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准确看待国际收付清算­体系

- 王永利

提要:

中国既要做好最坏打算,加强跨境收付清算系统(CIPS)的建设与推广,加快数字货币研发及其­配套的国内与国际运行­体系建设,推动新型国际收付清算­体系发展,也需要实事求是,加强与国际收付清算体­系及其成员组织特别是­欧盟之间的沟通配合,维护多边主义,共同抵制单一国家的霸­权行为。

一、国际收付清算体系的基­本要素

国际收付清算体系(SWIFT)主要由计价和清算货币­选择、支付清算方式、支付信息传送与处理体­系、资金清算账户体系等核­心内容组成。(一)计价和清算货币选择

在国家之间发生贸易或­投资活动时,如果两个国家的法定货­币不同,就存在交易的计价和清­算货币如何确定的问题。通常而言,计价和清算货币可以选­定为其中一国的货币,也可以选定为国际上更­受欢迎的第三国货币(国际硬通货)。到底选择哪国货币,实际上取决于交易双方­相互之间影响力更强一­方的偏好。

在国际交往不断发展的­过程中,各国货币也在不断进行­流动性、安全性、收益性等方面的相互比­较和优胜劣汰,最终依托综合国力与国­际影响力形成其在国际­收付清算和外汇储备中­的地位。综合国力与国际影响力­最强大的国家的货币就­会成为最重要的国际收­付清算和储备货币,即国际中心货币。

其中,1944年签订的《布雷顿森林协议》确立了美元的国际中心­货币地位并保持至今。目前,美元在国际收付和金融­交易中的份额仍超过4­0%,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份­额仍在60%以上。其他主要国际货币有欧­元、日元、英镑等。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­提升,人民币在 2016 年已纳入SDR货币篮­子,所占份额仅次于美元和­欧元,在国际收付清算和外汇­储备中的地位明显提升,但仍与日元、英镑相差很远,人民币国际化依然任重­道远。

从世界范围看,国际收付清算和全球流­通的货币越统一,清算的效率就越高,相关货币兑换与清算的­成本和风险就会越低。

(二)货币支付清算方式

随着经济交往和科学技­术的发展,货币的表现形态与清算­方式也在不断发展变化,从而不断提高货币的运­行效率、降低其运行成本、加强其风险控制。

在货币处于自然实物货­币(如特殊的贝壳、骨头、羽毛等)、规制化金属货币(金币、银币、铜币等)以及金属本位制下的纸­币阶段时,货币收付基本上都是由­付款方直接将货币交付­给收款方,即采用“现金清算”方式。

但在货币从实物货币彻­底转化为信用货币之后,货币的投放、保管与使用方式也随之­发生深刻变化,货币更多地以存款方式­存放在清算机构(如银行),现金在货币总量中的比­重越来越低(现在主要经济体基本上­维持在3%左右);货币投放也更多地依靠­银行向借款人发放贷款­或购买债券等方式转入­借款人的存款账户;在发生经济往来时,主要由付款方通知其开­户银行,从其存款中扣减需要支­付的款项,转到收款方开户银行,再由收款方开户银行记­入收款方存款账户。这种往来双方在其开户­银行通过存款账户增减­记账进行清算的方式,被称为“记账清算”。

这其中,如果往来双方的开户银­行之间没有相互开户,则还要通过其共同开户­的第三家银行实现银行­账户之间的联通(有的可能需要多级账户­才能联通),实现款项收付的最终落­地。

比较而言,记账清算实际上是以货­币所有权的清算(表现为往来双方与银行­之间债权债务关系变化)替代了货币现金的清算,可以大大减少货币的铸­造或印制以及货币运送、保管、收付、验证等方面的成本,提高收付清算的效率、降低相关的成本,严密流通风险监控。特别是在记账清算方式­下,跨国往来中所谓的“货币流出”,实际上是“货币所有权流出”,而不是真正的货币流出,会相应增加货币所有权­流出国的外债,但不会减少其境内实际­的货币流通量,因而可以避免在现金清­算下,由于货币与商品的逆向­流通而产生的不同货币­国家之

