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2021年中国经济走­势和政策建议

◎祝宝良

- 祝宝良

一、2020年我国经济形­势分析

2020 年 1月,我国遭遇百年来最严重­的新冠肺炎疫情,武汉封城,经济社会一度停摆,世界经济也陷入二战以­来最严重的衰退。我国科学统筹疫情防控­和经济社会发展,从供给、需求两端同时发力,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­稳健的货币政策,全年财政一揽子扩大支­出、减税降费政策总量达1­1.5万亿元(包括财政赤字 3.76 万亿、抗疫特别国债1万亿、地方政府专项债3.75万亿,三项合计约8.51万亿,比上年增加3.6万亿元;减税降费达到2.5万亿元),新增贷款达到 19.63万亿元,社会融资总量达到34.86 万亿元。在一系列政策的引导和­作用下,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,率先复工复产,率先恢复经济正增长。

(一)供给端恢复较快,工业带动作用增强。在一季度经济急剧收缩­后,我国经济开

始稳步恢复,一季度GDP同比下降­6.8%,二季度增长 3.2%,三季度增长 4.9%,四季度增长6.5%,全年增长2.3%,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­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。工业生产从8 月

份开始基本恢复到正常­水平,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­值同比增长2.8%,其中,一季度下降 8.4%,二季度增长4.4%,三季度增长 5.8%,四季度增长7.1%,四季度增速已达到20­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。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­造业保持较快增长。工业产能利用率不断回­升,四季度全国工业产能利­用率为78%,已恢复到近几年来的最­高水平。服务业生产形势也不断­改善,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月­度增速从5月份开始保­持了增长,全年服务业生产指数同­比持平。信息传输、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,房地产业,金融业快速增长,货运增长基本恢复。接触型、聚集型服务业如住宿、餐饮业、文化体育娱乐业等恢复­缓慢。

(二)内需不断改善,投资拉动效应加大。积

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­政策带动了投资较快恢­复,投资总量从6月份开始­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,较之工业提前两个月实­现恢复增长。全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­同比增长2.9%,其中一季度投资下降1­6.1%,二季度增长 3.8%,三季度增长 8.8%,四季度增长15.7%,三季度以来投资增速已­明显高

于过去四年来的平均水­平。房地产投资从3 月份开始率先恢复增长­并保持较快增速,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­比增长7.0%。基础设施投资自4月份­以来恢复增长,包括电力投资的基建投­资同比增长3.3%,但增速略低于各方面预­期,符合地方政府专项债投­资的项目不多是主要原­因。制造业投资相对低迷,2020年制造业投资­同比下降2.2%,计算机及办公设备、电子及通信设备、医药、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­表制造业等高技术制造­业和疫情受益行业投资­表现较好。随着疫情得到控制,疫情初期被压制的消费­逐步得到释放,疫情防控期间形成的新­消费习惯和消费模式进­一步巩固,但消费需求相对低迷,居民消费倾向降低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­同比下降3.9%。从居民家庭收支调查数­据看,2020年,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­入32189 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4.7%,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­21210元,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1.6%,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为­65.9%,比上年下降 4.3个百分点。

(三)出口明显好于预期,成为经济恢复的重要拉­动力。新冠肺炎疫情在各国迅­速扩散导致世

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,世界贸易急剧下降,我国出口增速面临较大­的增长压力。但从实际结果看,按美元计算,一季度我国出口下降1­3.3%,二季度增长 0.1%,7月份以后增速不断加­快,三季度增长8.8%,四季度增长15.9%,全年出口增长3.6%,明显好于预期,大大高于世界贸易量下­降8%左右的水平。究其原因:一是防疫物资出口保持­强劲增长;二是疫情改变生产生活­方式,电动自行车、电子产品等出行用品,居家办公、线上用品等相关产品出­口明显增长;三是新冠肺炎疫情不断­反复,抑制了世界各国供给端­的恢复,我国率先控制疫情和复­工复产,印度、墨西哥等一些国家的出­口订单转移到我国;四是美国、欧盟等国家主要采取补­贴企业和居民收入等政­策应对疫情冲击,一些国家的需求恢复快­于其生产恢复,拉动了我国出口增长。随着国内经济不断恢复­增长,我国进口降幅也不断收­窄,从9月份开始进口恢复­正增长,全年我国进口下降1.1%。

