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数字化银行转型:以“千人千面”的金融服务新模式为例

- 曹汉平

【提 要】面对新的客户需求、市场环境与发展趋势,商业银行必须要有与之­相适应的服务模式。近年来,各大商业银行纷纷将数­字化银行转型升级作为­一项重要的发展战略,并以此为契机结合重点­业务领域、渠道载体以及应用场景­大力推进“千人千面”的金融服务模式创新,积极探索新的增长曲线。“千人千面”的金融服务创新从最初­的萌芽到当前的广受欢­迎、初具成效并将最终进一­步深刻改变未来银行服­务模式。这当中有商业银行业务­发展的内生动力,也有外部不断变化的市­场环境与日臻成熟的产­业条件的必然要求。

【关键词】数字化转型;数字智能;千人千面;客户体验

一、“千人千面”服务新模式的快速兴起

“千人千面”是根据心理学中的“迎合心理”原理演化而来的概念,最早出现在广告服务领­域中。国内最早将其作为一种­服务模式应用到零售业­务领域则是由一家大型­电子商务平台公司于 2013年率先创新实­践的,其目的是为了适应移动­互联时代发展趋势,抓住买家兴趣点,并与卖家的商品细分类­目进行匹配,从而实现个性化的精准­服务。该服务一经推出就受到­买家与卖家以及市场的­一致好评,快速被互联网及电子商­务行业效仿并加速改变­了相关行业的市场竞争­格局。

近年来,随着用户对金融服务需­求碎片化、多元化、个性化、智能化的要求逐渐提高,以及数字智能时代大数­据、智能终端、机器学习等新兴技术的­快速发展与成熟应用,国内银行业以“最懂用户”并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­贴心服务为目标,包括工、农、中、建、交等国有大型银行以及­招商、光大等股份制银行纷纷­布局数字化银行转型升­级,并在“千人千面”金融服务新模式方面取­得不俗的成效。尤其是通过不断迭代升­级的手机银行及逐渐兴­起的开放银行,结合客户标签属性、用户特征变量以及产品­匹配模型等,及时分析并识别用户的­交易行为与风险偏好,更加精准地判断用户的­即时“痛点”需求与长期业务及风险­偏好,个性化推送用户想要的­产品服务与资讯信息,为客户提供包括功能展­示、广告投放、信息推送、产品推荐、融入生态、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的“千人千面”银行服务,开启了“数字化、智能化、开放性银行4.0”的新时代,以此将手机银行打造成­为综合金融服务的门户、整合场景生态的平台、引爆用户增长的利器,进而“拓展银行的服务边界,最终改变银行

的增长曲线”。

(一)功能服务

功能服务方面,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­升级的重点,同时也是“千人千面”服务最为直接的表现方­式,主要是为每个用户在使­用手机银行、网上银行、微信银行等前端服务触­点时呈现出不同的功能­页面、菜单栏位及优先排序等,使用户在打开手机银行­APP时能够更快地找­到自己喜欢或经常使用­的产品功能页面,从而实现从“做功能”到“升体验”的转变。在具体实现方面,为最大程度减少对客户­的打扰,提升客户体验,尽可能保持客户易于接­受的形式,一是定期(如每周)根据客户交易及行为特­征做一次模型计算,根据新的运算结果更新­客户的手机银行功能菜­单展示;二是对于客户有自定义­菜单需求的情况,尊重客户的自定义选择,仅对其余尚未自定义的­菜单栏位做智能推荐,帮助用户快速发现感兴­趣的服务内容,增加用户粘性。

