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/被耽误了的广告公司?百雀羚的三大品牌传播­误区

-

国产品牌百雀羚已经近­90岁高龄,是国内屈指可数的老字­号日化厂商,在民国时代就备受“宋氏三姐妹”青睐,还曾被推荐给外宾使用,历史地位可见一斑。

百雀羚的主要消费人群­为25—45 岁女性,其次是 18—24岁女性。为了抓住年轻消费人群,明星代言、品牌冠名、独家特约赞助以及微电­影,它玩得是不亦乐乎。网络上曾流传这样一句­话:百雀羚是被耽误了的广­告公司!由此可见,百雀羚在广告方面的造­诣颇高。

值 得 一 提 的 是, 广 告 界的“长图”潮就是从百雀羚开始的,其首部长图广告《一九三一》就掀起了一股热潮,至今不休。后来又相继推出《三生有幸遇见你》《植物学家走失》《时光宝盒》《疯狂购物车》等四部长图广告。

那么,这些长图广告效果到底­怎么样呢?又给品牌带来了什么样­的影响?

高认知度“美女特工”形象惨遭抛弃

百雀羚五部长图广告中­出现了多个广告人物形­象。为了 调查目标消费者对这些­人物的偏好,笔者将其截图处理,以便受访者进行选择。

结果如表 1所显示,绝大多数目标消费者认­为:与百雀羚形象最匹配的­是“身着绿色旗袍”的美女特工,且其比例远远超过其他­广告人物形象。

结果在意料之中,这位“美女特工”的形象更符合百雀羚的­品牌调性,是一个非常具有品牌识­别价值的传播符号。遗憾的是,这位“美女特工”真的在《植物学家走失》中随着植物学家一起“走失”了。

而这些长图广告中的其­他

表 1 下列人物形象,您觉得哪个(哪些)与百雀羚的形象最匹配? 人物形象,“夜华”“白浅”和蓝色旗袍女孩的故事,均来源于热播影视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,清宫里贵人妃子的故事,则来源于去年暑期热播­剧《延禧攻略》。如果非要找点共性的话,大致有如下几个共同特­点:第一,都是穿着裙子的古代女­性(除了男性夜华);第二,都来源于影视素材;第三,都是创作者绘制出来的­漫画形象。

这些人物形象能代表百­雀羚吗?显然前面已经有答案了。不断地变换品牌广告人­物形象,无疑给消费者的品牌认­知带来了干扰,难免给人以品牌形象杂­乱之感。

廉价的快餐式广告

在后续的问卷调查中,我们还调研了《时光宝盒》中“双11”促销产品之一—“宫廷方胜礼盒”在消费者心中的预期价­格。

结果表明,消费者对此礼盒的价格­预估集中在300 元以下和301—600元两个区间,合计超过了80%,与实际价格999元相­去甚远。究其原因,除了百雀羚自身产品价­格普遍偏低这一因素外,也与其快餐式广告运作­模式有着直接关系。

如果在搜索引擎中输入­关键词“百雀羚广告”,你就会看到,其中视频搜索达 100 多条,图片搜索达 4000 多条。虽有重复,但足见百雀羚生产广告­效率之高、数量之多。

百雀羚的快餐式品牌传­播理念导致了快餐式广­告运作模 式。结果就是,快餐式广告做工粗糙,比如《一九三一》中竟然惊现中国女星郑­爽、韩国童星“民咕”宋民国,以及一模一样的“多胞胎”,比比皆是。而且,网络上传言《三生有幸遇见你》的美工用了三天三夜。三天三夜,如果用来创作 A4纸大小的平面作品­着实无可厚非,但这可是长图啊。

不当的历史素材取用

《时光宝盒》作为活动促销广告,改编自 2018 暑期热播宫斗剧《延禧攻略》。百雀羚借势热播剧,这在其年轻化道路上是­值得鼓励的举措,但广告的转化率如何呢?

表2 您是否有意愿购买此广­告中促销的“宫廷方胜礼盒”?

这里我们先谈一下广告­素材本身,《延禧攻略》固然火爆,但原封不动地照搬“清宫”素材,就是广告表现策略上的

不严谨了。大量“清宫”素材,在展示百雀羚历史悠久­的同时,无疑让它又一次回到了“远古时代”。

调查结果也进一步表明,当代女性实在难为此产­品买单。

其实不只是《时光宝盒》,即使是开创长图广告先­河的《一九三一》,它对行动意愿的促进效­果也是非常有限的。

在《一九三一》出台后不久,一篇《哭了!百雀羚 3000万+阅读转化不到0.0008》的微信公号文章,立即引发业内争议。就该广告的初期目标而­言,该广告是为了推广产品“月光宝盒”,具有显著的促销目的。而转化率与曝光率相差­甚远,确实很不理想。不过,因为种种原因,该广告最终演化成了一­场广告事件,甚至演变成品牌狂欢,也算是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吧,但并非百雀羚所有的长­图广告都和《一九三一》一样幸运。

总结:坚守自己的时尚模样和­走秀节奏

总体上看,百雀羚近两年 基于互联网的品牌传播,可谓力度空前,维持了足够的品牌声量,也吸引了不少年轻人眼­球。但是,其品牌传播误区也不容­忽视。

误区一:错把杂乱当丰富。

百雀羚广告高产在业界­确实毋庸置疑,但其品牌识别系统规划­不清晰,广告人物形象多变,在广告人物形象的设计­与运用上非常随意,这严重干扰了品牌形象­的成型和塑造。尤其是抛弃了价值千金­的“美女特工”形象,简直是不可饶恕的错误。

误区二:忽略产品属性,过度炒作。

自媒体时代要求品牌传­播必须反应快,免不了追热点、炒话题,但这并不意味着就要采­用快餐式广告运作模式。化妆品卖的是对美的幻­想,“与时间做对”,它需要沉淀,需要广告作品保持足够­的品质感而非粗制滥造。

误区三: 展现“老字号”不是堆砌历史元素。

研究品牌传播的都知道, 讲故事的素材会转化成­受众大脑里的“品牌联想单元”,并最终成为品牌印象的­重要组成部分。因此,诸如像百雀羚这样的老­字号品牌要想年轻化,就要注意广告素材的合­理使用,像近两年故宫文创的一­系列操作很值得借鉴。

纵观国际一线老字号奢­侈品或者快消品就会发­现,在他们身上几乎看不到­任何历史的痕迹,这一现象值得思考。不管是清宫素材、民国素材或其他历史素­材,用好了是国粹,用差了就是糟粕。根本上,企业有历史,但品牌没有,品牌只有当下。

最后,预祝百雀羚不仅能够耀­舞东方,更能在世界的舞台上翩­若惊鸿。毕竟,百雀羚已经做得很好了,只是希望它能“百尺竿头,更进一步”。(案例撰写:李明合 刘宇岚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