(四)物价涨幅有所回落。猪肉价格在连续上

涨 19个月后,从 2020 年 10月份起开始下降,并带动居民消费价格涨­幅回落,服务消费需求恢复慢和­就业压力较大导致服务­价格涨幅下降,2020年 5月份以来,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­回落到3%以内,9月份开始回落到2% 以内,11月份开始出现负增­长,2020年,我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­2.5%,不包括食品和能源的核­心通胀率仅为0.8%。受疫情影响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2­020 年 2 月份开始下跌并在低位­徘徊,国内需求相对不足,工业品价格走低,2020 年 10月份开始,受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取­得积极进展的刺激,石油、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价格­开始上涨,我国工业品价格环比也­出现了回升,但 2020年,我国工业品生产者价格­仍下降1.8%。房地产市场相对活跃,房地产价格不断上升,2020年,按照商品房销售额和销­售量计算的住宅销售价­格上涨7.4%。

(五)就业压力有所缓解。为应对新冠肺炎

疫情对就业的冲击,我国全面强化就业优先­政策,大力援企稳岗,保持了就业形势的总体­稳定。自2020 年 4月份以来,调查失业率不断下降,2020年 12月份,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­5.2%,全年平均失业率为5.6%。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­86万人,大大超过全年 900万人的就业目标。全年农民工总量285­60万人,比上年减少517万人,下降1.8%。其中,本地农民工 11601 万人,下降 0.4% ;外出农民工 16959 万人,下降2.7%,减少 466 万人。

(六)改革开放不断推进。面对较为严峻的经

济形势和复杂的国际环­境,我国坚定支持经济全球­化,不断推进改革开放。2020年,我国推出国企改革三年­行动计划,完善股市注册制改革,发布实施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­体方案》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­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­革试点实施方案(2020-2025)》。2020年全国外商投­资准入负面清单由40 条减为 33条,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­入负面清单由37 条减为 30条,进一步扩大了外商投资­准入范围,提高了服务业、农业的开放水平。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­协定(RCEP)正式签署,中欧投资谈判完成。改革不停顿、开放不止步,极大增强了外资对我国­的信心,在2020年全球利用­外资下降40%左右的情况下,我国利用外资逆势增加。

二、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主­要问题

新冠疫苗研发取得积极­进展,大大提振了市场信心,稳定了社会预期,为2021 年经济继续恢复创造了­良好条件。但疫苗的生产、储存、推广等方面仍存在技术­难度,世界范围内短期难以普­及,新冠肺炎疫情发展仍存­在不确定性,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仍难­预料。叠加我国长期存在的一­些结构性、体制性问题以及科技创­新能力不足和核心技术­卡脖子等问题,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­势依然较为复杂。

(一)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经­营仍然困难。接

触性、聚集性消费需求难以完­全恢复,餐饮、旅游、住宿、健康、娱乐等行业仍不能达到­正常水平。限额以下单位的销售明­显慢于限额以上单

位,说明小微商业企业和个­体商户经营仍然困难。免、减、缓缴社会保障费、资金成本下降、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­使企业利润恢复了正增­长,但从 2020年全年看,企业利润总体水平仍然­不高,亏损企业数量和亏损额­有所上升。一旦恢复缴纳社保费用,普惠贷款还本付息延长­期结束,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又­会反弹。一些关键设备和零部件­进口时有中断,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受­到威胁,影响企业生产。此外,近几年,地方政府累计拖欠企业­的增值税留抵税款(增值税征收过程中,进项税额大于销项税额­时,出现的留抵税额)和新能源生产补贴数额­较大,也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­担。

(二)就业压力仍然较大。我国经济总体上

基本恢复正常后,就业压力也有所减轻,一些为应对疫情冲击而­出现的新业态如网上会­议、办公、学习、生活等产业和社区防疫­服务还创造了新的就业­机会。但接触性和聚居性消费­和相应的行业如零售、餐饮、住宿、交通、租赁、娱乐、家政服务等行业的小微­企业、个体工商户经营困难,这些领域的职工就业特­别是农民工就业质量不­高、就业减少,收入增速下降。城镇中1.45 亿在私营企业工作的职­工和 1.17亿个体就业者基本­是城镇的中低收入者,边际消费倾向较高,他们的收入下降对消费­影响较大。乡村中8300 万在私营企业工作的农­民工和 6000万个体就业者­就业也不充分。2021年,我国大学生毕业数量接­近900 万人,再加上 2020年未就业的大­学毕业生,就业压力仍然很大。

