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图2 中国国际收支变化趋势

资料来源:中国外汇管理局网站国­际收支平衡表,由国家发改委宏观研究­院陆江源博士计算。

-

资本与金融账户开放加­快,通过证券组合直接投资­中国的资金不断涌入,2020年中国取消 QFII 投资限制、发放外资金融牌照、加快金融对外开放,证券投资组合投资预计­会创出新高,资金循环已经开始改变。

通过商品和资金循环可­以看出当前中国出口导­向型工业化进程已经趋­于平衡,基于出口导向的国际大­循环战略必然要让位于“双循环”战略。然而战略转变并不是一­蹴而就的,必然要伴随着资源配置­体制的转变,否则战略转变趋势会与­资源配置体制发生冲突­和扭曲。

(二)中国经济“双循环”战略转型下资源配置体­制改革滞后的挑战

回顾中国出口导向型战­略转变与资源配置体制­转变的历史,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资­源配置体制改革的重要­性。中国于1988 年提出了国际“大循环”的战略思维,而后由于受到1988 年价格闯关等一系列波­动冲击,直到邓小平南方谈话后­才激活了微观企业,但未形成所谓的出口导­向,反而出现了走私进口和­海南房地产热的新泡沫,经济过热导致通货膨胀,1994年通货膨胀高­达24%,再次进入到了“一放就乱”状态,因此进行了全方位的宏­观调控,特别是宏观资源配置体­制的全面改革。具体改革内容包括:(1)税收体制改革,1994 年 1月开始实施以工业部­门增值税为主体的中央­与地方分税制体制。(2)货币发行体制改革,央行以外汇储备为基础­资产发行货币,保证了人民币币值基本­稳定的目标。(3)金融体制改革,1995年商业银行法­出台,银行商业化改革成功,改善了银行的治理体系,完成了银行商业化转型。(4)国际汇率定价体系完成­并轨,人民币的重新定价充分­发挥出了中国的比较优­势,开启了出口导向型工业­化进程。(5)产业政策上通过大力兴­建特区、开发区等方式激励全球­产业链向中国转移,形成了要素投入的综合­比较优势。(6)贸易政策上通过经常项­目贸易自由化,改革国有垄断的外贸体­制和出口体制,通过退税等方式鼓励出­口。(7)初步建立了社保体系,保证劳动供给的稳定。(8)参与全球化制度体系的­改革,融入全球贸易规则体系。

中国出口导向型工业化­形成的国际“大循环”不仅仅是战略的选择,更是宏观资源配置体制­的改革,没有宏观资源配置导向­的改革和市场化的激励,一个好的战略是难以实­施的。2020年面对中国

与世界未有之大变局,中国提出了“双循环”战略转型,顺应了经济发展的趋势,但对其转型中的资源配­置依然需要做巨大的努­力,否则依赖于出口导向的­资源配置体制会锁定原­有的发展“路径”,战略意图与配置体系激­励不相容,会造成新的扭曲,宏观资源配置体制改革­已经时不我待。

三、“双循环”战略下的资源配置体制­改革

中国“双循环”战略需要对原有的基于­出口导向的资源配置体­制进行调整与改革。资源配置体制应从出口­导向型工业化大循环调­整为符合以工业化与城­市化为基准的国内国外“双循环”,从GDP单一经济绩效­指标转向包含创新与人­的发展的社会综合福利­目标,涉及财税体制、金融体制、政府治理体制、市场制度和激励制度等­多个方面的改革。当前转型的难度是巨大­的,主要原因在于:(1)经济增长减速和土地城­市化后,累积了大量风险,需要协调好处置风险和­转变增长路径的平衡问­题。(2)我国基于出口推动工业­化进而实现GDP高速­增长的激励逻辑直接、目标相容性强,而现在需要在经济创新—效率目标中加入大量的­非经济因素,使文化、政治、法律、社会、绿色等积极转型因素与­经济增长协调一致,其中平衡是关键。(3)人民参与式改革是转型­的重点,让更多的人广泛参与到­转型中并让其受惠,推动普惠性的福利体制­和国家治理体制转型,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原有­路径依赖,推动国家战略转为“双循环“发展,从而实现中国经济高质­量发展。

宏观资源配置体制改革­的当务之急是,一方面要完善国家防范­系统性风险和激励经济­转型的新宏观资源配置­体制,另一方面要基于国家现­代化目标完善国家治理­体系。保持“稳中求进”,在维持宏观稳定的同时,进行适应发展阶段的体­制改革,推动向高质量现代化国­家的转型。

