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山东如何推进新旧动能­转换

新旧动能转换,最根本的任务在于,加快把新兴产业培育大,把传统产业改造好,把落后产能化解掉,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竞­争力,打造现代化经济体系,开拓发展新局面

- □牛家儒 杨晓东

牛家儒 杨晓东国研中心公共管­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

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,要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­作为主攻方向,在中高端消费、创新引领、绿色低碳、共享经济、现代供应链、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­育新增长点、形成新动能。2018年以来,国办先后出台系列文件,明确要坚持以推进供给­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着力振兴实体经济,促进新动能培育与传统­动能改造提升的协调互­动。2017 年 4月,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视察­山东时指出,山东要在新旧动能转换­中起关键作用,山东省正式启动新旧动­能转换重大工程试点,进行了诸多有益探索。

具体做法和发展成效

1. 明确发展新格局,引导要素资源集约集聚。确立了“三核引领、 全省协同”的新旧动能转换格局。

“三核引领”:依托济南、青岛、烟台三市现有国家级新­区、园区和配套改革试验区­等,统筹三地产业基础、创新能力、要素资源和发展潜力,率先在新旧动能转换上­实现

聚焦创新创业、智能制造、海洋经济、现代农业、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,加快打造新旧动能转换­动力源

突破,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主引­擎。

“全省协同”:强化济南、青岛两市的辐射带动能­力,坚持以点带面,在全省 17个市规划建设了一­批示范区,聚焦创新创业、智能制造、海洋经济、现代农业、军民融合等重点领域,加快打造新旧动能转换­动力源。 2. 强化向实体经济聚力发­力,加快新旧动能接续转换。聚焦新技 术、新产业、新业态、新模式,加快化解过剩产能,推动传统产业脱胎换骨­和新兴产业加速崛起。

一是有效化解过剩产能。“一企一策”制定方案,聚焦钢铁、煤炭、电解铝、火电、建材等行业,化解过剩产能。推动钢铁产能优化升级,引导钢铁企业开发高铁、核电、船舶等高端钢材产品。重点引导安全无保障、资源枯竭、赋存条件差、环境污染重、长期亏损和低效无效的­煤矿产能有序退出。清理整顿电解铝行业违­法违规建设及盲目新增­项目,采用替代关停方式留存­高端产能、装备,引导企业规范健康发展。推动火电、建材等行业减量减产,严控新增产能。加快淘汰低速电动车产­能,严格治理低速电动车违­规生产和违法使用,防范新能源汽车产业低­水平盲目发展。截至 2017 年 11月底,山东省煤炭压产和粗钢、生铁减量已经完成“十三五”规划的 35.8% 和 53.1%、45.9%,高效腾退了环境容量和­市场空间。

二是推动传统产业提质­增效。

以提高质量和竞争力为­目标,利用新技术、新业态改造提升农业、化工两大优势传统产业。

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。加快发展农业“新六产”,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­业转型。以企业为主体,以核心区、示范区、科技园区“三区联建”为模式深入推进“渤海粮仓”科技示范工程和农业良­种工程,打造立体化、产业化、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创­新高地。加快出口食品农产品质­量安全示范省、黄河三角洲国家农业高­新技术产业示范区、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­综合试验区建设,提升示范效应。2017年前三季度,全省农林牧渔服务业实­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1.3%,高于GDP 3.8 个百分点。

推动高端化工产业发展。打造国家级产业基地,集聚要素资源,突出解决石化产业高端­不足、低端过剩、附加值低等问题。发展新型煤化工,促进现有初级产品向下­游 产品、精细化工产品、新型化工材料方向延伸,形成了以化肥、精细化工、合成材料、清洁能源、焦化产品深加工为主的­产业链条。建设国家级煤化工技术­研发和产业化示范中心,重点突破煤基炭材料、水煤浆气化、超洁净煤利用技术,为全国煤化工产业发展­提供示范。加快传统制造业智慧化­改造,产业链向高附加值、绿色低碳方向延伸。提升服务业品质,满足消费升级需求。

三是发展新兴产业。以高端装备制造、信息产业、能源新材料、海洋经济等为重点,积极培育新动能。2017年 1-10月,高新技术产业、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­增长10.3%和10.4%,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­3.3 和 3.4个百分点,其中新材料产业主营业­务收入占全国比重近1/4,碳纤维产量居全国第二­位。工业机器人、光伏电池、城市轨道车辆、新能源汽车等新产品产­量分别增长 22.5%、55.6%、102.4% 和 310.5%。青岛已成为全国最大的­轨道交通制造基地,动车产量占全国运营动­车组的 65%,城轨地铁占全国份额的­25%。 3. 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,增强转换动力。以山东半岛国家自主 创新示范区为主体,优化创新创业环境,加快推进创新型省份建­设。

一是高水平建设重大科­技创新平台。统筹布局建设了一批创­新要素集聚性强、学科交叉跨界融合度高、支撑产业转型升级作用­强的国家级重大科技创­新平台,如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­国家实验室、国家高速列车技术创新­中心、国家检验检测创新中心­等。截至 2017 年 11 月底,国家企业技术中心、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­室达到179 家、56 家,分别位居全国第一、第二位。积极与中国科学院、中国工程院以及有关著­名高校、科研单位开展战略合作,共建一批产业技术研究­院、工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