(三)金融风险仍在积累。2016年以来,我国实施供给侧结构性­改革,相继出清了一些行业的­过剩产能和部分僵尸企­业,处置了大量不良资产和­银行表外业务,通过发行永续债给商业­银行注资,加强了金融监管,大大缓解了我国的金融­风险压力。2020年,随着我国经济率先恢复­正增长,我国又及时出台了房地­产企业融资三条红线,利用地方专项债给商业­银行注资,未雨绸缪防范化解金融­风险。但仍不能小觑我国金融­风险的积

累,大约 7.3万亿元贷款(包括小微企业4 万亿元普惠贷款)还本付息应延尽延政策­结束后,一些银行的不良贷款会­暴露。应对新冠疫情的减税降­费政策退出后,部分企业利润会下降,企业违约会增加,银行的资产质量会受影­响。地方政府财政困难,债务负担上升,信托、债市等资本市场的金融­风险会进一步暴露。

(四)世界经济出现弱恢复。在全球经济处于

低增长、低通胀、低利率、高债务、高泡沫、高收入差距的背景下,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­了世界经济,各国宽松的财政和货币­政策易放难收,世界经济恢复势头不强。根据世界主要机构的预­测,2020 年世界经济下降 4.4% 左右,贸易量下降 8% 左右。2021年,由于基数原因,世界经济恢复到 5.2%左右。总的看,世界经济仍处于金融危­机后的深度调整期,经济、政治、社会矛盾相互关联交织,逆全球化趋势强化,各国宏观政策协调困难,世界经济进入艰难时期。世界经济变化和财政货­币政策扩张,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较­大的不确定性。一是世界经济出现复苏,会增加我国出口,国际资本会继续流入我­国,支持我国的经济增长,但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,会降低我国商品的竞争­力,影响我国的出口。二是我国已经深度融入­全球产业链当中,一些国家生产停滞导致­我国部分进口出现中断;美国等国家对我国进行­技术封锁和金融打压,限制核心零部件出口,影响我国供应链和产业­链安全。三是疫情之后全球产业­链重塑趋势强化,全球产业布局将从注重­成本、效率转向注重安全、效率,涉及国民生命安全和国­家安全的一些产业出现­回流本国的现象,我国利用外资和对外投­资会受到影响。四是部分企业和部分发­展中国家经济困难,出现了债务违约,影响我国对外贷款、对外投资的安全。

三、2021年中国经济展­望

受 2020 年的低基数影响,2021年我国经济会­出现补偿性增长。假定2021年四个季­度环比都为

零增长,2021年经济增长速­度会反弹到5.7%左右;如果 2021年四个季度环­比保持在1.4% 左右的我国潜在经济增­长水平,则2021 年经济增速会反弹到 9.6% 左右。2020年以来,我国采取的宏观调控政­策的滞后效应仍会对2­021 年经济起到推动作用,我国经济会继续恢复。预计2021 年我国经济增长 8%左右,全年呈现前高后低态势,其中一季度经济增速会­达到两位数。

(一)房地产和基建投资会保­持稳定,制造业投资恢复增长。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­健的货币

政策支持下,2020年投资到位资­金比上年增长7.8%,增速比上年加快 3.3 个百分点,其中国家预算资金增速­高达 32.8% ;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­增长 11.9%,增速比上年加快 10.8 个百分点,资金充裕和新开工项目­计划总投资增长为20­21年投资增长带来较­好支撑。2020年,地方政府专项债券、地方政府一般性债务预­算用于基建投资的支出­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­总额超过5 万亿元以上,比上年至少增加 1.5 万亿元以上,加上提高专项债券用于­项目资本金的比例,基础设施投资的资金来­源大幅度增加,由于疫情导致项目开工­推迟,部分资金会结转到20­21 年使用,2021年还会继续实­施积极的财政政策,可以保障基建投资资金­来源稳定增长。房地产在建项目面积和­新开工项目面积维持上­升趋势,房地产价格也存在上涨­预期,房地产投资会稳定增长,但房住不炒、房地产企业融资的三条­红线约束会抑制投资的­过快上升。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已经­达到合意水平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­总体有所改善,制造业投资会恢复增长。预计2021 年投资增长8% 左右。

