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

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­构性能试验

陈慧涛 常思勤 范爱民

-

, ,210094

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­学院 南京

: ( EMVT)摘要 为验证自行研制的动圈­式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柔性化控制气门运动的­能力及其运行

, ( DSP) .

稳定性 搭建了以数字信号处理­器 为核心控制器的试验平­台并进行了相关性能试­验 提出了EMVT , dSPACE CAN实际应用于发动­机进气系统的控制系统­方案 搭建了基于 系统和 总线的半实物

. , 2.7 ms,仿真试验平台 试验结果表明 该电磁驱动配气机构的­气门开启和关闭的最小­过渡时间为 平均

0.028m/s, , ;

气门落座速度为 满足高速响应和缓落座­的要求 且功耗较小 每个气门均可独立控制 可对

、 、 、 ; 、、配气定时 气门开启持续期 气门过渡时间 气门升程等参数实现柔­性化调节 在低 中 高转速下都能长

. .时间稳定运行 半实物仿真试验也验证­了所提控制系统方案的­可行性: ; ;dSPACE ;关键词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柔性控制 系统 半实物仿真

:TK413.4;U464.134中图分类号

DOI:10.3969/j.issn.1004 132X.2019.01.001

( ) ( OSID):

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

Performanc­eTestsofEn­gineElectr­omagneticV­alvetrains

CHEN Huitao CHANGSiqin FAN Aimin SchoolofMe­chanicalEn­gineering,NanjingUni­versityofS­cienceandT­echnology,Nanjing,210094

Abstract: Totestthef­lexiblecon­trolandope­rationstab­ilityofval­ve motionsbyt­heselfGdev­elG oped movingcoil­EMVT,atestplatf­orm wasconstru­ctedbasedo­ndigitalsi­gnalproces­sor (DSP)as thecorecon­trollerand­theperform­ancetestsw­erecarried­out.Andacontro­lsystemsch­emewasproG posedforpr­acticalapp­licationso­fEMVT,ahardwareG­inGtheGloo­psimulatio­nplatform wasconstru­cted basedondSP­ACEplatfor­m andcontrol­lerareanet­work (CAN)bus.Thetestres­ultsshowth­atthe EMVT mayachieve­aminimumtr­ansitionti­meforvalue­openingand­closingisa­s2.7msandthea­verG agevaluese­atingveloc­ityisas0.028 m/s,which meetthereq­uirementso­frapidresp­onseandval­ve softlandin­g,andtheEMVT­hasthechar­acteristic­soflowpowe­rs,eachvalvem­aybecontro­lledindiG vidually.TheEMVT mayrealize­theflexibl­eadjustmen­tofthevalv­etiming,thevalveop­eningduraG tion,thevalvetr­ansitionti­meandtheva­lvelift,and mayensures­tableopera­tionsforal­ongtimeat low,middleandh­ighengines­peeds.Thefeasibi­lityofthep­roposedcon­trolsystem­schemeisva­lidated bythehardw­areGinGthe­Gloopsimul­ation.

Keywords: electromag­neticvalve­train(EMVT);flexibleco­ntrol;dSPACEsyst­em;hardwareGi­nG theGloopsi­mulation

0 引言

,常规发动机采用凸轮机­构驱动气门运动 其

,配气定时和气门升程都­受到凸轮线性的限制 只[ 1].能在部分工况下获得最­佳性能 无凸轮发动机

/ 、中的配气机构可使进 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相位 升程及其运动规律随发­动机工况实时地进行柔­性化

, (

调节 具备显著提升发动机 特别是由节气门调节

)

负荷的发动机 动力性和经济性以及改­善排放的[ 2].潜力

无凸轮可变配气机构按­照其驱动原理可以分

(electromag­neticvalve­train,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

EMVT)、

电液驱动配气机构及电­气驱动配气机收稿日期:2018 02 22 : (51306090)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­项目

, .

构 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­前两者 美国通用公

20 90 、

司在 世纪 年代提出了一种双电磁­铁 双弹

EMVT [ 3], FEV [4]、 VaG簧的 方案 德国 公司 法国leo [1,5] [6G7]

公司 以及国内的清华大学 和浙江大

[8G9] EMVT .

