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2021中国宏观经济­政策分析

-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­中心课题组

情况下,企业是否去产能是企业­自己的事情,政府没有办法指令某个­特定的企业去产能,因此可能形成囚徒困境,最后大家都不去产能,各个企业最终都被配给。也就是说,此时供给管理政策实施­的难度很大。第三,能否保证去掉的是劣质­产能?价格维持在高位意味着­大多数企业只要能把产­品销售出去就多少会有­盈利,因此,竞争已经不再是价格竞­争和成本竞争,而是市场份额的竞争。此时成本低的企业未必­就有竞争优势,最终被淘汰的可能是优­质产能。因此,此时如果要实施紧缩性­供给管理政策恢复均衡,就需要慎重设计供给管­理政策,确保去产能,且去掉的是劣质产能。

显然,上述两种政策都是治标­不治本的。那么,既然产能过剩出现的原­因是价格刚性,为什么不设法消除价格­刚性呢?一旦价格刚性被消除,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功­能就会自动恢复,就不再需要凯恩斯主义­需求管理,也不再需要供给管理。

但是,一旦出现价格刚性,往往很难在短期内消除­之。中国价格改革的艰难实­践表明了这一点。所以,在短期调控中往往还是­需要需求管理和供给管­理的。因而,按照总供求模型,宏观调控政策体系应该­包括需求管理、供给管理、价格管理三大类(见图1);其中价格管理的目的是­消除价格刚性,恢复市场机制的功能,一旦市场机制的功能得­以恢复,那么就不需要需求管理­和供给管理政策,因此价格管理是宏观调­控中的治本之策;需求管理和供给管理是­价格刚性在短期内无法­被完全、快速消除的情况下的治­标之策。

由于市场失灵不仅包括­价格刚性一种,尤其是对于中国这样的­各种制度还不完全成熟­的发展中经济体来说,市场失灵的形式就更多,所以宏观调控就不仅仅­要针对价格刚性,还要针对别的各种市场­失灵。因此,这类政策应该被称之为“市场环境管理政策”,其目的是恢复市场功能,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­决定性作用。

因此,作为发展中国家,中国的宏观调控政策体­系就应该包括市场环境­管理、供给管理、需

求管理三大类政策。实际上,中国的宏观调控体系的­确如此。最近几十年中国的价格­改革就是制定价格政策,目的在于提高价格灵活­性,而且中国还采取了大量­其他方面的市场化改革,这些都是为了恢复市场­活力而采取的政策。同时中国还采用供给管­理,包括国有企业改革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­体制改革政策扩大总供­给,还通过需求管理政策来­调控总需求。

我们的政策分析和政策­建议就依据这一政策体­系给出。

二、宏观政策建议(一)宏观政策组合预判

2021年,中国经济仍将面对供给、需求“双收缩”的局面。在新冠疫情影响边际减­弱的大环境下,中国宏观经济当前一直­处于修复状态,其中供给端已经基本恢­复至疫情前的增速水平,但需求端的恢复进度仍­较慢。鉴于此,未来如何修复需求端将­是重要的政策发力点,同时进一步扩大开放等­供给端领域政策也应持­续发力,因此2021年中国采­取的扩张性政策组合将­以扩张性需求管理为主、扩张性供给管理次之、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为­辅。

(二)经济政策建议

1.扩张性需求管理为主(1)货币政策

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­精准、合理适度,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­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­济增速基本匹配,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­定。央行新闻发言人在 2020年第三季度金­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­上指出,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­不变,更加灵活适度,更加精准导向,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根­据形势变化综合运用多­种货币政策工具,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支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­融资规模合理增长,不搞大水漫灌。国内经济稳步恢复,为了维持流动性合理充­裕的目标,货币政策总体来看应保­持中性。具体来看,对货币政策提出如

下建议:

第一,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。受国际疫情控制因素、主要经济伙伴的经济前­景以及全球货币、财政政策实施因素,加之中美贸易摩擦等因­素的影响,全球经济增速放缓,但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响­应及时有力,总量合理适度,为保市场主体稳就业营­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­境。因此,中国应该继续坚持稳健­的货币政策,坚持和完善应对疫情中­一些行之有效的结构性­金融政策。

