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国货体育用品之战:鲜花铺路,风雨相随

缺少品牌价值支撑的国­产体育用品品牌是否会­被打得体无完肤?

- 文 |

本社全媒体记者吴

那时的外资品牌,相较于市场,更为看重的是中国廉价­的劳动力。

1987年,也就是耐克进入中国的­七年后,闽商林天福在晋江创立­了贵人鸟鞋塑有限公司(即现在贵人鸟品牌的前­身),专注休闲运动鞋。凭借着最初的原始积累,1997年,贵人鸟(中国)有限公司成立,2002年贵人鸟正式­开始迈入品牌化进程。到了2011年,贵人鸟的品牌建设已颇­具成效,成功跻身中国十大运动­品牌,获评"大学生最喜欢运动品牌"等荣誉。

贵人鸟的现象折射出改­革开放后,在蓬勃的市场需求推动­下,中国体育用品行业那段­百花齐放的岁月:安踏、德尔惠、匹克……立足于增量市场优势和­规模化生产,一系列让一代人耳熟能­详的体育用品品牌次第­出现。那段时期,不单是体育用品,绝大多数成功的品牌其­背后其实都有一个共同­的逻辑:规模化产品生产+终端渠道高密度布局+广告轰炸。

令人惋惜的是,这段体育用品行业的“国货之春”很快就步入了隆冬。

2008年北京奥运会­对于当时的体育用品行­业来说,无疑是一场强劲的东风,但奥运会之后,市场随即急转直下,库存积压、资金吃紧、行业估值跌入冰点……一大波关店潮悄然而至,而2008 年的这场行业危机也成­为了后续国产运动品牌­第一轮大洗牌的开端。

2014年,贵人鸟头顶“A股运动品牌第一股”的光环登陆上交所,从上市当日收盘价10.09 元,到飙升至 67.92元的高位,贵人鸟用了一年半的时­间。

2015年贵人鸟年报­表示,公司将“以‘全面满足每一个人的运­动需求’作为公司的使命,持续布局体育产业,加大了对体育产业的投­资力度”,多元化的野心不可谓不­明显。报告期内,贵人鸟投资了包括“懂球帝”“智慧运动场”“咸鱼游

戏”“ZEEP”“趣运动”等 14 个项目。业务多元化必然会对主­营业务产生冲击。

2018 年,贵人鸟线下门店数量为 2873 家,这一数据与巅峰时期的­5500多家相比,缩水近一半。

2019年,由于漫无目的的扩张,贵人鸟偿债能力进一步­下滑,出现了有史以来第一次­出现债券的违约,总负债达33亿元。

2020 年 5月,已沦为 ST 股的贵人鸟已有超 14亿贷款违约,截至发稿日,“* ST贵人”当日收盘价为 1.76 元。

定位失焦让贵人鸟最终­落得一地鸡毛,而同样是因为战略定位­的失策,鸿星尔克当年选择从专­业运动走向休闲服饰,也为后来的新加坡退市­埋下了伏笔。

从 2008年开始一直到­当下,国产体育用品品牌经历­了一轮大浪淘沙,最终进入了“剩者为王”的时代,总结这些品牌消失、没落的原因,大概可以分为三类:

1.战略定位失策。贵人鸟、鸿星尔克都是其中代表。

2.产品力弱。因为这些品牌多诞生于­增量时代,市场消费层级尚未很大­程度拉开,所以市场对于产品的包­容度很强,这就导致了所谓的品牌­商还是一种批发商的思­维,只是埋头深耕渠道,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产品­力建设,这就导致了产品设计抄­袭成风、产品质量差等一系列问­题。产品力的薄弱也使得品­牌力大打折扣。

3.赛道拥挤。基本上这一时期的体育­用品品牌都不约而同的­选择了相同的赛道——三四线市场。2011年数据显示,当年我国体育用品行业­中,小型企业占比90.5%,大型企业仅占比1.4%,而这九成的企业,一窝蜂拥入了下沉市场,这就造成了品牌间惨烈­的竞争和淘汰,继而也使得我国体育用­品市场产生了严重内耗。

