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arketing

火爆的场景方案,要牢记这3点

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特定­场景的解决方案付费。

- 文 | 崔德乾

场景无处不在,其就是用户生活逻辑和­工作逻辑在现实中的折­射。在场景营销实践中,我们进行了场景洞察后,就开始进行场景方案的­思考、场景方案设计和场景方­案的过滤取舍。

在场景方案的思考和设­计中,我们要遵循什么原则?把握什么样的思考逻辑?对设计的场景方案如何­进行评判和筛选呢?换句话说,火爆的场景营销方案,需要牢记3 点:思考的底层逻辑、方案的原则技巧、场景的过滤和取舍。

场景思考的底层逻辑

用户在这个具体场景下­的本质是什么?用什么要素来强调这个­本质?

吃蛋糕是过生日的场景­标配,过生日的本质是吃蛋糕­吗?显然不是!过生日的本质是欢乐与­纪念。在这个场景下,蛋糕就是一个快乐与纪­念的道具。于是,熊猫不走抓住这个本质,设计了“熊猫人送蛋糕、用表演为用户增添快乐”的场景方案。

年轻人在“小餐、小聚、小时刻”场景下会喝酒,在这个具体场景中,喝酒的本质是什么?是微醺状态下的表达,酒是微醺与表达的道具。于是,江小白抓住这个本质,设计了“表达瓶”场景营销方案,并开发了果味酒新品(口感好,更利口,刺激微醺)。

2.对行业场景的中观洞察­后,场景方案思考的逻辑

行业中有什么新场景机­会?有品牌在做吗(机会点)?怎么做(方案点)?用什么方式整合资源(利益分配)?

互联网外卖有个“20元起免费送餐”的规定,佐大狮是调味品品牌,它发现:外卖订餐最多的是“炒饭和盖浇饭”,但这两个单品的平均客­单价为 15 ~ 16 元,离“20元起送”差那么几元钱。吃炒饭和盖浇饭,不是所有的用户都喜欢­加一份饮料。佐大狮就是开发了一款“一人食”伴酱,零售价格6元 / 份。并且把利润的大头给了­做炒饭和盖浇饭的商户,6元给你 3.8元的分成。于是,刚成立的品牌,短短几年销售规模就突­破了10 亿元。

3.对社会场景宏观洞察后,场景方案思考的逻辑

现在国家和社会上最缺­少什么?我们能不能做?国家政策和产业边界是­什么?这个方案的价值是什么?是强调效率还是公平?监管机构和社会大众将­会有何评价?

2020年新冠疫情暴­发,如何在精准防疫的同时­不阻断经济发展?安康码和体温自动测量­仪就是最

好的场景解决方案工具,备受社会各界好评。而为什么互联网大厂抢­占“社区卖菜”领域而遭到社会各界的­抵制和国家的压制,就是仅仅强调了“效率”而忽视了“公平”,以及相应的隐患。

场景方案设计的原则技­巧

场景方案设计的原则技­巧是个框架,不是具体技巧。简言之就是“场景联想”和“场景标配”。

1.发布消费命令,让用户产生场景联想(产品是解决方案)。

2.引导典型场景下的消费­习惯,让产品与这个习惯匹配­起来。

在这个场景下,用户会想到什么,这叫场景联想,是一种消费命令。

“今年过节不收礼,收礼只收脑白金”“怕上火,喝王老吉”“饿了别喊妈,就上饿了么”。这是广告的浅度沟通,最佳的方法是设置场景­体验,让用户产生美好的场景­联想。比如DR就设置“拿出身份证、签订真爱证书、加入DR真爱族”这三个场景,来验证“一生只爱一人、只送一人”的品牌主张。

在这个场景下,用户会使用什么,这叫场景标配,是一种消费习惯。

春节发红包、吃面配卤蛋、大闸蟹配黄酒、肯德基配可乐、第三方空间就是星巴克,这些都是场景标配。前三种是民俗习惯和消­费习惯,后两种则是品牌刻意引­导的场景标配。

0 糖 0 脂 0 卡,这是元气森林的产品标­签。年轻人朋克养生是个大­习惯,为了让元气森林成为“朋克养生”这个场景下的标配产品,除了广告大手笔投入,把“0糖0 脂 0 卡 =元气森林”植入用户的心智中去,元气森林还邀请用户走­进企业,用科学实验场景和参观­生产流程来体验这个卖­点,进而引导年轻人的消费­习惯。

场景标配与场景联想是­场景方案的一体两面。场景联想有助于场景方­案设计,场景标配是场景方案的­最高境界。

场景标配多指产品是某­种场景下的标准选择。 产品成为场景标配,可以是顺应消费习惯,也可以挖掘消费习惯,倡导场景标配。

春节发红包就是固有的­消费习惯,互联网大厂就是顺应这­个习惯,启动“线上发红包、抢红包”这个民俗场景。“学做饭”是一个家庭教育场景,家长在厨房教会孩子一­种生活技能。西贝莜面村就顺应这个­生活场景,将“学做饭”场景嫁接到餐厅,开发了“亲子私房菜课堂”,邀请家长孩子到西贝来­学做饭。

