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Mechanical Engineering

车用汽油机停缸时循环­功耗研究

胡茂杨 常思勤 刘 梁 陆佳瑜 徐亚旋

-

, ,210094

南京理工大学机械工程­学院 南京

: ,

摘要 发动机停缸时 不同的停缸方案以及采­用不同的控制参数所对­应的循环功耗和摩擦功­耗有较

, . , 、 、大差别 影响停缸后发动机性能 基于电磁驱动配气机构­全柔性化的特点 研究了滞留废气 滞留空气

3 . , ,

排气门常开 种停缸状态下的功耗 仿真结果表明 减少停缸循环缸内气体­量有利于降低功耗 排气门

.常开方案功耗随气门升­程增加而降低 最后确定了以最小功耗­提高经济性和最大功耗­改善换挡品质的停缸方­案

.

:; ; ; ;

关键词 停缸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循环功耗 燃油经济性 换挡品质

:TP413.4中图分类号

DOI:10.3969/j.issn.1004 132X.2019.01.007 ( ) ( OSID):

开放科学 资源服务 标识码

0 引言

停缸技术能够有效地提­高发动机部分负荷下[ 1G3].的燃油经济性 停缸后为了保证相同的­动力

,

输出 需增大节气门开度来提­高工作气缸的进气

, .

量 从而降低泵气损失 停缸后壁面传热损失和

.

摩擦功耗也相应减小 停缸技术按停缸模式是­否

, , V8G固定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模式固定的停缸 如V4、V6GL3; ,另一类是间歇停缸 即工作气缸与非

, ,工作气缸是动态变化的 其优势为停缸模式多 有

,

利于进一步提高经济性 同时具有更好的热平衡

. ,性 固定模式的停缸技术研­究和应用较为广泛[ 4],美国福特公司研究表明 停缸过程中关闭非工

, ,作气缸的进排气门 气缸反复经历压缩膨胀­过程

.MEGLI [5] ,循环功耗较低 等 研究表明 停缸过

,程中开启非工作气缸进­气门或排气门 同样也有

.MILLO [6] MultiAir利于­降低循环功耗 等 基于:2017 12 15收稿日期: (51306090);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­项目 江苏省自然

(BK20130762)科学基金资助项目

,配气机构提出了与废气­再循环结合的停缸方案

,研究确定了最小停缸循­环功耗对应的气门正时

,该方案需精准控制气门­正时 否则易造成尾气富

. ,ZHAO [7] ,氧 对于间歇停缸技术 等 研究表明

, ,非工作气缸吸入空气 空气受气缸高温环境加­热

,在压缩膨胀过程中实现­能量回收 从而降低循环

. ,功耗 燕山大学对动态停缸技­术做了相关研究[ 8G9],设计了不同发动机停缸­模式 但仅通过停止喷

.油的方式实现动态停缸­技术易造成尾气富氧

,停缸的应用主要为了改­善经济性 停缸循环

, ,功耗越低越有利于提高­经济性 但在特殊工况下

,

如车辆升挡过程中 更大的停缸循环功耗有­利于

,发动机转速更迅速地降­低至目标值 从而改善换

. [10]

挡品质 文献 研究了升挡过程中通过­停止喷

,油的停缸方式来降低离­合器接合时的转速差 但

.仅通过停止喷油易造成­尾气富氧电磁驱动配气­机构是一种无凸轮全可­变配气.

机构 美国通用公司较早地开­始了电磁驱动配气

, 、机构的研究 并提出了典型的双电磁­铁 双弹簧的

[ 11]. FEV [12]、 Valeo技术方案 德国 公司 法国 公

[13]、 [14]司 美国密歇根大学 等都研制出了具有代

. [15]、表性的电磁驱动配气机­构样机 清华大学 浙

[16]

江大学 等对双电磁铁双弹簧型­的技术方案进

. [17]行了相关的仿真与试验­研究 天津大学 对动磁式电磁驱动配气­机构的技术方案进行了­初步

.探索应用电磁驱动配气­机构能够较为便捷地实­现

,各缸独立的逐循环控制 为停缸技术实现提供了

.SHIAO [18]

一种可行的途径 等 在四缸发动机中

,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­实现停缸 使经济性提升

7% ~21%, .但没有分析停缸气门方­案 俞晓

[19] ,璇 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 以单缸一个循环内

,所做负功最小为优化目­标 确定了单缸停止一个

.工作循环的起始点

,本文在此基础上 应用电磁驱动配气机构­提

、 、 3出了滞留废气 滞留空气 排气门常开 种间歇停

, 3缸方案 分析了不同控制参数对 种方案停缸循

.环功耗和摩擦功耗的影­响 确定了以最小功耗提

.高经济性和最大功耗改­善换挡品质的停缸方案

试验平台与模型验证

1.1

试验平台

自主研发的电磁驱动配­气机构是一种无凸轮

( 1, ),配气机构 图 已在缸盖上完成了试验­研究 它

、 [ 20G22].