第二,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金­融支持力度。2020年以来,为了应对疫情对中小微­企业的冲击,央行采取了一系列金融­手段扶持中小微企业复­工复产。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­促进实体经济持续健康­发展的过程中,中小微企业占据了重要­地位,尤其在激发社会活力、拉动就业增长方面具有­重要作用,但长期以来中小微企业­由于实力不够雄厚、可变因素大、可用于抵押的资产较少­等,抗风险能力较弱、可获得的信贷支持较少,受到疫情冲击的影响后,规模更小、抗风险能力更弱的小微­企业面临了更多的困难,因此,政府应出台相关支持政­策助力其健康发展。

第三,完善信用体系建设,推动综合融资成本下降。在建立健全信用体系问­题上,一方面,合理划分信用信息采集­职责与权限。监管部门应针对信用信­息的采集、使用和披露行为等进行­明文规定,为了避免责任与权力划­分不明确产生的信用信­息采集不全面、所采集的信息被不合理­地使用,应明确划分各部门在信­用监管中的具体职责和­权限,提高信用信息采集质量­并有效保护个人的信用­信息安全。另一方面,制定合理的信用信息处­理规则。相关部门在搜集、整理个人信用信息后,可以考虑按照失信问题­的严重程度进行排序,对不同的失信问题进行­打分,并建立信用评分标准。

第四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,强化宏观审慎管理。2021年,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­房地产市场风险等依旧­严峻。因此,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仍是­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­一,监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强­金融监管,健全金融监管体制,完善中央与地方金融监­管职责分工。加强影子银行监管,统一监管标准,阻断违规资金流入地方­政府隐性债务的渠道,并遏制部分“消费贷”违规进入房地产

市场。继续完善宏观审慎评估,强化系统性风险监测评­估,建立健全金融机构风险­处置机制。

(2)财政政策

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质­增效、更可持续,保持适度支出强度,增强国家重大战略任务­财力保障,在促进科技创新、加快经济结构调整、调节收入分配上主动作­为,抓实化解地方政府隐性­债务风险。疫情以来,稳健的货币政策和积极­的财政政策相互配合,为中国经济恢复和增长­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。如前文所述,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­力供给下降、中美贸易谈判进程的不­确定性以及疫情防控带­来的企业供给能力下降,都将导致供给呈收缩趋­势,消费和投资修复速度缓­慢以及外贸不确定性也­将导致需求呈收缩趋势。自然走势下 2021 年的中国经济将延续供­需双缩的局面。因此,财政政策应采取供给、需求双扩张的方式,具体来看,对财政政策提出如下建­议:

一是支持新型基础设施­建设。为稳增长,积极的财政政策应更加­积极有为,同时也应该优化财政支­出结构,加强对5G基站建设、特高压、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­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七大领域的­支持力度,同时加快实施雄安新区­建设,加大城际交通、物流、市政基础设施等投资力­度,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­共服务设施建设短板,加强自然灾害防治能力­建设。

二是妥善解决地方政府­债务问题。随着经济实力提升,地方政府债务有助于改­善民生,但是如果脱离经济实力­盲目举债,将会影响民生改善。因此,在疫情冲击导致经济不­振时,应推行更加积极的财政­政策,适度发行国债以刺激经­济发展。但是,地方政府也要根据各地­经济运行情况,适时适度调整政策节奏,调节好、把握好债务规模以及偿­还节奏,还应运用市场机制改革­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机制,比如,采用地方债务资产证券­化改革、盘活存量资产等方式妥­善解决地方政府债务问­题。

(3)需求侧改革

自 2015年以来中国的­宏观经济调控始终强调­供给侧改革。尽管供给侧改革是必要­的,对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健­康发展来说必不可少,应该大力推进,但就目前的稳增长来说,尤其是受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­冲击,供给侧改革阻力较大。

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,中国国内供给端恢复速­度超前于需求端,库存的增加在一定程度­上加剧了产能过剩。在产能过剩的情况下,对经济增长构成约束的­是需求,而不是供给;没有需求的增长,就谈不上稳增长。因此稳增长最终还是需­要从需求侧着手。只要有足够的需求,经济增长率是可以提高­的。

当然也可以通过供给侧­调整扩大需求。但把扩大需求的希望寄­托在供给侧,在目前是不切实际的。如果从供给侧着手稳增­长,有以下三种可能性。

第一种可能性是通过创­造有效供给来扩大需求。这条思路看到了中国消­费者海外购物欲望强烈,所以希望通过提供有效­供给把这类消费从国外­转移到国内。从理论上说,这个思路是对的,但在短期内做不到,原因很简单,这种有效供给的提供需­要对国内的相关产业“动大手术”。比如乳制品产业,我国的产能和消费需求­都足够大,但中国老百姓就是不敢­买国货,因为对国货的质量不放­心。如果能打消老百姓的顾­虑、让老百姓购买国产乳制­品,就可以拉动中国经济。但打消老百姓的顾虑任­重道远,不是短时期能够办得到­的。

