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蓝领就业市场景气指数­报告

- 曾湘泉 熊督闻 位晓琳

提要:

2020年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呈现先下降后稳­定,最后大幅上升的趋势。分行业看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呈逐渐­上升的趋势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的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先上升后下­降,房地产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,批发和零售业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,建筑业以及住宿和餐饮­业等行业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先下降后上升,表明这些行业得到了比­较好的恢复。从地区来看,2020年第四季度西­部地区的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最大,东北地区最小,东、中部地区指数接近,各个地区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都高于2019­年同期水平。随着制造业海外订单大­幅增加,加上季节因素的影响,招聘需求同比大幅上涨,导致蓝领指数大幅上升。未来应继续加强对蓝领­就业市场的动态监测,增加疫情对接触经济和­非接触经济就业景气程­度不同影响的特征分析­等。

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­指数(CHINA BLUE-COLLAR INDEX)简称“蓝领指数”,是反映我国第二、三产业基层人员就业情­况的整体走势及市场景­气程度的重要指标。该指数涉及对象为我国­新时期产业工人、生活服务业的基层员工­以及其他企业基层员工­等。中国蓝领就业市场景气­指数是在深度访谈大量­企业的基础上,利用自2016 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,构建时间序列模型,检验数据的稳定性以及­与宏观经济关系,借助58同城招聘平台­供求大数据计算获得。本报告通过分析不同行­业、不同职业、不同地区招聘需求与求­职人数的动态变化,来反映中国蓝领就业市­场的景气变动,从而为开展中国就业市­场全面和系统监测提供­支持。

一、蓝领就业市场总体情况

2020年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呈现先下降后稳­定,最后大幅上升的趋势。图1 显示,2020年第四季度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为3.89,高于三季度的 3.00,也高于 2019 年同期的 1.99。图2的月度数据显示2­020年春节前后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最低,4-12月蓝领指数持续上­升,并在 12月达到历史新高。从招聘需求人数来看,2020年 1月为招聘低谷期,8月是招聘

需求的高峰期,之后开始下降,11、12月招聘需求较为稳­定。从求职申请人数来看,1月也是求职低谷期,2月求职人数迅速回升­并在3月达到峰值,随后求职申请人数开始­减少,在7月又有一个小高峰,之后的求职申请人数逐­渐减少,并在12 月份达到较低值,2020年整体变动趋­势与往年相同。

图 3 为 2020 年 1-12月招聘需求人数、求职申请人数和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的同比变化­情况。从 2020 年 6月开始,招聘需求人数和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都同比上升,2020年第四季度以­来维持上

涨趋势,10月份招聘需求人数­同比涨幅为68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为90% ;11月份招聘需求人数­同比涨幅为75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为89% ;12月招聘需求人数同­比涨幅达到108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达到109%。进入第四季度以来,10月份求职申请人数­降幅最大,为11%,11月份降幅为 8%,12月份同比无明显变­化。

图 4 为 2020 年 1-12月招聘需求人数、求职申请人数和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的环比变化­情况。第四季度以来,10月份招聘需求人数­和求职申请

人数都有所下降,招聘需求人数下降7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9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­2%。11月份招聘需求人数­下降9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9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环比­无变化。12月份招聘需求人数­有所增加,上涨1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16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­20%。

图 5显示了使用计量模型­对蓝领就业景气指数进­行分解的结果。从季节因子来看,2020年10-12月,季节因子先下降后上升。趋势成分从2016 年至 2020年呈平缓上升­趋势。周期成分从2020 年 3月开始,由下降转为上升趋势。

利用季节分解法,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­不规则波动,2016 年 4月以来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(趋势与周期)出现了两次连续的下降­过程,第一次为 2016 年 4 月至 9月,第二次为 2018年9 月至 2020 年 4月,这次下降过程已持续了­19 个月,而从 2020 年 4月开始到 2020 年 12月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(趋势与周期)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,这次上升过程已持续了­8个月。

图 6显示了使用计量模型­对招聘需求人数进行分­解的结果。利用季节分解法,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­不规则波动,2016年 4月以来,招聘需

求人数(趋势与周期)出现了两次连续的下降­过程,第一次为 2016 年 4 月至 9月,第二次为 2018年 9 月至 2020 年 2月,这次下降过程已持续了­17个月,2020 年 2 月至 12月,招聘需求人数(趋势与周期)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,这次上升过程已持续了 10 个月。

图 7显示了使用计量模型­对求职申请人数进行分­解的结果。利用季节分解法,剔除季节因素的影响和­不规则波动,2020年 1月到5月,求职申请人数(趋势与周期)逐渐上升,2020年 5月到 12 月,求职申请人数(趋势与周期)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,这次下降过程已经持续­了7个月。

二、不同行业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

本报告选取了9个与蓝­领相关的行业,如表1 所示。2020 年 1-4季度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呈逐渐­上升的趋势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的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先上升后下­降,房地产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,批发和零售业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,建筑业以及住宿和餐饮­业等行业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先下降后上

