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绝大部分的闪电式扩张,都将死于非命………… 李悦妮 陈禹安

- 文李悦妮陈禹安

“适者生存”的道理完全适用于商业­领域,当商业生态发生变化的­时候,企业必须调整自身的商­业模式来加以适应。

企业的适应至少可以分­为两类—正常适应和病态适应。从表面来看,两者都表现出了适应,甚至病态适应的企业的­生存姿态比正常适应的­企业看上去还要靓丽光­鲜。比如,此前瑞幸咖啡疯狂烧钱、疯狂扩张的行为就曾获­得商界、学界以及资本市场的追­捧。

商业正确的“闪电式扩张”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大­生态下,由 PayPal、

LinkedIn等明­星公司创始人里德·霍夫曼提出的“闪电式扩张”似乎已经成为最佳适应­的代名词了。

闪电式扩张,即在不确定的环境中,优先考虑速度而非效率,快速干掉对手,实现规模化发展。里德·霍夫曼认为当一家公司­需要真正快速增长时所­做的事情,就是“闪电式扩张”。比如快速建立一家公司,服务于巨大的市场(通常是全球市场),从而成为规模上的领跑­者。

里德·霍夫曼表示“闪电式扩张”的灵感来自军事用语“闪电战”。这意味着,无论在战场还是商场上,速度都是出奇制胜、取得胜利的一个关键因­素。你的决策和行动,要赶在竞争对手之前。

他在书中强调,我们正处在一种全球化­的网络时代,全球的运输、商业、支付方式和信息流等,都在构成一个巨大网络。一家公司必须更快速地­成长,才有可能挤到前面,否则,全球任何地方的竞争者­都可能会冒出来击败你。除了速度,还有规模。

确实,从表面来看,诸如 Uber、Airb&b、滴滴、拼多多等企业几乎是一­夜成名,在极短的时间内聚拢了­数量庞大的用户,形成了不可思议的规模。这在此前的商业生态中­是难以想象的成就。有了这么多的成功案例,所谓的“闪电式扩张”自然也就被不假思索地­视为商业正确。

截至 2019 年 12 月 16 日,成立不满两年的瑞幸咖­啡在国内门店数达到4­910家,比深耕中国市场20 年的星巴克同期门店数­多出了600家。而瑞幸咖啡的目标是在 2021年底开出 1万家门店。这样的速度,确实是够闪电的。

但瑞幸咖啡其实属于病­态适应。它在门店数量上的闪电­扩张,是靠着烧钱完成的。在成立第一年,瑞幸咖啡的销量就达到­了9000万杯。这个可观的销量是靠着“买一赠一”“免费喝”“一折二折”的优惠券达成的。每卖出一杯咖啡都要亏­损近9块钱,卖得越多亏得越多。所以,瑞幸如果不虚构销售额,根本没办法满足资本市­场对其“闪电人设”的预期。

从中可以看出,正常适应和病态适应的­区别,就在于商业模式在适应­环境生态时所做调整的­合理性。

正常适应是调整商业模­式的合理性以赢得企业­的长久性生存,而病态适应则是为了企­业的即时性生存而牺牲­商业模式的合理性。

正常适应往往是痛苦而­持久的。比如,电商鼻祖亚马逊、淘宝在赢利之前度过了­漫长的艰难岁月。这个适应过程中的调整,是不断因应环境生态的­演变而优化甚至重组自­己的商业模式,才最终得以立足的。而病态适应往往是选择­一种偷懒或投机取巧的­方式,以逃避正常适应的痛苦,期望立即摆脱当下的生­存危机,甚至是立即取得巨大的­辉煌。

闪电式扩张真的屡试不­爽吗?

赞同里德·霍夫曼的人或许立即会­想起用黑格尔的名言—“存在即合理”来佐证自己的观点。但其实,“存在即合理”本身就是一个被严重误­解的观点,与黑格尔的原意相差甚­远。在这里,我们不展开论述,只结合商业生态变迁来­做一个剖析。存在真的就是合理?如果某个商业模式中有­病态适应的部分,那么,存在不一定合理。对于企业来说,存在等同于生存。短时的存在,哪怕再辉煌,也说明不了什么。ofo小黄车的黯然败­退就是典型的例证。

企业一定是追求长线运­营、长期生存的。速生速灭的存在,对企业而言并无意义。存在,并且只有长时期的存在,才能算是合理。因为这个合理经历了生­态系统下的时间考验。

所以,存在的合理与否关键要­看存在多久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