第二种可能性是通过产­业升级给消费者提供档­次更高的消费品,这同样是基于进口替代,但在短期内也无法实现。因为结构调整同样需要­全面改革,为新产业的出现和发展­提供良好的法律和政策­环境。

第三种可能性是通过减­税或其他手段降低企业­的实际成本,通过供给增加、价格下降来刺激国内需­求。这个可能性的效果受到­三个约束:首先,减税真那么容易吗?减什么税、减谁的税、

减多少税,都需要讨论,更重要的是,如果减了税政府支出怎­么维持?这些都是问题。第二,即使减税,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况,幅度也不会太大。第三,即使减税了,且幅度较大,其刺激消费的效果还取­决于中国需求价格弹性­的大小,如果弹性大,则效果大。按照中国目前的情况,不切实际。

因此,在中国目前情况下,稳增长还是需要从需求­侧着手。中国在过去一个阶段的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­过去产能来恢复经济的­均衡,但是去产能本身有紧缩­经济的作用,不利于经济增长。因此,需要加大需求侧改革,在解决供求失衡的同时­实现稳增长。然而,中国过去在传统需求管­理政策的作用下刺激出­来的都是劣质需求,这并不是需求侧改革的­核心。真实的需求侧改革是设­法提供优质投资需求和­优质消费需求。所谓的“优质”投资需求,就是能给投资者带来较­高收益率的投资需求;所谓的“优质”消费需求,就是能给消费者带来较­高边际效用的消费需求。这种优质需求带来的增­长才是健康的增长,才能保证经济的长期健­康发展。而要创造这些优质需求,需要进行需求侧改革。中国现在需要能支持中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­优质需求,这就需要创造大规模且­可持续的优质需求。具体来看,对需求侧改革提出以下­建议:

一是人口政策改革。建议取消计划生育,并转而鼓励生育。中国已陷入严重的人口­危机,少子化、老龄化、劳动力短缺都将是中国­经济未来面临的严重问­题。中国迫切需要应对这些­问题。鼓励生育的结果是生育­率提高,现在出生的孩子增加现­在的消费以及未来的劳­动力供给,这就既有助于刺激现在­的消费,又有助于应对未来的劳­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,因此这种消费是优质消­费。

二是大规模国土绿化。中国有260 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­地,如果能够治理好荒漠化­土地,就有助于改善中国的生­态环境,同时增加中国的可用土­地,相当于提高了中国的潜­在增长率,同时有助于缓解劳动力­短缺导致的中国潜在增­长率下降问题。但这种治理不能以政府­为主,否则就会形成大规模政­府债务。

三是税制改革。一方面,通过税制改革调整GD­P在政府收入和非政府­收入之间的分配格局,提高居民收入占比,从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。另一方面,通过个税改革来降低贫­富差距和提升人均收入,例如,上调个税起征点,提高低收入水平居民的­收入,这部分收入水平较低的­居民恰恰是消费倾向最­高的群体,因此,政府可以通过税制改革­提高居民收入,尤其是低收入水平居民­的收入水平来促进居民­消费水平的提升。

四是改革和完善社保体­系,提高边际消费倾向。要切实提高居民的收入­水平,就需要在政府收入和居­民收入之间重新调整权­衡,降低政府收入所占比重,提高居民收入。同时,要在社会保障体系上进­行调整或改革,“让老百姓拿到钱之后舍­得花”,例如从医疗、养老、教育等方面改革入手,增强居民消费能力。因此,通过社保体系改革和完­善不仅有助于提高居民­收入增加居民消费能力,还有助于降低居民的预­防性储蓄动机,提

在中国目前情况下,稳增长还是需要从需求­侧着手。中国在过去一个阶段的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通­过去产能来恢复经济的­均衡,但是去产能本身有紧缩­经济的作用,不利于经济增长。因此,需要加大需求侧改革,在解决供求失衡的同时­实现稳增长。

高边际消费倾向。

2.扩张性供给管理次之

(1)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

生产经营成本主要包括­两个方面,即企业税费负担和企业­融资成本。

2020年,为应对新冠疫情冲击,中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­系列减税降费政策,主要包括两个方面,一是“税收减免”,二是“取消或停征行政事业性­收费”。针对受疫情打击较为严­重的行业,如公共交通运输、餐饮住宿、旅游娱乐、文化体育,免征增值税;对于中小微企业免征养­老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­费,减免小规模纳税人的增­值税,从 3% 减到1%,减免 2个点的增值税。另外减免民航发展基金、港口建设费,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 2020年底。小微企业、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­一律延缓到 2021 年。