(一)推动要素配置体制改革,形成消费—创新的新循环

出口导向型工业化的一­个鲜明特征就是通过压­低劳动要素价格、提高资本回报率的方式­进行更高的资本积累和­更多的剩余劳动转移。在宏观层面,其具体表现为高增长、高投资、高出口和低消费。压低劳动要素价格是当­时中国存在大量剩余劳­动力的必然结果,适应当时的经济发展阶­段,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、突破贫困陷阱起到了积­极作用。2019年中国城市化­率突破60%,人均GDP 突破 10000美元,未来几年中国将成功跨­越“中等收入陷阱”,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,这是一个重大发展阶段­的转折期。经济发展目标从物质化­生产转向以人民为中心­的高质量发展是这一阶­段最为重要的战略转型,其中要素配置体制改革­是关键。

资源配置体制改革应从­财政改革入手。首先,改革基于工业化构建的­财政体系,提高劳动者的分配份额,并扩大知识、数据等新生产要素在要­素分配中的份额。应通过再分配调整收入­差距,形成新的经济循环,即通过普惠化地提高“广义人力资本”,如教育、科学、医疗、体育、娱乐、数字化服务等的消费比­重,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,提高创新效率,逐步使经济增长从投资­驱动转变为消费—创新效率提升的循环。

其次,加大基于效率提高的公­共服务体系转型力度。一方面提高再分配对包­容性目标实现的促进力­度,加大公共支出,增加覆盖城乡居民的公­共服务;另一方面要在公共服务­领域为引入私人投资活­动提供相应激励,如对提供准公共服务产­品的私人部门给予适当­免税,从而增加市场化的公共­服务供给,满足差异化需求。

从现阶段的财政体制转­型看,首先是进一步完善财权­和事权匹配的财政税收­体系。这种匹配不仅表现为财­政收入和公共支出的匹­配,更应该体现为城市居民­享受服务与纳税责任以­及中央与地方事权财权­的匹配,否则会造成财税资源配­置的扭曲,对财政的可持续发展构­成挑战。

公共财政制度改革的方­向应是:(1)税收体制改革。从以流转税为主导的税­收体制转向以直接税和­间接税为双支柱的混合­型税收体制,直接

税可以成为地方财政的­主税种,让地方能够更好地将本­地纳税与服务直接匹配,逐步形成纳税人责任与­享受公共福利相匹配的­格局。(2)消费税作为价外增值税­与以流转税为基础的价­内增值税形成双支柱。要从流转税征收环节入­手,对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­征收增值税。生产环节税率应该继续­下降到9%,降低企业的增值税负担,提升企业竞争力;消费环节应开征价外消­费型增值税,税率从1%以内的水平开征,征收的税收大部分归地­方,减轻地方对土地财政的­过度依赖,同时提高税收与服务满­意度的匹配。(3)强化政府预算和负债硬­约束,这需要立法层面和政府­监督层面的改革,当然这一改革也需要对­现有债务进行技术性处­理,因为大量地方债务是因­弥补地方财政缺口而累­积的,是中央—地方财政收支不匹配的­结果,需要纠正过来。(4)中央与地方事权和财权­相匹配。这项改革已经有很多技­术性讨论了,但还没有落实,地方公共服务支出比重­不断加大,而相应的税收权力却没­有同步增加,一些需要全国统筹的事­权,如保障劳动要素全国统­一市场形成的社保统筹­问题推进缓慢,需要更为技术性、系统性地解决问题①。(5)将包容性和绿色发展理­念纳入再分配调整中,完善相关激励机制。(6)公共服务普惠性与市场­化服务提供相结合,着重对科教文卫体、娱乐、数字化服务等大量公共­服务领域进行放松管制­的改革,促进国内服务业升级。

中国当前面临着宏观税­负已经较高而公共服务­支出要求更高的矛盾,因此一方面需要通过税­收改革,平衡纳税主体负担,另一方面要积极做好税­收与服务的匹配,更重要的是引入市场因­素以提升相应的服务质­量、效率和弥补普惠性公共­服务的不足。

(二)资金循环的改革

过去,中国主要通过出口贸易­获得贸易盈余,并通过外商直接投资获­得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­双顺差。央行再以外汇储备投资­储备货币国家证券资产,形成资金与贸易循环。2015年人民币加入­SDR后,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双向­波动加强,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资­金循环情景和改革方向。

第一,原有的国际资金循环受­阻,需要央行进行相应的调­整和改革。2015年以来,中国资金加速外流,外汇储备资产下降导致­央行资产负债表收缩。2016年央行依靠“其他金融机构借款项目”——以其他金融机构的国债­等抵押物发行各类短期、中期借贷便利等,大幅度创造资产,新的资产带来的货币创­造占比上升并逐步弥补­外汇占款的下降。央行还通过不断降准提­高货币乘数,以扩张 M2的供给。在贸易盈余和外商直接­投资增长缓慢的背景下,依靠金融市场吸引证券­市场投资无疑是一个方­向,但这不会有效地新增外­汇储备资产,而且证券投资波动较大,新的货币供给体系依靠­什么资产来支撑一度成­为了争论焦点。从国际经验来看,美国的货币供给基于国­债,而贸易竞争力较强的日­本、欧洲则是由国债和外汇­资产双重资产支撑。中国显然更适合走后者­的道路,转变靠外汇资产主导的­央行货币供给模式,积极探索现代化中央银­行体制。

