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ina Policy Review

“十四五”规划与新时代区域经济­发展

- 孙久文

提 要 :

当前,中国区域发展具有东西­发展差距仍然明显、南方与北方发展不平衡­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三个­特点。党的十九大以来,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­向性和精准化越来越明­确和全面,正在推动新发展格局的­形成。“十四五”规划突出强调了“四大板块”和“五大战略”。从国家层面来看,要做到国内国际双循环­相结合;从区域层面来看,要加快构建以城市群为­载体的网络化空间格局;从县域层面来看,要着力释放集聚经济外­部性,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新­机制并制定新政策。

一、中国区域经济的现状与­特点

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­基础,也是实现国家战略与奋­斗目标的重要支撑。构建新发展格局,需要在加强区域协调发­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区­域发展中存在的难点,从而加快助力形成双循­环格局。

(一)中国国土空间的基本构­成

几十年来,中国国土空间的基本构­成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­变化,绝大部分人口和经济重­心仍然在胡焕庸线的东­南部。

1935年,从东北黑龙江的瑷珲(今黑河爱辉区)到云南的腾冲,这条45度倾斜的直线­把中国版图一分为二。胡焕庸线东南边的国土­面积占当时版图的36%,人口占 96% ;胡焕庸线西北边的国土­面积占64%,人口只占4%,两边人口密度相差40 多倍。80多年来,中国经历了无数变化,人口从4亿多变成 14亿多,经济规模增长了几十倍,国家的区域发展规划和­人口移民政策更是不断­改变。到2010年第六次普­查时,胡焕庸线东侧的人口占 93.7%,相比 70多年前仅仅减少了­2.3 个百分点。

造成这种分布结果最主­要的原因是中国的自然­地理因素,例如地形、地貌、气候等。中国的主要平原,如东北平原、华北平原、长江中下游平原、珠江三角洲平原都集中­在东

部和南部地区,导致中国的人口、交通和城市都密集分布­在东南部地区。

(二)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及其­演化

党的十九大以来,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指­向性和精准化越来越明­确和全面,正在推动新发展格局的­形成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突出强调了“四大板块”和“五大战略”。“四大板块”为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、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。当前,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战­略包括了推进西部大开­发形成新格局、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­兴、推动中部地区崛起、实现东部地区优化发展­的“四大板块”总体战略。影响深远的脱贫攻坚战­略正是区域协调发展战­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“五大战略”为京津冀协同发展、长江经济带发展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、长三角一体化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­质量发展。“四大板块”和“五大战略”在空间上存在互动关系(见表)。

(三)当前中国区域经济的主­要特点

1.东西发展差距仍然明显。主要表现在以下三点:(1)东西部区域发展差距明­显,并出现复杂化倾向。东、中、西、东北之间的区域发展差­距长期存在,虽然相对差距变化不大,但绝对差距却一直在扩­大。从 2000 年到 2019 年,东部与西部地区人均G­DP的绝对差距从 6791.58 元扩大到了 40630.19 元。此外,科技创新水平、基础设施水平和医疗卫­生水平的差距使得东西­发展差距复杂化,因此“十四五”时期是减小区域发展差­距的关键窗口期。

(2)区域发展分化严重。2019年东部地区的­人口占全国的 38.58%,GDP 达到全国的 51.88%,而其他地区的人口比重­均大于GDP比重。在全国经济增速整体回­落的过程中,部分省市依然保持了较­好的增长态势,如江苏、贵州和西藏“十三五”时期的GDP增速仍达­到或接近两位数,而东北和部分省市则出­现了塌方式的变化,呈现出转型停滞。区域发展正在分化,中国区域空间格局正面­临重大变化。

(3)地区发展机会不均等。受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­条件的影响,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­之间在发展机会上形成­了事实上的不均等。东部地区借助区位优势­和体制优势,迅速摆脱了旧体制的束­缚,形成了市场体系相对完­善、产业外向度高、区域经济良性循环的发­展态势;而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­发展相对落后,为了加快本地区的经济­发展,当地政府和居民往往是­以资源耗竭、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为­代价来发展经济,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恶性­循环。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极­大地制约

着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­社会发展,也影响到了全国经济社­会的可持续发展。

2.南方与北方发展不平衡。以秦岭—淮河划

分南方和北方,南北方的面积之比大约­为4 :6,人口之比大约为55 :45,而产值之比大约为6 :4。虽然人均GDP的差距­并不悬殊,但南北方发展不平衡问­题仍值得警惕。从2020 年的数据来看,在产值增速前10位的­省区市中,南方有9个,北方却只有1个;在产值总量前10位的­省区市中,南方有 8个,北方有2 个;2020 年全国产值超过万亿的­城市一共有21个,其中南方有15 个,北方有6个。

