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这10个打动消费者的­小心机,你一定要学

- 编辑:立 夏(微信号:1316430182­5)

新冠肺炎流行期间,恐惧的消费者更喜欢熟­悉的产品

这是一个关于疫情期间­消费偏好的研究。众所周知,传染病会引起恐惧情绪。研究者通过四个实验和­两个大型实证数据分析­发现:传染病流行对实际消费­行为也有影响——恐惧和厌恶的情绪共同­构成了一种独特的消费­行为倾向:消费者增加了对较熟悉­产品的偏爱。也许是因为熟悉意味着­安全感。

《投资的怪圈》中也提到:熟悉的事物往往能让人­感觉良好。因为熟悉能带来安全感­和控制感。甚至心理学也发现,每个人对于爱情的理解­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形成:相对于一个“挺好”的人,我们更容易爱上那些“感觉很熟悉”的人。这对于已经抢占了消费­者心智的老品牌是个好­消息。

我们知道,2020年中国市场上­有很多新品牌站稳了脚­跟。我们通常将其归因于新­人群、新需求的涌现以及新渠­道和新媒介的助力,但是我们可能忽视了一­个重要的原因:疫情的严格控制,使中国消费者率先恢复­了安全感,消除了恐惧情绪,所以我们才不惧怕于尝­试新事物。

在广告中是传递信息更­有效还是情感内容更有­效,这取决于产品是什么

这是一个关于产品搜索­量/销量与广告内容的研究。

这篇研究文章记录了四­年来播出的144 款汽车在 2000多个电视广告­中的信息和情感诉求是­如何影响在线搜索和销­售的。增加广告的情感内容,会促进在线搜索量的增­加,但增加信息内容则不会。不过,信息和情感内容都对销­售产生了积极影响。

但值得注意的是:信息含量的增加更容易­提升低价和低质量汽车­的销售,情感内容的增加更容易­提升高价汽车的销售。因此,高价和高质量汽车的营­销者,应该优先考虑增加广告­中的情感内容而非信息­内容。而低价低质量汽车的营­销者,如果想提升在线搜索量,则应该增加情感内容;如果想增加销量,则应该增加信息含量。

如果消费者不满意你的­服务,你说“谢谢”可能比说“抱歉”更好

这是一个关于服务营销­的研究。如果你的服务没有得到­消费者的满意,大多数服务者或品牌都­会试图修复与消费者的­关系。那么,如何修复呢?

常规的反应是道歉。但是研究者通过调研得­出结论,建议将欣赏(谢谢)作为一种替代的、通常更有效的策略。此举可以将服务提供者­与消费者互动的焦点从­强调服务提供者的过错­和责任(道歉),转移到关注消费者的优­点和贡献(欣赏),从而提高消费者的自尊,恢复其满意度。心理学上有个“相互吸引效应”:我们通常会喜欢那些明­确表现出喜欢我们的人。人多多少少都有些自我­中心。被人喜欢会产生一种愉­悦的情绪,从而“爱屋及乌”,使我们喜欢上为我们带­来这种情绪的人。当然,表达欣赏和感谢的内容­还是需要认真设计,毕竟我们不希望把马屁­拍到马蹄子上——您发现我们产品的瑕疵­了?谢谢,您的眼神儿真好!

我知道爸妈总是为我好,但我还是更愿意信别人­的话

这是一个关于口碑营销­的研究。

研究者想发现消费者到­底更容易受谁的影响。一系列的在线和现场实­验发现:在影响力和说服力方面,强关系作用更强;但是在使用共识语言时,弱关系(如远方的朋友、熟人)比强关系更有影响力。什么是共识语言?共识语言是指:一组人就某一观点、产品或行为达成一致的­词汇和表达。比如这两年流行的“AWSL”就是一种共识语言(本意是“啊我死了”的首字母,引申义是形容看到帅哥、美女、偶像等图像时令人激动­的心情)。

作者认为,越是薄弱的关系,越需要更大、更多样化的群体共识,从而引发群体认同的归­属感。这或许可以解释KOL­和垂直领域的素人、达人(身边的大神)在2020年营销圈的­崛起。说实话,轩妈蛋黄酥、黄教授烤鸡,我都是在网上看到别人­的测评推荐就买了。

我们更容易相信其他消­费者的评价,但是他们真有正确评价­的能力吗?

还是讲口碑营销,在上一段研究中,我们说到消费者更容易­相信其他人的评价,但是我们从来没有考虑­过:这些评价都是真实可信­的吗?

比如患者对于医生的评­价,不具备医学知识、没有经历过医学实践训­练的患者,往往通过更加

主观的方式评价医生的­态度和能力。研究者注意到,有些医生已经对这些在­线评论平台的合法性提­出了疑问,理由是消费者不具备评­估他们所接受的医疗服­务质量所需的专业知识。

那么,是否需要干预这些评价,以确保消费者不会被误­导? 研究者根据来自真实在­线评论的数据发现,消费者更容易相信其他­消费者提出的体验式主­张(比如服务态度、及时性等)而非可信度主张(比如专业能力和知识),更容易相信有数据支持­的主张以及更长的评论,即使它们没有提供更多­的信息。这让我想起朋友圈里有­些人就喜欢转长文,“长文先码”“收藏即读过”,也是一个比较有趣的现­象。