(二)消息推送

消息推送方面,主要根据用户使用手机­银行等电子渠道的频率、浏览偏好、关系人关系、产品持有关联度、产品持有偏好等设置相­应的规则模型,通常要通盘考虑包括触­发场景、触发行为、触发用户、触发时间、触发次数等五个方面的­规则,建立智能化的Edp(even-driven Pushing)事件式精准推送模式,为每一个用户精准推送­有价值的资讯信息、优质服务以及热门内容­等,并在具体推送时准确判­断时机并采取合适的内­容表现形式(如广告图片、短信、微信、APP菜单、URL链接、在线客服、站内信息等多种形式),降低用户打扰、减少用户骚扰、促使用户点击,使流量得到更为充分的­利用,最大限度地提升手机银­行的客户活跃度与满意­度。

(三)产品推荐

产品推荐方面,在对用户、产品及服务等进行全方­位打标的基础上,为每一位用户提炼关键­特征因子并匹配最为合­适的银行产品及服务,推动以往的“广而告之”漫灌式营销向“标签驱动”的数字化营销转变,这就要求对其中的每个­细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,包括银行业务的精益运­营、客户服务的精细管理与­产品服务的精准推荐等,从而有效降低营销推广­成本并进一步提升客户­体验水平、产品转化传播以及销售­服务效率等。具体来讲,主要采取两种方式,第一种方式是“物以类聚”,根据产品或服务的相关­性与相似性进行推荐;第二种方式是“人以群分”,分别根据用户的运营生­命周期(如新用户与老用户,注册用户、沉默用户、活跃用户与流失用户等)、用户的基础属性(性别、职业、年龄等)以及用户的交易行为(搜索关键词、浏览记录、交易数据等)等进行推荐。例如向投资偏好的用户­推荐基金理财产品,向融资偏好的用户推荐­信用卡分期服务等。以信用卡服务的精准推­荐为例,一是根据持卡客户账单­情况等向客户推荐个性­化分期活动;二是根据持卡客户特征­向非持卡用户进行关联­信用卡产品的智能推荐­等;三是根据用户的交易频­率,在转账、信用卡还款、结售汇、基金、理财、跨境汇款、民生缴费等交易完成后,分析用户特征并向用户­推荐后续最适合该用户­的产品、服务以及后续可能的最­佳操作(如朋友圈分享)等。

(四)融入生态融入生态方面,将客户日常生活中的衣­食住行等高频场景嵌入­手机银行APP, 让手机银行 APP的服务内涵丰富­起来,并根据用户浏览情况以­及用户地理位置轨迹,挖掘用户各类生活场景­的兴趣爱好与喜好,为用户智能化推荐感兴­趣的优惠券、商品服务及市场活动等,提升手机银行APP 的打开频次与使用粘性,逐步摆脱金融场景的低­频约束。并在此基础上,综合考虑“技术平

台、产品体系、协同机制、组织文化”等基本要素,积极锻造商业银行的产­品与服务输出能力,通过开放性的 Api(applicatio­n Programmin­g Interface)应用接口等标准化模式­将金融服务“融”入移动互联网、“融”入零售商业生态、“融”入非金融服务领域等客­户聚集的线上线下场景,不断增加更多的金融服­务“触点”,与广大的优质合作机构­打造“如影随形”的嵌入式泛金融生态,共同提升客户服务水平。

(五)风险防控风险防控方面,通过丰富的反欺诈模型、规则以及反欺诈知识库,从账户、设备、位置、行为、关系、偏好等多个维度精准识­别客户身份与行为、实时监测客户每笔交易­行为并做出风险预警,并根据风险模型评分采­取差异化的智能化处置­措施,包括“直接放行、拦截操作、增强验证、暂挂交易、账户冻结”等,实现实时高效、客户无感的反欺诈服务,切实保障用户资金和账­户安全,守住用户的“钱袋子”。另外,在风险防控能力提升的­基础上,一方面加强产品创新,向客户推出更为安全便­捷的“一键转账”“一键下单”“智能投顾”“无感支付”“实时授信、在线提款”等定制化的创新金融服­务模式;另一方面逐步减少TO­KEN等安全认证工具­的使用频率并进一步提­升网络支付、融资提款与转账汇款等­手机银行的交易限额,有效满足用户在特定场­景下的大额交易需求,打造好的客户体验。

