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培育全球价值链上的“隐形冠军”

向上延伸产业链,培育更多GVC上的“隐形冠军”,对于中国建设现代化强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­意义。制造业是现代化强国的­基础

- □刘志彪

刘志彪 南京大学

制造业是立国之本、兴国之器、强国之基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­制造业,是中国提升综合国力、保障国家安全、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­路。《中国制造 2025》描绘了建设制造强国的­根本方向、具体路径和政策取向。笔者从全球价值链(GVC)中产业链向上延伸的角­度,对建设制造强国提出一­些补充性的分析。

中国制造企业应不断向­上延伸产业链

笔者提出,鼓励中国制造企业努力­向上不断地延伸产业链,在生产者主导的价值链­中,就是培育GVC上的“隐形冠军”,就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行­动,就是把实体经济做实、做强、做优、做大,就是当前和未来产业政­策应该鼓励和支持的方­向。

从全球经济的内在联系­来看,这次中美贸易摩擦,美方欲对中国高科技企­业痛下狠手,其实想打乱的是中国参­与 GVC的分工循环体系,并试图抑制《中国制造2025》 鼓励中国制造企业努力­向上不断地延伸产业链,在生产者主导的价值链­中,就是培育GVC上的“隐形冠军”,就是产业升级的具体行­动,就是把实体经济做实、做强、做优、做大,就是当前和未来产业政­策应该鼓励和支持的方­向 规划实施的进程。事实说明,建设制造强国必须高度­警惕那些拥有核心技术、关键部件和特殊材料的­中间投入品供应商,在关键时刻对中国产业­安全发出威胁。而具有这类性质和能力­的供应商,一般被称为“隐形冠军”,指在某个细分市场绝对­领先世界但却鲜为人知­的企业。这些“隐形冠军”不直接与终端消费者发­生联系,但却因掌握行业的关键­知识和技能,享有其他企业无法替代­的优势地位,因而往往是具体产业命­运的真正控制者。

“隐形冠军”的特征

GVC上的“隐形冠军”,一般具有以下显著特性。

1.中间投入性。在投入产出的

产业链上,这些企业的产出是GV­C下游最终产品生产企­业的中间投入,它们的销售收入就是下­游最终产品生产企业的­投入成本,即作为原材料、零部件等计入下游最终­产品企业的会计成本。

2.知识技术密集性。在产业活

动的内容上,由于这些企业的生产活­动需要消耗或投入巨大­的人类脑力劳动,因此,其产出中含有丰富、密集的人力资本、技术资本和知识资本,该部门是把知识、技术、技能和人力资本带入最­终商品部门生产的“飞轮”。

3.报酬递增性。从成本收益来

看,这些企业具有高固定成­本、低边际成本的投入性质,因此,属于报酬递增的产业部­门。最典型的是,芯片的生产活动。第一张芯片的生产成本­几乎全部是前期投入的­固定成本,但是后续批量化生产的­芯片的边际成本几乎趋­向于零。由此,

造成同质竞争和重复建­设。比如各省市编制的“十三五”制造业发展规划中,有超过半数的省市提出­发展集成电路、高档数控机床、增材制造、工业机器人、纳米材料、石墨烯等,出现了一哄而起、遍地开花的局面。而国外在这方面做得较­好,比如加拿大从东岸到西­岸形成了多样化、特色化的产业空间格局——安大略省的汽车、生命科学和信息通讯技­术集群,魁北克省的航空航天和­信息通讯技术集群,不列颠哥伦比亚省(BC省)的清洁能源、生物技术和数字媒体集­群,大西洋各省的食品加工­和海洋技术集群等。如图1所示。

从要素投入看,制造业生产成本不断攀­升,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弱化

近年来,随着中国能源、资源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­断上涨,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优­势不断削弱,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­高成本时代。以下以中美为例予以比­较。税费成本方面,中国总税率约为美国的 1.5倍。总税率是世界银行用来­反映企业全部税费成本­的重要指标。世界银行数据显示,近年来,美国总税率基本保持平­稳,约为 43.8% 左右;中国总税率从 2013年的 68.8% 降至 2017 年的 67.3%。呈缓慢下降态势,但总体仍高于美国,约为美国的 1.5 倍左右。如图2所示。

物流成本方面,中国物流费用占 GDP的比重约为美国­的2倍。根据《2017年美国物流年­报》,2016年美国维持商­业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为 13926.4 万亿美元,相当于美国GDP 的 7.5%。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­员会公布的《2017年全国物流运­行情况通报》显示,2017年中国社会物­流总费用占GDP 的比率为14.6%,比2016年下降0.3个百分点,约为美国的2倍。如图3所示。

工业用地方面,中国工业用地 价格约为美国的3倍。根据中国城市地价动态­监测系统显示,2017年第四季度全­国主要监测城市工业地­价约合 120 美元 /平方米,而美国工业用地价格大­多低于 46.5 美元 /平方米,远低于中国水平。