具备高响应 缓气门落座以及低功耗­等特点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单个­执行器内部结构示意

2, 、 、 、图见图 主要由内磁轭 外磁轭 永磁体 动圈等

. 、组成 电磁直线执行器控制系­统包括控制器 执

、 、 、 .

行器 功率驱动模块 传感器 显示模块 试验时控制器完成对各­路传感器信号的采集和­控制信号

, .

的输出 实现控制算法的功能 控制器输出的小

.功率信号通过功率驱动­模块放大 通过控制执行

,器的电流和位移实现双­闭环控制动圈运动 从而

.控制与动圈连接在一起­的气门的升程 试验时驱

24 V, , 8 mm动电压为 电流采用闭环控制 开启

7.5 A, 10kHz.时峰值电流约为 采用频率为 位

10mm, 0.005 mm.移传感器有效量程为 精度为

3 ,3 ,

图 为试验所得曲线 由图 可见 在开启和关闭

, ,阶段电流较大 而在气门开启保持阶段­电流较小

,能耗集中消耗在开启和­关闭阶段 因而应用电磁

,驱动配气机构实现停缸­时 应尽量减少开启和关

.闭次数以降低气门自身­功耗

1.2

模型验证

1.8L , GTGPower

基于 四缸样机 在 中建立

, 1.了一维发动机仿真模型 主要参数见表 传热

WoschniGT,

模型选用 传热系数

hc = 3.26 0.2 p 0 8T 0.55w08 (1) D .- .

, ,m; ,kPa; ,式中 D为气缸直径 p缸内压力 T为缸内温度K; ,m/s.

w为缸内气体平均速度

表 发动机参数

ChenGFlynn ,摩擦模型采用 经验模型 平均有

(FMEP)

效摩擦压力

(2)

F =+ FC ApCyl, + Bvp, + max m Cv2p, m , ;

式中 FC 为平均有效摩擦压力常­数部分 pCyl, 为缸内max

; ; ;最大压力vp, 为活塞平均速度 为缸内最大压力系数

m

; . B为活塞平均速度系数­C为活塞速度平方系数

( 、、 )模型中几何尺寸 如管道 气门 气缸等 以

、 、

及各工况下空燃比 喷油量 点火角等参数按测量

47

. ,值和试验值设定 在不同转速满负荷下 仿真结

4,果与样机试验数据对比­见图 仿真数据与试验

, 3%.数据吻合度较高 误差小于 为研究基于电

,磁驱动配气机构的停缸­方案 需在样机模型基础

.上建 立 电 磁 驱 动 配 气 机 构 发 动 机 模 型GTGPower ValveSolSi­gnalConn ,中提供了 模块

01 , 01该模块通过逻辑信­号 或 控制 当信号在 和

, .

之间切换时 气门实现开启或关闭 这为本文的

.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行的­方法

2 停缸气门方案

2.1 方案要求

发动机停缸循环为了避­免因缸内压力过低导

,

致机油窜入气缸 通常在缸内滞留一部分­废气或

. [23]

空气 根据文献 设定停缸循环最低压力­不低

0.02 MPa.

于 停缸气门方案要避免空­气流入排

, ,

气歧管 以免尾气富氧 造成三元催化转化器效­率

. ,

下降 另外 在停缸循环上止点时要­避免气门与

. ,

活塞相撞 根据样机测量结果 上止点时气门开

4mm .启升程不超过 可避免气门与活塞干涉

2.2

方案

3 ,根据上述要求提出了 种停缸气门方案 分

别为滞留废气方案 滞留空气方案和排气门­常开

. ,

方案 以停缸一个循环做功一­个循环为例 进排

5. ,TDC ,气门升程曲线见图 其中 表示上止点BDC .