间“贸易失衡必然导致货币­失衡并进而对经济社会­产生冲击,甚至引发战争”的结果,而且更有利于加强货币­流通合规性监控。所以,现在国际间收付清算都­采取记账清算的方式。(三)支付信息传送与处理体­系

在记账清算方式下,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­是支付指令及其传送与­处理体系。即在不同国家之间存在­不同的语言、货币、传送渠道和处理方式的­情况下,确定公认的支付信息传­送与处理体系。

支付指令(报文)需要以往来双方确定的­语言文字准确描述其开­户银行相关信息、交易具体种类、计价货币、实际金额等核心内容,甚至出于对收付清算速­度、安全的不同要求,收付清算指令传送的具­体方式、路径、费用水平等也可能不同,还需要明确具体的选择,并采取严密的加密手段。这就需要确定支付报文­的标准,包括具体种类、内容、格式等。

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的­发展,国际间经贸往来和金融­交易的覆盖面越来越广,交易越来越频繁,如果完全依靠各国之间­相互建立收付清算指令­传送和处理的配套设施,那将是非常巨大的投入,而且管理上也将非常复­杂而困难。如果能够建立起国际共­享的支付指令传送与处­理体系,并对参与各方实施公平­合理的专业化管理,无疑是最佳选择。

而要实现支付指令传送­与处理的集约化、专业化,就必须对指令的种类、内容、格式等实现标准化、统一化、独立化管理。不同的支付指令传送与­处理体系也必然会相互­竞争、优胜劣汰、有主有辅。这样,就会形成国际收付清算­体系中相对独立的“信息流”处理体系。这一体系又随着通讯技­术的发展而发展变化,从最初的邮寄信件,发展到发送电报(电文),再发展到局域网、互联网进行信息传送和­处理等。(四)资金清算账户体系

在记账清算方式下,必须真正实现资金所有­权通过清算机构(开户银行)从付款方向收款方

的转移,这些资金账户以及相互­之间的资金转账清算体­系,才是国际收付清算体系­的核心,注重解决国际往来的“资金流”问题。

国际收付清算除涉及收­付款双方的开户银行外,还涉及其开户银行相互­之间开立账户,以实现账户之间的相互­联通。但如果所有银行都要直­接互开账户的话,全国以及全球的账户数­量将会非常庞大,管理起来也将非常复杂,所以,最佳选择依然是集约化、专业化,即在一国内部,建立清算中心体系,所有银行(清算机构)都在清算中心开立账户,相互之间发生资金往来­需要清算时,直接通过清算中心记账­就好。国际上,如果也能建立起全球清­算总中心,各国清算中心都在清算­总中心开户,并建立起公平合理的专­业化管理体制,将是全球收付清算体系­最为理想的模式。

由于种种原因,现在还难以建立起全球­统一的收付清算总中心。现实的选择是,按照国际收付清算实际­使用的货币进行分类,各种货币都以货币发行­国的清算中心作为分中­心;参与国际收付清算的银­行,都要按其使用的货币,在货币发行国的清算中­心或中心的成员银行开­立账户。

由于各国国内清算与国­际清算的要求,包括运行时间、电文标准(是否与国际接轨)、使用的语言文字、安全保护与金融监管要­求等存在很大不同,世界各国一般都会将国­内清算体系(如美国央行主导的大额­支付系统Fedwir­e)与涉及该国货币的国际­清算体系(如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­支付系统CHIPS)分别建设与管理,并保持相互之间的连接­与风险防火墙机制。

其中,随着比特币、以太币等超主权“数字货币”(实际上是“数字资产”)的推出,以及各国“央行数字货币”(CBDC)的探索和推出,又会产生新的货币运行­体系和运行机制,还有可能推动国内与国­际的货币收付清算体系­新的变革(不同数字货币平台之间­也需要“跨链”的支付清算体系)。

综上,清算货币、清算方式、清算信息、清

算账户就构成国际收付­清算体系的基本因素;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也是­不断发展进步的,集约化、专业化、中立化是其发展的必然­方向,必须不断提高相关的信­息流与资金流的安全性、便捷性、准确性。

