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

酸洗连轧生产线机组轧­制功率建模及工艺参数­优化

-

杨 杰1 宋 健1 胡 琦1 张超勇2 孟磊磊2 1.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,武汉, 430074 2.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­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­验室,武汉, 430074

摘要:为了提高酸洗连轧生产­线的能量效率,采用能量流的理论方法,建立了酸洗连轧生产线­轧制功率模型,用于评估计算酸洗连轧­生产线上机组的实时功­率。根据某冷轧厂提供的酸­洗连轧全线电机型号和­功率表,将实际参数代入模型,求解出某一机组所需的­功率,通过与该机组电机容量­进行比较,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。最后以能耗最低和板形­良好为优化目标,对功率模型的工艺参数­进行多目标优化,设计了一种改进的粒子­群算法进行求解,得到了最终优化结果。

关键词:酸洗连轧生产线;能量流;功率建模;工艺参数;多目标优化

中图分类号: TH18

DOI:10.3969/j.issn.1004⁃132X.2018.19.016 开放科学(资源服务)标识码(OSID):

Pickling-col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 Power Modeling and Process

Parameters­ing Optimizeat­ion

YANG Jie1 SONG Jian1 HU Qi1 ZHANG Chaoyong2 MENG Leilei2

1.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­g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­n,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­s,

Wuhan,430074

2.State Key Lab of Digital Manufactur­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,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

and Technology,Wuhan,430074

Abstract: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of the pickling ⁃ col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,an energy flow method was introduced to establish energy model for the production lines,to analyze the real time power required by each machine. To verificati­on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hich includes parame⁃ ters relevant of rolling mill,a full line motor model and power meter provided by a cold rolling mill was substitute­d into the model to calculate required power of a machine,and the results were contrasted with the motor capacity of the machine. Finally,with the lowest energy consumptio­n and good strip shape as the optimizati­on goal,processing parameters of power model were multi ⁃ objectivel­y optimized and an improved PSO was designed to solve model for getting final optimizati­on results.

Key words: pickling⁃cold rolling production line;energy flow;powering modeling;process param⁃ eter;multi⁃objective optimizati­on

0 引言我国冷轧生产所用­的设备主要是各类大型­机器装备,其额定功率远远大于普­通机床装备的额定功率,大部分设备的额定功率­是通用数控机床额定功­率的十几倍到几百倍不­等。受当前市场因素影响,企业更加关注交货期和­产品质量,忽视高能耗下能源利用­率低的问题,且对冷轧工艺能效提升­技术的研究较少。本文引入能量流方法分­析冷轧生产线中酸轧工­艺的能耗评估,研究能耗与

收稿日期: 2017-04-14

基金项目: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­项目( 51575211,51805330,51705263) ;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(地区)合作与交流资助项目( 5156112500­2)

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。

目前,关于冷轧节能降耗的研­究非常少,江东海等 对六辊单机架冷轧节能­降耗技术进行了探

[] 1讨,对减少电耗、辊耗、油耗的措施进行了讨论。其他研究中,有的针对非冷轧工艺,如LU等 提

[] 2出了热连轧加热炉的­能量分配模型,获得了带钢在不同加热­炉的能量消耗规律;有的针对设备的改进,如KARANDAEV­A等 提出利用节能晶闸管

[] 3

进行轧机驱动。

能量流作为一种评估制­造业能效的工具,较早出现在数控机床系­统能耗研究中,并且在该领域的研究已­比较成熟。王秋莲等 针对数控机床多能

[] 4

量源的特性,从能量源构成出发对其­能量流的数学模型进行­了研究。酸洗连轧生产线同机床­系统类似,是一个复杂的多机电系­统,故能量流的方法可以借­鉴用在酸洗连轧生产线­的能耗研究上。

本文利用能量流的理论­方法,针对酸洗连轧生产线,建立电功率能量流模型,获得轧制能耗能量输出­与工艺参数之间的关系,用于描述酸洗连轧生产­线的能量消耗情况,以及指导后续的能量优­化研究。

加工过程中合理调节工­艺参数可节约能量和资­源,提高能量效率。目前已有与酸洗连轧轧­制工艺相关的工艺参数­优化研究,但研究存在以下两点不­足:一是单参数优化,只考虑压下量的优化问­题而忽略其他工艺参数­对功率的影响;二是能耗模型过于简单,无法用常规的数学方法­进行求解。对于非线性优化问题,本文采用一种改进的粒­子群算法,对五机架连轧机的功率­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优化。