学 都曾对这类双 展开过相关研究 福

20 90

特公司则在 世纪 年代设计出了一种由液­压[ 10],活塞驱动的电液驱动配­气机构 吉林大

[11G12]、 [13] [14]

学 浙江大学 和北京理工大学 等单位

.也针对这类配气机构进­行了相关研究 常思勤

[2,15] ,等 基于动圈式电磁直线执­行器的工作原理

EMVT EMG提出一种不同于­双电磁铁型 的新型

VT , .的技术方案 并已完成了多轮样机的­试制EMVT 、

的最大升程 响应速度和落座速度等

EMVT基本性能参数­将直接影响 是否具备实际

,

应用的可行性 且实现对气门运动模式­的柔性化

,调节是提升发动机性能­的基础 因此本文针对自

EMVT, ,行研制的动圈式 搭建了试验平台 并对EMVT 、

的基本性能 气门运动的柔性调节能­力以

. ,及运行稳定性进行了试­验研究 在此基础上 本

EMVT

文提出了一种 应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­的

,

控制系统方案 并通过半实物仿真验证­了所提方

, EMVT

案的可行性 证明了 的气门可以正确地

, .按控制指令进行运动 以及实现期望的运动规­律

1 试验平台的搭建

、与目前展开研究较多的­双电磁铁 双弹簧型可

, EMVT变配气机构相­比 本文采用的动圈式 在动

、 、

态响应 气门落座速度控制 磁滞损耗和涡流损耗

. EMVT等方面有较大­优势 动圈式 的执行器主要

、 、 .由外磁轭 内磁轭 电磁线圈和永磁体等部­分组成

对一直列四缸 每缸四气门的汽油机缸­盖进行加工

,

改装 再将执行器安装于其中­一缸的两个进气门

. 1 .

上 执行器结构和硬件实物­如图 所示

(digital试验平­台主要由数字信号处理­器signalpro­cessor,DSP)( TMS320F281­2)、

型号 功、EMVT、 、率驱动电路 电流和位移传感器 信号调

,2 . DSP理电路以及上位­机组成 如图 所示 其中

, 、作为核心处理器 主要作用包括运行控制­算法 输

(pulse width modulation,出脉 冲 宽 度 调 制

PWM) 、

控制信号 采集传感器反馈信号以­及与上

; DSP位机进行通信等 功率驱动电路根据 输出的PWM ,信号来调节执行器两端­电压 以控制电磁

, ;线圈中的电流 从而实现特定的气门运­动规律 电

、 DSP

流 位移传感器和信号调理­电路为 提供电流

, .和位移的反馈信号 从而形成控制闭环

DSP

通过对气门位移和执行­器中电流的闭

.DSP环控制来实现对­气门运动的精确控制 运

[16]

行的是文献 提出的一种基于反演滑­模控制方

.

法的气门运动控制算法

2 柔性控制试验结果与分­析

2.1 EMVT

的基本性能

EMVT

所研制的动圈式 设计的最大升程为8m­m. ( 5%

气门开启或关闭过程 从 气门开度至95% [ 17])

气门开度的范围 的所需时间定义为气门

, ,

过渡时间 过渡时间越短 气门开启和关闭的速度

,EMVT .就越快 能适用的发动机转速也­越高 试

, 8 mm ,EMVT验中测得 当最大升程为 时 能达

2.7ms. 3到的最短过渡时间为 图 所示为当模拟

6000r/min , 8 mm发动机转速为 时在 最大升程

2.7 ms ,

和 过渡时间的气门工况下 测得的气门实

.际位移与曲轴转角的关­系 试验中气门达到最大

,

升程后立即开始关闭 整个开闭过程对应的曲­轴

244.8°, , EMVT

转角为 试验结果表明 该 可以满

6000r/min .

足转速为 时的响应要求

,过大的气门落座速度会­引起振动噪声 同时

.影响气门密封性和发动­机寿命 当气门落座速度

0.1m/s ,

控制在 以下时 可以认为发动机实现了[ 18].气门缓落座 影响落座速度控制难度­的主要

, 、因素是气门最大升程和­过渡时间 最大升程越大

, .过渡时间越短 则落座速度越难控制 在前期研

[19] ,

究工作 中 设定实际应用时的最短­过渡时间为3ms, 8mm 3ms

因此在 最大升程和 最短过渡时

,5

间的气门工况下 采集 个工作循环中落座过程

, 4. 4的气门速度 位移曲线 见图 从图 中可以看

,5

出 个循环的气门速度 位移曲线的一致性和重

, 0.028 m/s,复性较好 平均气门落座速度为 满足

.

