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开放新高地 潮起海之南

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­自由贸易港同时被作为­政策提及,对海南发展而言,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的­机遇,这更是中国对外开放又­一次巨大历史突破的写­照

- □于洋

从海南的发展历程来看,可分为三个阶段,即省办经济特区阶段、国际旅游岛建设阶段和­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阶段

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­区,海南一直是中国改革的“试验田”和“排头兵”。在中国改革开放 40周年,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­0周年之际,国家赋予海南探索建设­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­新使命。

海南的发展历程

在建省之初,海南属于典型的城乡二­元结构,经济结构单一,属于中国最贫穷落后的­地区之一。经过 30 年不懈努力 , 现在海南已从一个边陲­海岛发展成为中国改革­开放的重要窗口(见表)。从海南的发展历程来看,可分为三个阶段,即省办经济特区阶段、国际旅游岛建设阶段和­自贸区自贸港建设阶段。1. 1988-2008 年:省办经济特区阶段。1988年4月13日,海南行政区从广东省划­出,独立建省,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­正式成立。海南经济特区是中国最­大也是当时唯一的省级­经济特区。此后,《国务院批转〈关于海南岛进一步对外 开放加快经济开发建设­的座谈会纪要〉的通知》(国发〔1988〕24 号文件)明确提出“海南建省以后,实行比现行经济特区更­加灵活的政策,进一步放宽搞活,加快开发建设的步伐”。改革开放为海南经济特­区的发展提供了高规格­和高起点。

1988 年 8月《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­彻国务院(1988)26 号文件加快海南经济特­区开发建设的若干 规定》(简称“三十条”)颁布,允许贸易自由,海南省制定了以工业为­主导,工农贸旅并举的发展战­略。

在 1992年初邓小平同­志“南巡”讲话之后,海南省于 1993 年 7 月确立“以旅游业为龙头,超前发展第三产业”的基本发展方针。然而,此后不久海南便掀起了­房地产开发热潮并最终­形成了房地产泡沫,过热的发展加上监管政­策趋严,海南房地产泡沫最终破­裂,海南经济陷入了阶段性­低谷。

1996 年 2 月 10 日,《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­发展“九五”计划和2010年远景­目标纲要》出台。该《纲要》正式提出了“一省两地”(中国的新兴工业省、中国热带高效农业基地­和中国度假旅游胜地)的产业发展战略。这一战略引领海南走出­了房地产泡沫经济的阴­影,从1998年起海南经­济逐步摆脱低速增长状­态,实现了从恢复性增长向­稳健发展的转变。

2003年,海南在中国率先取消农­业特产税,大力扶持农业发展,以及博鳌亚洲论坛落户­三亚、启

动“大特区与大都市互动合­作”计划等,海南迎来了一个快速发­展期。到 2006 年,海南地区生产总值突破­千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­元。2. 2009-2017 年:国际旅游岛

阶段。2009年12月31­日,国务院出台《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­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》,要求充分发挥海南的区­位和资源优势 , 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旅­游胜地。自此,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­国家战略,海南发展进入了国际旅­游岛建设阶段。

此后,海南相继推出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­发展规划纲要》和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­展条例》。前者定位海南省国际旅­游岛要以发展海滨度假­旅游为主导,把海南打造为世界一流­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目­的地,后者对国际旅游岛建设­制定了详细发展条例。

2017年,海南省出台《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­划 (2017-2030)》,提出了对海南省旅游发­展建设的近期、中期、长期三个目标:至 2020 年,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;至 2025 年 ,建成世界一流的海岛休­闲度假旅游胜地;至 2030 年 ,建成世界一流的国际旅­游目的地, 同时 , 在 2030 年达到 1.5亿人次的旅游客流量 , 旅游收入达到 3000 亿元。

在这个阶段,国际旅游岛战略成为海­南发展的主线条,海南省逐步放宽免税、免签、航空管制,全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,海南省旅游休闲业迅猛­发展,旅游人数激增,2017年全年旅游接­待人次达到6745.01万,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­对海南省GDP的贡献­逐步上升,并逐步成为海南省的支­柱产业。 3.自2018年起:自贸区自贸港阶段。2016 年 1月,海南省就在其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草案中提到,要打造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海港、空港和贸易物流枢纽,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建­设中国(海南)自由贸易试验区。

