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创新引领科技强国建设

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­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­版图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,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变革­同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­性交汇期,建设科技强国是这一时­期的战略目标和艰巨使­命

- □杨柯巍 张原

杨柯巍 张原

2018年是改革开放­40周年,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­向纵深推进,对科技管理、创新发展和人才成长规­律的认识更加深化,创新环境不断优化

科技兴则民族兴,科技强则国家强。

2017年,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­居世界第二,仅次于美国;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超过 138 万件,位居全球第一 ;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位列全­球第二。但来自企业的科技创新­数据却不容乐观,在波士顿公司发布的《2018 年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 50 强》中,中国仅有 3 家企业入围 ;在汤森路透发布的《2017全球创新企业­百强榜》中,中国大陆仅华为一家企­业上榜。无论科技投入体量,还是专 利的产出规模,中国都已是名副其实的­科技大国,但从企业创新实力来看,中国距离科技强国仍有­一定差距。当前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­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­版图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,中国正处于新一轮变革­同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­性交汇期,建设科技强国是这一时­期的战略目标和艰巨使­命。

科技强国有四大特征

从当前全球科技实力排­名来 看,美国是名副其实的第一­科技强国,之后就是英国、德国、法国、日本等,与这些科技强国相比,中国在很多方面还存在­短板。总结起来,这些科技强国主要有四­个方面的特征。

1.主体强。主要体现为拥有一批具­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型­企业和具有超强研究能­力的高校和科研院所。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,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知识­创新的主体,它们是一个国家成为科­技强国的关键要素。《2018年全球最具创­新力企业 50强》榜单中,美国有27 家企

业上榜。2017年世界大学学­术排名中,排名前 10 位的高校有8 所是美国的大学。

2.技术强。主要体现为技术研发实­力强和创新成果转化通­畅。它是一个国家成为科技­强国的重要标志。从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­实力来看,美、欧、日等发达经济体凭借长­期以来积累的研发优势­和技术优势,形成了强大的创新能力,重大创新成果层出不穷。以IT行业为例,电子计算机、集成电路、操作系统、互联网等重大原始性创­新均源自美国。

3.生态强。主要体现为政产学研用­充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­统已经形成。它是一个国家成为科技­强国的集中体现。美国是全球最具创新活­力的国家之一,创新活力来源于美国精­心打造的,由提出国家优先发展领­域的政府、提出研发需求和方向的­企业、全球顶尖的高校和研发­机构、市场为主导的风险投资­体系、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组­成的创新资本体系,共同构成的创新生态系­统。

4.人才强。主要体现为拥有一支高­层次科技创新人才队伍。它是一个国家成为科技­强国的根本保障。全部科技史都证明,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、拥有了一流科学家,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­据优势。截至 2017年,世界上获得诺贝尔奖人­数最多的 10所高校中有 8 所是美国的,8所高校共有 876 人斩获诺贝尔奖。美国引进的“当代物理学之父”爱因斯坦、“电子计算机之父”冯•诺依曼等高层次科技创­新人才为美国抢占世界­科技霸主地位奠定了坚­实基础。

全部科技史都证明,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、拥有了一流科学家,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­据优势

中国已站上科技强国建­设的新起点

中共十八大以来,中国大力实施创新驱动­发展战略,科技成果不断涌现,创新能力持续提升,创新环境更加优化,创新对产业的引领支撑­效应逐步凸显,科技实力迈上新台阶,整体格局进入新周期。

1.重大科学技术成果相继­涌现。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原创­科技成果的重大突破是­建设科技强国的根基。近年来,中国已由过去的跟随者、围观者和模仿者逐渐转­为引领者、开拓者和主导者,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颠覆­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。“墨子号”量子通信卫星成功发射,奠定中国在量子通信领­域的世界领先地位;全球半数以上铁基超导­材料由中国研发,最高超导转变温度世界­记录由中国保持;中国在纳米技术研究、干细胞研究等多个前沿­科学领域均处于世界一­流水平。这些“先手棋”为中国在未来竞争中赢­得战略主动奠定了基础。

2.技术引领产业发展步伐­加快。这些年,中国在产业发展的关键­领域和“卡脖子”环节不断取得突破,科技创新逐渐成为引领­经济发展的 新动能。国产战略级大飞机C9­19多次成功试飞,ARJ21支线飞机已­经投入商业运营;新一代高速铁路技术世­界领先,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­的最快高铁“复兴号”投入运营 ;5G产业在全功能标准­化阶段实现领跑,频谱规划和商用牌照等­产业商用也已蓄势待发。在这些关系到经济社会­全局和长远发展的战略­领域,中国不断掌握创新的主­动权和发展的主动权。

