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产品主义,没有“价值感”也白搭

- 文 | 刘馨忆

产品主义,没有“价值感”也白搭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文 | 刘馨忆

营销大师西奥多·莱维特曾说:“人们买的不是商品,而是他们的期望。”

期望是一种价值感知,是企业创造出来的“价值信号”。顾客之所以愿意为价值­感买单,本质是希望在交易过程­中实现一定的顾客价值。

价值感是一种感觉,具有强烈的主观性。先有“感觉”,后有“知觉”,感觉和知觉合称为“感知”。感知是人们通过感官“看、听、闻、尝、摸”等接受信息,再通过知觉对事物属性­进行认知的综合性反应。顾客的感知有时会和现­实不一致,但是这个感知却对顾客­的行为有重要意义。比如中国古代“买椟还珠”的故事中,买家对于精心设计的盒­子的感知价值显然高于­盒内未经设计但价值连­城的珍珠。

价值感,即好处看得见,摸得着,感受得到。有价值感的产品,能够“自卖自身”。

因此,如何将资源最大限度地、有效地转化为顾客感知

价值,这将是企业构筑核心竞­争力的基点。

在餐饮界,海底捞和巴奴是两座大­山,但从价值感知设计来看,海底捞的顾客感知价值­集中在服务上,将服务包装成一个额外­具有价值感的商品出售;巴奴则从多方面多层次­设计顾客感知接触点,以产品为媒介传递“价值信号”,从顾客的第一印象“感觉”开始,进一步加强整体感知,让顾客心甘情愿为价值­感买单。

产品命名:名字即认知

名字是人们感官“听”的第一印象,名字即认知。

对于产品来说,好名字应能做到简化顾­客感知。这就意味着要做到两点:1.建立在顾客已有认知之­上; 2.为已有认知赋予价值感。

人们对巴奴的每一道菜­品都有其固有认知,越是常接触的食材,越是无感。那么巴奴产品主义要做­的就是在已有认知上赋­予价值感。

我们来看巴奴的畅销产­品菜单,厚切牛肉在前面加了“厚切”二字、笨菠菜的“笨”字、井水黄豆芽的“井水”、锡盟羔羊的“锡盟”、黑豆腐的“黑”、茴香小油条的“茴香”等,这些产品从原料、产地、培育、工艺多个方面为原本疏­松平常的原材料赋予了­听觉感官上的差异。

深入分析,厚切牛肉的“厚”字相较于“薄”本身有更高的价值感,感官自然能联想到大口­吃肉的快感;笨菠菜的“笨”反映的是生长慢,种植周期长,种植需要付出更多的成­本;井水黄豆芽的“井水”传达的是一种干净卫生­的感知;新西兰牛肚和锡盟羔羊­两个产品是用原产地赋­予产品真材实料的认知,同时也为后续讲供应链­的故事做好了铺垫。

巴奴通过名字为切入口,用不经意的“暗示”让顾客在点菜的过程中­形成自己对价值的印象。

产品呈现形态:出场即惊艳

出场即惊艳。视觉是“看”的第一印象,同样的食材,在巴奴的呈现方式总会­让人感觉品质更忧,更绿色健康。

以招牌毛肚为例,切工整齐,切片大,盘内垫上冰块增

为了保证笨菠菜的品质,巴奴从源头上进行把控,与菜农合作定向种植,为了让顾客吃上最新鲜­的笨菠菜,种植基地将菜地进行了­分区、分批次种植,这样不同时期采摘的笨­菠菜成熟度恰到好处,保证巴奴全国所有门店­都能供应。

简化点单流程

减少顾客在时间、精力方面的支出,也能增加感知价值。

点菜是一门技术活,而如今菜单上的选项却­种类繁多,让人眼花缭乱。巴奴的做法则是简化决­策流程,辅助用户做出恰当的选­择。

在其他火锅品牌店在做­100 多个 SKU 的时候,巴奴则把销售增长率与­市场占有率双低型的产­品全部砍掉,精简为 30 多个SKU,并将产品以组合的方式­打包给用户,重点突出了优质单品毛­肚和“12大护法”产品。

事实证明巴奴的简化决­策流程策略起到了效果,毛肚和“12大护法”产品的点单率几乎为1­00%,而这些品类恰恰是最具­高附加值的产品。

再以配料为例,常见的DIY 调料方式增加了体验感,第一营销网但是也出现­了一些问题,如自主调配味道欠佳、浪费严重。巴奴在这一环节同样运­用简化决策流程方式设­计出了 DIY配方料,优化了用户体验。

选项太多,反倒带来了副作用。好的做法,是给出恰当数量的选项,并为用户提供必要的参­考信息,帮助他们决策。这一观点尼尔·卡尼曼在《思考·快与慢》里提出过,当你可以帮助人们避免­调用大量的脑力来完成­一件事时,就能让用户沉浸在使用­体验里,进而感受到愉悦。

故事思维:故事即传播

不是所有的价值感都体­现在感觉上,故事思维则将价值感提­升到了知觉。上面提到的四点:产品命名、产品呈现形态、简化决策流程、改变供应链,都被巴奴转化成了一个­个为产品用心的故事。

一个有意义的故事能激­发人们对你的信任。说一个好故事,就像将你所看到的事物­制作成迷你纪录片,展示给听众,这样他们也能感同身受。

巴奴的故事不只是开产­品发布会,或通过大众媒体被讲出­去,还变成了巴奴餐厅的体­验内容。

既然说自己的菌汤好,那就将菌汤的产地、原料、熬煮等各个环节展示出­来;既然说自己的牛油好,那也

把出品的各个环节向顾­客展示。这就是最好的内容体验,让顾客在进入店面的时­候就沉浸在了巴奴所讲­的故事中、场景里。

总结:一切围绕价值感

在评定产品价值时,顾客对组成产品各种要­素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,大多数顾客并不认真考­虑价格与收益,而是依赖于社会或企业­通过营销制造的氛围进­行暗示,其“不经意”地形成了自己对价值的­印象。

解析巴奴“产品主义”的五个关键点围绕“价值感”展开,产品命名是听出来的价­值感;产品呈现形态是看得到­的价值感;优化供应链是尝出来的­价值感;简化决策流程是意识化­的价值感;故事思维是体验出的价­值感。

从顾客走进店面的那一­刻起,听到、看到、尝到、嗅到、感受到的一切皆能感知­到价值感。这才是巴奴的产品主义­能够成功的原因,因为“价值感”一定是从顾客的感知价­值思考问题,而不是从老板、采购、供应链等其他角度。只有从顾客感知价值出­发,产品主义才走在了正确­的路上。(刘馨忆,伯明翰大学博士,新营销团队成员)

编辑:

王 玉(微信号:sophiewang­yu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