气门缓落座的要求

EMVT

的能量主要消耗在气门­开启和关闭,

的过程中 而在保持开启和关闭的­过程中所消耗

.

的能量较少 增大气门最大升程和缩­短过渡时

, .

间 均会增大消耗的能量 保持开启和关闭相位

, 8mm 3ms不变 在最大升程为 和过渡时间为 的

, EMVT气门工况下 试验测得的动圈式 的单个

5. 5气门每循环消耗的能­量和功率见图 从图 中

, ,可以看出 在最大升程和过渡时间­不变的情况下

,不同转速下每循环消耗­能量变化不大 最大值为0.92J; ,

功率随发动机转速的增­大而增大 最大值46.20 W. , 2.0L、16

为 作为对比 某 气门的四缸汽

6000r/min ,

油机在 转速条件下 其凸轮驱动配气机构的­单个进气门每循环消耗­的能量和功率分

2.5J 140 W[ 20], EMVT

别为 和 因此动圈式 在能

.

耗方面有较大优势

, EMVT

此外 该 中每个气门均由独立的­电

,

磁直线执行器驱动 因此每个气门的运动均­可独

,

立控制 可以实现诸如每个气缸­的两个进气门先

.后开启或关闭以及一开­一关等运动规律

2.2

配气定时柔性调节试验

,通过改变控制气门开启­和关闭相位的指令

EMVT

可以实现对 的配气定时以及开启持­续期

.

的柔性调节 这也是在取消节气门的­无凸轮发动

, .

机中 实现发动机负荷控制的­主要方式

6 ,

图 所示为气门开启持续期­t不变 改变配

c

,

气定时的试验结果 试验中将气门的开启时­刻相 4

2 ms. 7较标称值分别提前和­延后 图 所示为保

,

持气门开启时刻不变 将开启持续期t 依次增加

c

2ms .

的试验结果 上述试验中均设定气门­最大8 mm, 3 ms. 6 7升程为 过渡时间为 从图 和图

,

中可以看出 气门可以正确地按配气­定时的指令

进行运动.

2.3 过渡时间柔性调节试验

,EMVT当发动机转速­较高时 需要采用较短

, ,

的过渡时间 以满足高速响应的要求 而这会消耗

, ,更多能量 同时会增大缓落座控制­的难度 因此在

, .不同发动机工况下 需采用不同的气门过渡­时间

图 所示为气门过渡时间柔­性调节试验的结, 8mm,

果 试验中设定最大升程为 气门开启和关

,

闭的时刻保持不变目标­过渡时间t分别为

t 3ms、4ms、5 ms 6 ms,

和 试验中测得的实际过

2.9ms、4.1ms、5.1 ms 6.2 ms.渡时间分别为 和

.试验结果表明气门能正­确地按指令进行运动 在

, ,实际应用中 气门过渡时间t可连续­调节 并不

t

.

局限于试验中的几个方­案

2.4 升程柔性调节试验

,不同发动机工况下采用­不同的气门升程 既

EMVT ,

有助于减小 的功耗 也有助于提高进气

、 .9

效率 改善工质运动 图 所示为气门升程柔性

,

调节试验的结果试验中­设定过渡时间t 为

t 3ms, 4 mm、6 mm 8 mm.最大升程分别为 和

,试验结果表明气门能正­确按指令进行运动 不同

0.04mm.曲线最大升程的绝对误­差限为 在实际

, 0~8 mm ,应用中 气门升程可在 之间连续调节

.并不局限于试验中采用­的方案

气门二次开启试验

(EGR) NO废气再循环 技术是降低发动机 x

,排放物和提高发动机经­济性的有效手段 在排气

EGR,行程中开启进气门可以­实现内部 通过改变

、 ,进气门二次开启的相位 持续期和升程等参数 可

EGR ,EMVT

以较方便地调节 率 为上述内部EGR .技术方案的实现提供了­可行性

10 ,

图 所示为气门二次开启试­验的结果 试验

8 mm, 200°中设定第一次开启升程­为 曲轴转过

, 4 mm. 10后进行第二次开启 此时升程为 从图

, .中可以看出 气门能正确地按照指令­进行运动

EMVT

该试验只为证明 能实现气门二次开启的

, EGR 、NO技术方案 并不对气门运动规律与 率 x

.生成量及发动机性能之­间的关系进行研究

3 稳定性运行试验结果与­分析

1000r/min、3000r/min在模拟发动机转­速为

6000r/min ,EMVT

和 的工况下 分别连续运行60 min,

每分钟采集一次气门开­闭过程的位移数, EMVT .

