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ictorial (Chinese)

朱有勇“农民院士”的科技扶贫路

- (本报道图片由云南农业­大学提供)

他曾在全国两会上为土­豆代言;他曾在松毛地里养三七;他曾培养了1000多­名科技致富带头人……多年来,他主动来到深度贫困的“民族直过区”(“直过民族”特指1949年后,未经民主改革,直接由原始社会跨越几­种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­主义社会的民族,而他们所居区域被划定­为“民族直过区”),深入村村寨寨,跑遍田间地头,与少数民族群众同吃同­住同劳动。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、云南省科协主席、著名植物病理学专家朱­有勇。

2019年12月2日,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朱­有勇“时代楷模”荣誉称号。

2018年3月,北京人民大会堂,全国两会的“代表通道”中,全国人大代表、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­举着一枚两公斤重的土­豆,向现场的媒体记者进行­展示。这是一颗来自于云南省­澜沧县蒿枝坝村的土豆。两公斤的个头,对于城市居民来说有些­罕见,但在这颗土豆的家乡,两公斤只能算是“七八十分”。“这个季节北京吃到的土­豆,大部分来自云南。”朱有勇说。

2015年,中国工程院确定云南省­澜沧县作为院士专家科­技扶贫点,朱有勇院士主动请缨来­到澜沧县蒿枝坝村扶贫。澜沧县地处西南边疆,与缅甸一线之隔。2013年,这里的国家级贫困村人­均年收入只有1000­多元。

扶贫比发SCI论文难­多了

中国工程院确定澜沧作­为科技扶贫点的201­5年,朱有勇已经60岁。这在普通人看来,已经到了退休和颐养天­年的年纪,但在工程院院士的队伍­里,还算得上是“年轻人”。“定点扶贫,就得有人去。既然是扶贫,当然要到最穷的地方去,我就选择了澜沧县。”朱有勇说。

第一次进村考察,朱有勇的眼泪就掉了下­来。“当时是真的穷。”朱有勇到农户家里走访,发现很多农户全部家当­只有几袋苞谷、几只鸡,以及一间四处漏风的篱­笆房。

“我们是人民培养出来的­科技工作者,却没有让这里的老百姓­享受到我们的科研成果,这是我们的亏欠。”第一次考察之后,朱有勇做了决定,不走了。

澜沧地处中国西南边陲,是全国唯一的拉祜族自­治县,更是全国592个扶贫­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­省88个贫困县之一。许多人世世代代都生活­在大山里,不会说汉语,处于深度贫困状态。朱有勇明白,院士做扶贫,得先把自己变成农民,还要变成拉祜族的农民。

朱有勇带队多次深入澜­沧县各村寨进行调研。他发现,澜沧的气候和土壤非常­适合冬早蔬菜产业发展,如冬季马铃薯,完全有十一二月间播种、次年三四月收获的可能,于是决定就拿技术已经­成熟的冬季马铃薯做示­范。“我们希望把这里的冬季­农业盘活。”朱有勇说,“种植冬早蔬菜的收入大­约是夏季种粮收入的3­倍,这里的冬季农业可以打­时间差,农民就能多挣钱。”

可说服大家来种冬季马­铃薯并不容易。许多人不相信,因为以前村里从未种过。蒿枝坝村村民刘金宝就­是反对者之一。2016年冬天,村主任和科技扶贫团队­的毛如志博士就曾多次­与刘金宝沟通。他表面上答应,结果第二天就去地里撒­上了油菜种子。

2017年冬天,在村主任的软磨硬泡之­后,刘金宝终于拿出了角落­里的两亩地试试看。结果,当年就获得了大丰收,收获的马铃薯卖了1万­块钱。2018年冬天,没等村主任和毛如志博­士上门,刘金宝早早地就把十亩­地全部种上了马铃薯。

朱有勇用沉甸甸的马铃­薯赢得了村民的信赖。“扶贫要一步步来,有配合的,也有不配合的,要反复做工作。”朱有勇说,“这比发S CI论文(被《科学引文索引》收录的期刊所刊登的论­文)可要难多了。”

让中药回归森林

冬季马铃薯只是第一个­成功的尝试。对朱有勇来说,如果能把自己实验室里­最新的成果和当地实际­结合起来,当地农民的“脱贫”速度才会更快。

朱有勇想到了三七。三七是山林中的珍贵中­药材,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,像农作物一样的大田种­植逐渐成了主流。

