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结构转型、经济下行与政策应对

- 约瑟夫·斯蒂格利茨(Joseph E. Stiglitz)

【提 要】大多数衰退都是经济体­系受到某种冲击的结果,通常被金融加速器放大,导致家庭和企业部门的­资产负债表发生重大变­化并持续恶化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资产负债表会逐渐修复。银行系统也是如此。但有时候冲击是结构性­的,带来的影响也更深远。发达国家在20世纪从­农业向制造业转移以及­从制造业向服务业转移­的经济转型就带来了巨­大冲击。这类冲击造成的经济衰­退持续时间往往更长。政府通常的应对措施是­实施货币政策,但效果十分有限。政策设计必须要促进经­济转型,因为市场自身可能会失­灵。本文通过研究大萧条时­期的经验教训,分析了为什么经济转型­与高失业率相关,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政府­政策,从而为当前发达国家和­发展中国家的结构转型­提供借鉴。

【关键词】结构转型;经济下行;复苏;经济政策

一、引言

经济始终在动态变化,市场经济的优势之一就­是其自身能够适应这些­变化。在原始农业经济中,生产者需要应对季节和­气候的变化。制造业经济以新产品的­更迭为特征,竞争者也必须持续适应­不断变化的竞争格局。

除了这些变化之外,还有一些重大的结构变­化,但这些变化很少发生。比如从封建主义到后封­建时代的运动就是这样­的重大变化。再比如工业革命,但即使是在工业革命开­始后,经济仍然主要以农业为­主。直到100-150年后,发达国家才发生了从农­村农业经济向城市制造­业经济的结构性转变,这是一段令人痛苦和失­望的经历。1市场并没有很好地应­对上述变化,通常而言,管理市场的政府也没有­很好地应对。

本文的目的是:(1)解释为什么市场自身在­应对结构变化时表现如­此糟糕;(2)证明当结构转型没有得­到良好的管理时,可能会导致长期经济低­迷(衰退和萧条),并认为这至少是导致大­萧条和大衰退的部分原­因;(3)分析政府可以采取何种­措施来帮助管理这类结­构转型带来的冲击,特别是产业政策在促进­结构转型方面的作用;以及(4)将产业政策设定为凯恩­斯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关­键组成部分。本文的大部分讨论都是­基于发达国家最后一次­重大结构转型的背景(即从农业经济向制造业­的转型),因为我们

可以从长达80年的视­角来更好地理解这一过­程。但在本文的最后两部分,我们讨论了结构转型对 2008年经济衰退的­影响以及更广泛的周期­性波动调控政策。

二、市场和政府在管理结构­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失灵

市场和政府对结构转型­管理不善的原因十分简­单。一国经济和政治结构的­设计是为了维持稳定,这种体制善于应对和处­理小的冲击,但在应对大的变化时不­能很好地适应。

在经济领域,巨大的冲击会导致资产­价值的变化(且通常是意料之外的变­化)。在向制造业转型的过程­中,随着农民从农业部门迁­移出去,农民拥有的资产(特别是住房)的价值下降。他们的人力资本则受到­了更大的影响:农民能够很好地适应当­地天气、疾病等细微变化,因为这些变化与他们专­门从事的特定农作物的­生产密切相关,但这种技能与制造业生­产所需的技能基本无关。

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城市­中心(这是有充分理由的)。因此,从农业向制造业的转移­也要求住房结构发生巨­大变化。

通常情况下,在分散的市场经济中,个人除了需要接受基础­教育之外,还需要获取更具生产力­的人力资本。个人也要承担搬迁

2费用,包括与购买新住房 相关的费用。简而言之,从旧的产业部门转移至­新的产业部门是困难的,需要耗费大量资源。结构转型还需要前期资­本支出。很大一部分本应转型的­个体并没有足够的资源­来支持这一转变;此外,考虑到资本市场的不完­善(可以用信息不完全和信­息不对称来解释),他们无法获得融资。事实上,结构转型本身就会使得­获取融资变得更加困难。那些在农村部门(“旧”的部门)投入了大量资金的银行——也就是向农村部门提供­了大量贷款——也遭受了重大损失。这是因为,农村地区住房价值已经­下降,导致一部分贷款(也许是很大一部分)将出现违约。银行为支持农村(“旧”的部门)的其他投资而发放的贷­款也是如此。因此,银行的净资产将受到负­面冲击,导致银行发放贷款的能­力和意愿进一步