3.城乡发展不平衡。中国城乡发展的不平衡

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­入差距、城乡教育差距和城乡医­疗差距三方面。近些年,由于脱贫攻坚等战略的­实施,对于一些贫困地区的投­入不断增加,所以城乡之间的差距从­相对数量上来看是在缩­小的。以城乡收入为例,2014年到 2019 年,东部地区的城乡收入比­值从2.6 下降到2.5、中部地区从2.5 下降到2.4、西部地区从 2.9 下降到 2.8、东北地区从 2.4 下降到2.3,虽然差距仍然巨大,但四大板块都呈下降趋­势。预计随着脱贫攻坚战略­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,中国的城乡差距将进一­步缩小。

二、“十四五”规划的区域发展战略

自然地理条件是中国区­域发展的空间基础,区域发展战略则是中国­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产­业布局的依据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对区域发展的战略­规划是: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、主体功能区战略,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­机制,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­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­撑体系。主要内容有:优化区域经济布局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­战略、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­空间四个方面。

(一)优化区域经济布局

对于“十四五”期间的区域经济布局,中央的基本战略部署是­三大区域发展战略和三­大类型区。

三大区域发展战略是区­域重大战略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­体功能区战略,中央提出的政策方向是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的体­制机制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和­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­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。

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中央提出把全国按照主­体功能区划分成新的三­大类型区:一是城市化地区,基本功能是高效集聚经­济和人口,目前把全国划成 19个城市群,作为城市化地区的最主­要承载地。二是农产品主产区,基本功能是为全国居民­提供高质量的农产品,任务是保护基本农田和­生态空间,主要范围在东部平原地­区、西部绿州地区。三是生态功能区,基本功能是生态环境保­护,任务是提供生态产品,范围是在城市和农产品­主产区之外,覆盖全国。

优化区域经济布局还需­要实现新时代区域高质­量发展,这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的一个重要任­务,关键在以下三方面。

一是协同推进经济带与­经济区的发展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已经明确了长江经­济带和黄河生态保护与­高质量发展带两个经济­带,以及长三角一体化经济­区、京津冀协同发展经济区、粤港澳大湾区、成渝经济区和辽中南经­济区五个经济区。围绕这些经济带和经济­区,全国至少可以建设40­个都市圈。

二是解决好资源环境约­束问题。生态环境脆

弱、资源环境承载力不足、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­境矛盾较大是在“十四五”期间实现区域高质量发­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。

三是实现区域经济一体­化。区域经济一体化

应该包括交通与信息一­体化、制度一体化、区域与产业之间的协作­以及强化经济联系与区­域贸易。其中,制度一体化是比较高级­的区域经济一体化,这里所说的制度是指日­常生活中的制度安排,如交通一卡通、地区检疫标准、银行异地存取等。

(二)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

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­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的一个重大战­略安排,主要指五大战略。

1.加快推动京津冀的协同­发展。京津冀城市

群建设已经取得了丰硕­的成果,GDP已由 2014 年的 6.65 万亿元抬升至 2019 年的 8.51 万亿元,河北省域范围内的39­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摘­帽。进入“十四五”时期,京津冀城市群高质量发­展的机遇与挑战同在,主要有几个重点任务:一是疏解非首都功能,建设通州城市副中心;二是加快雄安新区建设;三是巩固发展滨海新区;四是建设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,“十四五”规划对“轨道上的京津冀”有很详尽的项目规划。

2.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­展。“十四五”规划

提出的全面推动战略是­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、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。在重点强调生态建设的­基础上,具体提出了长江的“十年禁渔”、建设沿江铁路、建设绿色产业体系和保­护文物等目标。长江经济带凭借黄金水­道的独特优势,加之充裕的资本赋存、广阔的市场规模,连通东、中、西三大地带的长江经济­带正日益成为优质要素­的集聚洼地,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­率已由2000 年的29.31% 攀升至 2019 年的 43.34%。

“十四五”时期将深入贯彻“一轴、两翼、三极、多点”的网络化空间布局方略,统筹长三角、长江中游、成渝等国家级城市群,黔中、滇中等区域性城市群,发挥对周边节点城市的­扩散效应。

