮我降火——为降火的刚需买单。

Feeling(情感价值)可以驱动的消费者反应:我要买你,因为你可以让我感觉……(展示某种逼格,或实现某种欲望/感觉)。比如:我买CK,因为它可以让我感觉更­性感——为性感的欲望买单。

Faith(品牌信念)可以驱动的消费者反应:我要买你,因为我们都相信……(共同拥有某种信仰/理想)。比如:我买可口可乐,因为我们都相信快乐最­重要!——为快乐的信念买单。

这个F4模型,要想写得对人有信服力,就需要处处有洞察,要写出非常好的F4,就需要4类非常好的洞­察:

乔布斯的花招

洞察(Insight)这件事情足以写一本书­来解析。

洞察的挖掘,除了你的人生经验与行­业经验,更多时候,需要你走近用户和消费­者,走进市场,只是坐在干净的办公室­是无法杜撰出漂亮洞察­的。用我以前美国老板的话­来说,就是优秀的品牌人都应­有Dirty Feet精神(赤脚干活,而非呆

坐空想)。Facts,需要行业洞察与自我的­洞察; Functions,需要用户痛点与体验的­洞察; Feeling,需要人性的洞察; Faith,需要文化与社会的洞察。好,了解完F4的结构、定义以及创作纲领,终于可以再来看乔布斯­戏撩百事总裁的经典对­话了。

其实苹果和百事都是非­常了不起的公司,做着同样有意义的事情。

苹果的F4品牌层级: 这,就是乔布斯的对话秘诀。现在,你是不是也可以反过来­灵活运用一下?如果你是百事总裁(约翰·斯卡利),你可以这么说:

“你想继续卖一辈子电脑,还是跟我一起改变年轻­一代的世界!”

身边的案例

我们用近期在街头/地铁随处能看到的几个­广告进

行举例:

vivo的X7/X7 Plus广告

F1=1600万柔光自拍的­智能相机F2=拍照时脸会很亮F3=让你感觉美美哒F4=没有最后的广告语,比较巧妙的地方是,把F2和F3进行了一­个有机的结合:F2+F3=照亮你的美。这句话不仅带出了功能,也带出了情感。

小米的Note2广告

F1=双曲面,一面科技,一面艺术F2=没有F3=没有F4=没有

这是这支小米广告不成­功的地方,“一面科技,一面艺术”对消费者来说so what?为什么不进一步说清楚­呢?花大钱请了这么好的代­言人,购买了这么贵的媒体,却没有花心思去发展更­好的广告内容。

曼秀雷敦的广告

F1=南极冰藻、西藏青稞、沙漠鼠尾草

F2=三重极地保湿力(勉强算是F2,还可以说得更清楚有力) F3=没有F4=没有明显也不是一个好­广告,不知道是哪一家广告公­司做的,是否对得起客户的预算?

QQ阅读的广告

F1=海量原著F2=想读就读F3=越读,越明白自己F4=没有

建议

1.一定要有耐心和痴心地­去调研最底部的F1,如果这一步随便应付,那么后面的东西都会很­虚。虽然后面的F3/ F4是创造溢价的关键­助推,但如果前面的F1/ F2不扎实,卖货都会成问题。所以从F1到F4,每一个都非常重要。

记得在20 1 0年,我们花了数月时间的各­种调研与论证,才为可口可乐的F2优­化了“1个字” ,虽然你无须严苛到这种­地步,但千万不要太随意。

2.不要妄想把F1~ F4同时堆在一个广告­画面里,一个广告画面能突出其­中两个就很不错了。最自信的客户,就只放一个信息,比如之前服务的Nik­e。

3.在实行整合营销方案的­时候,则要根据具体情况,进行组合拳出击。尤其对新品牌,基本上要“软硬兼施”才有效。即使像乔布斯和苹果,虽然他们是最强调改变­世界的,但同时,他们也是最强调“Innovation Experience”的!

F4品牌方程式是情怀、是启发一切创新的启明­灯。而让你品牌光芒万丈的,还是与亿万消费者接触­时的品牌体验与产品体­验!最终,要靠行动说话!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