1 基于能量流的机组功率­模型

本研究针对酸洗连轧生­产线(简称“酸轧产线”)建立轧制能量流模型。五机架连轧机是酸轧产­线的核心机组,用于将热轧坯料轧制成­符合要求厚度和宽度的­薄板,轧制工艺能耗占酸轧产­线能耗的主要部分。以五机架连轧机组为研­究对象,利用直接建模法建立机­组轧制输出能量与参数­之间的平衡方程。模型相关参数如下:轧制工艺所需功率Pz、上下两轧辊共同作用的­轧制力矩Tz、轧辊转速ni、电机传动到轧机的传动­效率η、轧制压力p、轧制力臂长度α、平均单位压力p ˉ、力臂系数ψ(与轧制工艺有关)、轧件平均宽度b ˉ、不考虑弹性压扁时的接­触弧长度l、考虑弹性压扁时的接触­弧长度l′、与工艺有关的系数m、轧制时的前后平均张力­q ˉ、轧件的变形抗力k、轧辊与带钢之间的摩擦­因数f、轧件轧制前后的平均厚­度h ˉ。

1.1 轧制工艺功率模型建立

酸轧产线机组众多,本文只选取电机功率最­大( 5 250 kW)的轧机机架进行建模分­析,其余机组建模方法与单­个轧机机架的建模方法­类似。

轧机将厚度为1.5~6.0 mm的热轧钢板原料轧­制成厚度为0.2~2.0 mm的薄板,其轧制工艺可简化为考­虑弹性压扁的带钢弹塑­性形变模型 ,

[] 5⁃7见图1。轧制的能耗即在生产过­程中的工艺能耗,轧制工艺所需功率

图3中, 1~5表示1号到5号轧机, 6表示卷取机,根据单个机架轧机的功­率模型,可以得到带钢厚度、压下量、钢种的弹性模量等参数­与轧制功率的函数关系。根据钢卷轧制的要求以­及钢卷的机械性能,轧制过程中轧机所需功­率

图3 五机架连轧机速度锥

Fig.3 Speed cone of five stand with rolling mill

1.2 轧制工艺功率模型的校­核

酸洗连轧属于流程式生­产,具有连续性的特点,一旦启动将不能随意停­机,受目前技术限制,轧机的实时功率无法通­过实验方法直接获取。本文通过代入实际参数­计算轧机所需的某一最­大功率,然后与轧机容量进行比­较,来校核模型的可靠度。本文的功率模型是基于­某冷轧厂的酸洗连轧产­线建立的,涉及的机组参数数据由­该冷轧厂提供。校核用钢种的参数以S­US304钢种为例,与工艺有关的参数通过­文献[ 9 ]获取。功率模型中出现的机组­工艺参数见表1。

表1 模型中参数值

Tab.1 Value of parameters in model

最大压下量 假设在1号机架进行轧­制,采用式( 10)计算最大压下量,并假设样本的宽度与工­作辊长度相等,力臂系数取0.4,将表1中数据代入式( 9),可得

最终得出轧制SUS3­04钢种对应的轧机所­需功率为4 029 kW。表 1 中 1号机架的电机容量M =4 174 kW。

模型计算数据的绝对误­差

Er = M - Pz = 4 174 - 4 029 = 145 kW模型计算数据的相­对误差 M 4 174模型计算得出的­结果显示,模型仍有一定的误差,绝对误差为145 kW,相对误差为3.5%。如果数据来自其他钢种,则变形抗力有所不同,计算结果也会不同,因此模型具有一定的可­靠性,但仍有待进一步改进。

2 基于功率模型的工艺参­数优化

轧制功率Pz是一个关­于压下量Δh、前后平均张力q ˉ、轧制转速ni的一个高­次非线性的方程。要减小轧制所需功率,需要获得最优参数,同时设定三个参数在合­理的值域内,因此轧制工艺参数优化­可以看成是一个多维度­的寻优问题。

2.1 板型优化问题描述

在优化工艺参数使能耗­最低的同时,还需考虑板形质量问题。板形的缺陷主要来自于­应力作用,尤其是带钢内部存在的­内应力,当它大到一定程度后,会使带钢产生明显的板­形缺陷,通常表现为中浪或者边­浪。

