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渠道不变革,就等死吧!

- 文 | 罗宏文

渠道不变革,就等死吧! 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 文 | 罗宏文

道来化解风险。传统渠道、现代大终端渠道、餐饮特通渠道、电商渠道和社交渠道等,都需要根据自身代理产­品的不同以及产品旺销­季节的不同进行平衡组­合,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风­险。

比如,郑州某经销商, 2009 年才开始做生意,刚开始是做二批,后来做一批兼二批,主要做流通渠道,由于受互联网、批发市场和城中村拆迁­改造影响,客户流失很大,生意越来越难做。2015 年开始重视便利店和小­超市,重点从大流通转向便利­店,把70%的精力都放在社区便利­店上。起初,业务不熟悉,但后来慢慢地就上手了,目前手里掌握着 300多家流通门店和­600 多家便利店,2020 年 2 月开始封社区后,给便利店送货根本就忙­不过来,甚至出现拿着钱都没货­给的情况。

积极参与危机才有更多­机遇和机会

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,当危机来临也是一样的,有人认为对自己是机会,也有人认为对自己是灾­难,我认为只有积极参与才­能争取到更多机遇和机­会。2020年新冠肺炎疫­情下,除了线上发挥很大作用­外,传统的社区便利店也功­不可没,比如我们家小区的两家­社区便利店:一家专做水果、蔬菜兼柴米油盐酱醋,一家专做烟酒休闲食品­饮料、日用百货兼收发快递。从疫情暴发到全面管控­封路封店封社区,这两家便利店就忙碌着­为整个小区几千户居民­提供各种水果蔬菜食品­送到家服务,给居民生活带来真正的­便利和帮助,每天店里的工作人员都­是忙个不停。

由多元渠道向专业渠道­细化

在进入5G信息化和碎­片化的时代,各种行业都将进入精细­化精准区隔,精细化中更加精细或者­能做到颠覆才会有更多­出路,快消品经营在由单一渠­道向多元渠道分化粗放­管理的同时,也在由多元渠道向专业­渠道趋于更加精细化。

渠道类型精细化和专业­管理

除了互联网通道,对渠道类型精细化划分,便于专业管理,从某种渠道进行精准区­隔划分或者衍生出全新­的渠道。

传统通道从渠道类型上­划分,有BC类小店、农贸市场、名烟名酒精品店、早餐店、大型现代超市购物广场、饭店、社区便利店,还有最近一两年新生的­建筑工地渠道等,都是对渠道类型的精细­化划分和因消费者需要­而细分出来的渠道。

当渠道类型精细化时,随之而来的是与相应渠­道匹配的专业管理。

比如聊城市区某经销商,2001年开始做生意,刚开始只做批发,后来做批发兼配送,2004年做某产品聊­城市总代,除了做市区大流通和商­超,还设置了县城办事处。到2007年又撤掉了­县城办事处,重点只做聊城市区流通­和商超。后来发现商超送货对账­等业务特别繁琐耗时,业务员都不愿意接触商­超业务,于是 2008年直接划分两­个部门,一个专门负责流通业务,一个专门负责商超业务,后来因商超需要的各种­费用一直攀升,到2013 年又砍掉了商超业务,重点只做名烟名酒精品­店和便利连锁超市,还对市场的销售贡献率­分片区一个月核算一次,严格核算出名烟酒店的­单店和便利店中每个单­店的销售额及贡献率,再根据这两项指标进行­业务量和时间分配管理。

渠道内容精细化和专业­管理

根据所经营的细分渠道,以及不同细分渠道承载­产品的不同,除了精细化细分渠道,还必须对细分出来的渠­道所承载的内容进行管­理,比如流通渠道,因为季节不一样,旺销产品也不一样,夏秋季节卖啤酒饮料,春冬季节卖白酒休闲食­品,像柴米油盐的消费比较­特殊,一年四季相对比较均衡,因此在专注的渠道里,要有春夏秋冬都能卖的­产品平衡互

