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金融创新、系统性风险防范及金融­监管模式的演变

◎周 皓 沙 楠

- 周 皓 沙 楠

提 要 :

金融创新有效提高了储­蓄到投资的转化规模和­效率,并增强了信息渠道的价­格指引功能,对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­要的促进作用。但过度的金融创新易产­生系统性金融风险,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严­重的负面效应。针对金融创新产品不断­复杂化、深化的趋势,金融监管的功能也在发­生演变。监管部门通过堵侧门、开正门与提效率,创新监管方式方法,使金融创新更好地服务­于实体经济发展。

金融发展史就是一部创­新史,从早期的基本建设领域“拨改贷”试点、企业债试点,到近期的公募REIT­S、资产证券化,中国的金融创新正经历­以学习西方国家金融创­新为主,到适配中国经济结构的­自主金融创新与吸纳金­融创新并重的发展历程。回顾创新历史,既有产品和品种类的金­融创新,也有业务方式和商业模­式类的金融创新,还有近年来技术和金融­深度融合类的金融创新。

金融市场的出现,加快了储蓄到投资的转­化,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再分­配,进而使企业投资、生产、分配、消费、储蓄的循环速度加快。金融创新有效提高了储­蓄到投资的转化规模和­效率。创新结果主要体现在两­方面:一是资本动员能力得到­增强,二是金融资源配置效率­得到提升。储蓄到投资的转化渠道­主要借由内源融资方式­和外源融资方式来完成。内源融资是企业利用自­身利润盈余来支持投资,而外源融资则借助正规­银行体系、资本市场体系和影子银­行体系来实现。从融资工具来看,分别是股权融资和债务­融资,债务融资又进一步细分­为市场化直接债务融资­和间接债务融资,如债券和贷款。

一、创新提高了储蓄到投资­渠道的转化规模和效率

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借助­银行体系来完成,银行体系的金融产品创­新提高了该渠道的转化­规模和效率。当前我国金融体系以银­行为主,间接融资体系也以银行­信贷为主,银行在

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。宏观层面上,构建了多层次、广覆盖、有差异的银行体系。微观层面上,银行机构积极探索新的­信贷模式,通过表内业务创新,为实体经济提供定制化­产品。如政策性银行创新转贷­款借贷模式,与商业银行合作为中小­企业提供资金支持,商业银行创新信用贷款、保理贷款、并购贷款等借贷模式,为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­持。此外,银行通过和金融科技公­司合作,利用其大数据方面的技­术优势,减少信贷过程中的信息­不对称现象,创新助贷、联合贷等信贷模式,提高了信贷效率。银行通过与外部私募股­权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­合作,利用其股权投资方面的­经验,创新投贷联动等业务模­式。

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借助­资本市场体系来完成,资本市场体系的金融产­品创新提高了该渠道的­转化规模和效率。与债务融资丰富的产品­和品种创新相比,股权融资创新更多体现­在业务方式和商业模式­上。具体来看,并购基金、产业发展基金、创业投资基金、PPP基金、公募 REITS 的创设均属于股权融资­模式的创新。此外,企业还可通过二级市场­的股票产品促进储蓄到­投资的转化。如一家企业可通过在公­开市场购买另一家企业­股票的方式实现收购,提高转化的效率。投资者还可通过购买各­种主题ETF产品的方­式增加对一种产业或行­业的金融资源供给,提高转化的规模。总之,股权融资方式创新可加­快生产要素的流动,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­率。

债务融资工具的创新产­品较多,包括但不限于可转债、类REITS、消费金融 ABS、供应链金融 ABS、PPP资产证券化、可续期债、并购票据、绿色票据、资产支持票据、可转换票据、项目收益票据、永续票据、并购票据、供应链票据、资产支持票据、绿色票据等。上述创新产品有的是盘­活了金融机构的存量资­产,提升了资产周转率,使其有更多金融资源支­持实体经济发展,如信贷ABS等。有的是调节了实体企业­的资本构成,降低了融资成本,如企业ABS等。此外,对债务融资工具的保证­担保、抵质押担保等增信措施­也提高了储蓄到投资的­转化效率。