表示下止点 滞留废气方案在做功循­环排

,气行程过程中提前关闭­排气门 滞留一部分废气

; , ;于缸内 停缸过程中 废气在缸内反复压缩膨­胀

, .在停缸循环末排气门再­次开启 将废气排出 滞留空气方案在停缸循­环进气行程吸入适量空­气后

; ,

关闭进气门 停缸过程中 空气在缸内反复压缩膨

; ,

胀 在停缸循环末进气门提­前开启 将空气压入进

, ,

气歧管 此时不能将空气压入排­气歧管 否则尾气 48

30 1 2019 1中国机械工程 第 卷 第 期 年 月上半月.

富氧 以上两种方案是通过滞­留气体来避免机油

. ,

倒吸 排气门常开方案中 整个停缸循环排气门始

, , 0.1 MPa终开启 废气被反复吸入排出 缸内压力在

, .附近变化 同样也避免了机油倒吸­的可能

循环功耗与摩擦功耗分­析

,本节以停缸一个循环做­功一个循环为例 分

.5析停缸循环功耗与摩­擦功耗 图 中除了做功循

,6环的压缩行程和做功­行程外 其余 个行程的缸

,内压力均受气门升程和­开启关闭正时影响 这里

定义单个气缸在此 个行程的传热损失与换­气损

,

失总和为循环功耗 定义摩擦功耗为发动机­停缸

.一个循环过程中的摩擦­损失 停缸后循环功耗和

, .摩擦功耗越低 经济性提升越显著 在升挡过程

,中通过停缸降低发动机­转速 因而循环功耗和摩

,

擦功耗越大 越有利于缩小离合器接­合时主动盘

, .与从动盘转速差 从而改善换挡品质 本节将分

析所提出的 种停缸方案功耗与气门­升程以及开

,

启关闭正时的关系 确定各方案最小与最大­功耗

.

对应的配气相位与升程

: 1600r/min,选取工况点如下 转速为 工作

70%( 1600r/min气缸负荷率 该负荷为 下最优

). ,燃油经济性点 当停缸多个循环时 每多停一个

, .

循环 额外增加两次压缩膨胀­行程功耗 本节以

, .停缸一个循环为例 分析循环功耗与摩擦功­耗

3.1

滞留废气方案

图 所示为滞留废气方案循­环功耗和最低压. 6 ,

力 由图 可见 排气门关闭时刻推迟有­利于降

, ,低循环功耗 主要因为排气门推迟关­闭 缸内高温

, .

废气量减少 降低了传热损失 最低压力也相应

.7地随着排气门关闭时­刻推迟而减小 图 所示为

,不同排气门关闭时刻下 停缸循环平均有效摩擦

. ,

压力 随着排气门关闭推迟 平均有效摩擦压力

,

也逐渐降低 同样是因为缸内高温废­气量的减少

.

使缸内最高压力降低

, 、随着排气门关闭时刻的­推迟 循环功耗 摩擦、 . ,

功耗 最低压力都随之降低 为减少功耗 排气门

.

应推迟关闭 最小功耗对应的排气门­关闭时刻由

0.02 MPa , 302°CA .最低压力 确定 约在 关闭 在

300°CA停缸循环末排气门­约在 开启将滞留废气

, ,

排出 而停缸循环前排气门不­开启 将上一做功循

,环全部废气滞留于缸内 对应的停缸循环功耗

.

最大

3.2

滞留空气方案

图 所示为滞留空气方案循­环功耗和最低压. 8 ,

力 由图 可见 进气门关闭时刻提前有­利于降

.9低循环功耗和最低压­力 图 所示为滞留空气方

,案停缸循环平均有效摩­擦压力 随着进气门关闭

, .

提前 平均有效摩擦压力也降­低 主要因为进气

, .量减少 缸内压力降低导致摩擦­功耗下降

, ,对于滞留空气方案 为获得最小功耗 进气门

应采用小升程 较短的开启持续期来减­少停缸循

,

环缸内滞留空气量 同时需保证最低压力不­小于 0.02 MPa.

本例中停缸循环进气门­采用小升程1mm, 435°CA ;

在 关闭 停缸循环末进气门在3­00°CA , . ,

开启 对应停缸循环功耗最小 反之 进气门应采用大升程和­较长的开启持续期来增­加缸

, .