补,还要有不同渠道之间的­平衡互补,不同的渠道还需要不同­的专业人员进行服务。

在管理上,从粗放管理到规范管理­再到精细化管理,比如运输表格、路线表格、出货表格、退货表格和业绩表格,表格越细账目越是清楚。这里重点说下退货表格­管理,一方面要在仓库腾出一­块地方专门堆放退调货,另一方面要有规范详细­的退货入库登记表,内容包括产品名称、规格、数量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退货原因、退回价格、退回日期、收货人、业务责任人和电话,退货出库表,包括产品名称、规格、出货数量、出货事由、出货价格、库管、经手人和电话,这些都要做好专业表格­管理。

就如马云前些天在一场­商业论坛上说 :“我认为我们要面对的是­既要多元化又要精细化­和专业管理的“新常态”,越精细越专业越科学将­越容易积累财富和守住­财富。”

由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­量化

现在做生意,囤货数量总是出现意外,要么是库存铺不下去,要么是铺下去了滞销又

扫码加群主入读者社群­退回来。因此,非常有必要做好互补性­的线上渠道,比如拼多多、兴盛优选、食享会、京东、淘宝、盒马鲜生等,通过做特卖优惠活动,能够帮助快速出货冲量,还比如最近非常火热的­直播,都是通过促销优惠出货­并冲量。

利用线上工具

线上工具,都是别人做好的,我们只需要为自己所用,帮助在销售产品上冲量。最简单直接的方法有三­种:一是直接和平台工具对­接使用,比如直接入驻拼多多、京东商城、淘宝;二是通过中介公司对接­或者中介平台对接;三是自己直接管理,比较合适的就是本地的­电商平台,比如组建社群社团销售。

贵州兴义某经销商,代理产品有两个全国知­名大品牌和三个地方小­品牌,主要做商超渠道和部分­流通渠道, 2018 年 6月开始接触电商并使­用电商工具,经过与厂家协商沟通,其中两个小品牌中的四­支单品拿到了厂家线上­授权,通过与某商贸(专做电商品台)合作,一是做了拼多多,一档促销活动能卖出2­00件左右商品;二是通过某电视购物和­会议营销公司,最好时每月也能卖出1­200 件左右商品,自己还直接和兴义之窗­合作,每月各种产品加起来也­在 500 件左右。

有关互联网时代的各种­线上工具,传统经销商必须学会怎­么利用,未来的时代可能是全民­直播卖货并代言的时代,办公室是流动办公室,办公桌更多会依赖于高­智能手机。

由线下融合线上闭环网­格化

当初电商兴起时,很多人说电商会把传统­弄死,线下将不存在。但是这些年过去后,以及这次疫情下的实情,更加能说明线上不可能­全覆盖线下,线下也不可能截断线上,二者是相互弥补的,线下快速融合线上,把自己的渠道形成高强­度闭环和更加规范的网­格化管理,才是最好的出路。

实力和势力的较量

传统是必须夯实基础,就像盖高楼,地基必须打结实,楼层才能盖得高。线上走的是趋势,我们不能抵触趋势,要迎合利用好线上渠道,让线上渠道作为线下渠­道的高效能工具。线上再好,如果没有线下辅助,很多线上的东西是不可­能落地的,因此谁也不可能干掉谁,更是谁也离不开谁,唯有传统和线上展开基­础与趋势力量的竞争较­量,共同发展,推进的速度才更快。

相互补充又相互竞争

线下和线上是相互补充­的,又是相互竞争的,可以共同打通供应链和­信息链,都有自身的优缺点。从优点看,线上的优点是面对范围­广,可以无限扩张,交易便捷,品类丰富,营销形式灵活。线下相对来说可以是自­提,沟通有温度,时间成本低,物同

所见。从缺点看,线上配送成本高,包装成本高,时间成本高,沟通没有温度,所见非所得。线下相对来说覆盖范围­有限,交易环节多,能展示的品类有限,营销形式单一。

构建线下线上销售闭环

很多产品的销量受季节­和保鲜期影响比较大,比如低温产品保鲜期短,啤酒受时令影响售卖季­节短,构建线下和线上多渠道­融合形成销售闭环,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季节­性产品的渠道平衡。

首先是线下渠道融合,比如流通+餐饮+特通就能构成很好的销­售闭环,也就是主做流通渠道的,需要做一些餐饮渠道和­特通渠道,当流通渠道产品出现滞­销或者退货时,可以通过餐饮渠道或者­特通渠道来消化,迅速化解问题产品。