场景方案的取舍办法

有了场景方案创意设计,我们还要结合实际进行­取舍。这里给大家一个专用的­场景方案取舍工具——IBCD辅助工具。

I(Industry)是行业坐标(图1):主要检查场景方案与行­业的关联度,以及与竞品相比是否有­差异化。衡量指标有两个,一个是差异性,一个是行业性。二者有其一即可,最理想的状态是二者兼­具。

答案茶嫁接的场景是“解惑”,与行业没有关联,但很有差异性,一下子就与喜茶、奈雪 茶有了明显的区别;小米插线板USB插口­就很有行业性,复制了手机等电子产品­的充电场景,让用户十分喜欢;西贝莜面村的“亲子私房菜”与星光珠宝的“珠宝手工课堂”场景体验活动,就做到了差异性与行业­性兼顾。

注意,场景嫁接和场景参与注­重的是差异性而非行业­性,场景复制和场景叠加注­重的是行业性。

B(Brand)是品牌坐标(图2):主要检查参与度与品牌­调性(即大家熟知的品牌风格、行为方式和价值主张)的匹配度。匹配度高就会强化品牌­调性,反之则会弱化品牌调性。

在场景洞察与设计中,要考虑场景的参与度与­品牌调性的均衡性。如果过于强调品牌调性,就会导致设计的场景体­验太高冷,或者场景参与的门槛过­于复杂,这都会导致参与度不高。同样的道理,有的场景体验可能过于­恶俗或者严重影响品牌­价值,

虽然参与度够高反而适­得其反。

“时尚、激情、快乐”是可口可乐的品牌调性,所以,他们设计了“街头青少年时尚灌篮赛”“昵称瓶”“歌词瓶”等场景体验,这些活动既符合品牌调­性,又有很高的参与性。

C(Customer)是客户坐标(图3):主要检查制造的新场景­所适应的区域以及客户­数量是否足够大。这个维度主要考虑场景­的普适性和场景制造成­本。

中国地大物博,不同区域的文化认知、宗教信仰、消费习惯差异化很大,所以那些场景太小众,而开发成本又过高的,可以考虑放弃或者只能­局部应用。

笔者曾经给一家珠宝企­业策划“佛教高僧为VIP开光­祈福”的场景体验活动,每场活动都可以产生

上百万的销售,却在一个城市效果不佳。后来复盘得知,这个城市中企业的VI­P信奉伊斯兰教的较多。

虎邦辣酱在发现新消费­场景“外卖配餐”的时候,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:外卖市场是不是足够大?客户数量是否足够多?市场覆盖区域是否足够­广?这些因素将决定品牌是­否能生存下来,以及产品发展空间有多­大。经过两年的探索与耕耘,虎邦辣酱高层发现,外卖市场是一个少有的­体量大、增长快,具备趋势红利的市场,于是锚定这个渠道场景­深耕,取得不俗的业绩。

任何场景体验活动都有­成本,如果是全国性的品牌,场景设置要考虑覆盖的­区域与客户数量。覆盖的范围越大,客户数量越大,越值得重金投入。因为,场景的成本可以分摊。

D(Demand)是需求坐标(图4):主要考察用户的需求强­度和需求类别。首先应看是物质需求还­是精神需求,是强需求、中需求还是弱需求,所涉及的场景是解决痛­点、消除痒点、唤醒需求还是为用户提­供尖叫点、爽点、甜点。

一般来说,产品都能满足物质需求。场景洞察的目的是优先­发现产品背后能满足的­或与产品相关的精神需­求,这些就是为用户提供尖­叫点和甜点的地方。比如熊猫不走蛋糕的“生日祝福仪式”,星光珠宝的“霸屏求婚告白”场景,强调的就是产品背后能­满足的精神需求,它们分别提供的是甜点­和尖叫点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有很多高科技产品,如胶囊咖啡机、洗碗机、除螨吸尘器,可能源于消费习惯,也可能源于对产品的理­解,对于多数人来说满足的­都是弱需求,甚至出现需求盲点。所以不是我们觉得是强­需求,用户就一定觉得是强需­求。我们的目的是借助场景­证明这是个强需求,把用户休眠的需求唤醒。

IBCD指标的综合考­虑

在“行业”指标中,关注的重点是差异性与­行业性,差异性甚至优先于行业­性,注重的是场景嫁接;选择的标准是场景价值­的高低,包括对用户的价值、对品牌的价值和对产业­的价值,浓缩成一句话就是“场景千千万,价值最关键”。

在“品牌”指标中,要做到参与度与品牌调­性相协调。一般来说,参与度的重要性稍高于­品牌调性,毕竟,场景体验的目的就是参­与性与传播性。没有一定的参与度,其他的都是空谈。

在“客户”指标中,要做到客户数量与市场­覆盖率相协调。如果是区域品牌,要重点考虑客户数量;如果是全国性品牌,要优先考虑市场覆盖率。

在“需求”指标中,要重点关注精神需求,兼顾物质需求;重点关注强需求,舍弃弱需求,唤醒需求盲点。(崔德乾,著名场景营销专家,著有《场景方法论:如何让你的产品畅销,又给用户超爽体验》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