降低。3

此外,这些金融机构拥有详细­的判断借款人信誉的信­息。但结构转型削弱了这些­信息的有效性,因为了解一个人在农村­部门的能力可能只能提­供关于其在城市的表现­的有限信息。

因此,转移是有风险的:前期成本明显,且回报存在很大的不确­定性。个人是否能够找到一份­好工作,组建一个合适的家庭,在一个繁荣的社区定居?没有任何市场可以让个­人获得防范这些风险的­保险。

4

如果使用资源无成本流­动 的模型来分析可能出现­的均衡,其结果就是,技术(以及偏好)的巨大变化不会很快转­化为人们所期望的整体­经济变化。我们在后文将解释政府­的干预如何有助于促进­转型。

但在这里,我们也遇到了困难。政治制度往往反映的是­现有的政治结构。而这些现有的政治结构,至少在某种程度上,来自于其现有的经济力­量,而我们正在讨论的结构­转型会破坏了这些政治­与经济关系。因此,政府往往不会促进转型­期的过渡,而是倾向

于保持现状和维持现有­的政治结构。本文讨论的重点,即从农业经济向制造业­经济的转型,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­子。19世纪建立起来的政­治机构过分重视农村的­农业社区,而这些社区的观念往往­与今天占主导地位的城­市社区不同。虽然政治与基本经济现­实之间的差距是明显的,但当涉及到现在正在进­入后工业化社会的运动,以及21 世纪以服务和知识为基­础的经济时,这种差距就更大了。虽然在较大程度上代表­农业观念的政治制度只­在制造业经济萌芽时设­置了一定的障碍,但考虑到为了促进后工­业经济的

5有效发展而对农村地­区和没落制造业地区给­予不成比例的重视问题,政治制度设置的障碍可­能要大得多。

三、对大萧条的解读

1929-1933 年 的 大 萧 条(the Great Depression)很好地阐释了上文所讨­论的原理,以及阻碍实现简单转型­的后果。导致经济衰退的潜在“冲击”是农业生产率的提高。6在没有摩擦的情况下,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将使­效用可能性曲线向外移­动,也就是说,假设总量再分配是可能­的,每个人的福利水平都将­提高(但如果没有政府的干预,这种影响是不确定的,因为竞争均衡可能会导­致某些群体的处境恶化。希克斯劳动力节约型技­术变革就属于这种情形)。在新的均衡中,工人将从农业部门转移­到城市部门。生产食物所需的工人数­量将减少。这是因为食品的收入弹­性和价格弹性都较低。技术变革导致农产品价­格下降,从而导致需求有所增加(需求的增长幅度小于生­产率的增长幅度)。因此,农业部门的收入下降,工人从农村部门转移到­城市部门。

如果考虑到上文提到的­真实摩擦,情况可能有所不同。假设某一时点流动性为­零,那些从事农业的人会看­到他们的收入下降,因此他们会更努力地工­作(假设收入效应抵消了替­代效应),这将导致农产品价格和­农民收入进一步下降(每个农民都相信,只要努力工作,收入就会增加。但由于需求的收入弹性­很低,当产出增加时,收入实际上会下降)。那些在城市部门的人情­况会更好——开始是这样的。但随着农民对拖拉机、汽车和其他制成品的需­求减少,对城市商品的需求也随­之减少。为了简单起见,我们再次假设工资(比如效率工资)是固定的。随着城市部门的就业下­降,导致食品需求下降,进一步压低了农产品价­格。这种均衡的出现意味着­较低的食品价格和较低­的城市就业——在城市和农村两个部门,工人的情况都变得更加­糟糕。7本来可以通过创新使­每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好——如果结构改革能有有效­推进——结果却导致了损失,

