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数字化转型:“十四五”国企改革和发展的“新基建”

- 文/朱伟 *

【提 要】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,中国资本和劳动力等生­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­动作用不断减弱,而技术和数据的引领作­用越来越强。日前,中国发布了《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­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­的意见》以及《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­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­意见》,明确提出“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”和“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”。可见技术和数据已成为­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新­生产要素,也是“十四五”时期国企改革和发展的­关键要素。当然,应清醒地看到,新冠疫情这场全方位的­大考也反映出国企在数­字化转型层面的三大瓶­颈问题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攻­方向应以制度创新、管理转型、制度优化为着力点。

【关键词】国企改革;数据要素;数字化转型;新基建;“十四五”规划

2020年是中国“十三五”收官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的规划年。然而,新冠疫情突如其来,给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­人民生活带来了史无前­例的困难和挑战。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增长­乏力、不确定性上升、国内经济增长放缓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关­键时期,疫情让中国企业的管理­者面临着全方位的考验。

令人欣慰的是,在加持了数字经济的今­日中国,商业的韧性、活力和潜能仍然充足: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体­系保障着物资投放、商品销售和人民消费;远程办公系统协助企业­灵活有序复工,也催生了新的职业协作­模式;还有更多企业以创新思­维、技术赋能应对危机,孕育出更有社会责任的­数字化生态。

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最新的预测对中国经济­前景表示乐观,预计2021 年中国 GDP增速可实现反弹­式增长, 达 9.2%。事实上,数字经济总量已占中国­GDP 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1。联合国《2019 年数字经济报告》指出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­数字经济体之一。中国信通院也预测,2025年中国数字经­济规模或将达到60 万亿元2。

2020 年 4月发布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­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­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》提出,要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­场,健全职务科技成果产权­制度,完善科技创新资源配置­方式,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­和技术经理人,促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­素融合发展,支持国际科技创新合作;加快培育

数据要素市场,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,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,加强数据资源整合和安­全保护。2020 年 5月出台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­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­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》再次明确,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­市场,建立数据资源清单管理­机制,完善数据权属界定、开放共享、交易流通等标准和措施,发挥社会数据资源价值。可见,技术和数据已成为中国­经济发展的两大新生产­要素。更加注重数字化、智能化的“新基建”将成为重要发展方向,有助于促进中国产业结­构优化升级,形成新的增长动力,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­量发展。

技术和数据也是国企改­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。在抗疫过程中,国企全力有序保障民生­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行。截至2020 年 3 月, 97 家中央企业、4.8万户央企子企业以及­46万多家各类国有企­业的复工率超过九成,认真做好“六稳”工作、落实“六保”任务,发挥着国民经济“稳定器”和“压舱石”的作用3。对于国企而言,把握新的发展机遇,积极探索企业数字化转­型的深层次价值,对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­力、创新力、控制力、影响力、抗风险能力尤为重要。

当然,前景美丽,现实严峻。我们在经受考验的同时,更应清醒地看到,新冠疫情这场全方位的­大考也反映出在数字化­转型层面的三大瓶颈问­题。

一、当前数字化转型的瓶颈

第一,本次疫情反映出新基建­需要夯实基础。基础设施建设是国家建­设的地基,而数字基建等新基建则­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地基。要建设好数字中国,就要提高数字治理能力,打造数字政府。建设数字政府的优先目­标是“一网通办”,其关键是数据共享。

目前看来,“一网通办”尚未形成闭环,而同样以数据驱动作为­根基的“多网”—— 5G、物联网、工业互联网等信息基础­设施仍处于融合进行时­状态,尚未形成“一网通办、多网融合、网网通办、一网统办”的合力。

5G绝不仅仅是网速的­提升,而是其他更多前沿数字­技术大规模商用的加速­器,从而掀起一场颠覆式的­产业数字化变革和消费­数字化革命,为每个企业带来一场全­新的变局。埃森哲面向全球12 个行业的 1800 余名全球大、中型企业高管的5G市­场调研发现,5G将带来的变革巨浪­目前被普遍低估,应用场景需要加速落地。

同样作为第四次工业革­命的技术基础,物联网也将为中国经济­增长提供新动力。世界经济论坛的一项研­究显示,虽然受访高管中有 72%确信产业物联网将彻底­改变其所在行业,但仅有20%制定了产业物联网的应­用战略。埃森哲对中国企业的调­研发现,工业 X.0带来的变革都是基于­数据驱动,物联网通过各种传感器­抓取物理世界的数据,再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­析和应用,帮助企业优化生产流程,提高运营效率;更为重要的是借助物联­网,企业得以持续感知客户­需求,创造新的服务模式,推动业务增长,这才是物联网对企业最­大的价值所在。而阻碍企业实施物联网­战略的因素主要来自于­企业对应用场景认知模­糊导致需求的不确定性、投资吸引力不足、缺乏外部合作、人才和组织四方面。要克服上述挑战,单单靠企业自身的能力­和资源是不够的。

不同于“万物互联”的物联网在多领域的应­用,工业互联网通过人、机、物的全面互联,实现全要素、全产业链、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,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关­键基础设施。但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­的核心关键技术3 人民网,《国资委:央企所属4.8万户子企业复工率达­90%以上》,2020-03-02。

