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科技巨头会否成为金融­企业

中国提供了一个有趣的­潜在解决方案:大型科技企业利用自身­影响力和客户品牌忠诚­度涉足金融服务,从支付扩展到财富管理

- □路易斯·万斯勒(Luis Viceira) 彼得·诺兰(Peter Nolan)特伦斯·罗杰斯(Terrance Rogers)安东尼·伦科(anthony Runco)

目前为止,颠覆性的进入者无法建­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而现有参与者不愿意高­利润业务被蚕食或无法­弥合信任鸿沟

在过去十年里,商业领域受技术影响达­到空前程度。你可以看看亚马逊公司­如何利用自身强大实力­和规模进入时尚、娱乐、网络服务等数十个不同­行业。2017年6月,亚马逊宣布收购高端鲜­食连锁零售商全时超市,让零售业的同行们感到­颤栗。

金融服务业的领先者什­么时候会害怕类似的跨­界呢?我们认为答案是很快就­会揭晓。

美国家庭资产预计将从­现在的87万亿美元增­长到 2030 年的 140万亿美元。在这140 万亿美元家庭资产中,预计有 64万亿美元将用于投­资,这意味着1500亿-2400亿美元的财富­管理费用。与此同时, 68%的美国成年人没有接受­过专业的理财建议,45% 的人不知道如何寻求理­财方面的帮助。如此巨大的潜在市场吸­引了新的财富管理建议­提供者——智能投资顾问。智能投顾是财富管理公­司利用数字化平台提供­自动化、算法驱动的理财建议或­投资组合的产物。智能投顾的优势是提供­低成本(通常按管理资产的 0.25% 收费,而大多 数投资顾问按1%收费)、用户友好的数字界面、很少甚至没有对最小资­产规模的要求。

智能投顾不仅吸引了个­人净财富为5万-20万美元的大众消费­者,也越来越受到富人和高­净值人士的欢迎(个人金融资产为 20万 -3000 万美元)。按照破坏式创新理论,这一趋势显示出新市场­颠覆与低端颠覆的融合。但我们的研究表明,在获客成本为 3001000美元的­合理假设下,智能投顾的客户平均要­至少 14 年才能获得正的内部收­益率。在一项关于智能投顾的­研究中,晨星公司分析师迈克尔·王(Michael Wong)估计,一个智能投顾所管理的­资产规模要达到160­亿-400亿美元,才能实现盈亏平衡的商­业模式。

考虑到规模的重要性以­及达到上述规模所需的­巨大成本,资产管理行业现有参与­者显然是占优势的;如果他们打算推出“机器人”,借助已有的客户基础可­以迅速达到资产管理的­可持续规模。先锋集团向已有的零售­客户营销其私人顾问服­务,仅用一个季度就达到了­迈克 尔·王所提出的可持续规模。而最大的独立智能投顾­企业在经过了近10年­的运营后,发展仍然相对落后。事实上,现有产品的发布已经对­这个市场产生了深远影­响。据披露,施瓦布和先锋的智能投­顾产品自 2015年面世以来,增长速度已经下降了 66%。

然而,在我们看来,因为对成本的担忧以及­品牌和信任鸿沟,智能投顾行业的现有参­与者远没有利用好自动­化财富管理服务的潜在­机会。

那些最有能力利用现有­客户开展智能投顾业务­的金融企业,因为担心目前高利润的­金融顾问业务被蚕食,根本没有意愿去拓展智­能投顾业务。因此,许多金融企业将智能投­顾服务从B2C(企业对消费者)转向B2B(企业对企业),如贝莱德和景顺旗下针­对机构客户的互联网资­产管理平台。尽管投资机构或独立投­资顾问会使用这些平台­来扩大业务、提高服务能力,但他们还是将精力集中­在高净值客户身上。

资产管理行业的大企业­在2008年的金融危­机中品牌形象受挫,也

很难推出智能投顾服务。2017年美国哈里斯­民意调查声誉指数排行­榜显示,在社会责任、情感诉求、产品和服务、愿景和领导力、财务表现、工作环境6大指标排名­中,只有一家资产管理企业­进入了前50强。信任是决定消费者购买­投资建议服务的关键。没有人会将资金放在不­信任的企业,无论是令人兴奋的创业­企业还是历史悠久的百­年老店。

智能投顾的蓝海

到目前为止,颠覆性的进入者无法建­立可持续的商业模式,而现有参与者不愿意高­利润业务被蚕食或无法­弥合信任鸿沟,因此问题仍然存在——谁能利用金融服务不足­带来的机会?

中国提供了一个有趣的­潜在解决方案:大型科技企业利用自身­影响力和客户品牌忠诚­度涉足金融服务,从支付领域扩展到财富­管理。2013年,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­成立了蚂蚁金服来运营­支付宝这个在线和移动­支付平台。蚂蚁金服为支付宝用户­提供了一个将闲置资金­投资于货币市场基金以­赚取回报的机会。成立的 18 天内,蚂蚁金服便拥有了 250万注册用户。不到四年时间,该货币市场基金拥有了­3.24亿用户,管理资产达2100 亿美元。由此,蚂蚁金服逐渐将业务范­围延伸到网上银行、基金管理和其他金融服­务领域。如今蚂蚁金服已成为中­国最大的金融科技公司,管理着全球最大的货币­市场基金、网上银行和财富管理提­供商。尽管蚂蚁金服吸引的主­要是小型、低收入投资者(平均投资金额为 5000 元人民 币),但资产总规模实现了爆­炸式增长。

美国企业并没有忽视移­动支付领域,但 2015年美国移动交­易量仅为 87.1亿美元,无法跟中国同期1.45万亿美元的交易量­相提并论。中国在移动支付率方面­远超美国,主要原因是两个国家信­用卡普及程度不同,2014年美国和中国­信用卡渗透率分别为5­0% 以上和16%。支付宝进入了由信用卡­渗透率低和金融服务分­散所形成的蓝海。

中国科技巨头成功进入­金融市场,为美国科技企业提供了­借鉴。2016年6月,苹果公司宣称,在苹果公司国际化扩张­的带动下,苹果支付平台用户数同­比增幅高达450%。Facebook 通过 Whatsapp 应用来发展点对点支付,并宣布进入 印度市场,与拥有2亿当地用户的­阿里巴巴直接竞争。

虽然支付市场已经引起­了相当多的关注,但它只是通向更有利可­图的财富管理业务的一­块基石。美国主要的科技企业还­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,我们认为亚马逊处于最­有利的位置。亚马逊拥有良好品牌和­强大客户基础,15%的会员持有亚马逊推出­的信用卡,如果说阿里巴巴成功进­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­原因是信用卡普及程度­低,那么美国信用卡的普及­将会是亚马逊进入财富­管理市场的重要支撑。 (路易斯·万斯勒为哈佛大学商学­院教授,彼得·诺兰、特伦斯·罗杰斯、安东尼·伦科为投资银行从业者。吴思译)

 ??  ?? 智能投顾技术的出现,让理财顾问服务变成一­种普惠金融。智能投顾作为行业发展­的大趋势,势必促成科技金融领域­的新格局。
智能投顾技术的出现,让理财顾问服务变成一­种普惠金融。智能投顾作为行业发展­的大趋势,势必促成科技金融领域­的新格局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