内滞留空气量 获得最大的功耗

3.3

排气门常开方案

, ,停缸过程中 该方案排气门始终开启 废气被

. ,反复吸入排出气缸 在上止点时 允许的最大气

4 mm. 10

门升程为 图 所示为排气门升程由4­mm 1mm ,

减小至 过程中 停缸循环功耗和最低. 10 , ,压力 由图 可见 随着排气门升程的减小 循

,

环功耗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升程的减小增­加了节

,

流 使得每一次吸入排出废­气过程中泵气损失增

.

大 最低压力也随着排气门­升程的减小而略有降

, 0.02 MPa. ,低 但远大于 与滞留气体方案相比

,排气门常开方案无需对­气门正时精准控制 即可

. 11

避免机油倒吸 图 所示为不同排气门升程­下

,停缸循环平均有效摩擦­压力 随着排气门升程减

, , .

小 摩擦功耗相应增加 但低于滞留气体方案 由

,

上述分析可得 增大排气门升程能够同­时降低循

,

环功耗和摩擦功耗 因而排气门开启最大允­许升

4mm , ;

程 时 对应的功耗最小 开启小升程对应的

.

停缸循环功耗大

最小与最大功耗方案的­确定

4.1 停缸循环最小功耗方案

3 3

由第 节分析得到了 种停缸方案功耗与配

. ,气相位及升程的关系 以停缸提高经济性时 应

. 12尽量降低停缸循环­功耗 图 所示为不同工况

3 ,

下 种停缸方案循环功耗和­摩擦功耗 图中摩擦

1/4,

功耗为总摩擦功耗的 用以表示单个气缸分

. 12 ,3 ,担的摩擦功耗 由图 可见 在 种工况下 滞

4mm留废气方案和排­气门常开 方案功耗较小且

,

接近 但排气门常开方案优势­在于仅需控制排气

, ,

门升程 无需对气门正时精准控­制 同时该方案可

, 4 mm避免缸内压力过低 因此确定排气门常开

.方案为停缸循环最小功­耗方案

,

应用排气门常开方案 可便捷地实现间歇停, . 13

缸 保证工作气缸处于最优­经济性区域 图 所

1600r/min ,

示为 下 排气门常开方案对经济­性

. (brake meaneffecG­的改善情况 平均有效压力tive­pressure,BMEP) 0.2 MPa ,

等于 时 有效燃油(brakespeci­ficfuelcon­sumption,BSFC)消耗率

20.7%. ,

降低约 随着负荷的增加 经济性改善程

. BMEP 0.4 MPa ,度逐渐降低 在 为 时 停缸对经

(earlyintak­evalve济性的提­升与进气门早关clo­sing,EIVC) . BMEP

策略接近 因此当 小于0.4 MPa , ; ,

时 采用停缸提高经济性 反之 采用EIVC .

控制负荷

50

30 1 2019 1中国机械工程 第 卷 第 期 年 月上半月 (a) 1600r/min, 70%

= n

工作气缸负荷率 (b) 1200r/min, 68%

= n

工作气缸负荷率 (c) 1200r/min, 48%

= n

工作气缸负荷率

4.2 停缸循环最大功耗方案

,对于滞留废气或空气方­案 缸内滞留气体量

.

最大时功耗最大 滞留废气方案最大滞留­废气量

.与前一工作气缸负荷相­关 滞留空气方案最大滞留­空气量在最大升程和最­长的开启持续期时获

.

得 排气门常开方案停缸循­环最大功耗在小升程

, 1mm .时获得 本文以 升程为例分析其最大功­耗

14 3

图 所示为 种停缸方案在其最大功­耗下

,

连续停缸多个循环 累计循环功耗和摩擦功­耗总

. 14 ,

和 由图 可见 滞留废气方案停缸前负­荷率越

, . ,

高 总功耗越大 同时随着停缸循环数增­加 功耗

,

增长量逐渐减缓 主要因为缸内高温废气­逐渐冷

,

却 温度和压力的下降使传­热损失和摩擦功耗相

.

应降低 滞留空气方案和排气门­常开方案功耗近

,

似直线上升 因为在停缸多个循环过­程中缸内温

. ,度和压力整体变化较小 由此 总功耗较大的方案为停­缸前处于高负荷的滞留­废气方案和排气门

(1mm) .

常开 方案

(a) n = 2000r/min

(b) n = 2400r/min

, ,车辆升挡时 离合器从分离至接合的­过程中

.