升,表明这些行业得到了比­较好的恢复。

第四季度,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最高,房地产业,制造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等行业的­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也相­对较高,批发和零售业,建筑业等行业的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相对较低,住宿和餐饮业的就业景­气指数最低且低于1,说明新冠肺炎疫情对该­行业造成了较大且持续­的影响。但是在2020 年第四季度,

仅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,制造业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,文化、体育和娱乐业的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高于 2019年同期水平,其余行业均低于 2019 年同期水平。

本报告进一步选取了制­造业,交通运输、仓储和邮政业,居民服务、修理和其他服务业,住宿和餐饮业,批发和零售业等5个大­行业下的次级行业进行­分析。表2列出了 2020 年 1-4 季度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排名­前10的次级行业。总体来看, 2020 年 1-4季度,进入前10的行业类别­没有较大变化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,道路运输业,汽车制造业,装卸搬运和运输代理业,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,居民服务业和批发业等­行业一直在前10名内。其中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在第1、3 和 4季度都是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最高的行业,餐饮业仅仅在第一季度­进入了排名前10的行­业。但行业间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差别较大。2020年第四季度,计算机、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­造业的蓝领就业景气指­数最高,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蓝领­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高,居民服务业的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最低。

表 3列出了 2020 年 1-4季度,蓝领就业景气

指数排名后10名的次­级行业。总体来看,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­工业,非金属矿物制品业,木材加工和木、竹、藤、棕、草制品业,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,石油加工、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以­及烟草制品业等行业长­期位于后10名内。但行业间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差异较大,2020年第四季度,医药制造业的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最高,烟草制品业,造纸和纸制品业的蓝领­就业景气指数相对较大,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的­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最低。值得注意的是,住宿业自2020 年第二季度进入排名后 10名的行业中后,直到第四季度,住宿业的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排名有所上升,表明住宿业逐渐得到了­恢复,同时废弃资源综合利用­业连续两个季度成为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最低的­行业。

三、不同职业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

表4 所示为 2020 年 1-4季度需求量排名前1­0名的职业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。数据显示,普工、操作工、包装工和组装工的需求­量较大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也相­对较大。其中,销售代表在第一季度和­第二季度都处于前10­名行列,在第三季度退出了需求­量前10名的行列,快递员仅在第一季度处­于前 10名行列,表明疫情初期对快递员­的需求量较大,第四季度分拣员和仓库­管理员首次进入需求量­排名前10名的职业。

表 5所示为 2020 年 1-4季度供给量排名前1­0职业的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,供给量最大的职业仍然­是普工,1-4季度其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先下降

后上升。货运司机、文员和店员/营业员的供给量排名靠­前,但是其蓝领就业景气指­数较低。服务员的供给量仅在第­一季度较低,随着经济恢复,服务员的供给量增加,第二季度排名第三,第三季度排名第二,第四季度排名第五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变大。

四、不同地区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

(一)不同行政区域

图 8显示了不同地区的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。除了中部地区第四季度­环比下降以外,从2019 年第四季度开始,各个地区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均呈现出先下降­后上升的趋势,2020年整体呈上升

趋势。2020年第四季度,西部地区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最高,东北地区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最低,东、中部地区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接近。其中各个地区的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都高于上年­同期水平。

图8、图 9分别显示了 2020 年第四季度各地区蓝领­就业景气指数及供需环­比、同比变化。

与上季度相比,东部、西部和东北地区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均上升,中部地区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下降。环比来看,东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­下降9.67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35.04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­39.06% ;中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­下降24.41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23.48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下降­1.22% ;西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­上涨1.91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幅度­最大,为41.64%,蓝领景气指数涨

幅最大,为74.61% ;东北地区招聘需求人数­涨幅最大,为6.59%,求职申请人数环比下降­17.77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环比­上涨29.62%。

同比来看,各地区蓝领就业景气指­数均有较大提升。东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­上涨77.55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 12.79% ;中部地区招聘需求人数­上涨57.54%,求职申请人数也同比增­加,涨幅为14.51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同比­上涨 37.58% ;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­招聘需求均上涨幅度均­超过100%,求职申请人数均下降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均同­比上涨,涨幅分别为 178.02% 和 156.36%。

(二)不同城市群

图 10列出了京津冀、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­的蓝领就业景气指数。2020年 1-4 季度三个城市

群的蓝领就业景气指数­都逐渐升高,且在2020 年第四季度都高于20­19 年同期水平。2020年第一季度珠­三角城市群的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最高,第二季度京津冀城市群­的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最­高,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依­然是珠三角城市群的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最高。

图 11、图 12分别显示了202­0年第四季度三个城市­群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及­供需环比、同比变化。

2020年第四季度三­个城市群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都相对较高。环比来看,第四季度长三角城市群­招聘需求人数下降8.83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 37.65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 46.23%。珠三角城市群招聘需求­人数下降7.53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40.08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最

大,为54.32%。京津冀城市群招聘需求­人数下降18.97%,求职申请人数环比下降 23.15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 5.44%。

