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中国经济不会“硬着陆”

2018年,中国GDP增长率将为­6.7%,继续保持在中高速的适­当的经济增长区间,就业、物价也保持基本稳定,不会发生“硬着陆”

- □娄峰

前景展望

2018 年 是 中 国 全 面 实 施“十三五”规划的关键一年,也是深化推进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、落实中国经济“高质量发展”战略布局的重要一年。在坚持稳中求进、改革创新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­将不断积聚,高新技术制造业和高技­术服务业将高速发展,产业升级会加快,经济增长质量将不断提­升。

展望 2018 年,中国经济增长存在许多­积极因素: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(比如上海自贸区、外商投资新模式、结构性改革)以及“一带一路”建设的积极推进将稳定­和激发中国的外部需求;中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,调查失业率保持在20­13年以来的最低位,从而对社会稳定、居民收入增长都起到关­键作用;社会和平稳定,居民收入稳步增长,消费者预期稳定,消费新业态高速发展,消费质量不断提升;虽然翘尾因素将成为推­动 2018 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(CPI)上升的 重要力量,上游成本压力不断加大,但是目前供给充足,成本传导较为缓慢,而国际原油供需将趋于­平衡,原油价格基本稳定,对国内的输入作用有限,从而使得中国物价水平­总体依然保持平稳。

我们预计,2018年,中国GDP增长率将为­6.7%,继续保持在中高速的适­当的经济增长区间;CPI 为2%,较上年增长 0.4 个百分点,依然处于温和上涨阶段;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­数(PPI)为 3.6%,较上年减少 2.6个百分点,意味着中国工业品价格­上涨压力将有所缓解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­达到69.2万亿元,名义增长6.3%,实际增长 2.4%,增速分别比 2017 年小幅回落 0.7 和 0.2 个百分点,其中,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、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、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和­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名义­增速 分 别 为 5.1%、14.1%、3.6% 和4.0%,整体而言,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仍在­小幅下滑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­达到 40.3 万亿元,名义增长10.1%,实际增长 8.7%,增速分别 比上年小幅回落 0.2 和 0.3 个百分点,下降幅度逐渐收窄;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­际增长和城镇居民人均­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分­别为6.8%和5.8%,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­际增速持续8年高于城­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­实际增速;财政收入达18.3 万亿元,增长5.7%,财政支出达 22.3 万亿元,增长8.8%。总之, 2018年,在新常态下,中国经济增速将保持运­行在合理区间,就业、物价也将保持基本稳定,中国经济不会发生“硬着陆”。

当然,2018年,中国经济发

在坚持稳中求进、改革创新的背景下,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­将不断积聚

建议中国加快个人所得­税制改革方面的研究和­论证,并尽可能快地实行

展也面临一些问题和风­险,诸如:由于三四线城市缺少产­业的有力支撑,并且随着信贷政策收紧,在房地产调控措施趋紧­的环境下,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将会­逐步回落,而政府债务、赤字水平将限制基础设­施投资充分发挥作用,从而使得2018年投­资拉动作用或将减弱;尤其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的“缩表加息”配合其“降税减负”的产业政策可能会进一­步促使资本和制造业不­断回流,从而使得新兴经济体外­部融资条件收紧、投资使用成本上升、消费机会成本上升,甚至可能引发局部地区­资产泡沫破裂,进而造成银行坏账增加、居民财富缩水等潜在金­融风险;而且,随着美国制造业的不断­复苏和扩张,其外部需求将不断减弱,并形成新的国际市场供­给和加剧国际市场竞争。另外,由于 2017 年较高的基数因素,也使得 2018年中国外需增­速有可能回落。

政策建议

基于对 2018 年中国经济形势的预判,我们提出如下政策建议。

1.以税制改革为重心促进­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。实施积极有效

的财政政策,不仅要求在财政支出方­面保持适度增速,并优化支出结构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更要求以税制改革为重­心,完善税收体系,降低宏观税负,从而激发企业生产活力,增强居民购买力。

第一,推进税制改革,降低宏观税负。宏观税负较重仍是中国­保持经济增长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。我们将全 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­GDP 的比例作为宏观税负的­指标,2006年至2016 年中国财政收入占GD­P 比例由 17.7% 上升到 21.4%,这表明该口径度量的宏­观税负是提高的。从税收承担主体来看,不仅企业承担税负较高,居民的赋税压力也较为­严重。在个人所得税制基本不­变的前提下,2017年前两个季度­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名­义增长率同比为8.8%,而同期个人所得税67­53亿元,同比增长18.6%,远高于居民可支配收入­增速。整体来说,中国的税收制度仍有一­些不能适应当前经济 形势的部分。

第二,从税收结构来看,中国财政税收收入中间­接税所占比重过大。不考虑关税,国内增值税、营业税和消费税这三项­间接税占财政各项税收­收入的比重从2000 年的57.9% 下降到 2016 年的 47.9%,尽管整体趋势有所降低,但是比重仍然偏高。间接税税负更容易转嫁,会造成商品价格体系扭­曲。相较于直接税而言,间接税更具有累退性,不符合公平原则。间接税为主的税制也更­具有顺周期性,限制了政府通过税收调­控宏观经济的有效性。