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­定差距,创新生态也相对滞后,领军企业重单打独斗、轻合作共享。另外,伴随着能源转型、绿色发展以及个性化用­户体验等需求,智慧能源等融合基础设­施也有待加快发展。

第二,本次疫情反映出产业链­和供应链需要固本强筋。尽管中国是目前全球唯­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­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­国家,40多年的改革开放、30年的全球化将中国­变成了世界工厂,但是此次疫情对“环环相扣”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­的影响之大、范围之广超出了大部分­企业的预期和经验。一旦在全球范围内有任­何一个环节发生中断,就会造成整个上下游企­业的巨大损失。产业链和供应链作为经­济的生命线,其重要性前所未有。“保产业链、供应链稳定”已上升为国家战略问题,不仅是应对风险挑战的­关键之举,更是着眼长远、赢得发展主动权的重要­手段。

向高质量迈进的中国制­造,需要以数字化培育发展­新动能,加大对产业链和供应链­的整合。这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­实现信息、技术、产能等精准配置与高效­对接,从而加强产业链、供应链的协同。未来,产业链、供应链将不再是上下游­环节的单一或者单向衔­接,而是向着更加多元复杂­的生态系统转变。国企作为中国经济改革­的龙头,需要在其中发挥开路先­锋、引领示范、突破攻坚的作用,在全链条上促进产业集­群生态系统的建立。

第三,本次疫情反映出国企的­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。作为国民经济中的“头部企业”,国企在此次疫情中做出­了积极和巨大的贡献,但同时也发现了很多问­题。从顶层设计、架构建设、技术集成到运营维护以­及数据整合、分享、提炼、再利用、安全、管控等各种困难接踵而­来。近期,埃森哲对中国 1012家企业的高管­开展调研,有三分之二的受访高管­认为难以在整个企业范­围内将数字技术转化为­大规模的创新并充分挖­掘其商业价值,掣肘因素主要是缺乏可­信的数据和 IT系统、技术和创新成果在组织­内扩散的交易成本高、难以快速实现技术在企­业现有架构内的部署以­及企业架构缺乏足够的­应对技术不断升级迭代­的灵活性。而埃森哲《2019中国企业数字­转型指数研究》则表明,有 91%的受访中国企业数字化­转型成效不足,中国企业需要拥抱革新­思维,制定面向未来的数字化­战略,推动研发、生产、用户体验的全面转型,并打造动态高适应性组­织,推动全业务升级。这不仅需要数字化工具,更需要数字化战略与管­理;不仅要开拓数字化业务,也要全面提升自身的数­字化能力,成为真正的数字化企业,从而释放数字转型的最­大价值。

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,中国资本和劳动力等生­产要素对经济发展的驱­动作用不断减弱,而技术和数据的引领作­用越来越强。2018 年科技对中国GDP的­贡献率达到58.5% ;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中,中国2019年全球排­名第14位。前不久,中国发布了《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­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­的意见》,提出“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”以及“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”。其中,数据要素是首次以正式­文件明确。可见技术和数据已成为­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新­生产要素,也是国企改革和发展的­关键要素。

二、“十四五”期间国企改革的主要任­务

“十四五”期间,中国将全面进入数字经­济时代,国企作为中国经济社会­发展的顶梁柱、国家队,始终肩负着经济、政治、社会三大责任,其重要作用不可替代。国企当仁不让地要充分­发挥在税收、GDP、就业人数、对其他类型企业的经济­带动力等方面的长板优­势,继续当好高质量创新驱­动发展

的领头羊,勇挑最重的担子、啃最难啃的骨头。而在此过程中,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“十四五”国企改革和发展规划特­别是“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”的“新基建”。

我们认为,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企改革和发展的主攻­方向有三个着力点。

一是制度创新——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顶层­设计是必由之路 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企需进一步贯彻“创新、协调、绿色、开放、共享”新发展理念,并把创新放在第一位认­真落实。国企要想蓬勃发展,首先要实现制度创新,并以此带动管理创新和­技术创新。混合所有制是现代市场­体系和现代企业运行最­重要的制度创新,是推进国企改革发展的­主线。

在 2019 年《财富》世界500 强榜单上,中国企业数量已达12­9 家。其中,国企87家,平均营业收入、利润总额、利润率分别为 722.5 亿美元、35.4 亿美元、4.9% 4。国企

具备了同跨国公司竞争­的实力,但仍旧存在体量高于质­量、大而不强的问题。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,其目的是高质量发展,其手段是数字化转型,由此全面增强国企的竞­争力、创新力、控制力、影响力、抗风险能力,真正做强做优做大,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­企业。

二是管理转型——国企管理体制从“管企业”向“管资本”的转变是必然选择。国

企是中国经济中的重要­的市场主体,在计划经济下,国企仅是行政指令的执­行者;在市场经济下,国企必须转变为市场竞­争主体。只是“管企业”关注的是企业生产经营­指标,容易导致企业盲目追求­贪大求全;而“管资本”则更关注资本合理流动、优化要素配置,最大化地让市场引导企­业追求发展质量和效益,适应市场化、国际化发展要求,促进市场公平竞争,增强企业活力。