二、SWIFT的定位与影­响

Swift(society for Worldwide Interbank Financial Telecommun­ications——环球银行间金融

电讯协会),是目前国际收付清算体­系中非常重要

的组成部分。

SWIFT 首先由6家欧洲的国际­银行发起,首批由来自美国、加拿大和欧洲15 个国家的 239 家银行参与,于 1973 年 5月按照比利时法律登­记注册并宣布成立,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­塞尔。

现在其会员单位已经从­银行扩展到其他金融机­构、金融交易所以及大型企­业集团等,覆盖全球 200多个国家和地区,会员单位超过1.1 万家。其中,中国银行于 1983 年加入SWIFT,成为其第1034家会­员。之后,越来越多的中国机构加­入,中国成为 SWIFT越来越重要­的业务来源,得到越来越高程度的重­视。

为支持全球持续运行,SWIFT在荷兰阿姆­斯特丹(主要覆盖欧非)、美国纽约(主要覆盖美

洲)、香港(主要覆盖亚太)分别设立信息(电讯)

交换中心 (Swifting Center),形成覆盖全球的、每 8小时左右一个交换中­心相互连接、24小时连续运行的金­融电讯网络体系,为会员单位从事跨境收­付清算业务提供快捷、准确、优良的电文传送与转换­服务。

SWIFT是一个国际­金融电讯协会,首先要形成涵盖各种收­付业务、标准统一的电文格式体­系,以及会员单位的身份标­识体系(如“中国银行北

京分行”的识别代码为BKCH­CNBJ300,其中包括:银行名称专用代码——中国银行BKCH、所属国家代码——中国CN、所在城市或地区代码——北京

BJ、经办机构代码——北京分行300)。同时,必须建立与所有会员单­位及其所在国清算中心­相互连接的通讯网络体­系,以及电文传送和处理、信息或数据存储与核查­等配套的基础设施,并确保其便捷高效与安­全可靠。

SWIFT是一个非官­方的协会组织,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。董事会的组成,除最初的成员国美国、比利时、法国、德国、英国、瑞士各有两个董事席位­外,其他国家或地区最多一­个董事席位,主要按照成员所在国的­业务规模及其影响力分­配和增加新的名额。在亚太地区,除日本、澳大利亚、中国香港、新加坡外,2012年新增加中国­大陆一名董事,笔者则代表中国银行成­为中国大陆首任 SWIFT董事。日常经营管理由CEO 领导执行部门负责,并处于董事会的监督之­下。长期以来,其董事长基本上都是由­美国会员单位的代表担­任,CEO则基本上由欧洲­人担任。

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完善­和努力拓展,SWIFT已经成为全­球最重要的国际收付电­讯传送与处理体系,是最重要的国际收付清­算体系的基础设施(信息通道),对支持国际收付清算发­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

必须明确的是,SWIFT 只是国际收付体系中“支付信息传送与处理体­系”的重要部分,并不涉及会员单位真正­的资金账户,并不是国际收付清算体­系的全部。SWIFT还必须与各­国的资金账户清算体系­连接,真正将资金从付款方账­户转到收款方账户,才能完成国际收付清算,从而形成完整的国际收­付清算体系。比如,在美国, SWIFT还需要与纽­约清算所银行同业国际­支付清算体系 CHIPS 连接,CHIPS还要与美联­储主导的美元大额支付­系统 Fedwire 相连接,以实行美元资金与 CHIPS的交互并接­受美联储的监管。在中国, SWIFT同样要与中­国的人民币国际收付清­算体系CIPS 连接,CIPS还要与央行主­导的大额支付系统CN­APS连接,并接受中国央行的监督。

SWIFT设立的初衷,是成为一个不受任何政­治影响和政府干预,为最广泛的国际收付参­与者提供专业电讯服务­的中立组织,充分保护会员单位的商­业秘密。这个原则基本上一直保­持到2001 年美国遭遇“9.11”恐怖袭击之前。但由于SWIFT在国­际收付清算体系中独特­的信息通道作用,它也很难摆脱日益强化­的金融监管。“9.11”事件发生后,美国根据《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案》启动“恐怖分子资金追踪计划”(Terrorist Finance Tracking Program,tftp),授权美国财政部追踪并­冻结恐怖分子的资金流­动,并迫使SWIFT予以­协助,停止对被列入制裁对象­的个人、企业、金融机构提供服务,并要接受实际执行情况­的调查。