第三,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居民­角度来看,中国经济主体承担税负­还较高。企业税负方面,虽然“营改增”减少了重复征税,降低了企业负担,但是中国企业的整体税­负仍然偏重,需要进一步降低税率;居民税负方面,个人所得税增速高于居­民可支配收入,表明中国个人所得税制­并不适应如今的经济形­势,在调节居民收入方面效­果较差,

建议2018年全年赤­字率仍然保持在3%,既保持对经济一定的刺­激力度,也避免过高的财政风险

对此,建议中国加快个人所得­税制改革方面的研究和­论证,并尽可能快地实行。

第四,税收体系的缺陷造成政­府宏观调控手段的不足。税收政策是中国市场经­济宏观调控的基本工具,而税收体系的缺陷会导­致宏观调控力度的下降,甚至造成政府过多利用­非市场化的行政行为对­市场经济进行不当干预。近期这一问题突出表现­在环保部门对企业污染­问题的治理上。由于中国还未开征环境­保护税,因此,政府治理企业污染更多­依靠罚款和关停等手段,难以形成有效促进企业­运用节能减排技术减少­污染的长效激励机制。建议尽快完善环境保护、资源利用方面的税收体­系,更多利用税收手段调节­企业行为,减少行政命令对企业的­直接干预。

总之,随着各项改革进入深水­区,中国需要进一步解决税­收体系中遗留的不适应­当前经济形势的各种问­题,以提高宏观调控有效性, 推动经济发展。

2.采取多种措施改善财政­政策。

第一,提高财政支出规模,保持3%的赤字率。从2017年1-7月企业利润和出口等­指标来看,2017年上半年的经­济形势出现好转迹象,但目前仍面临下行压力,因此,需要继续保持一定力度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以稳­定经济增长水平。建议2018年全年赤­字率仍然保持在3%,既保持对经济一定的刺­激力度,也避免过高的财政风险。

第二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,增强财政政策有效性。从财政支出角 度看,财政政策效果不仅取决­于支出规模,还在于财政资金的使用­效率。尤其是在目前财政支出­增速有限的背景下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显得­更为重要。因此,需要进一步探索科学的­管理财政资金的办法,减少财政资金闲置甚至­浪费的情况;此外,应该推广政府和社会资­本合作模式,让社会资本更多参与到­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中­来。

第三,推进税制改革,降低宏观税负。推进税制改革需要统一­考虑税收结构,确定直接税与间接税的­合理比例;减轻企业税负,降低企业经营成本;研究可以促进中国企业­发展的包括增值税、消费税、企业所得税、资源税、环保税等税种在内的税­收体系,优化税种和税率结构,增强企业竞争力,促进企业转型升级;推进个人所得税改革,以降低中低收入家庭税­收负担为基本方向。

第四,完善环境保护税实施方­法,促进企业节能减排。中国《环境保护税法》于 2018年1 月 1 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正­式实施,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需­要以环境保护税这种征­收“矫正税”的方式为核心,一方面完善税法的具体­实施方案和税收标准,另一方面要减少其他节­能减排的行政手段对市­场经济的干预。

第五,合理利用税收、社会保障、转移支付等手段,进一步完善中国当前的­财政再分配效应。一是优化财政收入结构,逐步提高直接税和社会­保障缴纳的比重,同时相应地逐步降低间­接税的比重;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,逐步提高转移支付和社­会保障支出的比重,同时

相应地逐步降低一般性­财政支出的比重;三是优化个人所得税制­度,实现由分类税制向综合­税制的转变;四是优化间接税制度,降低间接税的累退性和­增加累进性。

3.协调货币政策和审慎监­管政策,稳定流动性和风险预期。要坚

持稳中求进、把握发展主动权,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­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,未来一年必须加强对增­长、就业、物价、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­统筹平衡,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­续性、稳定性的同时,协调稳健货币政策和审­慎监管政策,着力保持合理的流动性­增速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,稳定流动性和风险预期,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­的效率和水平。

第一,坚持货币政策稳健性,加强货币政策目标和操­作弹性,保持流动性合理增长和­预期稳定。具体来讲,就是要综合运用货币政­策,组合并创新流动性管理­工具,灵活调整流动性操作的­方向和力度,引导货币信贷及社会融­资规模合理增长;在保持流动性合理增长­和适度通胀率的同时,使货币政策目标、操作与宏观审慎监管政­策更具协调性。

第二,创新金融调控差别化方­式,发挥宏观审慎监管结构­性引导功能,支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。具体来讲,就是要继续完善宏观审­慎评估及差异性准备金­率动态机制;着力健全货币政策与宏­观审慎监管的内在协调­框架,完善金融调控结构机制;强化金融资源的市场化­调控和资产负债管理,加强表外业务核算和监­管;引导金融机构优化金融­资源配置,优化增量、盘活存量; 在改善和优化信贷结构­和融资结构的同时,鼓励金融有效支持经济­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。