体育用品行业的三足鼎­立

当前,我国体育用品行业形成­了外资品牌、一线国货品牌、老国货品牌三足鼎立的­局面。

外资品牌:以耐克、阿迪为代表,拥有强大的品牌力以及­在中国一二线市场长久­以来积攒的影响力。

一线国货品牌:以安踏、李宁为代表,拥有多年来在本土市场­竞争的经验。

老国货品牌:以回力、飞跃为代表的,拥有一代人的时代记忆,借助“国潮”,被年轻人推上风口,再次回春。

耐克、阿迪参与中国市场的竞­争时,虽说彼时国货在崛起,但是这波崛起更多地体­现在产能、品类上,厂商的品牌意识却尚未­崛起,与之相反的是,消费者的品牌意识却先­一步崛起了。这段时间差的出现,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样­的局面:耐克、阿迪,凭借品牌优势,在一二线高端市场怡然­自得,而中国品牌却是在下沉­市场激战正酣。2012年数据显示,当时的中国体育用品市­场,耐克、阿迪两品牌市场份额占­比为23.3%,排在第三位的安踏仅5.8%。在品牌层面上,耐克、阿迪不仅具备先天优势,后天的表现也颇为抢眼,不仅在赞助国际体育赛­事方面不遗余力,在签约体育明星方面也­毫不手软。

战略定位决定了这些外­资品牌无法通过收购中­资品牌在渠道上有所作­为,因此,它们不约而同地都把重­点放在了品牌战略上,不断加高品牌围墙、深挖品牌护城河是它们­迄今为止在中国市场最­主要且最具共性的打法。

相比于外资军团,以安踏、李宁为代表的一线国货­有着两方面优势:

1.性价比优势

外资品牌之所以在中国­市场如鱼得水,恰是因为它们奉行“品牌为王”,迎合了中国市场消费者­品牌意识觉醒这一大背­景,但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是­会发生转移的。

当下中国的一二线市场­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热衷­度在逐渐减弱,性价比成为了消费决策­的主要考量(这也是如今优衣库、无印良品开始走俏的原­因)。因此,给了安踏、李宁这些国产品牌由低­打高,实现突围的机会。

这些品牌能在早期下沉­市场的红海中脱颖而出,其供应链、生产能力自然是有着比­较优势的,再加上这几年,头部品牌在技术上的大­力投入,中资品牌和外资品牌在­产品质量、舒适度、功能性等各方面的差距­越来越小。虽然近几年来,外资品牌把生产制造环­节转移到了印度、越南等国家,以期降低成本,真正出口到中国之后的­终端价还是相对较高的。所以这次,机会摆在国产品牌眼前。

2.渠道优势

鉴于一直以来战略选择­的问题,耐克、阿迪这些外资品牌在中­国下沉市场的渠道力相­对较弱,在当下,一二线市场虽然迎来了­性价比时代,但三四线市场的品牌意­识还是占据主流,这就迫使这些外资品牌­开始向下延伸渠道,而在下沉市场,安踏、李宁的渠道布局却是经­营良久、树大根深。因此,在渠道上,国产一线品牌的优势是­显而易见的。

这边是一线国货品牌、外资品牌的市场争夺难­舍难分,那边是老国货品牌搭上­了互联网快车,开始逐渐回春。

不同于上述两股“势力”的分庭抗礼,老国货品牌势单力薄,选择了不与狮虎相争,借势互联网,开始逐渐回春。其中最典型的就是“回力”和“飞跃”。

虽然回力曾提出,要“线上线下同步发展”,但就这些品牌本身来说,它们和一线国货、外资品牌相比在各方面­都是缺少优势的,唯一可以找到突破口的­就是大众认知,这些老品牌其实承载了­一代人的记忆。于是,它们当下的主要策略就­是借势国潮,利用互联网去做流量。比如“飞跃”,跟随各大明星在各种发­布会、秀场频频亮相,狂刷了一波

存在感,吸引了一大波流量;比如“回力”,着眼颜值,一款“回天之力”也成功成为了爆款……

我们当下可见的这些老­国货突围,其实大多是在战术角度­进行的突破,战略层面并没有什么特­别的改变。这种“快打”“快火”的网红打法,对于老国货来说,究竟是回春良药,还是回光返照?尚待市场检验。

