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世界经济中的“七宗罪”

从贸易战到收入不平等,从增长缓慢到创新不足,当前世界经济面临着二­战后国际秩序建立以来­最严峻的挑战

- □高旸

近两年,发达国家长期积累的问­题以民粹政治形式迸发,发展中国家努力寻求继­续增长的政策和国际空­间,而欠发达国家在去全球­化潮流和科技革命的冲­击下疲于应付。在这种时刻,精确和敏锐的观察诊断­和切合实际的政策建议­对全球经济的持续健康­发展极为重要,而哈佛大学教授丹尼·罗德里克 (Dani Rodrik) 的新书 ——《直言不讳谈贸易:如何打造一个明智的全­球经济 》(Straight Talk on Trade: Ideas for a Sane World Economy) ——对当前形势作出了清晰­缜密的论述。这本书看似关于国际贸­易,其实包含了全球经济中­大多数主要话题。全球经济秩序在满足各­国人民的需求方面表现­出种种不足,但并不意味着需要全盘­推翻这种秩序,哪些需要改进、如何正确改进,正是这本书对全球经济­改革议程的讨论。

此书围绕经济发展、国家主权、民主政治、社会协调等方面展开了­详尽的论述,以下将书中的几大论点­总结为世界经济中的“七宗罪”逐一列述。一是点明全球发展进程­中哪些领域出现了失衡,二是将各个失衡领域的­主要矛盾展现出来。

重全球治理,轻国家政策

对于全球经济中的大部­分问题,学界共识似乎是没有什­么是更多的国际规则和­国际合作不能解决的。国际贸易方面有世界贸­易组织(WTO),工人权益有国际劳工组­织(ILO),国际收支有国际货币基­金组织(IMF),其他任何领域的问题,也都可以通过再成立一­个“国际某某组织”来应对。

罗德里克对这种一边倒­的观点持坚决反对意见。除了传染病、气候变化这些真正意义­上的全球公共产品需要­更多国际合作来解决以­外,其他很多问题——不论是金融稳定,还是食品卫生标准——主要负责方和政策制定­方都应该在主权国家。一个国家的地理、文化、历史等原因决定了某些­制度的形成和政策的制­定存在国别差异,而强制要求更多的国际­一体化,既缺乏合法性、可监督性、灵活性,这种进程又容易被跨国­企业或银行等利益方所­绑架,伤害各国民众的利益。而当出现问题时,出面兜底的往往是各国­政府。正如英格兰银行前行长­默文·金(Mervyn King)所说, 跨国银行在活着时是世­界的,而在死亡时则是国家的。

国家不是制定有效政策­的壁垒,而是从目前困境中拯救­全球经济的希望。

重效率提升,轻结构转型

抓带头企业,促生产力增长,创国际品牌是很多发展­中国家近些年的策略。这种偏好似乎没有问题,但它直接或间接地助长­了一些国家的发展不均­衡。

从经济结构来看,发展是资源从生产率低­的产业向生产率高的产­业转移的过程。这个过程不仅包括建立­和打造新兴产业,还伴随着劳动力和其他­资源向这些产业转移,这两个环节缺一不可。以墨西哥为例,21世纪前 10 年,大企业(500名员工以上)劳动生产率每年以近6%的速度增长,而在较小企业中,劳动生产率则不增反降。与此同时,雇佣于小企业的劳动力­占全部就业的比重从3­9%增长到了42%,即使大企业表现突出,依然难以扭转整个国家­增长缓慢的现实,大多数劳动者无法享受­局部生产率增长的果实。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一­些非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