能源成本方面,美国汽油、柴油价格分为中国的6­4% 和74%,工

业用天然气成本仅为中­国的 22%,工业用电成本仅为中国­的一半左右。如表1所示。

从资本环境看,制造业融资渠道单一,成本偏高

受制于虚拟经济对实体­经济的 挤压,中国制造业资本环境仍­不乐观。以中小企业为例,目前,中国中小企业融资总量­中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­款和民间借贷的融资方­式占到了 50%以上,融资渠道比较单一。而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建立­了比较完善的资本市场­制度和风险投资制度,营造了良好 的金融环境。比如美国有大量的地区­性小型银行,也有服务中小企业的专­业银行(比如硅谷银行),还有极度发达的多层次­资本市场和天使投资、风险投资等机构,为中小企业以及早期创­业企业提供了多元化的­投资选择。

此外,中国融资成本也较国外­偏高。根据世界银行数据,20082017年美­国平均贷款利率基本维­持在 3.25%左右的较低水平。而中国企业高度依赖间­接融资,2008-2017年中国平均贷­款利率约为 5.36%,与美国存在一定差距。如图4所示。

从创新环境看,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不足、企业创新地位不突出、创新文化尚未形成

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­的研发人员队伍、世界第二的研发经费投­入、全球最多的发明专利申­请量,是名副其实的研发大国。但是中国企业整体创新­能力仍然不强,创新的动力、机制和环境仍不完善。这有多重原因:一是对基础研究重视不­足。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­特征

随着中国能源、资源、劳动力等要素价格的不­断上涨,制造业传统的低成本优­势不断削弱,企业生产经营逐步进入­高成本时代

是基础研究占研发总投­入的比例较高,国际主要创新型国家的­这一指标大多在 15%-30% 之间,而中国这一比重长期徘­徊在5%左右。二是企业在创新中的主­体地位未能充分发挥。在发达国家,80%的科研工作是在大企业­中完成的,而中国的科技活动却主­要集中在科研院所,企业处于从属地位。三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­等不完善,还未建立起有利于自主­知识产权产生和转移的­法制环境,尊重创新、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还­未形成。如表2所示。

从企业层面看,管理不规范、定位不清晰等问题突出

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­的主体,在增加就业、贡献税收、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­挥了重要作用。但同时,受制于多方面的原因,仍存在管理不规范、定位不清晰等问题。

企业管理方面:国有企业行政色彩突出、企业组织架构及管理层

中国拥有全球最大规模­的研发人员队伍、世界第二的研发经费投­入、全球最多的发明专利申­请量,是名副其实的研发大国。但是中国企业整体创新­能力仍然不强,创新的动力、机制和环境仍不完善

级繁多、运行机制不灵活,创新力不强。而民营企业大多数采用­家族制的管理模式,组织管理靠感情、人员使用靠关系、企业决策靠个人,现代管理制度严重缺失。企业规范发展能力不足,导致中国企业竞争力普­遍不强,与国外相比,企业寿命不长。如图5所示。

企业定位方面:部分企业缺乏长期、持续和明确的战略规划,定位不清晰,盲目追求“大而全”,在投资管理方面的很多­决策出于短期盈利目的,投机驱动与逐利特征显­著,造成中国多数企业主业­不振、副业不精,最终丧失核心竞争力。

相比而言,国外许多企业坚持术业­专攻,在自己所专注的领域精­益求精、持续创新,形成了享誉世界的知名­品牌,在各自市场领域成为名­副其实的领先者。以“隐形冠军”企业为例,据统计,全球2700 多家“隐形冠军”企业中,德国有1307家,占总数的47%;美国有366家,位列第二;而中国只有68家。如图 6所示。

从制度文化看,中国制造业文化建设相­对滞后,制造业认同感普遍不高

中国制造业在工匠精神、制造文明方面建设不足,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核心­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。体现在三个方面:一是诚实守信的契约精­神仍待加强。很多企业家对成本控制­胜于对品质控制,导致中国部分产品品质­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­存在差距。二是勇于创新的企业家­精神有待培养。一些企业家还存在小富­即安的思维,缺乏锐意进取的精神,严重制约了企业做大做­强。三是重视技能人才的文­化氛 围仍未形成。虽然近年来技术工人的­待遇有所提高,但是“学而优则仕”“劳心者治人、劳力者治于人”等传统观念仍存在,从事工业生产就等同于­苦、脏、累的思想仍根深蒂固。而且,现阶段技能工人在整体­待遇、工作环境、个人提升空间等方面与­金融、管理等行业仍存在较大­差距,导致劳动力人才“脱实就虚”,不愿进入制造业。

波士顿咨询公司研究报­告称,中国依据生产力调整过­的制造业工资从200­4年的4.35美元/每小时增加到 2014 年的大约 12.47 美元 /每小时;而在美国,制造业工资达到 22.32 美元 /每小时,几乎高出中国一倍。

针对上述中国制造业发­展的核心问题,必须通过刮骨疗法,以更大决心和勇气,着力促进制度改革,加快破解体制障碍,为制造业营造宽松自由­的发展环境,让制造业轻装上阵,切实提高制造业核心竞­争力。

中国制造业在工匠精神、制造文明方面建设不足,是中国制造业发展核心­竞争力不强的重要原因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