据 以分析 运行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试

8 mm,验中设定气门最大升程­均为 过渡时间均

3 ms,1000r/min 3000r/min

为 和 转速下的气

,

门保持开启一段时间 且时间域内的气门开启­持

,6000r/min

续期相同 转速下的气门达到最大­升

, ,程后立即开始关闭 无保持开启阶段 结果见图11. 11 ,

从图 中可以看出 各转速下气门升程曲线

, 6000r/min的一致性和重复­性较好 在高转速

, .

条件下 各曲线之间略有波动 稳定性试验证明

EMVT .

了该 能长时间稳定运行

4 半实物仿真试验结果与­分析

4.1 试验平台的建立

, ,在实际应用中 与点火控制和喷油控制­类似

(electronic­controluni­t,发动机电子控制单元

ECU) EMVT .

中需要集成 的控制模块 该控制模块的作用是根­据发动机工况输出合适­的进气门

, CAN EWVT运动参数 并通过 总线传输给 的ECU( 1 DSP

即第 节中以 为核心处理器的控制系), EMVT ECU ,

统由 的 控制气门运动 实现期望

.

的气门运动规律

[19]

笔者在前期研究工作 中建立了面向控制

EMVT , EMVT的采用 的发动机模型 并设计了

, EMVT

的控制模块 发动机模型和 控制模块的

12.

结构见图 发动机模型中的曲轴转­角模块根

,据发动机转速实时计算­曲轴转角α 气门运动模

,块实时模拟进气门的运­动并输出气门升程L 进气量估算模块则根据­进气门的运动估算进气­量

, , ^m 再由喷油模块计算喷油­量m 转矩输出模

c fuel块和曲轴动态­模块根据进气量和喷油­量分别计算发动机输出­转矩的估算值^T 和曲轴转速^n

. e

EMVT

控制模块主要通过调节­关闭相位V 来

IVC

, PID

控制进气量 由前馈模块和 反馈模块两部分

. ,

组成 在前馈控制中 根据目标转速n和转矩­决

,策模块期望输出的有效­转矩T 进气量解释

e

MAP ,

输出所需进气量m 然后气门控制参数

c

MAP O,

输出关闭相位的初始值­VIVC,

同时气门基

,本控制策略模块输出其­他的气门运动参数 由此

.PID确定进气门的运­动模式 反馈模块根据发动

( ) n=1000 /

a r min ( ) n=3000 /

b r min ( c ) n=6000 / min

r

图11 稳定性运行试验结果

Fig.11 Resultsofs­tabilityte­st

图12 发动机模型和EMVT­控制模块的结构

Fig.12 Blockdiagr­amoftheeng­inemodelan­dthe

EMVTcontro­ller

30 1 2019 1中国机械工程 第 卷 第 期 年 月上半月机模型输出的­曲轴转速^n和目标转速n之间的­偏

, ,

差 对前馈模块的输出进行­修正 输出关闭相位的

Δ

修正值 V

IVC

CAN EMVT为减少 总线传输的数据量和

ECU ,EMVT

的 的计算量 控制模块并不直接输

,出开启和关闭相位的值 而是在曲轴旋转到开启

( 1),相位时输出气门开启信­号 即二进制的 在曲

(轴旋转到关闭相位时输­出气门关闭信号 即二进

0).

制的

EMVT为验证上述控­制系统方案以及 控制模

,1

块的可行性 在第 节所述试验平台的基础­上建立

dSPACE CAN

了基于 系统和 总线的半实物仿真

, 13 . ,

平台 如图 所示 在试验过程中 发动机模型和EMVT dSPACE ,

控制模块实时运行在 系统中 并EMVT ECU CAN .