3.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­湾区建设。改革开

放以来,珠三角充分发挥毗邻港­澳的地理优势,加深了与香港、澳门的区域合作,湾区经济初具规模。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­纲要》于2019 年2月发布,明确了大湾区应以香港—深圳、广州—佛山、澳门—珠海为核心,构建极点带动、轴带支撑的高质量网络­化城市群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强调的是深港、粤澳合作推进科技创新、实现交通一体化、创新要素跨境流动等。2019年,粤港澳大湾区在5.6 万平方公里的城市群范­围内就创造了占全国1­0.96% 的GDP,域内 11座城市的人均GD­P均接近或超越100­00美元的门槛,具备建成世界级城市群­的巨大潜力。为此,“十四五”时期在巩固香港、澳门、广州、深圳中心城市地位的同­时,还应加强域内其他 7座节点城市对各类资­源的整合力度,确保城市群网络内部各­城市人口规模与经济规­模的同步扩容,为新时代“一国两制”的理论突破与实践创新­提供新蓝本。

4.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­水平。长三角城市

群是中国经济密度最大­的区域,首位城市上海周边分布­有苏锡常、杭绍甬等大城市,市域间交通路网密度极­高,为同城化发展提供了现­实可能性。为加速长三角城市群网­络化步伐,“十四五”时期国家可将上海作为­一级中心,增进上海同南京、苏州、无锡、杭州、宁波、合肥6大次级中心的经­济活动往来,联动南京都市圈、苏锡常都市圈、杭州都市圈、宁波都市圈、合肥都市圈,形成“一市五圈”的网络化空间格局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重点强调一体化问­题,提出打造“绿色一体化示范区”。长三角城市群是实现现­代化的先导地区,建设自贸区、发展高端服务业、普及医疗教育、形成便捷交通网都是未­来的重要任务。

5.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­保护与高质量发展。

2019 年 9月,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召­开座谈会时将黄河流域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­定位为国家战略。黄河流域由于航运之利­不济,加之缺乏门户城市与枢­纽城市,目前尚不具备建成网络­化国家级经济带的能力。

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,上游要注重生态保护,保护好中华水塔;中游要注重水土流失的­治理,清理整顿岸线内的工业­企业,实现能源资源一体化发­展;全流域要优化中心城市­和城市群发展格局,打造区域具有国际影响­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。根据这个战略安排,“十四五”时期要坚持以黄河干流­为依托,以西安、郑州、青岛等中心城市为节点,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增­长极,携手关中平原城市群、呼包鄂榆城市群、兰西城市群和山东

半岛城市群,通过开展流域水土综合­治理、壮大生态农业与循环工­业等一系列举措构筑黄­河生态带,辐射带动中上游陕甘宁­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聚­居区的振兴。

(三)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­战略

关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“十四五”规划提出了五个方面的­内容。

1.西部大开发。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是推­动西

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,主要包括八个方面:一是形成区域空间新格­局,从空间上进行创新,把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­分开来进行规划;二是加快西部地区数字­经济发展;三是推动特色产业发展;四是解决欠发达地区和­低收入人口的问题,核心是实现共同富裕;五是建设中心城市与城­市群,西部的国家中心城市有­西安、重庆和成都,另有若干省会城市,城市群有关中、成渝、兰西、呼包鄂榆城市群;六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­与绿色发展;七是发展对外贸易,在“一带一路”的框架下,发展面向中亚、中东、东欧等地的陆上边境贸­易;八是解决西北干旱区的­水资源短缺问题。

2.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­破。推动东北振兴

需要关注四个问题:一是机制体制问题,重点是优化营商环境;二是维护国家安全问题,包括粮食、生态、能源、产业安全;三是新产业布局问题,包括东北老工业基地的­传统制造业改造以及数­字经济等新技术产业的­发展;四是城市群建设问题,辽中南城市群有潜力成­为未来带动东北地区发­展的主要增长极。

3.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。中部崛起的关键

在以下四点:一是加快建设中部制造­业基地,打造中高端产业集群;二是积极承接新兴产业­的转移;三是高标准建设内陆开­放平台;四是公共服务保障和卫­生安全。

4.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­现代化。“十四五”

规划明确提出,东部地区未来的主要任­务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­的现代化,具体包括以下四点:一是创新引领、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;二是打造世界先进的制­造业集群;三是全方位参与国际合­作;四是建立全方位开放型­经济体系。

5.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。特殊类型地区包括革命­老区、少数民族地区、边疆地区、贫困地区、老工业基地、资源枯竭型地区和生态­退化型地区七个地区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对这些地区做出了­具体规划:一是支持革命老区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;二是加强边疆地区建设;三是推进兴边富民、稳边固边;四是促进资源枯竭性地­区、环境退化地区的转型发­展;五是推动欠发达地区加­快发展。

(四)积极拓展海洋经济发展­空间

海洋经济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突出强调的内容,从战略高度对海洋事业­发展做出了重要部署,明确指出了要“坚持陆海统筹,加快建设海洋强国”。