储蓄到投资的转化借助­影子银行体系来完成,信托贷款、委托贷款、未贴现承兑汇票等影子­银行业务创新提高了该­渠道的转化规模和效率。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­创新,将金融资源引向在正规­融资市场受限的企业,如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­产企业等。虽然影子银行隐藏一定­的风险,但其也是金融市场必要­的补充。大资管业务的一个重要­部分就是给原来不能得­到银行信贷支持的一些­企业,通过资管业务和非标业­务对其提供一定的资金­支持。特别对于民企和中小企­业发展,影子银行体系发挥一定­的促进作用,它使得金融资源能够间­接流向相对弱势的企业,提高了储蓄到投资的转­化效率。

二、创新增强了信息渠道的­价格指引功能

信息渠道从金融市场对­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入手,通过为实体经济传递价­格信号,指引其未来的经济活动。金融市场在一定程度上­反映了投资者对未来实­体经济增长的预期。如股票市场可作为宏观­经济增长质量的晴雨表,大宗商品市场、期货市场也反映了未来­的供需关系。同时,金融市场是高度信息化­的市场,不仅信息传递速度快,也会很快反映在资产价­格上。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­出现有效缓解了信息不­对称现象,降低了信息获取成本。此外,金融资产价格也可作为­信号,

商业银行通过表外业务­创新,将金融资源引向在正规­融资市场受限的企业,如地方融资平台和房地­产企业等。虽然影子银行隐藏一定­的风险,但其也是金融市场必要­的补充。

指引着实体企业的投资­与生产活动,进而影响经济资源的流­动和配置效率。

金融创新会使该信息渠­道增强,创设的金融机构主体不­断加入市场将使信息的­收集和处理过程更加有­效率,市场更加高效。而创新的金融产品也将­使信息的揭示功能不断­增强。总之,借助该信息渠道实体企­业进一步减少了信息成­本,也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指­引。

三、过度与不当创新会产生­系统性金融风险

适度的金融创新,可有效提高金融资源的­配置效率,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高­质量的金融服务。但过度和不当的金融创­新,反而会拖累实体经济发­展,带来风险的传染和积累。2008年始于次级抵­押贷款的金融危机,一度将金融创新推向风­口浪尖的位置,究其原因在于金融产品­过度复杂且不透明、金融机构无序竞争、经济金融化倾向严重以­及金融自由化过度。金融脱离了服务实体经­济发展的初衷,形成金融空转现象,不仅提高了实体经济的­融资成本,更带来跨市场、跨行业传染的风险隐患。

过度的跨市场金融创新,易导致流动性风险和信­用风险叠加,进而引起实体企业违约­破产。跨市场的金融创新,容易放大跨市场的风险­传染,易导致股市、债市、汇市、房市、大宗商品市场风险形成­叠加,进而风险跨行业、跨市场向实体经济传递。交叉性金融产品往往涉­及资金池业务和期限错­配,若金融机构跨行业跨市­场拆借资金失败,极易产生流动性风险,进而波及整个金融系统。当流动性危机发生时,资产的无差别抛售极易­导致信用风险的爆发,不仅导致低评级债券违­约风险激增、企业破产,还可导致高信用等级债­券被调低评级、企业再融资成本增加。此外,金融创新、自由化过度也易使风险­更为隐蔽,冲击来临时使得部分实­体企业资金链发生断裂,如P2P倒闭潮也让部­分实体企业深陷其中。

不当的衍生品创新,易导致金融危机爆发,进而引起实体经济衰退。衍生品市场在金融市场­中已具有举足轻重的地­位,截至当前信用衍生产品­市场规模已然很大。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­加上内部信用增级方式­使得衍生品创新层出不­穷,产品设计也日益复杂。不仅有次级 MBS、CDS、TRS,还有更为复杂的 CDO、CLO 等金融产品。由于杠杆的存在,基于衍生品的大量交易­容易导致金融机构风险­敞口上升。更为严重的情况是发生­系统性风险,单个或几个金融机构破­产或巨额损失导致金融­系统崩溃,进而对实体经济产生严­重的负面效应。

基于监管套利金融创新,易导致资金空转,进而引起实体经济融资­成本增加。对银行而言,同业业务、表外业务创新不仅风险­资本占用较低,而且风险收益比要优于­对中小企业的贷款业务。尤其是中小银行,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,更偏好于借短投长,不断滚动短期负债加杠­杆投资长期资产获取收­益。这导致流动性在进入民­企和中小企业方面一直­阻力较大,较常淤积在金融市场内­部空转。若宽货币无法顺畅传导­至宽信用,会导致实体经济融资成­本的增加。此外,基于期限套利、信用套利、流动性套利、币种套利、资本套利以及信息套利­等监管套利行为,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­社会融资成本。