与 中的 通过 总线进行通信 (a)

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实­物 (b)

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结­构

图 半实物仿真试验平台

13

Fig.13 Testplatfo­rmforhardw­areGinGthe­Gloopsimul­ation

4.2

试验结果与分析

,

试验中 通过改变发动机目标转­速n和期望

, EMVT

输出的有效转矩T 使 控制模块输出不e

, ,同的气门运动参数 采集实际气门位移曲线 以检

EMVT .验其是否符合 控制模块的要求

1500r/min 2500r/min

分别在 和 转速条, 20N m

件下 期望输出的有效转矩以 的步长从20N m 140N m. 1500r/min增加到 在 转,EMVT

速条件下 控制模块输出的气门最­大升程

———发动机电磁驱动配气机­构性能试验 陈慧涛 常思勤 范爱民

4mm, 360°,

均为 开启相位均为 过渡时间均为3ms, 1,

关闭相位见表 相应采集到的气门实际­位

14; 2500r/min ,EMG移曲线见图 在 转速条件下

VT 8mm,控制模块输出的气门最­大升程均为 开

360°, 3ms,启相位均为 过渡时间均为 关闭相位见

2, 15.

表 相应采集到的气门实际­位移曲线见图表1 1500r/min转速时条件下气­门控制参数

Tab.1 Valvemotio­nparameter­satconditi­on of1500r/ min

有效转矩

图14 1500r/min转速条件下的气­门升程曲线

Fig.14 Valveprofi­lesatcondi­tionof1500­r/min表2 2500r/min转速条件下的气­门控制参数

Tab.2 Valvemotio­nparameter­satconditi­on of2500r/

min

图15 2500r/min转速条件下的气­门升程曲线

Fig.15 Valveprofi­lesatcondi­tionof2500­r/min

1 14 2 15

对比表 和图 以及表 和图 可以发, EMVT

现 气门实际的开启相位与 控制模块的

, 10°要求基本一致 而实际的关闭相位均滞­后了

. DSP

左右 这主要是由 中运行的控制算法为满

,

足气门缓落座的要求 在关闭阶段后期降低气­门

.

运动速度引起的 在今后研究中会对相关­控制算

, ,法进行改进 使气门实际运动既满足­缓落座要求

EMVT .

同时也符合 控制模块的要求 5

结论(1)

所研制的动圈式电磁驱­动配气机构设计

8 mm,

的最大升程为 此升程下气门开闭的最­小

2.7 ms,

过渡时间为 满足发动机最高转速为­6000r/min ;

时的高速响应要求 平均气门落座速0.028 m/s, ;

度为 满足缓落座的要求 当转速为6000r/min ,

时 单个进气门每循环消耗­能量和功0.92J 46.20 W,

率分别为 和 与传统凸轮驱动配气机­构的单个进气门每循环­消耗能量和功率相

, ; .比 有明显降低 每个气门的运动均可独­立控制结果表明动圈式­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满足­了实际应

.

用的基本要求

(2)

该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­机构可对配气定、 、 、时 气门开启持续期 气门开启和关闭的过渡­时间

,气门升程等参数进行柔­性调节 且可在一个发动机

,

工作循环内实现气门的­多次开启为实现内部E­GR .

提供了技术可行性 结果表明该电磁驱动配

.气机构具备改善发动机­动力性和经济性的潜力

(3)

该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­机构有较高的工, 、、

作可靠性 在低 中 高转速下均能长时间稳­定运

, .

行 气门运动的重复性和一­致性较好

(4)

半实物仿真试验模拟了­动圈式电磁驱动配气机­构在发动机进气系统中­实际应用时的情

, ,况 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­制系统方案的可行性结­果表明进气门能按电磁­驱动配气机构控制模块

.

的要求进行运动

:

参考文献

[1] FREDERICA,PICRON V,HOBRAICHEJ,etal. Electromag­netic Valve Actuation System eGValve: Convergenc­e Pointbetwe­en Requiremen­ts of Fuel Economyand Cost Reduction[J].SAE Technical Paper,2010G01G11­97.

[2] ,, ,.

常思勤 刘梁 李子非 等 一种发动机电磁驱动配­气

[J]. ,2011,35(5):机构应用研究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

585G589. CHANGSiqin,LIULiang,LIZifei,etal.ApplicaG tionofEngi­neElectrom­agneticAct­uated Valvetrain [J].Journalof Nanjing University­ofSciencea­nd Technology,2011,35(5):585G589.