造成带钢板形缺陷的外­在因素主要是轧制力,当轧制力过大时会造成­轧辊发生挠曲变形,使得施加在带钢上的力­分布不均匀,无法满足带钢板形良好­的要求。板形良好的基础是保证­轧制前后断面形状一样,见图4, He是轧制之前边缘厚­度, he是轧制之前中部厚­度, Hx ( )是带钢轧前沿宽度的厚­度, hx ( )是带钢轧后沿宽度的各­处厚度,假设轧前带钢的长度为­Lx ( ),轧后长度为lx ( ),则有

图4 带钢轧制断面图Fig.4 Cross-section diagram of strip steel

when rolling

由上述条件推出常用保­证板形良好的条件如下:

式中, CH、Ch分别为轧制前和轧­制后的带钢凸度; Hv、hv分别为轧制前后带­钢的平均厚度。为保证板形良好的要求,轧制力P必须满足:

式中, KR为轧辊刚度系数; yt为工作辊的热凸度­值; W为原始辊形凸度值。

式( 14)在图5中表示阴影区域­的中线,粗轧时对板形的要求不­是太高,落在阴影区即可。 图5 轧制力对板形的影像图

Fig.5 Influence of rolling force on shape of plate

2.2 优化函数模型设定

根据式( 9)的计算过程可以得出,在轧机工作过程中,与轧机功率有关的参数­主要为压下量、轧制速度和平均张力,这三个参数也是主要的­优化参数。为保证板形良好,即轧制前后凸度相同,需要保证轧制力在一定­范围内。

约束条件主要有: ①产品质量; ②生产时间和生产效率; ③机组能力。超出合理范围的工艺参­数会影响机组的使用寿­命,导致机组提前损坏。函数模型如下: 0< ni < nmax ( 20)式中, Lg为某一带钢的长度; t deq为设定的最大加­工时间; nmax为轧辊要求最­大转速; A代替式( 5)中的其他参数。

式( 15)为能耗优化函数,其中Δh、、q ˉ ni为优化 Δh

参数,是以k 为变量的函数。式( 16)为板形优化函数,即保证在轧制力取值范­围内轧辊不产生较大挠­度。式( 17)为压下量约束,基于对轧机的保护,以及对轧制产品的质量­保证,轧制规程规定每一轧制­道次的压下量不能超过­某一数值,其中Δhmax 由咬入条件确定,最小压下量Δhmin­用来防止轧制后带钢晶­粒粗大。式( 19)、式( 20)为最长轧制时间及最大­轧制速度约束,当轧制速度减小时,轧制时间随之延长,若轧制时间过长,则无法保证某些订单的­交货期,因此轧制速度不能小于­某一值,同时由于轧机能力有限,轧制速度也不能过大。

该优化问题为含有2个­优化目标和4个约束条­件的多目标优化问题。本文采用约束法对工艺­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,将板形优化目标转化为­约束条件。

2.3 采用的算法及主要步骤

现有轧制工艺参数优化­算法有动态规划算法、极限差值法,这些方法在考虑机架间­压下量分配问题时比较­适用,但在单个机架上求解高­次非线性问题时却并不­适用 。

[] 10针对冷轧轧制优化­问题的高次非线性以及­实际生产数据量大的特­点,本文采用一种改进的粒­子群算法对单个轧机机­架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。在原有基础上,引入一种非线性权重递­减策略 ,以

[] 11解决粒子群算法容­易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问­题。该策略使得搜索初期的­惯性权重值ω尽可能地­大,使得设定群的粒子能够­飞跃整个搜索空间,以得到较好的多样性,避免过早陷入局部极值;当算法搜索到种群的全­局极值附近时,应该及时快速地减小惯­性权重值ω,并且在搜索后期保持比­较小的ω,使得该种群以较强的局­部搜索能力收敛到全局­极值。基于三角函数特征动态­调整惯性权重ω,其变化公式为 式中, a为递减系数; g为迭代次数; gmax为最大迭代次­数。

采用约束函数判断法来­实现对目标函数的约束,个体译码后,计算相应的各参数值并­代入约束函数。如果不等式不成立,则令该个体适应值为0;否则继续计算下一约束,直到所有约束被满足,再计算个体的目标函数­值。算法实现的基本流程如­下:

( 1)基本参数设置。主要有最大迭代次数g­max、最大加工时间t deq、最大轧制速度nmax、最大平均张力q ˉ 、最大以及最小压下量Δ­hmax和 Δhmin。max

( 2)依照粒子群的初始化过­程对粒子群的初始

位置和初始速度进行随­机初始化。本文的优化模型含有多­个变量,因此属于多维优化问题,初始化内容如下: pop { pj ( Δh ( p0, v0 ), q ˉ( p0, v0 ), ni ( p0, v0 ) ) |j = 1, 2, ⋯, 20 }

( 22)式中, p0为粒子每个参数的­初始位置; v0为粒子每个参数的­初始速度。

( 3)计算适应度。由于本文的优化问题为­最小化问题,因此适应度函数为待求­解函数乘以-1。

( 4)遍历所有粒子。若每个个体的适应度F­j ( x ) 比其最佳位置 p best ( j ) 大 ,则 p best ( j )= Fj ( x ),将每个粒子的最佳位置­p best ( j )与全局最佳位置 gbest ( g ) 进行对比,当 p best ( j )> gbest ( g ) 时, gbest ( g )= p best ( j ),并判断是否满足约束。

( 5)根据以下公式更新个体­的速度与位置:

v [= j ] ωv [ j ]+ c1 rand ( pbest [ j ]p resent [ j ] )+ c2 rand ( gbest [- j ] p resent [ j ]) ( 23)

p resent [ j ]= p resent [ j ]+ v [ j ] ( 24)式中, c1、c2为学习参数; p resent [ j ]为第j个粒子的当前位­置。

( 6)重复步骤( 3)~步骤( 5),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gmax时,终止算法,并输出最优值。

3 结果分析

本文引入了非线性递减­策略,经过多次尝试,当式( 21)中系数a= 0.05时,优化效果最好,惯性权重ω变化曲线见­图6。

图6 惯性权值非线性递减图( a= 0.05)

Fig.6 Nonlineary decrease of inertia weight( a= 0.05)其他工艺参数取值见表­1。同样以SUS304钢

-为例,出口厚度为1.0 mm,宽度为1 175 mm,设初p

- p

-始速度为9 m / s,初始张力为90 MPa(9 000 000

p kgf/m2),初始压下量为最大压下­量。假设在1号机架进行轧­制。根据式( 21),利用MATLAB语言­对算法进行编程,优化结果见表2。

由表2可以看出,压下量为0.15 mm时轧制功率最低,而轧制速度的值越小越­有利于轧制功率的降低,平均张力越大也越有利­于轧制功率的降低。

表2 工艺参数优化结果

Tab.2 Result of Process parameter optimizati­on

为便于直观分析表2中­优化结果,利用MAT⁃ LAB得到能量流模型(式( 9))所含的3个工艺参数与­能耗的关系曲线,对其中任意一个参数作­图时,另外两个参数固定为常­数,结果见图7~图9。其中, a5是一个与变形抗力­有关的系数,为平均单位压力。

图9 平均张力与能耗的关系­Fig.9 Relationsh­ip between q and Q

由图7可知,当固定速度和平均张力­时,压下量在某一段范围内­有一极小值点0.4 mm(该极小值由于参数人为­固定和人为设定,故无实际意义),在极小值点附近轧制能­耗随压下量增大先增大­再减小,在此之后又继续增大,正好对应表2中最优压­下量0.15 mm。由此得出,冷轧单个机架能耗随着­压下量从0增大,会经历一个极小值点,满足约束的最优压下量­在极小值点附近。由图8可知,轧制速度越大,轧制能耗越大,增大的速率受其他参数­影响。由图9可知,随着平均张力增大,轧制能耗呈线性降低,降低的速率与其他参数­无关,符合表2中的优化结果。本文的实例只分析了一­种钢,而实际冷轧生产接近多­品种小批量生产,带钢的品种达上千种,各钢种的能耗极小值点­也不固定,因此在实际的能耗优化­中,应建立工艺数据库,随时读取数据计算。

本文建立了轧制功率与­压下量、轧制速度、平均张力之间的数学模­型,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­对模型中的3个工艺参­数进行优化求解。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­出, 3个工艺参数最终趋于­固定值以使轧制功率最­优,这说明提出的模型是合­理和可靠的,同时说明使用引入非线­性权重系数递减策略的­粒子群算法在寻优时具­有良好的收敛性,适用于单个机架的工艺­参数优化研究。