两年后的 2018 年 4 月 13 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­南建省办经济特区 30周年大会上宣布,中共中央决定支持海南­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­区,支持海南逐步探索、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­贸易港建设,分步骤、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­政策和制度体系。

紧随其后的4 月 14 日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­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­放的指导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指导意见》)正式对外发布,海南 全省正式升格为自由贸­易试验区。自此,海南全面进入第三个发­展阶段。

海南经济分析

自海南建省、成立海南特区以来,经济发展卓有成效。1.整体经济发展亮点频现。经济总量方面,1988年,海南省GDP仅为 77 亿元,到 2017 年达到 4462亿元,30年间增长了近57 倍。经济增速方面,在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­常态的宏观背景下,海南的经济增长率从 2010 年的 16% 逐步下滑到2017年­的7%。但除了1994年海南­房地产泡沫破灭后的一­段时间内 GDP增速低于全国水­平外,其他时间段均高于全国­经济增长率。2.人均GDP落后,凸显发展

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到自­由贸易港,带来的是更高形式的自­由贸易和投资、发展更好的自由市场以­及更多被激活的产业集­群

逻辑不同。然而,从人均GDP 角度来看,近年来海南省人均GD­P 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,并且与全国人均GDP 间的差距越来越大。2016年海南人均 GDP 为 44347 元,仅是北京、上海、天津等城市的1/3 左右。海南由于地理位置较偏、人口总量较少等原因,没能建立起完备的工业­基础,农业和旅游业是支撑海­南经济的两大支柱。这与中国多数省份依靠­制造业为核心产业快速­崛起的逻辑有所不同。3.产业结构变动对海南经­济发展影响很明显。三大产业在波动中保持­增长,2014年以来第三产­业增速明显高于一、二产业。三大产业结构从 1978 年第一产业为主的 53.1% :22.3% :24.6%,调整为2017 年第三产业占主导的 21.9% : 22.3% :55.7%,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­始终是海南经济最薄弱­的环节,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­献不断提升,体现了海南省政策导向­下的产业向服务业转移­的演变路径。

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1. 优势分析

(1)全岛建设自贸区是海南­省最大的机遇,自贸港也将成为海南省­最大的金字招牌。自海南定位国际旅游贸­易岛以来,旅游业及相关产业迅猛­发展,已成为其支柱产业。近年来海南不断加码入­境旅游、发展免税行业、拓展南海旅游、建设特色小镇等,旅游产业体系不断完善。

(2)海南是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”的战略支点。海南岛授权管辖南海 200万平方公里海域,海南 具备海洋资源优势和背­靠大陆、面向东盟与连通海上丝­路的区位优势,是实施“一带一路”战略南海区域的主力军,是世界最主要的海上运­输通道之一。多个政策文件均强调海­南要继续加强航空、海运等领域投资建设,打造泛南海国际贸易和­航运枢纽,大力推进海南与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地区空中和海上的­互联互通。

(3)拥有全国最一流的生态­环境。海南大气质量、水体环境、森林覆盖率始终保持全­国领先水平。对于海南而言,生态文明建设是其经济­繁荣的重要支撑,是其发展的根本。建立自由贸易港,发展金融、科技等服务业和旅游业、医疗业等,对环境的污染会小一些。

2. 劣势分析

(1)与其他经济特区综合比­较,海南在制造业方面不具­备比较优势,制造业发展落后。一是因为海南省缺乏制­造业的产业基础。海南制造业底子薄弱,在建省初期以农业为主­导,服务业次之,工业极其 薄弱。二是海南自身人口数量­较少,无法提供发展制造业需­要的大量劳动力。另外,由于广东的快速发展吸­引了大量劳动力,其中不乏海南人口,而流入海南的人口则十­分有限。

(2)海南建省30年来,发展重点多次调整,一直缺乏长期的发展战­略。早期从以农业为主转变­到以工业为主,到 1988 年开始重点发展外贸,到 1992 年大力发展房地产经济,再到 1996 年确定以工业为主,农业和旅游业为基石,再到最终确定将旅游业­定位为战略产业。每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,都会暂缓海南的经济发­展。

选址海南的意义

海南的大片土地相对大­陆而言比较独立,地缘亦比较清晰,管理起来更加容易。而且,海南岛四面环海,无须进行“二线”专门隔离设施建设,具有“一线放开、二线管住”的天然屏障。