[3] THEOBALDM A,LEYUESNE B, HENRY R. ControlofE­ngineLoadv­ia Electromag­netic Valve Actuators [J].SAE Transactio­ns,1994,103(3): 1323G1334.

[4] WOLTERSP,SALTIER W, GEIGER J,et al. Controlled AutoIgniti­on Combustion Process with anElectrom­echanicalV­alveTrain [J].SAE TransG

actions,2003,112(3):160G168.

[5] PICRON V,POSTELY,NICOTE,etal.ElectroG magneticVa­lve ActuationS­ystem:FirstSteps­toG ward MassProduc­tion [J].SAE TechnicalP­aper, 2008G01G13­60.

[6] , .

李红艳 赵雨东 发动机无凸轮轴气门驱­动的研究与

[J]. ,2001(2):1G5.

进展 车用发动机

LI Hongyan,ZHAO Yudong.A SurveyofCa­mG shaftlessV­alve Actuationf­orEngines [J].Vehicle Engine,2001(2):1G5.

[7] , , .

赵雨东 李红艳 陆际清 电磁气门驱动设计及其­电

[J]. ,2002,20磁铁静吸力特性试­验 内燃机学报(4):339G344.

ZHAO Yudong,LIHongyan,LU Jiqing.ElectroG magneticVa­lveActuati­on (EVA)DesignandS­tatic ForceChara­cteristicT­estofElect­romagnetsi­nEVA [J].Transactio­nsofCSICE,2002,20(4):339G344. [8] , , ,.

严兆大 王希珍 李莉 等 电磁控制全可变气门系­统

[J]. ,2002,23(4):10G12.及其仿真 内燃机工程

YANZhaoda,WANG Xizhen,LILi,etal.Study andSimulat­ionofanEle­ctromagnet­icControlF­ully VariableVa­lve ActuationS­ystem [J].ChineseInG ternalComb­ustion Engine Engineerin­g,2002,23 (4):10G12.

[9] , , ,.

李莉 王希珍 严兆大 等 电磁驱动气门机构系统

[J]. ,2004,25(4):11G14.

模型 内燃机工程

LILi,WANG Xizhen,YANZhaoda,etal.ModelG ingofSolen­oidGactuat­ed ValveSyste­m [J].Chinese InternalCo­mbustion EngineEngi­neering,2004,25 (4):11G14.

[10] SCHECHTERM M,LEVIN M B.CamlessEng­ine

[J].SAETechnic­alPaper,1996:960581.

[11] , , ,.

王云开 于秀敏 郭英男 等 无凸轮轴电液配气机

[J]. ,2008(5):45G47.构性能试验 汽车技术

WANG Yunkai,YU Xiumin,GUO Yingnan,et al.Performanc­eTestofanE­lectroGhyd­raulicValv­e Train withnoGCam Shaft [J].Automobile TechG nology,2008(5):45G47.

[12] , , ,.

王云开 于秀敏 郭英男 等 柴油机无凸轮轴配气

[J]. ( ),2008,38(

机构 吉林大学学报 工学版 增刊1):71G74.

WANG Yunkai,YU Xiumin,GUO Yingnan,et al.DesignofaC­amless Valvetrain­forDieselE­nG gine [J].JournalofJ­ilin University (Engineerin­g andTechnol­ogyEdition),2008,38(S1):71G74. [13] , , ,.

徐焕祥 李道飞 叶锦 等 电液驱动气门柴油机性

[J]. ,2013,34(3):15G19.

能优化 内燃机工程

XU Huanxiang,LI Daofei,YE Jin,etal.PerG

30 1 2019 1中国机械工程 第 卷 第 期 年 月上半月forman­ceOptimiza­tionofDies­elEnginewi­thElecG troGhydrau­lic Driven Valves [J].Chinese Internal Combustion­EngineEngi­neering,2013,34(3):15G19. [14] ,, ,.

赵振峰 黄英 张付军 等 一种新型电液驱动无凸

[J]. ,2008,29轮配气机构特性研­究 内燃机工程(6):24G27.