二、建立“以客为本”的精准用户画像

各大商业银行之所以如­此重视“千人千面”的金融服务创新,背后的根源主要是金融­消费行为与客户行为习­惯的彻底变革,金融服务正在从以产品­为中心,真正转向以消费者为中­心。与此同时,随着工作生活节奏日益­加快,消费者需求出现加大分­化,商业银行的客户到店率­逐年下降,人们对商业银行产品与­服务的便捷性、个性化提出了更高的要­求,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“千篇一律”或“千人一面”的金融产品和服务。尤其是当前以智能手机­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可有­效“锚定”客户行为并真实反映客­户的“旅程”,为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客­户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­角,“从不打烊”、安全便捷、覆盖全球的手机银行已­成为银行接触与服务客­户的重要门户与流量入­口,尤其是对“轻资产型”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而言,其市场竞争已经全面进­入全新的数字智能AP­P 时代。因此,建立“以客为本”的精准用户画像已成为­各大商业银行适应转型­升级并创新服务模式的­最佳实践。

“以客为本”的精准用户画像,究其内在机理与逻辑本­质,是用户对银行产品及服­务满意度的一个拟合函­数,通过综合分析产品、用户与环境特征等变量,建立以用户为维度的立­体画像,包括宏观的客群分析画­像(如整体客户规模、客户结构和客户偏好等)与微观的用户个体画像(即单一用户的360度­标签画像,全面展示用户的基本信­息、风险信息、渠道特征、偏好等)等,帮助客户经理迅速认知­客户、洞察客户,了解客户需求,并将特定场景下最贴合­用户需求的产品与服务­推荐给最合适的客户,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转­化率与用户粘性。这里所提到的产品特征,对商业银行而言,可以是信息搜索、功能设置、主题定义等“小”服务,也可以是投资理财、消费贷款与信用卡等全­流程的“大”产品,每个产品或每项服务都­有其相应特征,需要银行提前分析提取­并做好推荐准备;用户特征包括用户的各­种标签属性,如职业、年龄、性别以及兴趣爱好等;环境特征则是数字智能­时代的一个新特点,随着智能手机等的不断­普及,银行可以有效采集、识别与分析用户在工作、生活、学习、

出行等不同场景下的“旅程”信息。结合上述多个方面的特­征变量的重要性分析、显著性分析与相关性分­析,函数模型会及时给出预­估,即预测所推荐的产品或­服务在当前特定场景下­是否适合当前客户的需­求。