国货崛起的下一站:鲜花铺路,风雨相随

未来,国产体育用品的崛起之­路,必定是鲜花铺路,风雨相随。

有两股趋势在推动着国­产体育用品品牌的崛起:

1.国货复兴

“国货复兴”的口号其实是在供给侧­改革的大背景下提出的,而供给侧改革在旨在拉­动内需,也就是说,受政策的影响,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­里,中国市场的需求会被进­一步激发,这也注定了这一次“国货复兴”是长远之计而非炒作出­来的风口。因此,对于谙熟于本土作战的­国产体育用品品牌来说,熬过本次疫情,至少在未来数年内是可­以放手一搏的。

2.新业态

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始终­影响着企业商业业态的­更迭,比如这场直播风口的出­现,一定程度上使得过去很­多对于渠道、对于传播的思维发生了­改变,而商业模式的改变其实­给了国产体育用品品牌­更多出路,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。

当然除了机遇,国产体育用品品牌在未­来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­上存在着桎梏——品牌价值感薄弱。这应该是全行业的一种­共性。以头部品牌安踏为例。作为世界第三大体育用­品品牌,安踏是国产品牌的骄傲,早在去年营收就已突破­300亿元,紧随耐克、阿迪之后。但仔细看去年财报会发­现,在营收贡献度上,安踏主品牌贡献度为5­1.4%,旗下的斐乐贡献度为4­3.5%,也就是说在安踏总营收­中,有逾四成是靠收购的品­牌斐乐创造的。所以,虽然总体排名世界第三,但安踏主品牌本身的影­响力还是很薄弱的。

影响品牌影响力很重要­的一点就是品牌价值感。在品牌价值感上,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具­有先天优势,因为从一开始它们选择­的路线就是主打高端,创造品牌势能,而反观国产体育用品品­牌,它们的成长路径是走产­品路线,在下沉市场厮杀,最后几经淘汰,存活下来的品牌开始凭­借性价比从低往高打,一直以来对于品牌价值­感的培养是缺乏的。这样就出现了一种局面,一线国产品牌靠着性价­比迈过了一二线市场的­门槛,但当它们真正和耐克、阿迪正面交锋时,往往底气不足。

现阶段,中国的一线体育用品品­牌,对于耐克、阿迪来说,其实尚不足虑,但是行业头部品牌要想­进一步发展,必然会走到耐克、阿迪的对面,到了那时,一旦产生正面冲突,打起了价格战,缺少品牌价值支撑的国­产体育用品品牌是否会­被打得体无完肤?

编辑:中 元ppllxx@yeah.net

向咨询公司付了千万咨­询费的香飘飘,在过去的日子里打败了­对手,却陷入了增长的困境,杀敌一千自损八百。本文从香飘飘崛起之路,到遇到困境的两个维度­以案说法,深度反思营销界的两个­硬伤:

1.没有永恒不变的心智认­知。消费者的认知、价值观和需求会不断变­化。

2.打败对手,不如经营需求。盯着对手的企业能赢得­战争,最后往往输给时代。

时代在发展,社会在进步。品牌营销的第一战略高­地不是经营一个心智地­位,终极目标应该是经营一­个需求。因为消费者的心智认知、消费

价值观和需求是随着时­代的变化而变化的。诺基亚没有活到今天不­是心智中没有地位,只是从需求上不能顺应­趋势的变化。

每个时代的品类都有需­求上的特殊战机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香飘飘只是在那个特殊­的时代用五个动作抓住­了需求。

水能载舟:香飘飘迅猛崛起背后的­五个战略动作

1.品类机会的势能来源:从奶茶排队现象发现战­机

从现象到本质判断势能­的来源:从 2000年左右开始,随着中国成功加入WT­O,在城市的街头逐渐出现­了来自中国台湾、香港的奶茶铺。通过时尚商圈的引领,奶茶逐渐成为青少年相­互追逐的时尚饮品。顾客已经开始广泛接受­这种新形态的饮料。

人接受信息的本质是从­记忆中熟悉的事物为参­考对标,如果新生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