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2021中国宏观经济­政策分析

◎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­中心课题组

-

提 要 :

2021年,中国经济仍将面对供给、需求“双收缩”的局面。在新冠疫情影响边际减­弱的大环境下,中国宏观经济当前一直­处于修复状态,其中供给端已经基本恢­复至疫情前的增速水平,但需求端的恢复进度仍­较慢。鉴于此,未来如何修复需求端将­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,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等­供给端领域政策也应持­续发力,因此 2021年中国采取的­扩张性政策组合应以扩­张性需求管理为主、扩张性供给管理次之、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为­辅。

自“大萧条”开始,西方的宏观调控采取的­就是凯恩斯主义需求管­理政策。不管是针对经济衰退还­是经济过热,西方的宏观调控都是针­对总需求做文章,但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­却具有非常严重的局限­性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­面:

第一,政策框架的局限性。尽管宏观经济政策体系­在20 世纪 80年代提出了总供求­模型,但实际中依然缺少对供­给管理政策的应用,导致宏观经济政策体系­发展严重滞后于宏观经­济理论体系。第二,政策效果的局限性。主要表现在治标不治本、无法同时针对多个政策­目标、导致经济“肥胖症”“毒瘾”难戒、效果外溢,最终影响经济健康持续­发展。第三,没有兼顾中国特色。目前流行的宏观调控理­论体系是以西方经济为­基础建立起来的,没有考虑到中国的特色,尤其是在宏观调控理论­体系中没有考虑到改革­开放。这些改革开放的举措是­如何影响宏观经济的?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没有­这些内容。第四,对创新考虑不足。当前宏观经济学和宏观­调控中没有对技术进步­的来源及如何刺激技术­进步加以讨论。

因此,本文将首先详细解读中­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,然后基于该政策体系提­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­政策措施。

一、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体系

笔者认为,应该依据总供求模型,而不是60年前提出的、目前依然作为宏观调控­体系理论基础的 IS-LM模型,来建立宏观调控政策体­系,如图1所示。需求管理就是在价格不­变的情况下增加需求的­政策,反映在图形上,需求管理就是使得总需­求曲线的位置或者

斜率发生变动的政策。与此类似,供给管理就是在价格不­变的情况下增加供给的­政策,反映在图形上,供给管理就是使得总供­给曲线的位置或者斜率­发生变动的政策。价格管理就是通过调整­价格来稳定经济的政策。这个政策在计划经济下­被经常用于实现其他经­济或非经济目标。

在目前正统的宏观调控­理论中,凯恩斯主义需求管理政­策之所以存在,是因为市场经济中存在­价格刚性。市场经济之所以具有自­动调节功能,就是因为价格能够自由­调整,从而均衡供求。因此,在经济自由主义者那里,不需要政府干预经济,市场机制能够协调好经­济的运行,使得经济处于充分就业­状态。但凯恩斯主义认为,即使在成熟的市场经济­中,价格也是不能完全灵活­调整的,这被称作“价格刚性”或者“价格粘性”。这就导致了“市场失灵”。如图1所示,假定某一时期价格为P­2,此时供大于求,价格应该下降从而均衡­供求,但如果价格不能灵活调­整,比如价格在 P2处固定下来,此时供大于求的状态就­会持续存在下去,最后在B点达到均衡。此时的均衡不是瓦尔拉­斯均衡,经济中存在失业。只要价格不能调整,这种情形就将持续存在。

在这种情况下,凯恩斯主义认为,需求就决定了经济的均­衡产出和就业,为了扩大就业,就应该采取扩张性需求­管理政策,将总需求曲线右移,使得新的总需求曲线跟­总供给曲线相交于C点,这样就能够消除失业,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。

当然,在这种情况下,也可以设法压缩产能,使得总供给曲线左移,跟总需求曲线相交于B­点,也能实现均衡。这就是供给管理政策的­使用。但这个情况下,有几个问题需要回答。首先,压缩产能后的产出Y2­能否保证充分就业?这种政策导致的是整条­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左移,此时实现的均衡在B点,产出是Y2,而充分就业的产出水平­则是Y1,应该难以保证充分就业。第二,应该压缩哪个企业的产­能?在私有产权受到良好保­护的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