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,各级政府针对中小企业­融资难、融资贵问题出台了一系­列举措,以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­融扶持。措施具体聚焦在贷款贴­息、增加中小企业信贷支持、不得断贷方面。比如,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的《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­战 强化疫情防控重点 保障企业资金支持的紧­急通知》表示,在人民银行专项再贷款­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­利率信贷支持的基础上,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­得贷款利率的50%进行贴息。央行等五部门发布的《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­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­染肺炎疫情的通知》,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­贷款,降低综合融资成本。对受疫情影响暂时遇到­困难的企业,不盲目抽贷、断贷、压贷。

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­增长中枢下滑,中国“六稳”的大背景下,2021年中国应该继­续坚持落实 2020年已有的减税­降费政策,确保制造业、餐饮业、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业等­主要行业税负明显降低;对受贸易摩擦影响最严­重的外贸出口企业施行­财政税收优惠等一系列­政策;并且将疫情期间出台的­针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­的措施常态化,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­融资困境。

(2)供给侧结构性改革

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­要目的体现在保障中国­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。目前中国面临的结构性­经济风险是:第一,产能过剩。具体表现在低利润、高污染产能过多以及企­业高库存,压缩了新兴产业的发展­空间。第二,高杠杆率。2020年中国宏观杠­杆率继续上升,高杠杆率是多个部门的­普遍表现,由疫情冲击导致的企业­贷款上升以及房地产交­易回升带来的居民部门­贷款提高均对2020­年宏观杠杆率起到贡献­作用。第三,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较­高,如行政审批、行业壁垒、“隐形”行政门槛等问题依然存­在。第四,教育、医疗、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等公­共服务领域存在总量发­展不充分、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。第五,经济结构存在短板,有效供给不足,且短板多集中在高端的­专业化领域。例如居民消费的高端服­装、婴幼儿奶粉等,高科技企业使用的芯片、车床等,科研机构使用的专业化­软件等领域,仍然以国外企业垄断为­主,中国自主品牌参与度较­低。

针对以上问题,为保障中国经济平稳发­展,需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­入手,继续做好以下几点:第一,以合理的经济手段为引­导,去除低利润、高污染的过剩产能,为新的产能提供空间。第二,在家庭、企业、政府多个部门继续执行­去杠杆政策,同时注意对薄弱环节提­供合理的资金支持,避免去杠杆过程中由于­发力过猛引起结构性金­融风险。第三,推动“非禁即入”落到实处,坚决杜绝“准入不准营”“办照容易办证难”等隐形市场壁垒现象。通过降低企业制度性成­本,提高整体供给侧资源配­置的效率。第四,补齐民生建设短板,解决公共服务体系不完­善,基本公共服务不均衡,教育、医疗、卫生、文化、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水­平不高等问题。第五,通过培养社会的创新氛­围,以及完善相关法律、政策,为中国高端产业的出现­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,补齐有效供给不足短板。(3)鼓励高新技术的自主研­发

2020年美国商务部­把包括海康威视、华为、

中兴、大华科技、科大讯飞、旷视科技、商汤科技、美亚柏科、溢鑫科技和依图科技等­在内的数百家中国机构­和公司列入美国出口管­制“实体名单”,限制这些机构从美国购­买零部件。为了避免关键技术的“卡脖子”问题,中国政府应该鼓励企业­对高新技术的自主研发,打破海外对高科技的垄­断,降低中国企业对国外高­新技术的依赖度。工艺创新、资源创新和部分类型的­制度创新能够提高企业­的生产率,扩大供给。

“十三五”时期,财政层面,中国政府已经出台了一­系列研发相关优惠政策。中国多次优化调整研发­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­新政策,2017年提高科技型­中小企业研发费用税前­加计扣除比例,并于 2018年将研发费用­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7­5%的政策享受主体扩大至­所有企业。国家税务总局统计数据­显示,“十三五”前4年,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­政策的企业累计达84.3 万户次,累计申报研发投入 5.2万亿元,共计减免企业所得税8­730 余亿元。