4 结论

本文针对机组众多、工艺参数复杂的酸洗连­轧生产线,建立了功率模型,并以轧机机架和酸洗槽­为典型例子进行了分析。模型可以通过给定钢卷­的工艺参数给出各工艺­所需功率。通过代入实际参数后计­算轧制功率,与冷轧厂提供的电机容­量进行对比,对模型进行校核。根据建立的能量流模型,利用改进的粒子群算法,对模型中的压下量、轧制速度和平均张力3­个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求­解,得出了最优工艺参数存­在的范围。后续的研究将进一步针­对冷轧的镀锌、连退、精整等工艺开展能量流­建模,并继续优化冷轧产线能­耗。

参考文献:

[ 1 ] 江东海,尹海元. 单机架冷轧节能降耗技­术探讨[ J. ]冶金设备, 2015,2(1):47⁃50.

JIANG Donghai,YIN Haiyuan. Discuss about Sav⁃ ing Energy and Reducing Cost in Single Stand Cold Mill [] J . Metallurgi­cal Equipment,2015,2(1):47⁃ 50.

[] 2 LU Biao,CHEN Demin,CHEN Guang. An Energy

Apportionm­ent Model for a Reheating Furnace in a Hot Rolling Mill:a Case Study [] J . Applied Ther⁃ mal Engineerin­g,2017,112:174⁃183. [] 3 KARANDAEVA A S,KHRAMSHIN V R,KH⁃ RAMSHIN R R. Conceptual Area of Developmen­t of Power Saving Thyristor Electric Drives of Rolling Mills [] J . Procedia Engineerin­g,2016,150:3⁃10.

[ 4 ] 王秋莲,刘飞.数控机床多源能量流的­系统数学模型[ J. ]机械工程学报, 2013,49(7):6⁃7.

WANG Qiulian,LIU Fei. Mathematic­al Model of Multi⁃source Energy Flows for CNC Machine Tools [] J .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­g, 2013,49 ( 7):6⁃7.

[ 5 ] 黄庆学.轧钢机械设计[ M. ]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, 2007.

HUANG Qingxue. Design of Rolling Machinery [] M . Beijing:Metallurgi­cal Industry Press,2007.

[ 6 ] 张小平,秦建平.轧制理论[ M. ]北京:冶金工业出版社, 2006.

ZHANG Xiaoping, QIN Jianping. Rolling Theory [] M . Beijing: Metallurgi­cal Industry Press,2006.

[ 7 ] 霍晓阳,杨林.轧制技术基础[ M. ]哈尔滨: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, 2013:48⁃61.

HUO Xiaoyang,YANG Lin. Basic of Rolling Tech⁃ nology [] M . Harbin: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ess,2013:48⁃61.

[ 8 ] 王健,王宇,谢红飙,等. 基于热连轧实测数据的­金属材料变形抗力模型[ J. ] 塑性工程学报, 2015,22 ( 1):55⁃60.

WANG Jian,WANG Yu,XIE Hongtao. Deforma⁃ tion Resistance Model Based on Measured Data of Hot Rolling [] J . Journal of Plasticity Engineerin­g, 2015,22(1):55⁃60.

[ 9 ] 吴萍,朱晴婷,蒲鹏,等.算法与程序设计基础[ M. ]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15:116⁃125.

WU Ping, ZHU Qingting, PU Peng, Algorithm and Programmin­g Basis [] M . Beijing: Tsinghua Uni⁃ versity Press,2015:116⁃125.

[] 10 LEVITIN A,潘彦,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[ M. ]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 2004:2⁃31.

LEVITIN A,PAN Yan. Algorithm Design and Analysis Basis [] M . Beijing: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,2004:2⁃31.

[ 11 ] 杜占科,司政.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­重力坝断面优化研究[ J. ]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, 2017,45(1): 205⁃208.

DU Zhanke,SI Zheng. Improved PSO Based Opti⁃ mal Design of Gravity Dam Section [] J . Journal of Northwest A&F University,2017,45(1):205⁃208.

(编辑 袁兴玲) 作者简介:杨杰,男, 1968年生,教授。研究方向为燃料电池、可持续设计与制造等。E⁃mail:flyyangj@163.com。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