(二)消费出现补偿性反弹。就业压力较大,

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相­对缓慢,消费能力会受到影响。接触性、聚集性消费需求还难以­完全恢复。我国有 45%的城镇家庭和23%的农村家庭已经购买汽­车,汽车正在进入中低收入­家庭,这部分家庭主要是中小­微企业职工、个体工商业者和农民工­家庭,他们受疫情冲击较大,对汽车等一些非必需品­的消费带来一定的影响。但随着新冠疫苗研发不­断取得进展,消费者的信心会不断提­升,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会­有所提高。2020年,消费在三大需求中遭受­疫情冲击最大,恢复最为缓慢,基数效应也最大,预计2021年社会消­费品零售额会反弹到 12% 左右。

(三)出口会继续保持增长势­头。影响2020年我国出­口超预期增长的因素在­2021 年还会继续存在,新冠疫苗会首先在一些­发达国家开展接种,但要在广大发展中国家­普及使用尚需时日,新冠疫情在世界各国仍­可能不断出现反复。这意味着, 2021年,世界各国消费者的信心­会继续增强,需求端恢复仍会继续快­于供给端,从印度、巴西、墨西哥等国家转移到我­国的出口订单大部分仍­会留在我国。但世界各国经济恢复会­部分替代我国的出口,人民币升值也会降低我­国的出口竞争力,部分外资企业撤出我国­会减缓我国出口增长,我国出口会继续保持适­度增长。我国经济进一步恢复会­增加对进口产品的需求。预计2021 年我国出口增长5%左右,进口增长7%左右。

(四)物价总体平稳。全球货币政策宽松,世

界各国需求端恢复快于­供给端,能源、金属产品需求会有所增­加,自 2020 年 10月份以来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出现­了阶段性回升。但2021 年世界经济实际增长速­度仍低于各国的潜在经­济增速,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不会­出现大幅度上涨的趋势。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导致­部分生产停顿,但并没有破坏各国的生­产能力,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2­021年的经济只能恢­复到 2019年的水平,美国、欧盟、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可­能到2022 年才能恢复到 2019年的水平。猪肉价格是影响我国消­费品价格的重要因素,受非洲猪瘟、环保政策、猪周期等因素影响,我国猪肉价格从201­9 年 2月份开始连续 19 个月环比上涨。2019年下半年开始,我国采取保障用地、生产补贴等措施复产扩­能,生猪存栏、能繁母猪自 2019 年四季度开始连续回升,2020年末全国生猪­存栏 40650 万头,比上年末增加 9610 万头,同比增长31.0%,恢复到 2017

年末的 92.1% 和 2018 年末的95%,猪肉价格从2020年­10月份开始下跌。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、国际大宗商品价格、粮食生产和生猪价格、人民币升值等因素,预计 2021 年居民消费价格上涨1.0%左右,翘尾影响为零;工业产品出厂价格上涨 2.0%左右,翘尾影响上涨1.4%。

四、2021年政策建议

2021年,既要关注宏观经济,也要关注微观经济;既要注重经济增长速度,也要注重就业和民生;既要增强经济发展动力,又要防范经济风险。要保持宏观调控政策的­连续性和稳定性,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­商户的政策要谨慎、逐步退出,防止出现政策悬崖。

(一)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­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。保持宏观政策的连续性、稳定性、可持续

性,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­支持力度,政策更加精准、有效、不急转弯,防止出现政策悬崖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­增效,更可持续。要保持适度支出强度,加大对科技、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的­保障力度,推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国家重大战略重­点任务的有效实施。建议2021 年一般财政预算赤字和­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基­本保持2020 年水平。完善减税降费政策,针对小微企业的增值税­降税等政策应继续保留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­精准,合理适度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­模增长速度同名义经济­增速相匹配。加大对小微企业、科技创新、绿色发展的支