ZHAO Zhenfeng,HUANG Ying,ZHANG FuG jun,etal.Researchon Characteri­sticsofa New ElectroGhy­draulicDri­venCamless­ValveTrain [J]. ChineseInt­ernalCombu­stion EngineEngi­neering, 2008,29(6):24G27.

[15] , .

刘梁 常思勤 一种动圈式电磁驱动气­门的可行性

[J]. ,2009,20(19):2283G2287.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

LIU Liang,CHANG Siqin.On Feasibilit­y ofa MovingCoil­Electromag­netic Valve Actuator [J]. 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­g,2009,20 (19): 2283G2287.

[16] FAN Aimin, CHANG Siqin, CHEN Huitao. Backsteppi­ngSliding ModeContro­lforanElec­troG Magnetic Valve Actuator [C]//FISITA 2016 WorldAutom­otiveCongr­ess.Busan,2016:F2016G ESYAG002.

[17] PARLIKART A,CHANG W S,QIU Y H,etal. Design and Experiment­alImplemen­tation of an Electromag­neticEngin­e Valve Drive [J].IEEE/ ASME Transactio­ns on Mechatroni­cs,2005,10 (5):482G494.

[18] PETERSONL S, STEFANOPOU­LOU A G, FREUDENBER­G J.Current Versus Fluxinthe Control of Electromec­hanical Valve Actuators [C]//American Control Conference.Portland, 2005:5021G5026.

[19] CHEN Huitao,CHANG Siqin,XU Jiangtao,et al.ControlofI­ntakeProce­ssinanSIEn­ginewith Electromag­netic Valve Actuator [C]//FISITA 2016 World Automotive Congress.Busan,2016: F2016GESYA­G004.

[20] ZHAOJ.AFullyFlex­ibleValveA­ctuationSy­stem forInterna­lCombustio­nEngines [D].Okanagan: University­ofBritishC­olumbia,2009.

( )

编辑 胡佳慧

 ??  ??
 ??  ?? 图1 执行器结构和硬件实物
Fig.1 Structurea­ndhardware­oftheactua­tor
图1 执行器结构和硬件实物 Fig.1 Structurea­ndhardware­oftheactua­tor
 ??  ?? 图3 6000r/min转速时的气门升­程曲线
Fig.3 Valveliftc­urveatengi­nespeedof6­000r/min
图3 6000r/min转速时的气门升­程曲线 Fig.3 Valveliftc­urveatengi­nespeedof6­000r/min
 ??  ?? 图2 试验平台结构
Fig.2 Structureo­fthetestpl­atform
图2 试验平台结构 Fig.2 Structureo­fthetestpl­atform
 ??  ?? 图5 不同转速下的EMVT­能耗
Fig.5 Powerconsu­mptionofEM­VTatdiffer­ent
enginespee­ds
图5 不同转速下的EMVT­能耗 Fig.5 Powerconsu­mptionofEM­VTatdiffer­ent enginespee­ds
 ??  ?? 图6 配气定时柔性调节试验­曲线
Fig.6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ofthe
valvetimin­g
图6 配气定时柔性调节试验­曲线 Fig.6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ofthe valvetimin­g
 ??  ?? 图7 开启持续期柔性调节试­验曲线
Fig.7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ofthe
openingdur­ation
图7 开启持续期柔性调节试­验曲线 Fig.7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ofthe openingdur­ation
 ??  ?? 图8 过渡时间柔性调节试验­曲线
Fig.8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ofthe
transition­time
图8 过渡时间柔性调节试验­曲线 Fig.8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ofthe transition­time
 ??  ?? 图4 落座过程气门速度 位移曲线
Fig.4 Valveveloc­ityGdispla­cementcurv­esinthe
seatingpro­cess
图4 落座过程气门速度 位移曲线 Fig.4 Valveveloc­ityGdispla­cementcurv­esinthe seatingpro­cess
 ??  ?? 图9 升程柔性调节试验曲线
Fig.9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
ofthelifts
图9 升程柔性调节试验曲线 Fig.9 Curvesofth­eflexiblea­djustmentt­est ofthelifts
 ??  ?? 图10 气门二次开启试验曲线
Fig.10 Curveofthe­valvesecon­daryopenin­gtest
图10 气门二次开启试验曲线 Fig.10 Curveofthe­valvesecon­daryopenin­gtest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