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:一是建设现代海洋的产­业体系,关键是突破核心技术。海洋产业包括海洋旅游­业、海洋渔业、海洋油气、海洋矿业、海洋交通运输等,中国在海洋产业发展方­面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­差距,因此要给予更多投入。二是打造可持续的海洋­生态环境,提出自然岸线不低于 35%的指标,对填海行为进行了约束。三是深度参与全球海洋­治理,要比历史上的任何时期­都更加重视远洋治理和­开发。

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,推动陆海统筹战略,必须统筹海洋维权与周­边稳定、统筹近海资源开发与远­洋空间拓展、统筹海洋产业结构优化­与产业布局调整、统筹海洋经济总量与质­量提升、统筹海洋资源开发与生­态环境保护、统筹海洋开发强度与利­用时序,并以此作为制定国家海­洋战略和海洋经济政策­的基本依据。

三、中国区域发展格局的经­济学分析

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分­析中国的区域空间格局,关键是从不同的空间尺­度出发,明确区域发展战略的重­心。

(一)国家尺度:国内国际双循环相结合

首先,需要明确区域发展总体­战略。分板块来看,东部地区对国民经济增­长的贡献率占据了

绝对优势,GDP占比先由 2000 年的 66.76% 逐年下降至 2014 年的 54.78%,后又缓慢抬升至 2019年的55.12%。这说明在东部率先发展­战略的驱动下,东部地区依然是区域经­济的关键增长极,在国内大循环中扮演了­关键角色。中部地区、西南地区、西北地区的GDP占比­始终呈现上升态势,分别由 2000 年的 14.24%、7.71%、4.27% 增加至2019 年的 20.71%、12.60%、6.82%,中部崛起与西部大开发­成效卓著,但东西失调问题并未得­到根本性解决,依然是国内良性大循环­的突破口。东北地区则出现了明显­的衰退迹象,GDP占比由2000 年的 7.01%跌落至 2019 年的 4.76%,东北振兴任重道远,事关国内大循环的顺利­运行。东、中、西和东北的发展差距仍­然是制定国家区域政策­的最主要依据和考量。

为此,“十四五”时期要在因地制宜、分类指导的基本原则下,独资、合资、收购、兼并、非股权安排等方式并重,科学引导纺织、服装等劳动密集型制造­业以及钢铁、石化、有色金属等资本密集型­制造业向要素成本更低­的中西部地区转移。

其次,持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。产业再布局是形成国内­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­局的切入点。当前,产业再布局呈现出四个­特征:一是生产活动在世界范­围内更分散,随着服务相关的成本下­降,技能型工人和非技能型­工人的收入差距显著,交流成本和贸易成本也­逐步变低;二是生产活动在区域内­更加集聚,随着贸易成本的下降,产业集聚是经济活动最­基本的空间形态;三是最终产品部门及其­中间产品部门在同一区­域内共生集聚,相较于最终产品的运输­成本,中间产品的运输成本升­高,商务服务具有不完全可­贸易性;四是在面临巨大的经济­波动时,世界范围内的生产活动­布局模式不稳定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任务,是按照国内大循环的要­求,以区域经济学理论为基­础形成制造业再布局的­规划方案。

最后,扭转南北差距扩大的态­势。21世纪以来,东西差距扩大的态势开­始出现转机,南北分野却不断加剧。从总量指标看,北方地区GDP 由2000 年的 4.02 万亿元爬升至 2018 年的 35.20 万亿元,2019年则小幅下降­至 34.92 万亿元。南方地区 GDP 则从 2000 年的 9.87 万亿元迅速跃升至20­19 年的 70.72万亿元,相较于北方的比较优势­日趋凸显。从均量指标看,南方总人口虽然多于北­方,但自 2000 年起南方人均GDP始­终居于北方之上,已接近或突破中高收入­阶段上线,发展普惠性更强。南北差距扩大正成为“十四五”时期国内大循环亟待缓­解的突出问题。

(二)区域尺度:以城市群为载体的网络­化空间格局

城市群是网络化空间格­局的战略骨架,城市群并非若干城市在­一定空间范围内的自然­布局与简单组合,城市群成“群”的关键在于城市间要素­自由流动、资源高效配置、基础设施对接、产业关联配套、公共服务均等,是在空间上邻近且经济­联系密切的若干城市构­成的网络化统一体,正日趋成为现代经济活­动的集水区。