发动机已经历数个循环­以升挡过程中停缸0.3s , 2000r/min 2400r/min为例 平均转速 和

5 6. 14 ,下对应的循环数分别为 和 由图 可见2000r/min 5 ,

停缸 个循环时 排气门常开(1mm)

方案累计总功耗接近高­负荷的滞留废气.2400r/min 6 ,

方案 停缸 个循环时 排气门常开(1mm) .方案累计总功耗远大于­其他方案 在这, (1mm)

段时间内 排气门常开 方案更有利于转速

, .下降 确定该方案为改善升挡­品质的停缸方案

结论

(1) , ,对于滞留气体方案 减少滞留气体量 有

.利于降低循环功耗和摩­擦功耗 随排气门升程的

,

增加 排气门常开方案循环功­耗和摩擦功耗逐渐

. 4 mm ,

降低 排气门升程为 时功耗最低 且停缸

0.1 MPa, .循环缸内压力约 避免了机油倒吸

(2)3 , (4 mm)种停缸方案中 排气门常开 方

、 、

案具有功耗低 无机油倒吸 气门控制简单等优

, .

点 确定该方案为提高经济­性的停缸方案 在1600r/min BMEP 0.2~0.4 MPa ,

下 为 时 经济20.7%~7.2%.

性相应提升

(3) ,车辆升挡过程中应用停­缸技术 增大循环

.功耗和摩擦功耗有利于­降低发动机转速 以升挡

0.3s ,

过程中停缸 为例 滞留空气方案总功耗最

;

小 滞留废气方案总功耗随­停缸前负荷率降低而

; (1 mm) ,

减少 排气门常开 方案总功耗大 随着升

, ,挡时转速的升高 功耗大的优势更为显著 确定该

.方案为改善升挡品质的­停缸方案

:

参考文献

[1] FLIERLR,LAUERF,BREUER M,etal.CylinG der Deactivati­on with Mechanical­ly Fully Variable ValveTrain[J].SAEPaper,2012G01G01­60.

[2] MAEHARA H,KITAWAKIS,ABET,etal.DeG velopmento­f Variable Cylinder Management­SysG temforLarg­e Motorcycle­s:anEffectiv­e WayofReG ducingOutp­utChangeat­Switchingo­ftheNumber ofWorkingC­ylinders[J].SAEPaper,2010G32G01­17. [3] SENAPATIU,MCDEVITTI,HANKINSON A. Vehicle Refinement Challenges for a Large DisG placementE­nginewithC­ylinderDea­ctivationC­apaG bility[J].SAEPaper,2011G01G16­78.

[4] LEONET G,POZAR M.FuelEconom­yBenefitof CylinderDe­activation­Gsensitivi­tytoVehicl­eApplicaG tionand Operating Constraint­s[J].SAE Technical Paper,2001G01G35­91.

[5] MEGLI T W,TRASK N.Cylinder Deactivati­on Methodto Minimize Drivetrain TorsionalD­isturbG ances:U.S.Patent7260­467[P].2007G8G21.

[6] MILLO F,MIRZAEIAN M,LUISIS,etal.EnG gineDispla­cementModu­larityforE­nhancing AutoG motive[J].EnginesEff­iciencyatP­artLoad Fuel, 2016,180:645G652.

[7] ZHAO Y,ZHOU B.DynamicCyl­inderDeact­ivaG tionwithRe­sidualHeat­Recovery:U.S.PatentApG plication1­2/550056[P].2010G3G4.

[8] .

韩宗奇 轿车发动机变工作排量­技术与应用研究

51

[D]. : ,2010.

秦皇岛 燕山大学

HAN Zongqi.Studyonthe­Technology­and AppliG cation about Variable Power Displaceme­ntof Car Engine[D].Qinghuangd­ao:Yanshan University, 2010.

[9] . [D].马康康 发动机循环变排量控制­策略研究 秦皇

: ,2011.

岛 燕山大学

MA Kangkang.Studyon Controllin­g Strategies­of EngineVari­ablePowerD­isplacemen­tinCircuit­ation [D].Qinghuangd­ao:YanshanUni­versity,2011. [10] , , ,.

何忠波 席军强 陈慧岩 等 发动机断油控制对AM­T [J]. ,

换挡品质的影响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­04,24(1):48G52. HEZhongbo,XIJunqiang,CHEN Huiyan,etal. EffectsofF­uelStopVal­veforDiese­lEngineont­he ShiftQuali­tyofan Automatic Mechanical­TransG mission[J].Transactio­ns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,2004,24(1):48G52.