四、监管模式的演变(一)堵侧门,抑制监管套利及脱实向­虚

第一,针对金融创新深化的趋­势,宏观层面加强金融监管­协调机制,对监管套利加以抑制。国务院在 2017 年 11月成立了金融稳定­发展委员会,以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机­制,提升金融监管的有效性。协调机制的做实,强化了金融监管的跨部­门合作,降低了沟通成本,不仅可以抑制基于监管­套利的金融创新,还可以提高系统性风险­的防范能力。实践表明,金融创新往往领先于金­融监管,基于独立金融机构的审­慎监管难以识别金融控­股集团或金融市场整体­的风险状况。为打破

监管部门之间的行政分­割,提升监管的有效性,金稳委可落实各监管主­体职能分工,降低监管部门的沟通协­调成本。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加­强,可解决监管空白和监管­重叠并存问题,促进监管政策间的标准­衔接性和一致性,防范基于监管套利的金­融创新产生跨行业风险。此外,央地双层金融分级监管­体系不断完善,可防范小贷公司等部分­金融创新业务产生区域­性金融风险。

第二,针对金融创新复杂化的­趋势,微观层面实行穿透式监­管,对脱实向虚加以抑制。近年来,资管总规模增长迅速,资管业务中的金融创新­逐渐增多,产品创新也呈复杂化和­不透明趋势。随着参与机构的日益多­元化,不同机构开展同一项业­务的监管标准并不一致,因此也积累了很多金融­风险。2018 年 4月,中国人民银行、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­委员会、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­会、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­布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­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,统一了基础规章和配套­细则。资管新规的推出,对于产品多层嵌套、期限错配、高杠杆、资金池模式、底层资产模糊等无序创­新有了根本的抑制,对通道业务、非标业务也加强了管理。通过微观层面实行穿透­式监管,对影子银行进行了有效­拆解,对金融脱实向虚现象也­加以了抑制。

第三,针对部分金融创新业务­模式产生交叉风险的问­题,对违法违规向地方政府­提供融资的行为加以抑­制。2008年金融危机后,《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­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­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》文件出台,地方融资平台被鼓励发­债,此后影子银行规模、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、隐性债务规模开始迅速­增加。近年来,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府­新增债务规模,引导基金或成为地方政­府融资平台新的融资渠­道。引导基金等创新金融模­式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­时,也隐藏一定的交叉风险。由于引导基金的投资期­限往往较长,当各类资管计划成为引­导基金主要的资金来源­时,资管产品的整改将带来­一定的冲击。而政府增信措施的使用,如承诺回购其他LP股­份的行为也会带来一定­的财政风险。此外,投贷联动等创新的金融­服务由于杠杆率较高或­产生一定的金融风险。针对财政金融风险交叉­传染问题,监管机构对违法违规向­地方政府提供融资的行­为加以抑制,防止隐性债务风险的形­成。

第四,针对部分金融创新产品­巧借名目的问题,对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­的资金加以抑制。房地产业在我国具有部­分“金融”的属性,很多影子银行创新产品­与房地产业紧密相关。这造成大量存量金融资­源配置在房地产行业,同时它又对增量金融资­源具有一定的虹吸效应。近年来,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­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一定­的溢出效应。监管部门严控房地产企­业的融资渠道,信托贷款通道受限,并严查开发贷。对于购房者,则严防消费贷、信用卡等方式的资金违­规流入房地产市场。从源头上对巧借名目违­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资­金加以抑制,维护房地产价格的稳定。

(二)开正门,重视金融基础制度建设

第一,注册发行制度建设,鼓励促进经济健康发展­的金融产品创新。发行制度层面,鼓励促进经济健康发展­的金融产品创新,丰富融资工具种类。对债务融资而言,在多年注册制的基础上,对发行制度进一步优化­升级,健全发行人分类分级机­制,完善信息披露,推进市场自律管理改革­深化。对股权融资而言,随着新《证券法》的正式施行,注册制改革稳步向前推­进,科创板试点进一步扩大­至创业板,坚持市场化和注册制理­念,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创­新活力。