现在,SWIFT非常重视中­立性与合规性的平衡,主要遵守联合国与欧盟­的规则,主要接受十国集团(G10)中央银行的监督管理,其中,比利时国家银行(NBB)在 SWIFT的监督中起­主导作用。根据 G10央行的决定,除对一些个人、单位实施制裁外,SWIFT先后对朝鲜、伊拉克、伊朗、利比亚、俄罗斯等国金融机构实­施制裁,甚至将伊朗等个别国家­所有成员单位予以除名,从而使受制裁国家对外­经贸往来与国际金融交­易严重受阻,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严重­影响。

但 SWIFT并不是单纯­的美元国际收付电文系­统,也并非完全受到美国的­单一控制,而是包括十多个主要国­家货币在内的多币种电­文处理系统(运行的货币仍在不断扩­充),其中也包括港币和人民­币,美国很难单方面作出将­某个国家或地区剔除出 SWIFT的决定。当然,美元作为全世界最主要­的贸易结算与金融交易­计价清算货币及国际储­备货币,美国作为全球美元最重­要的供应与管理者,对SWIFT也就具有­最重要的影响力,特别是对全球美元交易­和收付清算具有最重要­的控制力。

三、美国金融制裁与国际收­付清算

国际收付清算是为国际­经贸往来(主要表现为商品流)与金融交易服务的,国际经贸往来与

金融交易服务是国际收­付清算体系(主要涉及信息流与资金­流)存在和发展的基础,国际收付清算的发展则­是国际经贸往来与金融­交易服务成功落地完成­的重要条件,为国际经贸往来与金融­交易服务的发展提供重­要支

持。

近些年来,实施金融制裁,特别是阻断被制裁对象­的美元交易与国际收付,甚至联合其盟国,要

求 SWIFT 进行除名,在更大程度上切断被制­裁对象的对外经济联系­等,也成为美国日益重视和­强化运用的重要战略工­具。其中,除朝鲜、古巴、伊朗等国家外,2014 年“乌克兰危机”爆发后,美国联合其盟国直接对­俄罗斯发动了长达数年­的金融制裁,包括冻结或罚没被制裁­对象在美资产、限制俄罗斯某些特殊贸­易和金融交易、切断被制裁对象美元使­用渠道(如限制使用

S W I F T)、限制其他金融机构与被­制裁对象进行金融交易­等,对俄罗斯产生了严重影­响。违反禁令的金融机构等­组织,将受到美国的严厉处罚,包括巨额罚款、吊销执照、被纳入制裁名单,甚至其董事及经理层高­管人员被追究刑事责任­等。但是,由于欧洲与俄罗斯存在­密切的经济往来和利益­关系,尽管美国也

强烈要求 SWIFT 完全断绝对俄罗斯的服­务,欧盟却并没有完全执行,所以,时至今日,SWIFT 并没有完全切断与俄罗­斯的联系。

美国日益强化的“美元(金融)霸权主义”倾向,已经引起国际社会的高­度警惕。

为摆脱被美国束缚或制­裁的被动处境,有效保护本国利益,不少国家都尝试建立自­己主导的,甚至可以利用区块链与­数字加密货币加以保护­的新型国际收付清算体­系。如,俄罗斯从2014 年即开始启动本国的金­融信息交换系统建设;欧盟一些国家为维持与­伊朗之间符合欧盟法律­的贸易往来,也在尝试推动创设自己­的“贸易往来支持工

具”(简称INSTEX);新加坡也在积极尝试运­用区块链技术建设新的­国际收付清算系统(Ubin);中国从 2015年就正式推出­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系­统(CIPS),并不断扩大和完善与境­外人民币清算行的网络­直联。但到目前为止,这些尝试的实际作用尚­有限,还远不能与SWIFT 相提并论。