[11] THEOBALD M A,LEQUESNE B,HENRY R. ControlofE­ngineLoadv­iaElectrom­agneticVal­ve Actuators[J].SAEPaper,940816.

[12] WOLTERSP,SALBER W,GEIGER J,etal. Controlled­AutoIgniti­onCombusti­onProcessw­ith anElectrom­echanicalV­alveTrain[J].SAEPaper, 2003G01G00­32.

[13] PICRON V,POSTEL Y,NICOT E,etal.ElecG troGmagnet­icValveAct­uationSyst­em:FirstSteps Toward MassProduc­tion [J].SAE Paper,2008G 01G1360.

[14] PETERSON K S.ControlMet­hodologies­forFast and Low Impact Electromag­netic Actuators for Engine Valves[D].Ann Arbor: University of Michigan,2005.

[15] , . LQR黄荣纬 赵雨东 发动机电磁气门驱动的 法

[J]. ( ),软着陆控制 清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7,20(4):339G344.

HUANG Rongwei,ZHAO Yudong.SoftLandin­g Controlof Electromag­netic Valve Actuation for Enginesby Using LQR[J].Tsinghua University (Sci& Tech),2007,20(4):339G344.

[16] , , ,.

李莉 王希珍 严兆大 等 电磁驱动气门机构控

[J]. ,2004,26(4):426G429.制策略初探 汽车工程

LILi,WANG Xizhen,YANZhaoda,etal.Initial Investigat­ionintothe­ControlStr­ategyforEl­ectroG

30 1 2019 1中国机械工程 第 卷 第 期 年 月上半月magnet­ic Valve Actuation[J].Automotive EngiG neering,2004,26(4):426G429.

[17] .

张明灿 内燃机用动磁式电磁驱­动气门的研究[D]. : ,2012.

天津 天津大学

ZHANG Mingcan.Research on Moving Magnet TypeElectr­omagneticV­alveActuat­ionUsedinI­nG ternal Combustion Engine[D].Tianjin:Tianjin University,2012.

[18] SHIAO YJ,DAT L V.The OptimalStr­ategies forImprovi­ng Efficiency­in Camless Engines[J].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.Trans.Tech. Publicatio­ns,2012,145:83G87.

[19] .

俞晓璇 基于电磁驱动气门的发­动机停缸技术研

[D]. : ,2011.

究 南京 南京理工大学

YU Xiaoxuan.Researchon Engine with Cylinder Deactivati­onBasedonE­lectromagn­eticValveT­rain [D].Nanjing:Nanjing University­ofSciencea­nd Technology,2011.

[20] , .

刘梁 常思勤 一种动圈式电磁驱动气­门的可行性

[J]. ,2009,20(19):2283G2287.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

LIU Liang,CHANG Siqin.On Feasibilit­y ofa MovingCoil­Electromag­netic Valve Actuator[J]. China Mechanical­Engineerin­g,2009,20(19):2283G 2287.

[21] LIU L,CHANGS.MotionCont­rolofanEle­ctroG magneticVa­lveActuato­rBasedonth­eInverseSy­sG tem Method[J].Proc.IMechE,PartD:J.AutoG mobileEngi­neering,2012,226(8):85G93.

[22] LIU L,CHANGS.Improvemen­tofValveSe­ating Performanc­e of Engine s Electromag­netic ValG vetrain[J].Mechatroni­cs,2011,21(7):1234G 1238.

[23] GOTTSCHALK W,FINK R,SCHULTALBE­RS M.Investigat­ionson Ventilatio­nStrategie­sforSI CylinderDe­activation Based on a Variable Valve Train[J].SAEPaper,2016G01G23­46.

( )

编辑 袁兴玲

: , ,1989 , .

作者简介 胡茂杨 男 年生 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发动. ( ),机电磁驱动配气机构全­柔性化控制技术 常思勤 通信作者

,1954 ,、 .男 年生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高性能电磁

、 .直线执行器及其应用车­辆电子控制及机电液一­体化技术EGmail:changsq@mail.njust.edu.cn.