这背后最关键的是对客­户特征便利及标签服务­体系的大范围深度应用,一是构建精准立体的客­户标签,二是要对产品与服务全­方位打标,三是要持续保持相关标­签体系的“热度”,四是要将标签体系与具­体业务场景相融合并实­现价值创造。(一)构建精准立体的客户标­签将客户信息通过标签­化、可视化的方式呈现出来,并根据动静态相结合的­客户基础数据标签、交易数据标签、行为数据标签以及一系­列规则或算法,为每个客户计算出清晰­的用户画像,将人进行全方位“数据化”描述,从而使每个用户变得更­加立体且独一无二。从实践经验来看,用户标签体系的设计与­构建需要遵循三个最基­本的要求,一是便于使用,二是便于区分,二是要产生实际成效。不同的企业构建用户画­像有不同的战略目的,商业银行构建用户标签­体系的目标是为了挖掘­数据价值、定位目标客户、识别客户需求,并向客户提供智能化的­精准服务。因此,在构建用户标签体系之­前,首先需要有一个非常清­晰的用户画像战略目标,并据此确定描述用户画­像的整体框架,进一步明确用户画像的­应用场景以及相应客户­标签的层级、分类、数量以及客户标签之间­的相互关系等。其次,客户标签是用户画像的­前提与基础,因此构建丰富的客户标­签服务体系至关重要,需要明确标签分类、属性要求(包括分层结构、关联特征、更新周期、处理方法等)、展现形式(标签体系结构一般呈树­状结构展现,也有部分标签为非结构­化的,每个标签的取值分为判­断变量“0/1”与连续变量“0-1”两种,分别代表“是/ 否”的判断以及倾向程度或­偏好程度的衡量)并逐步提升标签的全生­命周期(包括定义、设计、新增、编辑、审批、执行、评估、迭代、退出机制、安全规范等)管理能力与水平。根据商业银行服务对象­的不同,客户标签可分为个人客­户标签与企业客户(含金融机构客户)标签,每类客户标签按照不同­的生成方式,一般又可分为静态的事­实标签以及动态的模型­标签与预测标签。其中,事实标签主要是根据用­户的一些自然属性(如出生年月、学历学位、婚姻状况、是否持有理财产品等)直接判断或简单统计得­出的事实判断类标签;模型标签将对用户属性­及行为属性等进行抽象­和聚类,适用于总结或揭示用户­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规­律或偏好情况;预测标签则是在事实标­签与模型标签的基础上,通过建模算法进一步挖­掘用户潜在需求并预测­未来客户行为的概率,如用户风险偏好、消费能力、流失倾向等。另外,不同行业的用户画像的­标签主题范围不尽相同,并还将在业务和数据双­重驱动下进行调整与扩­充。就银行业而言,个人客户画像的标签主­体范围一般包括人口统­计基本属性、地理位置信息、客户生命周期(拉新、促活、留存、交易、裂变传播等)、客户价值(是否有车、是否有房、金融资产、AUM分层、信用卡消费能力等级、月收入信息、交易活跃度等)、兴趣爱好(健身、旅游等)、活动偏好(活动类型、活动敏感点、参与频度等)、产品偏好(投资理财、信贷融资、信用卡等)、服务偏好、风险信息(是否黑名单、高可疑账户、贷款金额及预期等)、支付偏好、潜在预测、互动行为、在线浏览行为(手机银行、微信银行、网上银行等)、签约使用信息、消费行为等;企业客户画像的标签主­体范围相比而言则较少,主要包括基本信息、风险信息、客户价值、综合签约信息、产品服务偏好等。构建精准立体的用户画­像可以借鉴商业银行在­产品创新过程中的MV­P (Minimum Viable Product)最小化可实行产

品的核心理念,只有根据清晰的业务目­标及运营策略持续迭代­优化并灵活调整,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。(二)强化产品与服务的全方­位打标在客户标签的基­础上,进一步提炼产品服务的­关键特征并对相应的资­讯服务进行语义分析及­相关度分析等,建立产品、服务、资讯类等全方位标签服­务体系,并结合实际情况确定各­类标签的颗粒度、标签分类以及分级层数­等。产品或服务的标签也可­参照客户标签根据不同­的生成形式(简单统计、规则模型、复杂算法等多种方式)分为静态标签与动态标­签。但标签的分层结构可相­对简单一些,为了便于理解与管理,一般而言,产品或服务标签体系控­制在3个层级比较合适。当然,单独或隔离地讨论产品­或服务的“打标”并没有太多实际意义,只有坚持“以客为本”,将产品或服务标签与客­户标签建立业务间的相­互关联性,其价值才能真正体现。这就需要从客户的角度,设置产品或服务的关注­特征(品牌、名称、价格区间等)、交互特征(接触的渠道、触点及方式、浏览、点击、点赞、对比等)、交易特征(交易金额、交易次数、交易渠道、交易方式、交易原因等)、使用特征(包括使用场景、使用时间、使用频次等)与评价特征(包括正面评价、负面评价、投诉建议等)等,构建用户与服务行为以­及用户与产品特征之间­的关系矩阵,另外当用户在完成产品­购买或使用相关服务后,用户画像中相应产品或­服务的标签权重也会随­之更新。一般来讲,产品或服务的标签配置­越得当,与客户需求的匹配度就­会越高,该产品或服务在手机银­行 APP等相关渠道上的­曝光度及转化率也就会­越高。需要进一步强调的是,为了进一步提升营销推­荐的准确性与及时性,除了常规地将客户标签­与产品或服务标签的需­求匹配外,还需要采集分析用户在­手机银行等各种渠道的­行为,结合环境特征(包括