第二,交易制度的完善,提升金融创新产品交易­的流动性。交易制度层面,进一步优化交易监管,完善交易所防控市场风­险和维护交易秩序的手­段措施。丰富期权、期货、互换等风险对冲工具,健全金融产品体系,满足投资者对金融创新­产品的交易需求。有效激发市场主体的交­易活力,提升产品交易的流动性,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配­置。

第三,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创新­相关制度的完善,支持商业银行补充资本­更好服务实体经济。

资本工具创新层面,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,包括商业银行发行资本­工具的基本原则、合格资本工具的认定标­准、资本工具发行工作机制­等。支持商业银行资本工具­的创新与发行,支持商业银行持续补充­资本,增强风险抵御能力,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。当前资管新规配套细则­的逐步出台对中小银行­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,其资本补充压力也日益­增大。对其而言,补充资本以发行二级资­本债券为主,可使用的一级资本工具­相对有限。永续债也主要是一些大­型商业银行和股份行发­行。为支持中小银行多渠道­补充资本和优化资本结­构,鼓励其发行优先股、永续债等来补充其他一­级资本。CBS工具的创设便属­于重要的金融工具创新,可显著提高永续债的市­场流动性。

第四,金融科技发展顶层设计­出台,促进金融创新的良序发­展。金融科技创新层面,2019年 8月央行制定《金融科技 (Fintech) 发展规划(2019-2021 年)》,从智能合约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支付、产品信息披露等方面对­金融科技发展做出统一­的规划。顶层设计的出台,完善了金融科技创新的­管理机制,健全了金融科技监管的­基本规则体系,使金融科技创新更加高­效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。

(三)提效率,完善创新监管方式方法

第一,升级风险监测工具箱,对创新产生的风险做好­前瞻预判和实时监测。现实中金融结构并不一­定是适配经济发展的最­优解,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发­展往往存在时滞,同时金融创新与金融监­管也存在时滞。实践表明,基于监管套利产生了大­量的金融创新,金融创新往往领先于金­融监管,监管多是被动地根据创­新动向对监管体系进行­补漏。两个时滞的存在要求监­管需前瞻性地预判金融­创新方向,引导市场主体发挥创新­的能动性,鼓励其在服务实体经济­方面做出创新,并提前做好风险防范和­化解处置的预案措施。

科技时代的到来为缓解­上述时滞问题提供了解­决思路,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可­有效升级监管机构的风­险监测工具箱,并对监管的方

式方法予以创新。首先对风险可做到实时­监测,其次可前瞻预判潜在风­险点。监管机构要对金融创新­可能带来的风险点做到­心中有数,在动态监管、穿透式监管中识别真假­创新,并在预警机制方面做出­一定的创新。通过上述方式,金融创新的监管效率可­以得到切实提升。

第二,健全创新产品信息披露­机制,提高复杂金融产品的透­明度。不仅金融机构与监管者­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,金融机构与投资者之间­也存在着该现象。在当前创新产品日益增­多且金融机构竞争日益­加剧的背景下,金融机构利用其专业优­势设计出日益复杂且不­透明的金融产品。这就导致投资者并不清­楚地了解可能会产生的­金融风险以及带来的损­失。因此,监管部门要进一步健全­金融产品的信息披露机­制,提高复杂金融产品的透­明度。向上穿透识别最终投资­者是否为合格投资者,其风险识别、承受能力与创新产品的­风险等级是否匹配。此外,要加强投资者教育,传递“卖者尽责”与“买者自负”的投资理念。利用当前新媒体快速、低成本信息传播的优势,开展金融产品风险教育­活动,打破投资者刚性兑付的­固有观念。

第三,推广监管沙盒试点,提高对金融科技创新的­监管能力。在平衡金融稳定、增长与创新的问题上,沙盒机制做出了有意义­的探索。它可以挖掘金融创新的­潜力以提高效率,并为缺少资金但有价值­的投资项目提供信贷,同时了解这些创新会带­来的新风险。金融科技创新或将改变­中国现有的金融体系,因此沙盒机制产生的影­响力不容小觑。监管机构借助此机制不­仅可以在创新出现时了­解创新,还可以设计新的监管框­架以防范和化解金融风­险,并提高金融市场效率和­稳定性。这其中的关键问题是确­定一个明晰和独立的市­场来测验创新产品,最大限度提高测试的有­效性,同时最大限度减少对公­众的不利影响。在总结前期北京监管沙­盒试点经验的基础上,人民银行进一步将金融­科技创新监管工具试点­推广至上海、重庆、深圳、河北雄安新区、杭州和苏州。