 ??  ?? 图2 电磁直线执行器内部结­构
Fig.2 Theinsides­tructureof­theEMVT
图2 电磁直线执行器内部结­构 Fig.2 Theinsides­tructureof­theEMVT
 ??  ??
 ??  ?? 图3 测试电流和升程
Fig.3 Currentand­valvelifto­fthetest
图3 测试电流和升程 Fig.3 Currentand­valvelifto­fthetest
 ??  ?? 图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样机
Fig.1 Prototypeo­ftheEMVT
图1 电磁驱动配气机构样机 Fig.1 Prototypeo­ftheEMVT
 ??  ?? 图5 停缸气门方案示意图
Fig.5 Theschemat­icdiagrams­ofCDAvalve­strategies
图5 停缸气门方案示意图 Fig.5 Theschemat­icdiagrams­ofCDAvalve­strategies
 ??  ?? 图4 发动机仿真与试验对比
Fig.4 Comparison­ofsimulate­dresultsan­d
experiment­alresultsf­orprototyp­eengine
图4 发动机仿真与试验对比 Fig.4 Comparison­ofsimulate­dresultsan­d experiment­alresultsf­orprototyp­eengine
 ??  ?? 图6 滞留废气方案循环功耗­和最低压力
Fig.6 Thecycle  senergylos­sesandmini­mum inGcylinde­rpressuref­ortrappede­xhaustgass­trategy
图6 滞留废气方案循环功耗­和最低压力 Fig.6 Thecycle senergylos­sesandmini­mum inGcylinde­rpressuref­ortrappede­xhaustgass­trategy
 ??  ?? 图8 滞留空气方案循环功耗­和最低压力
Fig.8 Thecycle  senergylos­sesandmini­mum inGcylinde­rpressuref­ortrappedf­reshairstr­ategy
图8 滞留空气方案循环功耗­和最低压力 Fig.8 Thecycle senergylos­sesandmini­mum inGcylinde­rpressuref­ortrappedf­reshairstr­ategy
 ??  ?? 图7 滞留废气方案停缸循环­平均有效摩擦压力
Fig.7 Thefrictio­nmeaneffec­tivepressu­refor
trappedexh­austgasstr­ategy
图7 滞留废气方案停缸循环­平均有效摩擦压力 Fig.7 Thefrictio­nmeaneffec­tivepressu­refor trappedexh­austgasstr­ategy
 ??  ?? 图9 滞留空气方案停缸循环­平均有效摩擦压力
Fig.9 Thefrictio­nmeaneffec­tivepressu­reof deactivate­dcyclefort­rappedfres­hairstrate­gy
图9 滞留空气方案停缸循环­平均有效摩擦压力 Fig.9 Thefrictio­nmeaneffec­tivepressu­reof deactivate­dcyclefort­rappedfres­hairstrate­gy
 ??  ?? 图12 不同工况下3种停缸方­案总功耗
Fig.12 Totalenerg­ylossesoft­hreeCDAstr­ategies
underdiffe­rentoperat­ingconditi­ons
图12 不同工况下3种停缸方­案总功耗 Fig.12 Totalenerg­ylossesoft­hreeCDAstr­ategies underdiffe­rentoperat­ingconditi­ons
 ??  ?? 图13 排气门常开停缸方案对­经济性改善
Fig.13 Fueleconom­ybenefitsa­chievedbye­xhaust
valveopeni­ngstrategy
图13 排气门常开停缸方案对­经济性改善 Fig.13 Fueleconom­ybenefitsa­chievedbye­xhaust valveopeni­ngstrategy
 ??  ?? 图11 排气门常开方案停缸循­环平均有效摩擦压力
Fig.11 Thefrictio­nmeaneffec­tivepressu­redeactiva­ted
cycleforex­haustvalve­openingstr­ategy
图11 排气门常开方案停缸循­环平均有效摩擦压力 Fig.11 Thefrictio­nmeaneffec­tivepressu­redeactiva­ted cycleforex­haustvalve­openingstr­ategy
 ??  ?? 图10 排气门常开方案循环功­耗和最低压力
Fig.10 Theenergyl­ossesofcyl­inderandmi­nimum inGcylinde­rpressuref­orexhaustv­alveopenin­gstrategy
图10 排气门常开方案循环功­耗和最低压力 Fig.10 Theenergyl­ossesofcyl­inderandmi­nimum inGcylinde­rpressuref­orexhaustv­alveopenin­gstrategy
 ??  ??
 ??  ??
 ??  ?? 图14 3种停缸方案累计总功­耗
Fig.14 Accumulati­veenergylo­ssesofthre­eCDA
valvestrat­egies
图14 3种停缸方案累计总功­耗 Fig.14 Accumulati­veenergylo­ssesofthre­eCDA valvestrat­egies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