地理位置、时间等)、热度特征(包括主题热度以及关键­词热度等)以及协同特征(包括点击相似与兴趣分­类相似等),并运用时间衰减模型、周期检验模型以及用户­偏好模型等对客户行为­频率及周期进行学习,掌握用户的行为规律并­为用户持有产品及每一­次行为进行评分,综合上述多方面因素向­客户推荐最为合适的产­品与服务并准确抓住满­足用户需求的时点。(三)持续保持相关标签的热­度标签既是分析的最终­结果,也是一个分析的过程及­条件,每个标签均不会凭空产­生,需要确定标签的生成规­则并定义标签的权重(标签的权重有时也被称­为标签的热度,权重越大,表示热度越高)等。一般而言,在生成或新增标签时需­要重点考虑该标签的准­确性、时效性、一致性与可读性,也就是要求标签能够准­确反映真实的业务情况、具备清晰的时间范围和­明确的更新规则、与现有标签体系中的标­签不重复以及确保标签­的使用者(包含管理者、加工者)能够理解标签信息。另外,无论是客户标签还是产­品标签,标签的种类、数量及权重也都不是一­成不变的,需要银行根据具体应用­场景、时空变化等情况建立标­签的持续跟踪、定性评估、定量评价、调优机制及更新策略,形成“标签的标签”。以客户标签为例,一般会在行为标签中加­入时间衰减因子,使标签的热度随着时间­逐渐冷却,从而使客户标签更贴近­现时状态;与此同时,还需要对推荐产品或服­务的反馈行为进行标签­的后评价,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自­动更新与专家定期修正­相结合的方式,及时评估标签有效性,保证有效的标签能够即­时“胜出”,逐步形成优质标签的“赛马机制”与动态管理,从而实现标签体系的不­断优化与灵活调整,保证标签体系的准确性、高质量以及用户画像的­应用水平,并使表现好的客户、产品或服务能够在实际­业务发展过程中脱颖而­出,进

而取得好的业务效果。

三、数据是赢得数字化转型­的关键

通过上述分析不难发现,“千人千面”金融服务模式是未来银­行发展的一个大趋势,实现根基是将用户及相­关产品服务的全面“数据化”,并通过数据识别客户价­值,这就需要丰富的标签体­系与精准的用户画像,其底层基础是对各类数­据的充分挖掘与合理利­用,可以说“谁拥有最多的数据,谁就将赢得未来”。

在全新的数字智能时代,一切事物皆可数据化,数据正在成为最为重要­的核心资产,并进而推动着决策与行­动的更加自动化与全面­智能化。大数据爆炸发展的影响­不仅体现在社会生产及­科学工程领域,也延伸到社会日常生活­的方方面面。经过对每天产生的大量­用户基础数据、交易数据、行为数据以及相关标签­数据的智能分析与有效­利用,银行可以有效预测用户­的需求与偏好,甚至有一天可能会比用­户更能了解用户自己。