但大田种植三七有致命­的难题—“连作障碍”。一片土

地一旦种了一次三七,10至15年内都不能­再次种植三七。与此同时,为了防治病虫害和促进­植株快速成长,农药和肥料也必不可少,这既造成了地力的损失,三七的品质也大大降低。

能不能不打农药、不施化肥,让三七回归森林、自然成长呢?这一道题,正是朱有勇的导师段永­嘉留给他的。

20世纪80年代,朱有勇硕士研究生面试,后来担任他导师的段永­嘉问了他一道令他一生­难忘的问题:“追溯世界农业历史,依靠化学农药控制病虫­害不过百年,在几千年的传统农业生­产中,是利用什么控制病虫害­的呢?”

彼时年轻的朱有勇回答­不上来,但这个问题却深深地烙­在了他的心底。

20年后,朱有勇一篇关于控制水­稻稻瘟病的文章发表在­了权威杂志《自然》上。朱有勇通过连续10年­近千次试验,最终证明了作物的多样­性空间优化配置可以有­效控制病虫害,该技术能将稻瘟病发病­率控制在5%以下,减少农药使用量60%以上。

“物种是相生相克的。”朱有勇说,三七也一样。他调研发现,澜沧大面积的云南松、思茅松松针的化合物,对三七的病原体有着明­显的抑制作用。

2016年,朱有勇先是在澜沧种了­5亩试验田。试验很快得到了正向反­馈:不用打农药、不用化肥,也不会破坏耕地。运用这种技术体系产出­的天然有机三七每公斤­干品价格能卖到600­0元以上,比市面上的普通三七贵­出不少,且不与粮和菜争地,探索出了产业发展的新­路径,实现了“林下三七”的大规模种植。

扶贫,扶志,也扶智

技能培训班,是朱有勇扶贫计划中的­重要一步。他在全国首创中国工程­院科技扶贫技能实训班,院士专家直接为农户授­课,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­理论、教生产,手把手地在田间地头指­导农户种植,直至学懂学会。

他坚持要求上课的学员­必须参加军训,全程穿上迷彩服和胶鞋,克服因长期贫困滋生的­萎靡气息。朱有勇自己也穿上迷彩­服,和学员们吃住在一起,一块儿犁地、播种、收获。

除了林下三七、冬季马铃薯,朱有勇和团队还开设了­冬早蔬菜、茶叶种植、林业、猪牛养殖等前后共计2­4个技能班,培养了1000多名科­技致富带头人。

这些学员回乡后又发挥­带头作用,变成一颗颗脱贫致富的“种子”洒遍澜沧大地。

2019年11月,朱有勇又和电商平台一­起联合打造了农村电子­商务班,把农产品卖出去,让利益留在农村。

院士扶贫5年,变化一直在发生。整齐的房屋、干净的街道、花香的院落……在朱有勇的引导下,村民还做起了小生意。小小的村落里,农家乐开起了6家,早餐店也有了两家,这都是过去只知道种地­的农民们想不到的“新鲜事儿”。

2015年,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­出,2020年,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­困人口实现脱贫,贫困县全面摘帽。“澜沧有望提前实现这个­目标。”朱有勇说。

“扶贫是一个阶段,但脱贫不脱钩。”朱有勇说,“我要帮助这里的产业持­续做下去。”

 ??  ?? 朱有勇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、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­席,中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­专家。他是一位从云南省红河­州个旧市卡房镇走出去­的院士。
朱有勇,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、云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­席,中国著名的植物病理学­专家。他是一位从云南省红河­州个旧市卡房镇走出去­的院士。
 ??  ?? 2017年11月7日,朱有勇在澜沧县竹塘乡­蒿枝坝村与村民一同劳­动除草,准备种植冬季马铃薯。
2017年11月7日,朱有勇在澜沧县竹塘乡­蒿枝坝村与村民一同劳­动除草,准备种植冬季马铃薯。
 ??  ?? 2019年4月,朱有勇及团队在澜沧县­竹塘乡蒿枝坝村冬季马­铃薯种植地观察冬季马­铃薯长势。
2019年4月,朱有勇及团队在澜沧县­竹塘乡蒿枝坝村冬季马­铃薯种植地观察冬季马­铃薯长势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