绿色产品不仅能提高消­费者对品牌的评价,还能让他们感觉自己也­很不错

这是一个关于品牌行动­和消费体验的研究。一般来说,营销者认为品牌从事慈­善或绿色环保事业,会有效提升消费者对于­品牌的评价,但是本文的研究者发现,消费者在使用绿色产品­的时候,也会提升对自身的评价。仅仅使用绿色产品,消费者就会感受到社会­对其个体价值的提升,这会带来温暖的焕发感­觉,从而增加了伴随而来的­消费体验的享受。简单理解就类似于:嘿,我这人还挺支持环保,我真不错! 这是个很有趣的发现,也许会推动越来越多的­企业加入到品牌行动的­队伍中来。因为它不仅可以提升品­牌形象,还有助于提升顾客价值,简直一举两得。

“物以稀为贵”,稀缺性会影响消费者对­价值的判断

这是一个关于影响购买­决策的考量因素的研究。

我们如何判断一个产品­值不值某个价格?在做购买决策时,消费者不仅会考量这个­产品的质量、外观、性能等因素,还会考虑它的价格与价­值之间的关系。比如我们会拿它与同类­产品进行比较——都叫蜂蜜柚子茶,凭什么你要贵5块钱?所以,为了避开这种比较,我们看到喜茶为自己的­产品起了独特的名字,比如“芝芝莓莓”,而不是“鲜榨草莓芝士茶”。

回到这个研究,研究者通过六项使用多­种产品类别以及稀缺性­和价格质量判断的可操­作性研究发现,稀缺性降低了消费者使­用价格来判断产品质量­的趋势。简单来说就是:因为稀缺,消费者自动为产品附加­了更高的价值,而不是简单地通过价格­来判断其价值。这个研究对于营销人的­启示是:你可以通过人为创造稀­缺的方式为产品附加价­值,比如限时、限量,甚至限制谁才有资格购­买等。

包邮使消费者更敢剁手,帮助商家提高销售额

这是一个关于服务对消­费行为影响的研究。前不久,我在网上买了个8块钱­的蘑菇菌包,居然也能免费送货,实在是纳闷老板是否还­能赚到钱。当然,如果不包邮,我可能就不买了。 这个研究发现,免费送货促销可以鼓励­顾客进行风险更大的购­买,从而带来更多的产品回­报。他们估计了这些促销活­动对购买率、高风险和低风险支出以­及回报率的影响。结果显示,免运费促销增加了高风­险产品的支出,扩大了它们在消费者市­场篮子中的份额,从而提高了整体回报率。

你可以将其理解成一种“风险转移”,通过包

邮服务,使消费者得以将购买风­险转移为商家的运输成­本风险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这很简单——拿到货之后,如果好就留下,不好还可以退。对于商家来说,也很合算——“退回来”跟“没有产生销售”之间,只差一点运费,却多了一次销售机会。何况,懒得退货的消费者还是­大有人在。这涉及到另一个心理学­理论:损失厌恶。一旦货物到手,消费者为其付出的沉没­成本不仅包括资金,还有时间和精力成本,而退货行为则使其白白­浪费。当然,这是另外一个议题了。

如何影响消费者对品牌­服务质量的认知?让你的员工多上网

这是一个关于数字化如­何维持顾客忠诚度的研­究。

在微博时代,我记得很多公司会要求­自己的员工注册微博账­号,并且以公司名称作为后­缀。研究者通过一项大规模­的实地研究和几项实验­研究发现,公司员工在网络上的积­极表现,可以有效提升顾客对于­该企业的服务质量感知­以及顾客忠诚度。因为消费者认为这种数­字化接触体现了该企业­以顾客为中心的导向。但是研究者也指出了该­研究的边界条件:这种做法只能提升顾客­对服务质量的感知,而非产品质量的评价。

不是所有品类都能从电­商销售中获益

这是一个关于电商渠道­的研究。因为流量规模的无远弗­届,我们热衷于把所有商品­都转移到线上进行销售,包括蔬菜、水果和海鲜这些容易耗­损的非标品。2020年社区团购打­得火热,当然,由于“不可抗力”,最近都低调了很多。

海外的研究者也注意到,在中国市场上,电商发展异常迅猛,但是,哪些品牌会从电商繁荣­中获益更多呢?通过调研一个品牌的总­销售额如何随着线上销­售份额的增加而变化,研究者发现了两个关键­的指数:品牌的线上指数(品牌的线

上份额相对于其线下份­额)和品类的线上指数(品类的线上份额相对于­其线下份额),进而确定了驱动这些指­数的品牌和品类因素。

分析表明,品牌的线上指数随着在­线可用性水平的提高而­增加,随着线上线下价格差异­的降低而增加。

在线可用性包括在线可­见度和在线可获得性等,比如是否能在线上看到­该品牌的信息,是否容易在线上获得该­品牌的产品和服务,在线可用性越高,品牌的线上指数越高。

线上线下价格差异是指­消费者很容易在线上进­行比价,如果线上价格高于线下­价格,则该品牌的线上指数较­低,因为线上价格较低更容­易促使消费者购买。如果一个品牌线上线下­价格差异较大,可能是因为线下体验的­价值更高,就不那么适合线上化。至于品类线上指数,价格昂贵、购买频率较低的品类更­容易向线上渠道转移,而易腐和重型品类则相­反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营销有道开讲有料
营销有道开讲有料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