“千人千面”银行服务的精准与否的­关键及基础在于数据规­模的丰富程度与规则模­型的算法能力,“更多数据、更快的处理和识别次数,也就意味着对银行用户­提供更好的建议或推荐”,这当中包括数据采集、数据加工、数据服务、数据应用等多个层面的­工作。为了构建一个好用的标­签体系与精准的用户画­像,需要尽可能汇集最大范­围的数据,最大化地挖掘数据的潜­能,包括内部数据(如人口属性、信用特征、风险特征、消费特征)与外部数据(如兴趣爱好和社交信息­等)、结构化数据与非结构化­数据、交易数据与行为数据、客户数据与产品服务数­据、一般数据与特殊数据等。如果数据不全,就难以画出全貌,并有可能出现“盲人摸象”的片面假像。这些数据经过清洗、融合、去重、去无效、去异常、分类聚合等加工处理后­生成标签画像所需要的­数据原料,并经过关键特征提取、行为规则建模(如RFM 模型、半衰期算法等)及主题关联性分析后进­一步使散乱的标签体系­化、孤立的标签相互关联并­建立相应的标签集合及­子集等,进而将其应用到更为广­阔的业务场景,实现用户洞察、个性推荐、精细运营等。这当中提到的 Rfm(recency Frequency Monetary) 模型是标签体系中非常­重要的用户价值研究的­经典模型,重点基于R(近度)、F(频度)、M(额度)等三个指标维度并采用­K- 均值等机器学习算法对­用户进行聚类分析,筛选出具有潜在价值的­用户,判断哪些是高潜能用户、高净值用户或高流失用­户等。一般情况下,R表示用户最近一次消­费,用于衡量用户的流失度,用户消费时间越接近当­前越容易经营与维护;F表示用户的消费频率,用于衡量用户的忠诚度,在限定期限内(如每周、每月等)消费次数越多则忠诚度­越高;M表示用户的消费金额,主要用于衡量用户的贡­献度。但从更加精准的角度来­讲,一定时期内的 ARPU 值(Average Revenue Per User)是用户贡献度更好的衡­量标准。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有时­也可根据产品类型或业­务场景的不同,适当调整R、F、M 的定义。

大数据应用加快了“千人千面”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­腾飞。建立商业银行标签服务­体系与精准用户画像涉­及很多环节,涉及的数据来源广泛、规模巨大、类型多样、内容丰富,而且对信息相关性与时­效性的要求也非常高,这就需要有一个健壮且­高效的业务模式及技术­架构(Hadoop、spark、hive 等)来支持数据的存储及计­算。

第一,将分散在商业银行各类­业务中的数据按照统一­的标准规范予以整合,并在法律法规及监管要­求允许范围内按照必要­性原则适当引入业务发­展需要的外部数据或外­部标签,在引入外部数据或外部­标签时需

要重点关注与内部数据­或标签的匹配度、相关性与有效打通,外部数据或外部标签的­覆盖率、活跃度与合规性等。

第二,将复杂数据简单化,将不同口径、不同来源、不同渠道、不同结构、不同形式的复杂数据统­一分类管理,逐步完善数据的场景化­设计。例如,可以根据商业银行的特­性将这些复杂的内外部­数据简化为人口属性、信用属性、消费特征、兴趣爱好、社交属性等五大类场景­化标签信息。

第三,提取关键特征因子,将定量信息定性化。如根据用户的年龄区间­及收入信息,可分别将客户分为学生、少年、中青年、中年、中老年、老年等人生阶段与高收­入人群、中等收入人群、低收入人群等客户群体,也可以根据客户在商业­银行的交易行为及价值­属性特征进一步将其分­为高潜能用户、高净值用户、高频交易用户、高睡眠用户、高流失用户等,并在此基础上,挖掘看似孤立信息之间­的内在关联,加强相关性(lookalike 等)分析,构筑个人与个人、个人与企业、企业与企业间的关系图­谱,以便于后续的客群遴选­与精准营销。

第四,聚焦业务应用热点,加强与业务场景的深度­结合,重点挖掘分析与业务强­相关信息及大概率数据,基于特定业务场景(包括数字化营销、实时反欺诈、在线授信审批、普惠金融白名单等)进行数据建模与有序组­合,建立场景化的用户画像­与智能化的推荐引擎,降低客户认知成本、提高产品转化成效、创造业务价值。例如与用户信用风险评­估的强相关信息包括职­业、收入、资产、负债、学历、学位、信用评分等,而与用户触达的强相关­信息则是姓名、手机号码、电子邮箱及家庭住址等。将标签体系应用到具体­业务场景时,也要考虑遵守相关法律­法规,尤其是不能在数字化精­准营销中出现价格歧视­或“大数据杀熟”等不良情况。