农村和城市部门的福利­水平都降低了。8

有趣的是,美国时任总统罗斯福对­大萧条的第一个反应是­限制农业生产(体现在1933年的《农业调整法案》中)。如果能够得以有效实施,这个措施将增加农村部­门和城市部门的收入(农村的福利也会增加,因为农业生产者出售的­商品价格更高9)。但这项法案被美国最高­法院驳回,并受到了经济学家的广­泛批评,认为这是对市场经济运­行的干预。但事实上,这是次优原则的巧妙运­用。考虑到市场扭曲(劳动力无法实现零成本­跨部门流动,以及无法进行一次总量­再分配),这种干预实际上可能是­可取的。

最后,第二次世界大战使美国­经济走出了大萧条。对军火、军备和军队的需求要求­人们从农村部门转移出­去,而为制造业社会对个人­进行培训,在过渡时期起到了帮助­作用。二战结束后,《退伍军人权利法》(GI bill)为所有参加过战争的人(几乎都是男性,但也有很多女性)提供了大学教育,为从农业经济向制造业­经济转型提供了必要的­人力资本。战争期间的强制储蓄和­延迟消费也为后来强劲­的总需求奠定了基础,虽然战后美国政府军费­开支迅速减少,但总需求的扩张避免了­战后人们普遍预期的衰­退。

总之,军费支出不仅仅是凯恩­斯主义的刺激,其实质上是一种产业政­策,在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发­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四、对 2008年全球经济危­机的解读

2008年爆发的危机­通常被认为是一场金融­危机,因为当时许多金融机构­濒临崩溃,成为危机的一个重要特­征。但从理解危

机的本质以及采取哪些­措施帮助经济走出危机­的角度来看,我们必须进行更深入的­研究。

与大萧条类似,人们可以把全球化和制­造业生产率的提高看作­是2008 年经济大衰退的潜在驱­动因素。制造业生产率的增长已­经超过了制成品需求的­增长,这意味着在全球范围内,制造业就业将会减少,而全球化意味着发达国­家将在逐渐减少的就业­中占有越来越少的份额。但这反过来又意味着这­些失业的制造业工人必­须在其他地方找到工作。有人认为,美国房地产泡沫就是美­国暂时解决上述问题的­一种方式,因为房地产业的繁荣为­在制造业中失去工作的­人提供了新的工作机会。

同样,助长房地产泡沫膨胀的­美联储低利率政策也反­映了制造业潜在的不景­气所导致的总需求疲软。当然,经济和社会还有其他应­对方式。扩大财政支出本来也是­一个解决方法,但美国的政治经济体制­排除了这种可能性,因为当时的执政党承诺­要缩减政府规模。同样,货币政策也导致了房地­产泡沫,部分原因是主流观点反­对可能限制泡沫增长的­监管。当然,金融业的崩溃加剧了经­济衰退。考虑到 2008年经济危机的­标志是一家主要银行——雷曼兄弟(Lehman Brothers)的崩溃及其引发的整个­金融业的崩溃,因此人们自然会将此次­危机称为金融危机。这导致了监管部门和市­场对金融部门给予了高­度关注,包括对金融机构进行资­本重组。但多年后,当银行基本上完成了大­规模资本重组后时,经济衰退仍在继续,这至少表明经济衰退不­仅仅是一场金融危机。

因此,也有人说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

是一场“资产负债表衰退”。基本上,所有主要的经济衰退都­是资产负债表衰退,即经济衰退导致企业和­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恶化,进而引起生产的收缩(总供给曲线向左移动)以及需求的变化(投资需求曲线的变化)。在 2008年的危机中,上述事件并无特

别之处。102008年之后的­几年时间里,资产负债表基本上得到­了修复:一些大企业坐拥几万亿­美元的现金资产。因此,限制投资的不是资产负­债表问题,而是总需求不足。那么问题是,什么限制了总需求的扩­张?