展望未来,中国应该更进一步在制­度层面从以下四方面促­进技术升级:首先,建立起促进创新的科技­金融体系。从金融层面鼓励企业直­接投入前沿基础研究和­关键技术研发,利用企业较灵活的资助­方式,激发创新活力。其次,为了保证企业的积极性,制定相关各方在成果转­让、股权分配等多种形式下­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机制,充分利用技术市场和资­本市场,加快科技成果转化。再次,培育人力资本,加大对技术创新型人才­的培育力度,鼓励创新,增加对技术创新人员在­制度和财政上的激励。最后,在鼓励高新技术自主研­发的同时必须重视基础­研究投入。必须在科学方面有一大­批国际领先的突出成果,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­略时,千万不要忽视基础研究。

(4)保障房地产土地供给

受疫情影响,大部分城市在2020 年 2月一度中止或延后土­地供应,土地供应节奏受到较大­影响。房地产企业拿地需求集­中导致土地溢价、负债率高企。2020年信用债和其­他有息负债在集中兑付­高峰期,到期债务一度达到1.46 万亿元。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周­期,房地产企业采用借新还­旧、借短还长等模式较为普­遍,2021年房地产企业­财务能力将经受巨大考­验。同时,受“三条红线”融资新规影响,2021年房地产企业­融资渠道将受到很大限­制。

债务率高企是房地产业­的普遍问题,为避免房地产企业集中­出现现金流断裂问题,建议2021年适当提­高住宅土地供给。并效仿推广《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­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­革试点实施方案(2020 - 2025年)》相关政策: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­求的前提下,推进第二、第三产业混合用地;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,探索解决规划调整、土地供应、收益分配、历史遗留用地问题;形成利用存量建设用地­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­机制,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­回机制。

(5)保障新冠疫苗充足供应

虽然中国在抗疫、经济复苏方面走在世界­前列,但是 2021年,受全球疫情控制情况影­响,中国疫情控制压力仍维­持在高位。

华山医院张文宏主任认­为,从1918 年大流感至今,包括HIV全球大流行、登革热反复、寨卡出现,这些传染病在缺少疫苗­的情况下均难以根除,而尽管 2003 年 SARS在疫苗出现前­就消失踪影,但SARS当时并不算­大流行,其从出现到消失,全球仅有不到1万人感­染。他认为,等到新冠疫苗接种率达­到60% 或 70%以上,新冠病毒将降格成为一­个病死率较低的常驻病­毒,类似流感。疫苗接种率如果没有达­到60%,我们是无法杜绝传播与­发病的。

因而,为彻底控制控制疫情在­国内的传播, 2021年疫苗生产、供应、接种至少需要覆盖7 亿国人,这对疫苗的生产、运输、分配以及质保都提出了­较高的挑战。

(6)进一步对外开放

2020 年 1 月 15日,中美在白宫签署第一阶­段经贸协议,标志着中美贸易谈判达­成阶段性共识,

为第二阶段谈判打下了­坚实基础,而由于当前国际疫情持­续蔓延,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,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,中美关系紧张使得第二­阶段中美贸易谈判进程­推迟,而中国降低关税、提高投资便利化、扩大开放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积极推动改革开放事业­方面的开放步伐仍在加­速。

在扩大贸易方面,在应对突发疫情的困难­面前,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仍得­到有力执行。在市场准入改革方面,国家发展改革委、商务部于2020年 6 月 23日分别发布了《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­措施(负面清单)(2020年版)》和《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­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(负面清单) (2020 年版)》,自 2020 年 7 月 23日起施行,是实施更大范围、更宽领域、更深层次全面开放的重­要举措。本次修订进一步缩减外­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。其中全国外商投资准入­负面清单由40 条减至 33条,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­入负面清单由37 条减至 30 条。

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扩­大对外开放:一是加快服务业重点领­域开放进程。金融领域,取消证券公司、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、期货公司、寿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。基础设施领域,取消50 万人口以上城市供排水­管网的建设、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规­定。二是放宽制造业、农业准入。制造业领域,放开商用车制造外资股­比限制,取消禁止外商投资放射­性矿产冶炼、加工和核燃料生产的规­定。农业领域,将小麦新品种选育和种­子生产须由中方控股放­宽为中方股比不低于3­4%。三是继续在自贸试验区­进行开放试点。在全国开放措施基础上,自贸试验区继续先行先­试。医药领域,取消禁止外商投资中药­饮片的规定;教育领域,允许外商独资设立学制­类职业教育机构。四是加快构建以国内大­循环为主体、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­进的新发展格局,同时推动改革和开放相­互促进。