同比来看,长三角城市群招聘需求­人数增加55.31%,求职申请人数减少 14.62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增加­81.91%。珠三角城市群招聘需求­人数上涨幅度最大,为72.37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幅度­也最大,为21.43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最大,为119.37%。京津冀城市群招聘需求­人数上涨 38.74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 18.24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 69.70%。

图 13 中 2020年第四季度京­津冀、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­样本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表明,在京津冀城市群内,石家庄和天津的蓝领就­业景

气指数较高,北京的就业竞争相对激­烈;在长三角城市群内,嘉兴和镇江的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较高,上海的蓝领就业景气指­数最低;在珠三角城市群内,中山和东莞的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较高,珠海的蓝领就业景气指­数最低。

(三)不同城市等级

图 14中不同等级城市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结果显­示,2020 年 1-4季度,各个等级城市的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都逐渐升高,且在2020年第四季­度都高于 2019 年同期。2020年第四季度五­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最大,一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最小,呈现出城市等级越低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越高的­特征。其中,一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为17.48,新一线城市的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为22.46,二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为24.01,三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为27.64,四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为32.62,五线城市的蓝领就业景­气指数为35.35,四线和五线城市的就业­市场相对宽松。

图 15、16 分别显示了 2020 年第四季度不同等级城­市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及­供需环比、同比变化。

环比来看,2020年第四季度各­等级城市的招聘需求人­数均下降,求职申请人数均减少,但需求下降的幅度小于­供给下降的幅度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均增­加。其中,一线城市招聘需求人数­下降 18.75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 18.75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 20.71% ;新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­的招聘需求人数分别下­降 13.53% 和 4.35%,求职申请人数分别下降 36.36% 和 34.86%,三线、四线和五线城市的招聘­需求下降幅度相近,分别为 10.46%、9.13%、10.14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幅度­分别为 32.43%、30.64% 和 25.47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­幅度分别为 32.51%、31.01% 和20.58%。就招聘需求而言,一线城市下降幅度最大,二线城市下降幅度最小,就求职申请人数而言,新一线城市下降幅度最­大,五线城市下降幅度最小。就蓝领就业景气指数而­言,二线城市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上涨幅度最大,五线城市上涨幅度最小。

同比来看,一线城市招聘需求人数­涨幅最小,为19.07%,求职申请人数减幅最大,为 22.46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­53.55%。新一线城市和二

线招聘需求人数涨幅分­别为 36.41% 和 86.11%,求职申请人数都同比下­降,减幅分别为17.30% 和12.16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分别为 64.95% 和111.87%。三线城市需求人数上涨­幅度超过 1 倍,为 110.99%,求职申请人数下降 2.90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为117.29%。四线城市招聘需求人数­上涨118.41%,求职申请人数小幅上涨,涨幅为0.99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涨幅­为 116.27%。五线城市的招聘需求人­数涨幅最大,为139.03%,求职申请人数上涨3.40%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上涨­131.18%。总体而言,各等级城市的招聘需求­均同比增加,四线和五线城市的求职­申请人数同

比上涨,其余城市同比下降,一线和新一线城市的蓝­领就业景气指数同比上­涨幅度较小,三线、四线和五线城市的蓝领­就业景气指数同比上涨­幅度均超过百分之百。

五、宏观经济与未来展望

显然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与宏­观经济的波动存在一定­的相关性。当宏观经济指标变动时,蓝领劳动力市场的供给­和需求也会发生相应变­化,从而影响蓝领就业景气­指数的变动。从图17 显示的两者关系可以看­到,蓝领指数的波动趋势和­出口总值的波动趋势相­似,但是整体上滞后于出口­总值的变动。随着出口总值扩大,蓝领就业景气指数提升,表明随着制造业海外订­单大幅增加,加上季节因素的影响,招聘需求同比大幅上涨,蓝领指数也大幅上升。

总体来看,2020年全年蓝领就­业景气指数呈现先下降­后稳定,最后大幅上升的趋势。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,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,就业受到较大冲击,一季度蓝领就业景气指­数下降明

显。结合全球疫情和经贸形­势的不确定性,国家出台了各项稳就业、保民生的政策措施。随着各项政策落实和复­工复产的推进,国民经济基本恢复正常,二、三季度招聘需求同环比­均大幅上升,蓝领指数大幅上升,各行业基本恢复正常,仅有住宿餐饮业仍受到­较大影响。进入第四季度以来,疫情期间受抑制的消费­需求加速释放,制造业海外订单大幅增­加,招聘需求和蓝领指数均­上涨。

不过,蓝领就业市场在行业之­间、地区之间和不同群体之­间的不平衡问题仍然突­出,尽管住宿业等行业的就­业状况逐渐恢复,但总体而言,住宿和餐饮业的就业景­气程度没有恢复到同期­水平。未来应继续加强对蓝领­就业市场的动态监测,持续关注蓝领就业人群­的供求变化,利用网络招聘平台大数­据,增加疫情对接触经济和­非接触经济就业景气程­度不同影响的特征分析,同时关注蓝领市场招聘­需求与进出口贸易的关­系,进一步加强对蓝领就业­景气指数预测的研究,为国家宏观经济决策提­供支持。(作者单位为中国人民大­学中国就业研究所)
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