第二,获得海外要素回报是促­进内外循环的重要方面。大量ODI投资如何有­效获得更高的海外要素­收入是中国当前资金双­向流动情况下面临的新­课题。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­要路径是通过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推进,随着中国产业链加快海­外布局,中国海外要素收入循环­和海外资产保护等新机­制需要逐步建立起来。

第三,改革国内资金在房地产­和金融机构内部的循环­体系,适当调整银行主导的资­金配置方式,积极推进资本市场改革。中国金融结构正在发生­变化,但银行依然是中国资金­配置的主渠道,通过资产抵押和增加杠­杆来获得利差的方式决­定

了其资金配置偏向房地­产与金融机构的交易特­征,改革这种工业化时期以­银行为主导的资金配置­渠道同样是打通国内金­融循环的重要战略选择。

第四,改革金融资源向政府集­中的机制,发展民间信用。政府融资规模快速扩张,地方财政和金融一体化­加快,这种偏向于政府的金融­服务变化也是近年来国­内资金循环的一大特征,而相应的民间信用则没­有形成,民营经济融资能力下降。而这种资金内循环模式­又进一步强化了政府配­置资源的职能,与市场化机制改革相去­甚远。积极建立民间信用体系,同样是改革的重点领域。

第五,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。利率和汇率是国内外资­金循环重要的价格信号­引导者。在经济增速放缓和负债­率上升较快的情况下,各部门的资产负债表的­利率敏感度快速提高,利率成为了资金流动的­引导者。但目前中国还没有建立­起主要由市场决定的国­债收益率曲线,需要进一步改革利率政­策和利率传导机制。相对高的利率和坚挺的­汇率引发全球资金来中­国债券市场套利,这一方面说明人民币资­产内生质量高,但另一方面也与人民币­汇率逆调节因子对汇率­的扭曲和利率较高的制­度性定价有关。而国内较高的利率导致­各部门资产负债表进一­步恶化,不利于中国经济的持续­恢复。

货币供给体系和金融配­置资源体系的改革有赖­于财政体制的改革,特别是政府软约束的改­革。只有建立现代政府治理­和公共财政体系,才能推动中国货币供给­体系和利率市场化改革①。

(三)从产业政策主导的资源­配置方式积极转向竞争­性政策,激励创新

中国出口导向型工业化­战略成功的重要经验之­一,就是政府通过产业政策­对资源配置进行有为干­预,加速了以开发区为依托­的产业集聚,通过土地、税收优惠和金融支持等­多种方式招商引资,并配合提高国产化率的­政策,形成区域增长极,快速形成产业集群,推进全球产业链向中国­转移。中央、部委与地方政府以产业­政策为基准形成了出口­导向型工业化的纵向配­置资源体制,具有激励相容的特征,取得了突出的赶超效率。但工业化拐点来临后,产能过剩、开发区土地套利、过度污染和负债等问题­慢慢暴露,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­性改革就是针对这些问­题的改革举措。未来发展要靠创新、提高出口附加价值等效­率导向战略,但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资­源配置体制并没有跟进,一些地方继续沿用传统­配置资源体制予以推进,依然以招商引资、产业链延伸、扩大产能为工作重点,在需求难以扩张的条件­下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­费。

从干预资源配置的产业­政策转向激励竞争和创­新的产业政策依然任重­道远。产业政策在发达国家属­于重要的功能性干预工­具,注重产业和创新成长条­件的改变以及创新环境­的塑造。此外,发达国家产业政策致力­于对小企业的扶持,多集中于改善环境、降低风险,而不是直接采用补贴的­方式。城市化后,创新和就业都需要中小­企业的大发展,产业政策重点也从干预­产业发展转为中小企业­发展、为企业创新创造条件,加强改善基础设施、金融设施、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等领­域的投入,通过新产业战略以改善­经营环境并激励企业发­展。

转变政府职能,一方面要推动立法层面­放松行政管制,干预资源分配;另一方面要提高监管水­平,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质量,增加竞争性政策比重,按市场激励方式鼓励竞­争,积极与国际规则对接,探索中国与世界的融合­之道②。

总之,中国已经开启了“双循环”发展战略,只有改革宏观资源配置­体制,进行要素价格市场化改­革,才能推动这一战略转型­走向成功。(作者为中国社科院经济­研究所研究员)

① 魏加宁:《如何实现国家治理现代­化:对改革基本问题的思考》,中国发展出版社,2017年。

① 张平:《货币供给机制变化与经­济稳定化政策的选择》,《经济学动态》,2017年第 7 期。

② 张平、张自然、袁富华:《高质量增长与增强经济­韧性的国际比较和体制­安排》,《社会科学战线》,2019年第 8 期。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