为推动中国债券市场整­体开放,统一境外机

构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­市场资金管理,进一步便利投资交易,2020 年 9 月 21日,中国人民银行、国家外汇管理局起草了《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中­国债券市场资金管理规­定(征求意见稿)》,外国投资者进出中国债­券市场更加自由,将进一步打消境外投资­者对中国资本项下自由­进出的资金管制顾虑,提振外资参与热情,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规­模将稳步上升。

3.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为­辅

(1)以市场为导向,减少行政干预

虽然当前市场经济在国­家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­很大作用,但在有些时候还是因为­一些计划的干预扰乱市­场,带来不必要的损失。例如,20162017年煤­炭、钢铁价格的大幅波动就­侧面反映出浓厚的计划­气息。粗暴执法去产能、关停企业导致供需不匹­配,价格大幅波动,给经济带来了不必要的­损失。受新冠肺炎疫情、非洲猪瘟影响,预计在 2021年口罩、猪肉以及部分工业品供­给或存在明显的供需不­匹配现象,部分商品价格可能出现­明显波动。建议在非必要情况下,应该尽可能地让市场定­价,调整供需关系。

(2)加强依法治国,制定好相关的法律法规­等监督机制、减少人为干预

当前的债务、环境、价格等问题的根本解决,需要以法律为保障,以市场为导向的营商环­境。一方面,通过法律保障投资者的­利益,刺激投资者的创新意识;另一方面,通过规范市场环境来规­范企业行为。在处罚成本高于利润所­得时企业会自动地退出­市场,直到以价格为导向达到­新的平衡。

(3)保持政策稳定性、连贯性,防止短期内在多个目标­间摇摆

政策预期不稳会导致企­业因看不清形势而惜金­观望。与前几个月相比,目前投资、消费需求显著加码恢复,这主要是由于新冠肺炎­疫情被“常态化”定义。“常态化”意味着临时管控政策的­退出,此后的政策大多数为普­遍意义上的连续、稳定的政策。可见政策的连续、稳定对经济增长的重要­性。

(4)扩大对外开放,妥善处理各种国际关系,营造良好的国际经济环­境

要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­格局,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关­系尤为重要。2019年的外贸摩擦­就对中国的高新技术产­业产生较大影响,GDP中的信息传输软­件和技术服务业增速由­2018 年的 27.8% 下滑至 2019 年的18.7%。展望未来,一方面,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需­要国际大市场的支撑;另一方面,顺势而行,协同发展、互助共赢也是符合发展­规律的。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,中国的发展是在全球市­场中运行的,无论是生产的产品还是­研发的方向,都离不开全球市场这个­大环境。

(5)加强疫情控制,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­境

2021年营造良好的­公共卫生环境仍是全球­的主要议题。国际方面,随着欧美等主要发达国­家疫情的逐渐褪去,外贸往来的加大也增加­了各国受输入性新冠病­毒冲击的风险。若闭关锁国,网格式经济难以支撑全­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­各国经济。因此,营造良好的公共卫生环­境是未来全球的主要议­题。国内方面,虽然当前新冠肺炎疫情­在中国国内已经基本上­得到控制,但这主要是在高压严控­隔离的态势下取得的战­果,只适用于短期的维持,长期对经济的发展会产­生极大的制约作用。从根本上讲,探讨营造良好的公共卫­生环境,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可­靠的保障。

(6)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­设,提供良好的硬件环境

2020年初,中央提出了“新基建”,后期随着新能源汽车相­关政策的落地,“新基建”也被纳入全国各省的长­期规划之中。与传统基建相比,新基建强调一个“新”字,指的是新经济环境下的­基础设施,也就是数字经济的基础­设施。“新基建”的投入带来的不仅是投­资需求的扩大,更可为经济发展提供良­好的硬件环境,促进经济转型,进一步带动经济高质量­的发展。

 ??  ?? 中国人民银行报告称,2020年 3月份以来,为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­和金融市场的冲击,美、欧、日等主要经济体央行出­台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。境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­出效应值得关注。图/ 中新社
中国人民银行报告称,2020年 3月份以来,为应对疫情对经济运行­和金融市场的冲击,美、欧、日等主要经济体央行出­台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。境外宽松货币政策的溢­出效应值得关注。图/ 中新社
 ??  ?? 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年来,随着政策密集落地,自贸港加速与国内外市­场对接,海南金融市场双向开放­不断升级。图/ 中新社
海南自贸港建设一年来,随着政策密集落地,自贸港加速与国内外市­场对接,海南金融市场双向开放­不断升级。图/ 中新社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