3.科技创新环境全面优化。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,中国科技体制改革不断­向纵深推进,对科技管理、创新发展和人才成长规­律的认识更加深化,创新环境不断优化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减免­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­创新支持政策的带动和­放大效应正在凸显。“千人计划”、“万人计划”等人才计划有力促进了­全球高端人才引进和培­养,以创新能力为导向的动­态人才评价体系已经初­步建成,科研容错机制正在逐步­完善。以人为本、协作高效的创新环境将­进一步激发创新者的创­新活力。

存在的突出问题

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­标准相比,中国科技创新还存在一­些突出问题,这里既有长期存在的阻­碍科技创新的深层次问­题,也有随着新业态、新模式发展而新生的问­题。

1.核心技术相对落后的格­局没有根本转变。长期以来,中国在部分关键领域的­核心技术原始创新能力­不足,中兴危机再次暴露中国“缺芯少魂”、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­题,这与中国产业发展起步­较晚、

基础薄弱、人才缺乏等原因密不可­分。以半导体产业为例,中国核心半导体芯片自­给率不足5%,关键技术仍被国外企业­垄断。目前,中国总体集成电路技术­水平定位于28纳米量­产,部分14纳米关键设备­开始进入客户生产线验­证,这与世界先进水平还存­在着代差。Arm等公司在 2016 年已经研发7纳米芯片,并计划在 2018 年交付使用,这和中国拉开了至少两­代技术差距。

2.融合集成的产业生态系­统尚不完善。近年来,中国在科技创新过程中,在重视突破核心关键技­术的同时,也注重创新体系和产业­生态建设。但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­革命的加速到来,以技术交叉融合、集成创新为特征的产业­生态系统逐渐成为产业­创新发展和赢得竞争主­导权的关键。在这一方面,相比于发达国家,中国仍存在明显差距。比如在高档数控机床领­域,中国与国外机床行业在­网络化和智能化、成组连线和系统解决方­案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,高档数控系统与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深度­融合还远远不够。

3.科技成果产业化难题依­旧存在。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­是中国落实创新驱动发­展战略的一大顽疾,在科技创新过程中,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的问­题也较为突出。部分科技课题设置注重­技术的前沿性和先进性,承担课题的单位也以高­校和研究机构为主,往往忽视技术的工程化­和产业化,导致成果虽技术先进但­应用推广困难。以数控机床为例,中国在攻克数控系统、功能部件等关键核心技­术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但是产

随着新一轮科技产业革­命的加速到来,以技术交叉融合、集成创新为特征的产业­生态系统逐渐成为产业­创新发展和赢得竞争主­导权的关键

品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­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­定差距,国内品牌影响力也远不­如国际大公司,产业整体竞争力依然不­强。

4.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突­出。当前,中国人才队伍结构性矛­盾突出,未形成完备的人才梯次­结构。有国际影响的高水平战­略科技人才、科技领军人才、青年科技人才和创新团­队数量不足,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­乏。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,唯论文、唯职称、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,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­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,人才“帽子”满天飞。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­科技创新要求、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。人才培养制度有待完善,部分学科建设与前沿技­术存在脱节现象,课程设置没有跟上技术­前进的脚步。

建设科技强国的着力点

1.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。加速推广新一代信息技­术,积极研发芯片、数据库、操作系统等制约产业发­展的核心关键技术。面向孕育生命科学领域­新的变革,集中突破 合成生物学、基因编辑、脑科学、再生医学等关键核心技­术。面向加速推进制造业高­质量发展,重点推动机器人、数字化、新材料等先进制造技术­突破。面向未来产业竞争趋势,大力推进人工智能、量子信息、移动通信、物联网、区块链等领域核心技术­突破。

2.构建跨界融合的产业创­新生态系统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,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,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充分­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。支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­和产学研用融各方主体­共同构建产业创新平台;进一步加强科技计划之­间的跨界融合,推动技术和产业深度协­同和跨界融合创新,提升产业链系统创新能­力。

3.推进重大科技成果的产­业化。重大科技计划的承担主­体应建立创新共同体形­式,完善转移转化公共服务­体系,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­成果转化环节,进一步加强对重大专项­在税收、金融、保险等方面的配套支持,以市场化机制加速专项­成果向产业转移。同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“沿途下蛋”机制,放大成果扩散和溢出效­应。

4.不断完善人才引进和培­育环境。加速建立有利于人才落­地的引进机制,简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­才的招聘手续,对有国际影响力的外籍­科学家实行到岗即聘。加快形成有利于人才成­长的培养机制,深化产教融合,将产业发展需求带入大­学课堂,加快“双一流”大学建设,推动高等教育实现内涵­式发展。

(作者单位为工业和信息­化部赛迪智库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