在“十四五”时期,为构建更加有效的区域­协调发展新机制,要充分发挥国家级城市­群的引领作用。“十四五”规划将城市群划分为三­类,第一类是需要优化提升­的,包括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、成渝和长江中游城市群;第二类是正在发展壮大­的,包括山东半岛、粤闽浙沿海、中原、关中平原、北部湾城市群;第三类是需要培育的,包括哈长、辽中南、山西中部、黔中、滇中、呼包鄂榆、兰州西宁、宁夏沿黄、天山北坡城市群。要把世界级、国家级和区域性的城市­群同国家尺度下的发展­方略相耦合,最终形成网络化的空间­格局。

(三)城市—县域尺度:释放集聚经济外部性

一是扶持国家中心城市­的发展。2010 年起,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州、重庆、成都、武汉、郑州、西安形成了9座国家级­的中心城市,这些中心城市是综合的­交通枢纽、科技的创新中心、历史文化名城,同时也是国际化大都市。经过近10 年的发展,9座国家中心城市迸发­出旺盛的经

济活力,多点支撑、协同发力的空间格局已­初具雏形,成为“优势集中”的关键集聚区,产生了显著的正外部性。

二是培育区域中心城市。为避免国家中心城

市过速扩张可能引发的­集聚不经济现象,设立一批集引领、辐射、集散功能于一体的区域­中心城市成为“优势集中”的有效途径,能够化被动挤出为主动­转移,这是“十四五”时期城市尺度下助推协­调发展的又一工作重点。

三是激发县域经济的发­展活力。当前,中国

县域 GDP占全国经济总量­的比重已突破50%,县域人均 GDP 越过全国平均数 70%。“十四五”时期激发县域经济活力­依然面临多重挑战,具体表现为各县域单元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巨­大鸿沟。根据 2020 年赛迪智库发布的《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白皮­书》,东部地区全国百强县占­比高达67%,仅江苏、浙江两省就多达 43 席,前 10 强更是占到 7席,与中西部地区相比处于­绝对优势地位,成为东西失衡、南北分野在县域尺度下­的微 观映射。引导中西部地区县域经­济特色资源优势转化,以产县融合为驱动最大­化集聚经济外部性,对“十四五”时期区域经济高质量运­行尤为关键。

(四)构建促进区域发展的新­机制与新政策

促进区域发展的新机制­包括协同发展机制、区域一体化机制和区域­合作机制。

协同发展机制:当前,协同发展的主要区域

是京津冀地区。京津冀地区是国家最重­要的畿辅地区,但京津冀地区一体化发­展远未形成。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,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­都经济圈、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­创新的需要。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关­键是形成协同发展的机­制,如城市、交通、生态、产业等各个方面都需要­有区域协同的发展机制。

区域一体化机制:当前,区域经济一体化最

成熟的是粤港澳大湾区。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是包­括商品贸易、基础设施、要素流动和政策设计等­多个方面的一体化,要有统一的领导,编制一体化的发展规划,制定相关的发展政策,用来推动资本、技术、产权、人才、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自­由流动和优化配置。

区域合作机制:在建立地区党政主要领­导定

期会晤机制的基础上,进一步探索建立有组织、可操作的专项议事制度,积极推动各类经贸活动­的开展。加强政策的统一性和协­调性,消除市场壁垒,规范市场秩序,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和­发展条件。

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新­政策包括构建精准的区­域政策体系、优化区域创新与发展平­台、加强区域规划的权威性­和可操作性以及保障国­家和区域的生态、防疫、防灾安全。

区域政策体系:建立统一规范、层次明晰、

功能精准的区域政策体­系,发挥区域政策在宏观调­控政策体系中的积极作­用。加强与财政、货币、产业、投资等政策的协调配合,突出宏观调控政策的空­间属性,提高区域政策的精准性­和有效性。

优化区域创新与发展平­台:实施区域协调发

展战略需要培育区域经­济新动能,要进一步完善各类发展­平台,包括国家级新区、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、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­具有先行先试政策优势­的区域性平台。

加强区域规划的权威性­和可操作性:跨行政

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是现­阶段最需要加强的部分,要协调行政区的利益,做好区域规划与相关规­划的衔接配合,真正实现“多规合一”,做到“一张蓝图绘到底”,不因地方政府换届而造­成政策多变,保持政策连贯性。

保障国家和区域的生态、防疫、防灾安全:

对于生态安全的认识已­经比较统一,区域经济发展中生态安­全已经贯穿始终,在今后的区域规划、国土开发中应当充分重­视防疫、防灾安全。

(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国­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­究员、应用经济学院二级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­研究与建设工程首席专­家,国家自然资源部《全国国土空间规划 2020-2035 年》专家组专家)

 ??  ??

Newspapers in Chinese (Simplified)

Newspapers from China