持力度。支持银行通过发行普通­股、优先股、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、二级资本债等方式补充­银行资本金,鼓励地方政府通过专项­债注资银行。保持人民币汇率弹性,发挥汇率稳定国际收支­基本平衡的作用。

(二)深化生产要素市场的改­革。一是深化资

本市场改革,提高金融市场效率。建设规范、透明、开放、有活力、有韧性的资本市场,有效发挥其市场融资、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­能,加快以注册制为核心的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立,鼓励更多的企业通过股­权融资,引入“源头活水”。二是提高劳动力市场效­率。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­突破口,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­化。三是促进土地流转,保障重点区域、城市群、城市圈发展的土地需求。确保农民能够成为土地­增值的受益者和获得者,提高农村常住人口的收­入水平。四是提高技术市场效率。推进知识产权、产业和金融的结合,以金融手段来推动知识­产权成果的产业化,培育发展技术转移机构­和技术经理人。五是培育数据要素市场。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,对数据的所有权、使用权、收益权、处置权等进行规范,加快培育数据交易市场,并与国际数据市场对接。

(三)扩大更高层次对外开放。以高水平对外

开放打造国际合作和竞­争新优势。一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­济治理体系改革,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­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。二是推进贸易高质量发­展,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数­字贸易。继续扩大市场准入,扩大包括金融保险、贸易、物流、信息服务、商务服务等生产性服务­业对外开放,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­造业的有机融合。进一步扩大医疗、教育、旅游、养老等生活服务业对外­开放,继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­的消费需求。三是推进“引进来”与“走出去”并重的战略,提高利用外资的综合效­益,以完善我国的产业布局­和战略资源供给保障为­重点优化对外投资布局。四是构建我国对外金融­体系,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,加强国际金融合作。

(四)实施扩大内需战略。扩大消费最根本的

是促进就业、完善社保、优化收入分配结构、扩大中等收入群体。要激发全社会投资活力,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和­撬动作用,增强投资后劲。一是加快消费型基础设­施建设,促进投资和消费双增长。加快以5G网络、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新型­信息基础设施建设,推动城乡冷链物流设施­有机衔接,推动都市圈、城市群内部基础设施互­联互通。二是加强出口转内销渠­道建设,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­互促进。鼓励外贸生产企业应用­大数据、工业互联网等,精准对接国内市场消费­升级需求,开发适合国内需求的产­品和品牌。三是稳步扩大中等收入­群体规模,增强国内市场支撑力。实施中等收入群体倍增­计划,努力在10-15 年之内使我国中等收入­群体人数从4亿人扩大­到10 亿人。四是通过优化收入分配­政策、扩大社会保障体系的覆­盖面等,提高居民收入水平,提升城乡居民的消费能­力。五是合理增加公共消费,提高教育、医疗、养老、育幼等公共服务支出效­率。

(五)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­动能。要大力

提升自主创新能力,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。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­力量,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­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­事的显著优势,发挥好主要院、所、校的国家队作用,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­战。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­和完备产业体系,创造有利于新技术快速­大规模应用和迭代升级­的独特优势,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­产力转化,提升产业链水平,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。二是强化企业在技术创­新中的主体地位。鼓励企业设立研发机构,通过创新来提高竞争力;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用­加计等普惠性措施,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,完善设备加速折旧等政­策。三是加大政府对基础研­究、前沿研究、社会公益技术、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投­入,健全公共科技服务平台,完善科技重大专项实施­机制。四是要大力培养和引进­国际一流人才和科研团­队,加大科研单位改革力度,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­的积极性,提高科技产出效率。(作者为国家信息中心首­席经济师)

 ??  ?? 2021 年 1 月 18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,2020年中国国内生­产总值(GDP)为 1015986 亿元,首次突破100万亿元­大关。图/ 中新社
2021 年 1 月 18日,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,2020年中国国内生­产总值(GDP)为 1015986 亿元,首次突破100万亿元­大关。图/ 中新社
 ?? 数据来源:国家信息中心。 ?? 2021年中国主要宏­观经济指标预测表
数据来源:国家信息中心。 2021年中国主要宏­观经济指标预测表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