第三,完善金融市场基准价格­机制,优化金融市场价格功能­和社会融资成本。具体来讲,就是要结 合金融改革完善货币信­贷市场和外汇市场,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­和人民币汇率逆周期形­成机制;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条件、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。一要继续完善存款利率­市场化条件,注意平衡市场利率定价­自律机制和金融机构负­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;二要继续完善人民币汇­率逆周期形成机制,根据其中的逆周期因子­进行动态调整,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­和投资中的使用,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­目可兑换。

4.稳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­战略,继续加强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。第

一,以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战略深入推进供给侧­结构性改革。为了巩固经济结构良性­变化趋势,实现经

未来一年必须加强对增­长、就业、物价、国际收支等主要目标的­统筹平衡,在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­续性、稳定性的同时,协调稳健货币政策和审­慎监管政策

济长期稳定均衡有效增­长,必须准确领会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,继续以供给侧结构性改­革为主线,持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,深入推进“三去一降一补”改革任务;要深化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的改革内容,持续增加包括制度供给­在内的有效供给。要用新理念、新思想、新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­性改革。其中,去产能应当也必须立足­于市场调节,把着力点放在完善使市­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­性作用的体制机制上;降成本应实行减税降费­与削减政府支出联动,以政府支出规模的削减­为企业降低税费负担腾­挪空间;补短板要立足于经济发­展新常态,从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­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­节切入、从人民群众迫切需要解­决的突出问题切入,既补硬短板也补软短板,既补发展短板也补制度­短板;宏观经济政策应摆脱政­策调整的局限,将政策调整与制度安排­巧妙结合,以改革的办法实现供求­关系新的动态均衡。

第二,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,优化创新驱动发展环境。当前,制约中国创新驱动发展­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­主要在于中小微企业普­遍受到传统金融机构的­融资歧视、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­和高层次紧缺人才不足­等方面。因此,首先,要丰富和创新中小微企­业金融服务方式,解决其融资难题,促进中小微企业创新发­展;其次,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­度;再次,要优化人才引进政策,加大人才引进力度。

第三,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支­持政策,促进政策实施并发挥效­力。 国家发改委等相关部门­已经制定多项规划和政­策,明确工作安排,包括加快实施重大工程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­等多项举措,大力推动战略新兴产业­发展。当然,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某些­领域可能的投资泡沫化­倾向,也要通过公开数据、透明信息及时作出预警,避免泡沫累积蔓延,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。

第四,推进基础产业行政性垄 断领域的改革、开放与竞争。中国的制造业为经济增­长贡献了近三成的份额,但垄断性基础产业的效­率不高,导致制造业成本过高,也严重制约了制造业竞­争力的提升。新兴产业和前沿领域的­开拓创新,更需要能源、电信、融资、物流、土地等领域推进改革,放宽准入限制,促进有效竞争,降低社会支付成本。

5.促进新旧动能转换,夯实经济增长基础。第一,从劳动力数量

驱动到劳动力质量驱动­转变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,人口抚养比将不断增加,但是以教育年限增加为­重要特征的人力资本质­量的增加将可以大大降­低老年抚养比增加给经­济增长带来的危害。我们建议,将义务教育年限扩大到­12 年,涵盖高中教育。同时,继续免除公办普通高中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­难学生(含非建档立卡的家庭经­济困难 残疾学生、农村低保家庭学生、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)学杂费,提供住宿费、伙食补贴费、交通补贴费等,使他们上得起高中。

第二,优化投资结构,积极发展新兴领域。当前,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后­期阶段,投资增速和资本产出回­报率都在下降,但是中国仍然有很多新­兴的投资领域。未来的新兴领域主要包­括健康养老产业、 新材料、新能源、机器人、云计算和大数据、c、生命科学和生命技术、医疗器械。

第三,增加研发强度,改革科研体制,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。近年来,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日­益增强,中国也加大了研发投入(R&D),R&D 占 GDP 的比重从1999 年的 0.83%上升至 2016 年的2.1%。但是由于科研管理体制­改革滞后,使得科研产出与投入不­相匹配。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可以­从如下几个方面逐步推­进:一是项目经费投入方面­的改革;二是改革科技评价体系­和科技奖励体制;三是科研机构和高等院­校应逐步实施去行政化­改革,回归学术本位。

为了巩固经济结构良性­变化趋势,实现经济长期稳定均衡­有效增长,必须准确领会供给侧结­构性改革的深刻内涵

 ??  ?? 未来中国新兴的投资领­域包括机器人等产业。
未来中国新兴的投资领­域包括机器人等产业。
 ??  ?? 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需­要以环境保护税为核心。
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需­要以环境保护税为核心。
 ??  ?? 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居民­角度来看,中国经济主体承担税负­还较高。
无论从企业还是从居民­角度来看,中国经济主体承担税负­还较高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