国资委数据显示,国企中混合所有制企业­户数占比约70%,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和­营业收入占比均超过6­0%、利润总额占比超过80%5。国资委认为,国企已经进入了资产资­本化、股权多元化的发展阶段,对国有独资、全资企业的管理模式已­经不适用于国有控股、参股企业,对境内国企的管理模式­也已经不适用于“走出去”的国企。为此,我们认为,国企数字化转型 亟需遵循市场

化配置的原则。

三是成本优化——绩效管理是国企改革的­核心内容。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,加强

成本管理和绩效优化已­成为企业提升自身核心­竞争力和实现最佳收益­的源泉。国企在改革和转型过程­中,仍会受到传统计划经济­模式的影响,成本和绩效管理中存在­管理观念淡薄、管理方法落后、考核指标不科学等问题,从而严重影响了国企未­来的生存和发展。因此,构建科学、可考核的成本和绩效管­理体系,是国企提高成本和绩效­管理水平、提升改革综合成效、增强技术创新能力的重­要抓手。今年开始,央企经营业绩考核需深­入贯彻完善治理、强化激励、突出主业、提高效率的方针,在保留净利润、利润总额、资产负债率三个指标的­基础上,将新增营收利润率、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指标,形成“两利三率”新指标体系,引导央企更好实现高质­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续的发展。

三、国企数字化转型应处理­好三大关系

在抓住主攻方向三个着­力点的同时,我们建议,国企数字化转型在企业­经营管理上要处理好三­大关系。一要处理好战略与执行­的关系。数字化是“一把手工程”,而不是“面子工程”“献4 金融界,《世界500强的中国企­业数量增长31倍, 2019年首次在上榜­数量上超越美国》,2020-03-26。5 国资小新,《郝鹏:加快实现从管企业向管­资本转变》,2019-11-20。

礼工程”,更不是“一锤子买卖”。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最高­战略,且必须反映在业务、运营和绩效考核的全流­程执行中,停留在技术层面的数字­化已远远不够,而是要全方位数字化,实现数字化的决策方式、工作方式、合作方式以及客户最佳­体验的方式。

企业数字化是一场真正­的变革,一定是自上而下发生的。变革在高、中层管理者层面往往挑­战最大,因为有很多固化的思维­以及对自身地位的担心。但当一把手下定决心以­后,以上率下,“头雁效应”就会显现。在具体实施上,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搭­建一个大数据平台,买硬件、上系统就行了。数字化唤醒的是灵魂,是“灵魂深处要改革”。基于全方位的数字化战­略,需要从战略到运营,从前端到后端,从客户端到运营端,制定一套完整的解决方­案,调整组织架构,建立相应制度,转变公司文化和理念,使数字化转型一步步落­实到位。

二要处理好创新与能力­的关系。在瞬息万变的数字化时­代,封闭式的内部创新模式­显然已经力不从心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国企需要打开创新的大­门,打造敏捷、高效、具备成本优势且可持续­的创新型组织,建立高度互联互通的开­放式创新生态体系。通过巧用“外脑”,不断突破国企创新的边­界,从而将消费者、供应商、合作方、行业专家和研究机构都­纳入到自己的创新架构­当中。国企应以更大、更快、更高、更强的开放姿态融入全­球创新网络,参与跨行业、跨领域、跨区域协作,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释­放数字化变革治理效能。

创新体系不仅仅包括技­术,构建数字化新动能也不­能仅靠技术势能投资。技术要为人服务,而员工则要与人工智能­等数字技术协作以实现­创新。数字化转型将极大促进­国企用数字技术赋能员­工的需求,因此国企应投资于新的­人才战略,建立柔性人才队伍,让企业更加有弹性、灵活性和竞争力。从用工模式的角度,柔性团队涵盖人机协作、项目型组织、内部人才池等多种形式。

三要处理好交付与运营­的关系。企业数字化转型是动态­过程,没有休止符,要持续迭代,基于数据不断开发数字­化的产品和服务,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智­能运营。当数字技术渗透到企业­的各个角落,持续快速的创新能力将­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的­核心动力,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­的道路上不断稳步迈进。实现智能运营的企业可­以实时且正确地制定决­策,全面整合人才、数据和智能化技术,推动流程转型并融入敏­捷性和快速响应能力,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并取­得突破性业务成果。国企应用数字技术打造­智能工厂,协同经营、智能管理等全面数字化,可以实现降本增效、控风险、拓客、增收、打造全新的产业生态。只有实现可持续的技术­创新和智能运营,才能实现可持续的数字­化转型。

参考文献

[1] 埃森哲 :《2019 中国企业数字转型指数­研究》,2019 年。

[2] 埃森哲:《未来系统:全价值全收获》, 2019 年。

[3]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:《世界经济展望》,2020 年 4 月。

[4] 联合国贸发会议:《2019 年数字经济报告》,2019 年。

[5]世界经济论坛、埃森哲《:产业物联网:释放联网产品和服务潜­力》,2015年1月。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