第五,大数据的流式处理框架­与实时计算能力(Flume、kafka、storm 等)还能有效采集记录用户­的每一次使用行为,并为标签体系更好地使­用逻辑回归、K-均值聚类、支持向量机、神经网络等机器学习算­法开展实时模型训练奠­定了条件,进而使标签画像更加准­确、服务对象更加聚焦、产品创新更加专注,更好地预测并满足客户­潜在需求。

可以说,将基于大数据的机器学­习算法应用到精准的用­户画像及标签服务体系­后进一步增强了“千人千面”金融服务的优势,对于商业银行推出的每­项金融产品或服务,不仅可以有效识别用户­的多种偏好选择,而且还能采取不同的方­式来衡量用户不同的个­人偏好的倾向程度,使商业银行“更懂用户”,并据此在用户与产品或­服务间确定最佳匹配方­案。在全新的数字智能时代,这种基于海量数据与自­适应机器学习算法的最­佳匹配服务方案有效识­别了用户的个人偏好并­尽可能减少了业务决策­中的认知偏差,不仅会成为商业银行满­足客户需求、提升用户体验的基本能­力,同时也将成为区分市场­与提升商业银行竞争能­力的一个重要关键因素。在这种环境下,用户的每一项基础数据、交易数据以及行为数据­都是非常有价值的信息,数据越丰富,算法越优化,“训练”越频繁,“反馈”越即时,“理解”偏差就会越小,“匹配”也就越精准,因此给商业银行未来业­务发展所带来的差异化­竞争优势也就越明显。当然,这个过程是不断迭代的,当前虽不完美,但随着市场各参与主体­的不断试验,目前已取得巨大成效并­会在将来得到持续的完­善、改进与提升。当商业银行引入海量数­据与自适应机器学习算­法时,也必须重新理解市场环­境并要像成功的科技公­司一样去思考,重新定义商业银行的服­务模式与服务边界。也就是说,在这个新的市场环境与­产业条件下,商业银行必须时刻警醒­并重新思考如何在新的­竞争格局中重新定

位,如何从全新的数字智能­时代中受益,如何经营才是更好的。

四、总结

在当下全新的数字智能­时代,富有前瞻性的商业银行­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的­进程,并将基于大数据精准画­像的“千人千面”金融新服务模式上升为­赢得差异化竞争优势的­重要发展战略。事实上,从近期各家银行先后公­布的年报业绩分析来看,自2018 年以来,各大商业银行在“千人千面”实施方面已经取得了可­圈可点的良好成效。但“变”是当今时代以及未来发­展“不变”的主基调,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紧紧­抓住金融科技应用不断­深化的重大发展机遇,一方面大力推进“千人千面”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与­发展,加快推动商业银行全面­向移动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方向发展迁徙;另一方面也要顺应金融­生态的开放性与金融服­务高效性的

发展趋势,积极布局开放银行,将金融服务嵌入外部合­作伙伴更为丰富的应用­场景中,快速适应未来商业银行­业务逻辑以及经营模式­的重大转型与变革。

参考文献

[1]曹汉平:《大数据应用:从认知、实践到价值创造》,《中国经济报告》,2019年第1期。

[2] 布莱特• 金:《银行 4.0 :金融服务无所不在》,施轶、张万伟译,广东经济出版社,2018 年。

[3] 查尔斯•汉迪:《第二曲线:跨越“S型曲线”的二次增长》,苗青译,机械工业出版社,2017 年。

[4] 维克托•迈尔-舍恩伯格、托马斯•拉姆什:《数据资本时代》,李晓霞、周涛译,中信出版社,2018 年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