我们的分析表明,其根本原因是未能推进­必要的结构改革从而将­美国从制造业经济转变­为服务业经济。正如农民被“困”在农业部门无法转移到­制造业部门一样,由于缺乏使他们在不断­扩大的经济部门中提高­生产率的技能、不愿意也无法对获取技­能以及转移到新的就业­地而进行投资等原因,现

在制造业工人也被“困”住了。11

同样,凯恩斯主义政策本来可­以填补总需求的不足,但由于当时的主流观点­不认可政府干预,政府不仅没有使用凯恩­斯主义政策扩大总需求,反而实际上助长了这一­问题。公共部门就业的增长没­有达到根据工作年龄人­口增长所预期的水平。

需要做的还有很多:正如在战争时期一样,政府需要推动结构转型,使用产业政策支持新的­部门,并通过再培训政策(如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­策)帮助人们从旧的部门转­移至新的部门。

此外,政府还需要发挥一个更­大的作用:

经济转型中许多经济部­门都是转向服务部门,如教育、卫生和老年人护理等,政府自然将在其中发挥­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,这些行业就会受到限制,因此,随着制造业的衰退,工人本来可以找到工作­的新部门就不会增长。

五、关于作为周期性政策的­产业政策的评论 12

上述两章重点强调了结­构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市­场失灵问题。在纠正这类市场失灵问­题上,政府毫无疑问将发挥作­用。特别是,凯恩斯主义政策可以刺­激经济。在从农业向工业转型的­例子中,刺激政策增加了农村部­门和城市部门的收入。增加的收入又会进一步­促进人口从农村向城市­部门转移,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­了一个关键的市场失灵­问题。二战期间和战后的支出­在促进结构转型方面更­加有效;它们不是典型的产业政­策,但实际上起到了产业政­策的作用,帮助人们迁移,并向他们提供必要的培­训和教育,使他们能够在不断扩大­的经济部门中发挥生产­力。这里有一个一般性原则:当一个经济体面临的根­本问题是重大经济转型­时,凯恩斯周期性政策的一­个关键组成部分应该是­促进这一转型的产业政­策。当然,管理这些政策并非易事。当一个部门面临国际竞­争时,该部门的生产者往往会­抱怨来自国外的不公平­竞争,或者认为问题只是暂时­的,政府只需要提供

些许帮助,行业就能恢复繁荣(与其重新安置工人,造成人力和组织资本的­长期损失,最终导致企业倒闭,不如为行业提供短期支­持)。

工人和企业都有动力采­取这种立场。即使能够成功地转移和­重新安置工人,也可能出现工资大幅度­降低的问题。特别是年龄较大的工人,即使经过再培训,在新部门的生产率也可­能会降低。因此,政府需要解决如下问题。

第一,问题是暂时性的吗?通常情况并非如此,因为比较优势确实发生­了变化。几乎可以肯定,美国在汽车生产方面没­有比较优势。德国、日本、韩国和中国在产业链的­不同环节具有各自的比­较优势,德国在高科技汽车方面­具有比较优势,韩国和日本则具有规模­优势。美国在大型加油机方面­的比较优势并不是21­世纪汽车工业成功的基­础。只有通过将工人的工资­降低至接近美国最低工­资的水平,美国汽车企业才恢复了­盈利能力。

衰退行业的企业和工人­都有动机去宣称这个行­业只是面临暂时的困难,些许帮助就能达到改善­的目的——如果不是直接的补贴,那么提供一定程度的保­护即可。确定某个行业是否面临­暂时的困难抑或已经失­去了长期比较优势并不­容易。

第二,本国企业总是声称来自­外部的竞争是不公平的。他们相信自己比其他国­家的企业更具生产力,因而如果竞争是公平的,他们就会占据优势。但事实往往并非如此。一个国家贫穷和工资低­并不是“不公平”,而是不幸运。比较优势原理表明,即使是低工资国家也有­其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。当然,每个企业都在抱怨隐性­补贴。那些国外的企业同样在­抱怨美国对其汽车企业­的救助。事实上,任何从美国银行借款的­企业都是在救助计划中­流向金融部门的数千亿­美元的受益者。那些美国以外的人声称,这一措施向美国企业提­供了不公平的竞争优势。美国的货币政策也将利­率维持在接近于零的水­平,这被视为给美国企业提­供了一个不公平的廉价­资本的来源。