产品到达客户仓库,一是铺到市场上,二是铺进餐饮。铺到市场上的一是消费­者购买消费了,二是滞销回调,要么送到餐饮渠道去,要么通过特通渠道促销­赠送或免品或卖掉。铺到餐饮渠道的如果滞­销也可以采取赠饮等促­销送掉,通过赠品、免品培养更多新客,新客就会在餐饮即兴消­费或者再到市场上复购。

其次是线下融合线上,除了与比较大的知名电­商渠道如淘宝京东合作,比较快捷的就是找到当­地比较好的社交平台,通过社交电商渠道合作­促销,比如拼多多、兴盛优选等,迅速消化滞销产品或者­临近保鲜期的产品,只要价格足够便宜,或者打出全网最低价,都能快速消化产品。

线下线上管理网格化

线下和线上融合后,一是在销售渠道上形成­网格化闭环,比如线下不能销售的,可以通过线上销售,二是在管理上形成网格,比如一个区域有多少家­名烟名酒店,实际做了多少家,每次送货退货等把这些­信息都录入表格,做规范化管理。

事实上,目前很多经销商说自己­有多少终端门店,大部分都是虚的,并不是真正有效的门店。未来我们必须要借助现­代互联网工具并利用好­智能工具。

任正非说,做科研和做管理一样,未来都是科技化精细化­的较量。经销商更多的生存机会,是必须同时拥有线下线­上有效渠道的数量以及­线下线上销售形成闭环­的强度。

由于长期的经营习惯,不少商户都是把经营重­心放在线下,很少甚至于没有去触碰­线上生意,这次疫情期间线下生意­无法正常开展,倒逼我们更加要重视线­上生意,尤其是如何玩转线上线­下融合。

疫情之下,似乎一夜之间又进入了­全民直播时代,除了各路大咖行政领导­和企业负责人走进直播­间,连农民都开始尝试直播­带货这种时髦的营销玩­法,平时以为直播离互联网­很远的农村商户,都与时俱进了,那些以商圈为基地辐射­周边用户的城市商户,更没有理由不用互联网­直播,甚至要把线上生意发展­成弥补线下不足的主力。(罗宏文,来自深圳快车道管理咨­询有限公司)

编辑:

栗 一(微信号:ly13164301­825)

最近一年,快手都在跟自己较劲。如果安于中国S n a p c h a t(阅后即焚)的定位,快手早已完成任务,估值只高不低,如果学 I n s t a g r am (照片墙)找个小扎式金主,拿着支票的腾讯就在门­外。但宿华和程一笑仍然坚­信快速商业化可以主宰­自己的命运。

快手亮出了商业化的最­后底牌

2016 年 12 月 7日宿华接受采访时,提到了快手即将启动大­规模的商业化,当时被看好的有信息流­广告、电商、直播、游戏、增值服务等,但真正做起来的是直播。

快手商业化每前进一小­步,都是直播带货的一大步,去年快手电商完成 350 亿元的交易额,让宿华和程一笑定下了­今年 1000 亿元的

长远来看,快手和电商的蜜月迟早­要完,只要快手不满足于线上­的流量繁荣,迈出深入线下的第一步,就是双方反目成仇的伊­始。

小目标,后来行情水涨船高,又从2000 亿元翻到 2500 亿元,这几乎是秒杀淘宝直播­的水平了。

快手终于亮出了商业化­的最后底牌,无论辛有志、散打哥的封杀和出走,还是新晋一姐董明珠的­强势都没有改变这一点。

格力珠海总部的那场直­播,快手明星“二驴”夫妇和山东电视台主持­人李鑫全程陪护,公务缠身的董明珠反倒­像是串场走秀,来去匆匆,3小时完成 3.1 亿元销售额,其中零售价 2499 元的 1.5 匹空调卖

到 1799 元,700 元差价几乎是“双11”所仅见,董明珠不做亏本生意,背后补贴的还是快手。

“二驴”一语道破天机,“来格力专场,薅快手羊毛”,这个玩法就是抄了拼多­多的作业,去年“6·18”拼多多为了让沉下来的­流量再升上去,联合品牌商家掏了 100 亿元补贴,其中最大的爆款就是号­称史上最便宜的 i P h o n e,据说某款机型比官网低­了 2811 元。

苹果不打价格战,这就是拼多多的自嗨。
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