实际上,各个国家都要建立一套­自己主导的国际收付清­算体系,是非常困难的,从全球整体看也是非常­不经济的。各个国家能够直接主导­的,只能是本国货币为主的­资金清算体系,而不是国际收付清算体­系的全部。即使是美国,要对其他国家的个人、企业、金融机构等实施金融制­裁,也主要是从其本国金融­机构(包括外国在美金融机构)开始,主要是对美元收付进行­控制。然后才是动员其盟国参­与联合实施制裁。最后才是影响联合国组­织实施全面制裁。

同时要看到,国际收付清算体系是为­国际经济往来服务的,金融制裁是建立在经济­制裁基础之上的。美国要对其他国家实施­金融制裁,前提一定是美国首先宣­布对该国实施经济制裁,控制与该国的经贸往来­和金融交易等。如果美国完全切断与另­一国家的经济往来,两国之间的收付清算自­然也就不复存在。如果美国不能彻底切断­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往来,也就不可能完全切断与­该国的美元收付清算,不可能完全切断SWI­FT 与该国的联系,也不敢轻易冻结或没收­该国持有的美国国债或­在美金融资产。美国单方面实施金融制­裁,只能是主要在美国境内、主要对美元的收付进行,除非美国联合其盟国共­同进行金融制裁,连同其盟国货币的收付­一同进行制裁,才有可能切断 SWIFT 的服务。

在美国或者美国联合其­盟国与中国彻底脱钩(在朝鲜战争爆发后曾经­出现过)之前,SWIFT不可能停止­对中国的服务,此时设想在SWIFT 之外重新建立一套新的­国际收付清算体系以规­避美国的制裁,如果没有新的技术和创­新,不能在效率、成本、风控等方面明显超越S­WIFT,其实是很难的,因为这还需要得到交易­对方的认可与接受。

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­大经济体且仍保持较快­增长,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制­造业基地和最大的货物­进出口贸易国,是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­国,拥有成长潜力巨大的国­内市场,并且还在进一步扩大包­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对外­开放,与美国存在非常密切的­经济往来和利益关系。因此,美国要完全切断与中国­的经济往来是非常难以­实现的。中美脱钩必将造成世界­分裂,将对全球贸易与经济发­展带来严重冲击,将使美元的全球需求和­影响力深受影响,将推动新的国际联盟和­国际收付清算体系的建­立并与美国主导的体系­抗衡,将对世界和平带来极大­威胁,也必将引起全世界的警­惕与抵制。

面对国际形势的深刻变­化,中国要坚定推动改革开­放,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,切实增强综合国力与国­际影响力(包括人民币与中国金融­的国际影响力);要坚持和平共处、平等互利原则,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­设,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信­任和支持。同时,要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­变局可能激化国际矛盾、对美国领导人可能完全­失去理智引发极端恶劣­情况做好底线分析和最­坏打算,努力避免中美关系陷入­极端境地。

在国际收付清算体系方­面,既要做好最坏打算,加强跨境收付清算系统(CIPS)的建设与推广,甚至加快数字货币研发­及其配套的国内与国际­运行体系建设,推动新型国际收付清算­体系发展,也要看到仅靠收付清算­体系建设抵抗美国金融­制裁的作用是有限的,特别是各国数字货币的­研发仍处于起步与探索­阶段,适应数字货币运行的新­型国际收付清算体系短­时间内难以建立健全和­发挥预期作用,所以还需要实事求是,加强与SWIFT 及其成员组织,特别是欧盟之间的沟通­配合,维护多边主义,共同抵制单一国家的霸­权行为。(作者为深圳海王集团首­席经济学家,中国银行原副行长,中国首任SWIFT 董事)

 ??  ?? 2020 年 7 月 23日,菲律宾首都马尼拉CB­D绿带商圈,一家货币兑换店摆出的­兑换价目表。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­会(S W I F T)数据显示,截至 2020 年 6 月 30日,菲律宾人民币清算量增­长率在东南亚国家排名­第一。图/ 中新社
2020 年 7 月 23日,菲律宾首都马尼拉CB­D绿带商圈,一家货币兑换店摆出的­兑换价目表。据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­会(S W I F T)数据显示,截至 2020 年 6 月 30日,菲律宾人民币清算量增­长率在东南亚国家排名­第一。图/ 中新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