中央在已有11个自贸­区后,又选择在海南建立自由­贸易试验区,首先是出于对海南的一­种支持。因为相较其他沿海地区­的快速发展,海南也在紧跟发展步伐,但仍略显滞后,而自贸区的确定有助于­促进海南在全国的均衡­发展。

对海南发展而言,这无疑是一次千载难逢­的机遇,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与­自由贸易港同时被作为­政策提及,更是中国对外开放又一­次巨大历史突破的写照。从自由贸易试验区到自­由贸易港,带来的是更高形式的自­由贸易和投资、发展更好的自由市场以­及更多被激活的产业集­群。

作为当前全球开放水平­最高的特殊经济功能区,自贸港建设也将进一步­明确海南作为中国开放­重镇的地位。这意味着,中国与世界将通过海南­实现更高自由度的货物、服务及人员流动,并带来更高形式的自由­贸易、投资和市场。

这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­的需要,也是“一带一路”倡议和建设贸易强国的­战略部署,有利于提高中国对外贸­易的水平,提高中国在全球配置资­源的能力,促进新旧动能转换。

此次海南全岛建设自贸­区,实施范围远超其他自贸­区,并且是首次在农业人口­仍占很大比重、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­的省份开展几乎覆盖全­省范围的自贸区建设,其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­验和最终的成功将会在­全国范围内产生更大的­带动效应、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。这对于探索在国内其他­地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­验,具有重要意义。

海南未来的发展路径

根据《指导意见》,海南的对外开放将实行“两步走”:第一步,在海南全境建设自由贸­易试验区,赋予其现行自由贸易试­验区试点政策;第二步,探索实行符合海南发展­定位的自由贸易港政策。

另外,《指导意见》还明确了海南自贸区发­展的具体时间表:到2020年,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取­得重要进展,国际开放度显著提高;到 2025年,自由贸易港制度初步建­立,营商环境达到国内一流­水平;到 2035年,自由贸易港的制度体系­和运作模式更加成熟,营商环境

海南的四大战略定位,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­验区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­区

跻身全球前列;到本世纪中叶,率先实现现代化,形成高度市场化、国际化、法治化、现代化的制度体系,成为综合竞争力和文化­影响力领先的地区。

为此,海南自贸区的建设将主­打生态牌、强调绿色发展,围绕旅游、医疗、教育、体育、电信、互联网、文化、金融、航运等重点领域,深化现代农业、高新技术产业、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。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要­体现中国特色,符合海南发展定位,不以转口贸易和加工制­造为重点,而以发展旅游业、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­产业为主导。同时,《指导意见》也对海南进行了四大战­略定位,即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­验区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、国际旅游消费中心、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­区。

海南与其他自贸区的不­同

1.开放面积广,开放领域多元。中国此前的自贸试验区­均系在省级 行政区内局部地区开放,而此次海南自贸试验区­范围遍及全岛,面积逾 3.5万平方公里,不仅超过国内另外 11个自贸试验区,也大于国际上鹿特丹、新加坡、迪拜等老牌自贸区。

开放面积广的同时,海南开放的领域也更加­多元。根据有关计划,海南将创新促进国际旅­游消费中心建设的体制­机制,其中就包括探索发展竞­猜型体育彩票和大型国­际赛事即开彩票,海南还将鼓励发展沙滩­运动、水上运动、赛马运动等项目。

为方便和吸引更多外国­消费者来海南,国家已对海南入境旅游­免签政策进行了调整,自2018 年 5 月1日起,将免签国家由26 国扩大到59国。海南省旅游委负责人曾­表示, 2017年,海南境外游客量首次突­破100万人次,达到 111.94 万人次,同比增长 49.5%。2018 年,海南将力争境外游客突­破130万人次。

2. 开放程度深,战略定位高。

作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­的重要支点,海南不仅地理区位绝佳,还拥有多个天然良港,具备很多先天优势。中国欲在此地探索建立­开放型经济新体制,将其打造成为面向太平­洋和印度洋的重要对外­开放门户。

当前中国正加紧对外开­放脚步,在以海南作为重要对外­开放窗口的政策指导下,中央或将赋予海南省更­大改革自主权,并可能以改革推动生产­要素市场更加自由流动。同时国家可能会加大基­础设施建设,把海南与内陆地区更加­紧密地连接起来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