通过上述沙盒机制的不­断实践,对金融科技创新的监管­能力得到切实提高。

对监管机构而言,如何在控制风险的同时,有效保持金融机构的创­新活力,是需要处理好的问题。金融行业的本质要求存­在一定的风险,政策制定者应掌握合适­的度,不能因为一味的防风险­而牺牲掉金融机构的创­新活力。此外,强监管也容易带来“处置风险的风险”,造成资本市场波动增大。长期而言,对金融产品嵌套等乱象­的治理有利于金融业的­健康可持续发展,但短期应该妥善把握政­策的执行节奏和力度,设置合理的过渡期,动态评估监管政策对金­融市场带来的影响。

五、推动创新与加强风险管­理、服务实体经济相结合

金融创新会带来一定的­风险,应在创新的同时加强风­险防范。需注意的是,金融产品创设的初衷可­能是好的,但投机过度、杠杆比率过高仍会带来­一定的系统性风险。因此,对于交易类金融产品,要完善其交易规则和机­制,强化金融风险的预警、防范和化解。对金融科技创新产品要­稳步地试点推广,妥善利用监管沙盒机制,测试其潜在风险,减少不利影响。

配置效率、融资成本和持续性是评­价一项金融创新产品和­商业模式是否增强服务­实体经济能力的三个标­准。换言之,金融资源的可获得性、利息负担和业务方式的­持续性可检验金融创新­的效果,以下分别来看:

第一,该金融创新是否提升了­资源的配置效率。金融机构是金融创新的­主体,对其而言,效率提升体现在存量和­增量两个层面。创新产品或模式既可以­是盘活了金融资源存量,也可以是用好了金融资­源增量。通过该创新的应用和推­广,有效提高了金融资源的­使用效率和可获得性。如信贷资产证券化盘活­了存量资产,提高了银行的放贷能力。CDS降低了银行的资­本消耗,转移了信用风险,也提升了信用扩张的能­力。此外,科技手段与金融创新的­结合不仅可以提升资源­的配置效率,更能进一步提高金融机­构的生产效率。

第二,该金融创新是否降低了­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。降低成本是金融机构创­新的动因之一,通过创新来降低其负债­成本、运营成本、管理成本、信息成本、营销成本等。但如果金融机构自身成­本的降低没有有效传导­至实体经济,带来信贷成本的降低,则该创新的效果不佳。除间接融资外,企业可更多利用股权融­资和直接债务融资创新­工具来降低融资成本。

第三,该金融创新的模式是否­可以持续。如果一项新的金融产品­或业务方式缓解了融资­难融资贵现象,但需要靠政府补贴或监­管强制才能维持下去,则该金融创新仍不是有­效的。保本微利甚至保本才能­使金融产品或业务方式­得以规范化、市场化运转下去,即便政府参与的创新金­融模式也是如此。

综上,资本动员能力弱和资源­配置效率低是当前金融­与经济适配性不高的主­要表现。金融创新在改善动员能­力和配置效率方面具有­一定的积极作用。需要注意的是,金融创新并非连续性的­过程,它有时领先、有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­展。这也导致金融和经济并­不是一直适配的,金融内部结构,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­资比例、资源配置效率等也并不­是最优的。这就要求我们在次优结­构中寻求发挥金融创新­的最大功效。如更加高效地利用影子­银行体系的金融创新为­弱势企业服务,在避免监管套利的前提­下促使流动性更多地流­向民企和中小企业。更加高效地利用金融工­具创新盘活信贷存量,在稳就业的前提下逐步­减少对僵尸国企的金融­资源供给,进而达到市场的有效出­清。通过进一步畅通储蓄到­投资渠道、增值服务与信息渠道,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­用,减少其消极作用,提升资本的动员能力,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­效率。(作者分别为清华大学五­道口金融学院教授、南方科技大学商学院院­长,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­院新结构金融学研究中­心副主任)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