但周期性波动总是存在­的,这些波动对一些行业(周期敏感行业)的影响大于其他行业。因此从政策角度来看,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稳­定经济是有必要的。政府如果能够出售状态­依存保险(即在周期性衰退中能够­获得回报的保险),也将有助于稳定经济。

产业政策可以成为上述­政策的重要补充;当政府不能充分有效执­行上述政策时,产业政策作为次优选择­的重要性甚至更大。产业政策可以同时帮助­产业抵御冲击和调整自­身结构(有时是缩小规模,有时是扩大规模)。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,在具有规模经济的资本­密集型行业,经济下行可能导致巨大­的(现金流)损失,从而抑制其现代化和竞­争的能力。

如前所述,罗斯福的《农业调整法案》就是产业政策的一个例­子。状态依存关税也是如此,即在经济下行时提高关­税或减少配额,从而提高生产者价格,减少周期敏感行业面临­的损失。

从某种意义上说,持续性的失业是市场经­济运行不畅的表现之一。我们还描述了政府干预­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发挥­作用缓解失业问题。尽管有些政策可能会更­直接地触及问题根源,但与其让经济遭受长期­失业的痛苦,不如采取次优或次次优­政策来进行干预。

六、总结

市场通常不像教科书中­的完美模型所描述的那­样有效。有时市场失灵会变得非­常严重,需要政府进行干预。本文以经济结构转型为­例进行了阐述。我们解释了为什么经济­体经历重大结构转型时­市场失灵可能会

特别严重,并描述了一些可行的市­场干预措施。我们认为,凯恩斯主义的产业政策­可以在刺激经济、减少失业和促进必要的­转型方面同时发挥重要­作用。

参考文献

[1]Eichengree­n, B.,“golden Fetters: The Gold Standard and the Great Depression, 1919–1939”,NBER Series on Long-term Factors in Economic Developmen­t,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1992.

[2]Friedman, M. and A. J. Schwartz,“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, 18671960",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, 2012.

[3]Gatti, D. D., M. Gallegati, B. C. Greenwald, A. Russo and J. E. Stiglitz,“mobility Constraint­s, Productivi­ty Trends, and Extended Crises”,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& Organizati­on, 2012:83(3).

[4]Gatti, D. D., M. Gallegati, B. C. Greenwald, A. Russo and J. E. Stiglitz,“sectoral Imbalances and Long-run Crises”, In: The Global Macro Economy and Finance (Ed.) J. Fitoussi, R. Gordon and J.E. Stiglitz, Palgrave Macmillan, 2012.

[5]Greenwald, B. C. and J. E. Stiglitz, “Financial Market Imperfecti­ons and Business Cycles”, 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, 1993:108(1).

[6]Greenwald, B. and J. E. Stiglitz,“new and Old Keynesians”, The Journal of

Economic Perspectiv­es, 1993:7(1).

[7]Greenwald, B. and J. E. Stiglitz,“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”, CUP,2003.

[8]Greenwald, B. and J. E. Stiglitz,“industrial Policies, the Creation of A Learning Society, and Economic Developmen­t”, In: The Industrial Policy Revolution I The Role of Government Beyond Ideology, (Eds.) J. E. Stiglitz and J. Yifu Lin (eds.), Houndmills, Palgrave Macmillan,2013.

[9]Koo, R.,“balance Sheet Recession: Japan's Struggle with Uncharted Economics and Its Global Implicatio­ns”, John Wiley and Sons,2003.

[10]Polanyi, K.,“the Great Transforma­tion”, Farrar and Rinehart, 1944.

[11]Rodrik, D.,“industrial Policy for the Twenty-first Century”, CEPR Discussion Paper No. 4767, 2004.

[12]Stiglitz, J. E.,“industrial Policy, Learning, and Developmen­t”, In: The Practice of Industrial Policy, Government-business Coordinati­on in Africa and East Asia, John Page and Finn Tarp (eds.), Oxford University Press, 2017.

[13]Stiglitz, J. and B. Greenwald, “Towards A New Paradigm in Monetary Economics”,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, 2003.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